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洛神赋》里有句: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9 09:26:27
《洛神赋》里有句: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我觉得那个“皎”和“灼”两个字是不是用反了呀?如果没有,作者为什么这么用呀?
不敢说回答,一起探讨下吧……
根据《说文解字》,“皎”的本意是“月之白也”,也就是“月亮的明亮洁白”那种意思;可是语言是人在使用的,会发展变化的,所以今天我们看到前人用词中也有“皎日”的说法,那么,明显的,在这里,“洁白”意淡了,突出的是“明亮”意.那么《洛神赋》中的“皎若太阳升朝霞”,也就不是不能成立、不能理解的了.
“灼”,除了最今日最熟知的“火烤”之意,在古文中也有“通‘焯’,鲜艳,明亮”的意思,比如:“灼绣颈而衮背(形容雉的颈部毛色如锦绣般鲜艳,背上有小卷曲的花纹).”(潘岳《射雉赋》);又如:“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这些“灼”,都作“明艳”解.所以,“灼若芙蕖出渌波”,也可以理解为是在描绘洛神给作者的如同出水芙蕖一般明丽、光华四射的感觉.
至于为什么……一定要说的话,往大里说,文学艺术都是极其需要独特想象力哒,如果遣词用句的感觉都与常人相同,便为俗为庸,不能吸引人;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令大多数人,包括有相当素养的人都不能理解的话,也就只能让作者孤芳自赏无法流传了.其中的度,便是作者功力的关键.(囧RZ.哈哈哈,我已经有做政治题对着答案找解释的感觉……行了,你能领会精神就行……)往小里说,这些词的使用,并没有特别地超过古代、作者曹植那个时代这些词使用的一般用法,只是年深日远,未受足够训练的今人理解起来不能那么直接罢了.(我真是话痨,自动退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