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战国时的楚国现位于哪个地区?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0 13:44:34
战国时的楚国现位于哪个地区?
楚国地在今湖北西部的荆山一带,故楚又被称为“荆”.周文王时封熊绎于楚,居丹阳,在今河南省淅川县境的丹水和淅水交汇地.楚人姓,相传是祝融之后.楚国在周初与周人友好,至昭王、穆王以后,就逐渐与周王朝为敌.周宣王时封申侯于申(今河南南阳地区),就是为防备楚人.到春秋初年,楚国势力强大,北到河南南部,东到湖北东境,南已到湖南境内.楚初封为子男爵位,自认国力强,要周桓王为他“提级”.但桓王不准,楚人一气之下自己称王.楚文王元年(公元前 689年),迁都于郢,在今湖北省江陵县纪南城.这里还有当时的城墙、护城河等遗迹,城内外已发现大量的遗迹和遗物.到春秋后期,楚国已东至今安徽省境内,同地处江苏的吴国频繁地进行着战争.
1、楚国渊源
西周初年,荆人的残部主要是季连的芈姓后人,已西迁至丹水与淅水之间.鬻熊为首领时,审时度势,率楚民背弃商纣王,西行投奔周文王,并受到周文王的器重,周武王继位后,有图南之意,楚人觉察后,在鬻熊之子熊丽的率领下,举部南迁至睢山与荆山之间,暂时避栖于荒野之地.周成王时,周公避祸于楚,楚人敬之如上宾,周公大感其德,周公回朝后诉说此事,感动了周成王,于是周成王封熊丽之孙熊绎为楚君.荆楚开始跻身于诸侯之列,楚国正式诞生了.
楚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惨淡经营,至熊渠时初露峥嵘.熊渠是熊绎第四代孙,是一位既有才识又有进取精神的君主,他整军习武,趁着中原动乱之机,开始了开疆拓土的进程.三苗早已归顺荆楚,熊渠把征伐重点放在西部和东部.在西征中,攻打了庸国(今湖北竹山境内),拉开了拓疆序幕.在东讨中,楚人攻打了位于今湖北中部的扬越,势力推进至江汉平原.接着远征,攻打了位于今湖北鄂州境内的鄂国.
楚族是多元的,在黄河、长江流域远古先民的长期交往、争战与融合中,终于在荆楚地区形成有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共同文化和共同心理素质的楚族.楚族就是以楚地而得名.但是,楚族的族源来自何方,或者原本就是楚地土生土长的民族,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末,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认为“楚本蛮夷,亦即淮夷”.淮夷即楚人,即蛮荆,……淮徐荆舒每连言,必系同族,且为殷之同盟. 后来在《殷周青铜器铭文考释》、《金文丛考》等书中,又明确认定楚人即“熊盈族”.楚之先世居淮水下游,与奄人徐人等同属东国.……熊盈当即鬻熊,盈鬻一声之转.熊盈族为周人所压迫,始南下至江,为江所阻,复西上至鄂.
胡厚宣在《楚民族源于东方考》一文中进一步提出“楚之始祖为祝融”. 祝融即陆终……即遂人即黎;而陆终、遂人及黎皆为东方之民族也.……惟其后以周民族之东方压迫,及黄河流域之渐渐改变,东方民族遂多相率南迁,而楚民族势力甚强,乃渐扩土于南方之江汉流域. 郭、胡二先生倡楚族东方说,至今仍影响深远,不少学者从此说.
2、楚国的历史
熊绎及其后代是江汉流域最早的开发者,他们的创业历史是艰苦卓绝的.《左传》昭公十二年:“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川I,以事天子.”荆山,在今湖北省西部,汉江两岸.(左传》宣公十二年:“楚自克庸以来,其君无日不讨国人而训之于民生之不易,祸至之无日,戒惧之不可以怠.在军,无日不讨军实而申儆于胜之不可保,纣之百克而卒无后.训之以若敖、蚧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箴之日:‘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两言“筚路蓝缕”,皆指楚国熊绎至熊仪(若敖)、熊胸(蚧冒)等十余代君王.可见楚国在建国以后的相当长的时期,都过着艰苦奋斗的穷日子.国君带领臣民跋涉山林,开辟疆土,甘苦与共.面对周边各国存在的威胁,尤其是面对北方周朝军队一次又一次的南侵,楚人振军经武,保持警惕,枕戈待旦.楚国君王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特别注重以先王艰苦创业的事迹对臣民进行传统教育,以此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寻求内部稳定和对外发展.蚧冒之弟熊通自立为楚武王,时在公元前740年东周平王三十一年.这在楚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春秋初期的一件大事,它宣告了一个南方大国的崛起.楚武王之子文王建都于郢,国势更加强大,江汉一带的小国都畏惧楚国.到文王之子楚成王即位,已经“楚地千里”.楚国“结旧好于诸侯”,迫使周天子“赐胙”,要求楚国“镇尔南方夷越之乱,无侵中国”. 周天子的话流露出对楚国的畏怯之情,同时,不得不承认了楚国镇抚南方夷越的“首领”地位.
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兵伐楚,历数楚国两大罪状,其一即为前文已述及的“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另一条罪状是:“尔贡包茅不人,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说明楚国不向周王朝按时纳贡,已有很长的时间.楚国在秦国重兵压境的时候,毫不畏惧,严阵以待.但出于战略上的考虑,作了适当妥协,答应纳贡,于是与齐结盟,各自罢兵.齐桓公死后,继起图霸的宋襄公不自量力,欲召见楚成王,一度被楚所拘.
公元前638年,宋、楚两军战于泓水(在今河南柘城西北),宋军大败,宋襄公受箭伤,次年身亡,宋国从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陈、蔡等国军队围攻宋国,宋求救于晋,晋、楚两国爆发城濮之战.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晋国打败了强大的楚军,挫伤了楚国北进的势头.为周王室一吐几百年郁积的怨气.晋文公重耳也因此一举而跻身“春秋五霸”之列.楚国虽遭此败而元气未伤,仍然不断攻城略地.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北伐陆浑戎至于洛阳,在东周的王都郊外举行阅兵仪式.周定王派王孙满劳师,楚庄王公然探问周朝传国之鼎的轻重大小,并且扬言说,楚军只要折断戈矛的尖端,就足够铸成九鼎了.此后,楚军锋芒益锐,所向披靡.在春秋战国之交,相继灭陈,灭蔡,后来又灭越,成为席卷南土、问鼎中原的极强盛的国家.楚国兼并的小国,有案可稽的,也在四五十个以上,多在今湖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
《战国策·楚策一》“楚,天下之强国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楚国之疆域,虽然时有得失损益,“但在其鼎盛时期,据考察其地跨今十一省,兼县三百余,为战国时代最大之国”.””楚国的这种蓬勃发展的势头,从西周初年算起,持续了大约700年之久,直到战国后期楚怀王时代,由于重大决策失误,才出现转折.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战乱频仍的时期,也是社会政治发生剧烈变革的重要时期.周王朝从衰微走向瓦解,诸侯各国通过兼并战争夺取政权.其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楚国.楚国从局促于丹阳一隅的“蛮夷”之邦,通过南征北战,变成“地方五千里”的战国时代最大之国,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不断开拓疆土所形成的大范围内的民族融合,无疑是使楚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所谓“楚人”,非但芈姓一族.楚人的上层统治者,即屈原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也就是来自西北方的夏人后裔,本为游牧民族,沿汉水南下,至周已定居于丹阳一带.江、汉之间的土著居民,包括楚地固有之周民族与土著民族.按照姜亮夫先生所说:“此土著之民族,自历史发展论之,当即《尧典》‘窜三苗于三危’之苗民.此时其主要部分,当已随时代而西征,西征而落伍者,则当为屈子所谓之‘南人’、‘南夷’,为三苗沿途遗在沅湘辰溆间者.
从周代的情况来看,江汉沅湘一带的土著居民相当复杂,除了三苗及其遗民之外,“还有越、濮、巴三族.他们是从不同的地方迁徙到这里来的”.先民的迁徙是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手段,在出现比较发达的农业以前,迁徙是不可避免的.狩猎、采集、游牧以及刀耕火种式的原始农业,都要求在不断的迁徙中寻求较好的生产和生活场所.此外,部族繁衍,支系另谋发展,更是要求迁徙的原因.同族之间的“不相能”,近亲族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不同部族之间的战争,都会引起大规模的迁徙. 从土著居民的构成来说,可能还不仅是苗、越、濮、巴,而是包括“九夷八蛮”,即南中国的诸多部族和民族.他们在芈氏之族的统治下,融合成被北方人称为“荆蛮”的强大的楚民族,并建立了日益强大的楚国.楚武王前后,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楚国就完成了对江汉地区许多姬姓小国的兼并和占领,造成“汉阳诸姬,楚实尽之” 的局面.后来终于统一了长江流域,吞并了吴越,并以咄咄逼人之势,不断问鼎中原.不断兼并中原各国.在兼并战争不断取胜的过程中,多民族的大融合,也就不断地在更大的范围内得以实现. 楚人英勇善战,视死如归,具有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即使战死疆场,马革裹尸,也视为光荣和自豪.屈原《国殇》对此作了淋漓尽致的歌颂:“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 可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与刚强英武的
爱国主义精神密切相关的,是宽容宽厚的态度和广阔博大的胸怀.楚国吞并了如此众多的国家.纵横跨越今天的11个省,面临的具体情况肯定是极其复杂的.黄瑞云先生在《楚国论》一文中说:“华夏蛮夷濮越,文明程度相差很大,历史渊源各不相同,楚国都能加以安抚.楚国在战争中从未有过像秦军那样,动辄斩首几万,也没有见过大量俘馘的记录.”张正明先生也在其所著的《楚文化史》中说:“对于被灭之国,楚人的惯例是迁其公室,存其宗庙,县其疆土,抚其臣民,用其贤能.即使对于蛮夷,也是相当宽厚的”.正因为如此,楚国才能够得到各民族的拥护,显示出强大的开放性和凝聚力,在横跨大江南北的广大领域,建立起一个强盛的积极进取的多民族国家,并且不断强化其臣民的国家认同的观念,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本土意识和民族意识.应该说,这是楚国由小到大,由弱到强,获得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