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le已知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请建立系统的模型,当输入信号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3 05:38:34
单位负反馈随动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用matlab直接做出来)

楼主可尝试用matlab中控制系统工具箱SISO进行设计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试求该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并求该系统

讲到单位负反馈,知道G(s)=4/s(s+1).那么Y(s)/X(s)=G(s)/(1+G(s))=4/(S^2+S+4)二阶系统的G(s)有个通式:ωn^2G(s)=----------------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1)/s∧3+as∧2+2s+1,利用劳斯稳定判据确定K和a的值,使

其实不用劳斯判据也能做2rad/s的频率振荡指的是临界稳定等幅振荡的频率吧.临界稳定的话特征根里一定有一对共轭的纯虚数根,因为振荡频率是2rad/s,所以这对根是2j和-2j.再根据根之和定律可知,系

跪求有关于带电流截止的转速负反馈闭环控制有静差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电动机:PN=18KW,UN=220KW,IN=94A,nN=1000r/min,Ra=0.15Ω,整流装置内阻Rrec=0.3Ω,触发整流环节的放大倍数Ks=40.最大给定电压U*nm=15V,当主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K(S+1)/S(τS+1)(2S+1),试根据劳思确定系统稳定的τ

令1+G(s)=0,得到特征方程D(s)=S(τS+1)(2S+1)+k(s+1)=2τS^3+(2+τ)s^2+(k+1)s+k.routh判据:s^32τk+1s^22+τ1s(2k+kτ+2)/

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函数为G(s)=k/s(0.1s+1)(0.25s+1)试确定系统稳定的K值范围

由于是单位负反馈系统:1+G(s)=0;1+ K/(s(0.1s+1)(0.25s+1))=00.025s^3+0.35s^2+s+K=0运用routh判据就可得结果:s^3 &n

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5/(s*(s+2)) ,求谐振峰值,谐振频率

此题属于频域法中的谐振问题如果你手头是古月老师的书,在频域分析法一章是有相关内容的,其他教材也应有相应的介绍.首先需要根据开环传函求得闭环传函Fai(s)=5/(s^2+2s+5)对照二阶系统的标准传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4/(0.5s+1),试求该系统在输入信号r(t)=sin(2t+π/3)作

首先对输入信号r(t)=sin(2t+π/3)进行拉斯变换R(s)=exp(π/6)*2/s*s+4因为G(s)=C(s)/R(s))=4/(0.5s+1),所以C(s)=G(s)*R(s)=4/(0

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引入电流截止负反馈的目的是什么?是如何实现的?

在单闭环调速系统中引入电流截止负反馈的目的是;在正常电机电流时,电流负反馈不起作用,只有在电机取样电位(电机电枢压降)超过截止点时,电机进入堵转区的过程中,电流截止负反馈才起作用.在电动机发生超载或堵

已知单位负反馈阶跃响应,求闭环主导极点S

设闭环系统的拉普拉斯变换为H(s)输入为单位解约函数U(t),其拉普拉斯变换为U(s)=1/s输出函数为c(t),其拉普拉斯变换为C(s)=1/s+0.2/(s+30)-12/(s+5)那么有H(s)

自动控制原理题 以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函为:G(S)=100/S(S+2)(S+5) 绘制系统伯德图.

一条折线,横坐标小于2斜率为-20db,横坐标在2到5之间是-40db,横坐标大于5时斜率为-60db;斜率为-20db的线在s=1点取值为20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1/(S+1),则闭环系统在r( t )=sin2t时的稳态输出c( t )

R(s)=2/(s^2+4)Φ(s)=G(s)/(1+G(s))=1/(s+2)所以:C(s)=R(s)*Φ(s)=2/(s^2+4)*1/(s+2)=2/[(s+2)*(s^2+4)],这是s域的解

设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k(S)=25/s(s+6),

闭环:G(s)=1/[(s/5)^2+2*0.6s/5+1]  对比标准2阶系统形式  ωn=5ζ=0.6  σ%=e^(-π/tanβ)tanβ=√(1-ζ^2)/ζ  tp=π/ωdωd=ωn*√

含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的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这个问题太专业了!对我来说,就像航母拦阻索设计一样.

在调速系统中,既然有了电压负反馈,为什么还要设电流正反馈

在电动机负载变化时,电压负反馈仅能补偿发电机内电阻上的压降变化来维持发电机端电压大致不变,使电动机转速基本不变,但是电压负反馈不能补偿由于电动机电枢绕组电压降变化而引起的转速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机械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