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以"回声"为话题作文一个孩子出于对某人一时的气愤,跑出家门,对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从山谷中传来回声:“我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2 13:30:34
以"回声"为话题作文
一个孩子出于对某人一时的气愤,跑出家门,对山谷喊道:“我恨你,我恨你.”接着从山谷中传来回声:“我恨你,我恨你.”小孩很惊讶.回家告诉妈妈,妈妈让他对山谷喊:“我爱你,我爱你.”小孩照办了,山谷传来回声:“我爱你,我爱你.”生命就像回声,你送出去什么它就送会什么,你播种什么就收获什么,你给予什么就得到什么.请以“回声”为话题,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请不要再百度上复印,我已经找过了,没有一篇适合.
从所给的材料来看,其实是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的是一个故事.故事很简单,它就是告诉我们生活中有回声的现象.这种现象很单纯、也很直接,只要你向大山喊什么,大山会回应你什么,也就是说,在“回声”的主动者和被动者之间,他们仅仅有一个很短暂的时间差的区别,而“话语”则没有任何的丝毫的差错.从这点出发,你就可以引申出一篇文章,那就是谈“回声”现象的主动者的心态,是决定“回声”内涵的关键所在.这方面的写作文体的选择,以记叙文或议论文为最好.
材料的第二部分,是提示的关键.自然界中的回声,毕竟是单一的、直接的,而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回声”则是比较复杂的,间接的,这就要求我们仔细地审视,能从我们的内心世界、生命历程以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的关系中来了解、认识“回声”以及引导、利用“回声”.
这样看来,本话题的写作,选材范围是极其宽泛的,惟其宽泛,写作起来也就有了一定的难以“取舍”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从一个小的话题角度出发来写,把它写深、写透,不可使相互的话题杂糅,而使所写如蜻蜓点水,浅尝辄止,让人看了有隔靴挠痒的感觉.写好本话题,首先在于选材,材不可大,以自己熟悉的为最好.这样写起来,也就有了真切的体会,这种体会恰恰是文章中最独到的东西,也最容易打动读者,吸引读者.
其次,我们要选择好表达的角度,角度易小,驾御起来容易,也往往能以小见大,写出深刻的主题.比如我们选取“人与自然”这个子话题来写作的话,可选择的题材比较多,我们可以写“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是当今世界的一大主题.也可以选取你生活中的事例,看你儿时洗澡的池塘,如今的臭沟;儿时荷塘的清香,如今的垃圾遍地……通过画面的对比来突出“人与自然”“回声”的主题.还可以从国家的大的角度出发,看如今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某些盲目、短浅的行为,使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从而呼吁“人与自然”应有良好“回声”.还可以列举一系列的事实,从反面告诫人类,以“人定胜天”为口号而导致的对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夺,造成的严重后果,发出黄钟大吕般拯救自然,拯救人类自身的呐喊等.
第三,文体的选择要恰当.虽然文体不限,但你写作的内容已经决定了所要选择的文体.从提示语来看,本话题的写作,一定不能选择说明文,说明生活中什么是“回声”这种现象.对于其它文体的选择,以自己的写作重点而确定,这不是写作的难点.此外,只要在标题、行文、构思、语言上再加以注意,拟定一个新颖、别致的标题,通过这个“眼睛”来反映文章的“心灵”,文章定会出众,定会写出一篇考场佳作.
[满分佳作]
邻居
淄博一考生
一处小院,隔墙住着两家.老刘是一位从事“爬格子”的,妻子、女儿一家三口.墙那边,听说是什么局长.老刘家种着些豆角,而墙那边也长着些丝瓜.豆角藤顺墙蔓过去,瓜秧沿墙爬过来.绿油油的豆角,长条长条的丝瓜,长得讨人喜欢.局长家三天两日,来客络绎不绝.到晚上,局长家灯火辉煌,宾朋满座;而老刘家,冷冷清清,“一盏灯漂白了四壁”.初作邻居时,见面也打打招呼,道个好.后来,局长便把招呼给免了.对老刘的招呼,只是很高傲地点下头,再后来,这点动作也没有,如同一个面无表情的蜡像.老刘心里感叹着:“我曾尝试着接近别人,无奈别人看不起我们这些小知识分子啊!”于是两家都不去管那些爬过墙头的豆瓜,一任它们长着.
日子照过.
一天,局长家搬走了,听说是贪污还是什么,反正是犯了法.接着新局长家搬进来了.老刘心里说:“我不会再去和局长家尝试交往了,还不是一样,把我们的热脸帖在人家当官的凉屁股上!”于是老刘的招呼也成了往事.
又过了几天,老刘在家写作,女儿跑进门来,手里拿着一个大红苹果,“谁给的?”老刘问,“邻居的老伯伯给的.”“怎么能随便要人家东西,说‘谢谢’了吗?”“说了,老伯伯可喜欢我咧!”老刘心想:“还不是刚来热乎乎,到后来冷冰冰!”
新的邻居家里也很安静,老刘看到,新局长早上骑自行车上班,下班自行车相伴,偶尔来几个客人,却从没有灯火辉煌杯盘相碰的繁华.老刘的心里防范有所松动.
又过了两天,老刘发现女儿的旧书包不见了,换了一个崭新的.“嗬,这么漂亮,谁买的,是妈妈吗?”“不是,老伯伯送我的,他说改天要来我们家作客呢!”晚上,老刘未眠,他在想:我是否也该尝试着接近别人?
第二天,老刘起了个大早,开始摘豆角和丝瓜来.他想:“将人家的瓜送回去,摘些豆角给人家尝尝鲜.”走到门口,只见邻居——那位局长也走过来,手里提着一兜瓜和豆.“多好的豆!”局长说,“我早想尝尝鲜了.来了好几天,我想邻居嘛,应该有所来往,我、你,还有其他人,谁不想和睦相处?这不,我就到你们家,咱们订个协定:‘种瓜得豆,种豆得瓜’.欢迎吗?”“欢迎,欢迎,那当然行,那当然行!”老刘连声说道.傍晚,各家的院子里就都飘出了瓜的清香,豆的翠绿.
小院依旧是小院,豆蔓和瓜秧长得更绿更繁,而且缠绕在了一起.
[满分揭秘]
这是一篇短篇小说,文章没有一个字写“回声”,但扣住了“回声”而写.本文得高分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小说的主题比较深,他通过老刘和前后两位局长邻里关系的变化,来反映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回声”.自然界的回声是单纯直接的,而人类之间的“回声”则由于社会地位,个人素养等一系列原因而使得“回声”有所微妙.考生基于“回声”而跳出回声,立意很深,构思很巧,这的得高分的最根本原因.其次,考生在文章中并不是一味地讽刺与揭露某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而是更多地通过对比来歌颂新局长的平易近人、关心群众生活,主动搞好邻里关系的优良作风.我们不去探讨这样的局长有多少,也不去观察这样的事例有几何,单从考生歌颂的对象,我们就能看出他阳光般的心灵.三是文章对细节的处理很到位.前一位局长的以权谋私,通过“客人”多以及“灯火辉煌”而揭示,对人颐指气使则通过“很高傲地点下头”和“面无表情的蜡像”来刻画.人物形象很鲜明.第四,文章很好地利用了豆角和丝瓜的道具.开篇用其营造氛围,结尾用其深化主题,行文很条理.
第一次亲密接触
其实那一次双方没有能够真的接触到彼此,那次却真是我的第一次亲密体验.
去年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青岛玩.我们去了海洋馆.其实,海洋馆我去过几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海豚表演我也大呼小叫地看过几次,可是这种享受是会上瘾的,所以我显得同样兴奋.
然后就受到了打击,说今天没有海豚专家表演的安排,我闷闷地看了一会,就自己开始在馆内溜达.
游人都围着看鲨鱼的表演,我的周围静悄悄的.我穿过或明或暗的甬道,在欢腾或静养的鱼群面前驻足,不知觉就到了海豚们休息的水池.
透过厚厚的玻璃,望着池里称不上清澈的海水,我懒洋洋地念叨着:“小海豚在哪儿呢?”
突然,在那水池的深处,摇头晃脑地游过来一个胖胖的身体!海豚!它准确地游到玻璃前,正对着我,很开心的样子!我的沉重的心也宽松了许多.
然后,又一位!又一位!终于,池里的5位海豚都来到了玻璃前,它们兴奋地瞪大眼睛,忙上忙下地快乐地挤着脑袋争取正对我的有利位置,甚至放肆地哼唱着表达自己的喜悦!
幸福来得实在太突然了!
“宝贝……”面对这空前的繁荣快乐景象,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是傻傻地脸贴着玻璃,使劲挥手.
我的情绪感染了海豚,结果我一挥手,5位海豚就很配合地频频点头!它们在和我交流!后来我把手左右摇晃,海豚也跟着我左右摇动身体,默契极了.
“宝贝儿!My sweet
第一次亲密接触
其实那一次双方没有能够真的接触到彼此,那次却真是我的第一次亲密体验.
去年暑假的一天,妈妈带我去青岛玩.我们去了海洋馆.其实,海洋馆我去过几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收获,海豚表演我也大呼小叫地看过几次,可是这种享受是会上瘾的,所以我显得同样兴奋.
然后就受到了打击,说今天没有海豚专家表演的安排,我闷闷地看了一会,就自己开始在馆内溜达.
游人都围着看鲨鱼的表演,我的周围静悄悄的.我穿过或明或暗的甬道,在欢腾或静养的鱼群面前驻足,不知觉就到了海豚们休息的水池.
透过厚厚的玻璃,望着池里称不上清澈的海水,我懒洋洋地念叨着:“小海豚在哪儿呢?”
突然,在那水池的深处,摇头晃脑地游过来一个胖胖的身体!海豚!它准确地游到玻璃前,正对着我,很开心的样子!我的沉重的心也宽松了许多.
然后,又一位!又一位!终于,池里的5位海豚都来到了玻璃前,它们兴奋地瞪大眼睛,忙上忙下地快乐地挤着脑袋争取正对我的有利位置,甚至放肆地哼唱着表达自己的喜悦!
幸福来得实在太突然了!
“宝贝……”面对这空前的繁荣快乐景象,我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只是傻傻地脸贴着玻璃,使劲挥手.
我的情绪感染了海豚,结果我一挥手,5位海豚就很配合地频频点头!它们在和我交流!后来我把手左右摇晃,海豚也跟着我左右摇动身体,默契极了.
“宝贝儿!My sweet!卡瓦伊!”我用想到的一切甜言蜜语来夸奖这5个可爱的精灵,它们也加倍卖乖,竟然开始表演诸如水中大喷嚏之类的高难动作!
我发现有一只海豚光滑的脸上有一处伤痕,想是在嬉戏中不小心弄伤了.我隔着玻璃心疼地抚摸着它的伤口,喃喃地问它疼不疼.
那海豚竟舒服地眯起眼睛,侧过头去,用脸轻轻地蹭着玻璃,并辅以满足的轻轻哼叫.
我的心里顿时充盈着一种巨大的喜悦,那是一种满足感和被需要的感情交织在一起的味道.虽然隔着能承受巨大水压的厚厚的玻璃,但我还是能体会到我们彼此心灵之间电光火石般的相投情意.玻璃能阻隔物质的东西,在心灵面前,它永远是透明的、真空的.
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天不得不走的时候海豚们追着送我的表情.那天我真的很幸福!
这是我第一次和海豚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第一次细细体会单纯直接的亲密关系.是的,就这么单纯直接.我笑,它们也报以微笑;我摸玻璃,它轻轻往玻璃上蹭!
人和动物尚且能如此,只要我们彼此真心对待他人,生活中的幸福不是很简单的吗?
[满分揭秘]
本文能得高分,首先在于考生的构思,考生选取的角度很巧妙,他避开了人与人之间的“回声”而写,开篇一句“其实那一次双方没有能够真的接触到彼此,那次却真是我的第一次亲密体验”,给人以“双方”为人的悬念,随着笔锋一转,自然而带出海豚,在引起读者兴趣的同时,情节因海豚的不表演而陡然下落.到此,我们疑心考生要写的是一次有趣味的海豚表演.接下来,考生用了大段的笔墨来写人和海豚,令人意外,给人脱离“回声”话题的感觉.读完全文,特别是最后一段,读者会恍然大悟,为作者从人与动物的角度出发而又不落俗的精巧构思,拍手叫好.其次,考生文章的主题没有局限在动物与人之间,结尾的反问,很巧妙地深化了主题,令人深思:原来人与人之间真诚单纯直接的交往,幸福就会是很简单的事情.文章的语言很老道,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考生用含情的语言,在娓娓的叙述中,看似游离于“回声”的要求,而又处处有“回声”的贯穿——我的心情,因为海豚的原因而由失落到兴奋到幸福,海豚因有我的欣赏而满足,“亲密”的含义得到了具体而充分的再现.

心灵的回声
“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迷迷茫茫,一村又一庄……”
唱着韩磊的歌,我感到“逃亡”不是悲壮而是浪漫.
我爱好音乐,有我自己的方式:我能观察音乐的形状,触摸音乐的质地,品尝音乐的韵味.音乐融进了我的血液,我的体内流淌的就是音乐.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流浪……”
长大的我也长大了父母对我的期望.当15岁的我感到我承载的希望已成为难言的痛苦时,我选择了流浪——以逃避希望.我终于可以摆脱那不堪重负的期望,而能轻松、快活度日了.
可是,一个星期过去了,流浪的我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哪家敢招收我,我还是个童工.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垠的旷野中,凄厉的北风吹过,漫漫的黄沙掠过.我只有咬着冷冷的牙,报以两声长啸……”
我很无奈.走在异地的大街上,我感得自己像一匹年轻而老迈的狼,无力地走在刚刚开始的人生之路上.我迷惘地抬头望天,看大片乌云低低地压在头顶上.雨,快要来了.
“别人我在这冷冷的天空,独自地走在生命的荒凉里,别让我在这寒冷的天空,独自地走在这生命的荒原里……”
默唱着《独行》,我感到生命的孤独.
酝酿以久的雨说下就下,肆无忌惮而又酣畅淋漓.也好,雨正好掩盖了我决堤的眼泪.成为雨中风景的我忽然想起了秦腔,那来自厚重的黄土地,在沟沟茆茆吼出来的声音,不正是对痛苦生命的发泄吗?此时,我听见秦腔撞击我身体发出的金属声
.就在雨中的大街上,我用秦腔吼出了成长痛苦的体验,没有人能听懂我奇怪的声音,更没有人听懂我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我背负着幸福,去追寻着痛苦;回家,也许是爱你的惟一去路.”随身听里齐豫唱道.
夜晚,我躺在地下室里,让自己死去,让音乐醒着.
许久之后,我觉得自己的血液加速了流动,我听到美妙的音乐由外而内响起.那音乐撞击着我的身体,流入我的血液,钻进我的灵魂.那就是从头顶上传来的萨克斯乐《回家》,我甚至能听出那就是肯尼·G手持萨克斯站在阳光下演奏:金色的瀑布流泻进我的眼里.音乐在原野中升起,随着金色的风在蓝天白云间流荡.它轻柔——如母亲的手轻抚着我;它缥缈——如父亲爬满希望的额头;它悠长——如父母永不消逝的爱.我自然地想起了父亲、母亲.接着是一段明亮的音乐,如金色的阳光照耀着我.我放眼四望,鸟巢在夕阳中闪着金光,牛舍批着晚霞静卧在原野上,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家——原本幸福的家.我听到了鸟儿的叫声,叫声藏不住归巢的兴奋;还听到了牛悠长的哞哞声,叫声里洋溢着找到牛犊的喜悦.家,多好啊!我酸酸地想.突然,音乐流动缓慢了,那低沉的萨克斯像在哭泣,我猛然听到母亲的声音——呼唤着我的小名,那声音里分明带着哭腔.它在旷野中急躁地跳动,惊飞了小鸟,惊吓了牛犊.那喊声撞破了我的血管,撞疼了我的心脏.回家啊,回家!那是母亲的声音,也是我心底的声音.
一夜无眠,醒着《回家》.
第二天早上,我义无返顾地踏上回家的路.是音乐结束了我的流浪.
“握在手心的票根,是我惟一的方向.回家的感觉就在不远的地方.”
天好像要晴了.
[满分揭秘]
能在短短的考试时间内一气呵成洋洋洒洒千余字的文章,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考生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令人叹服.本文抒情性很浓,以音乐为背景,写了不同音乐下自己对生命的不同的体验,音乐是主动者,音乐入心,引起我心灵深处不同的“回声”,这里有对希望难觅的痛苦,有无奈,有孤独,而这一切的转折点就是听到了萨克斯独奏音乐——《回家》.正是这萨克斯音乐,在我心灵中激荡起更大的回声,我的希望、喜悦、爱和幸福从心灵深处接踵而来,痛苦的心境也由下雨而转晴.本文行文条理,音乐贯穿始终,我的内心的所有活动,都由音乐触动,都是音乐引起的回声.作文紧紧扣住了话题的要求,从自身的角度,阐释了“回声”的含义.另外,本文的心理描写非常细腻,对想象中景物的描写也非常到位,给人非常美妙的感觉,做到了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感情也真挚深厚.给予高分,是意料之内,情理之中.

国在山河破
杜甫有诗“国破山河在”,那是写于安史之乱时期,唐明皇远走四川,政权易色,原先的都城被劫掠一空,人民走死逃亡.诗人有感于此,才写下了《春望》.千年以后,我们再看“国破”,无非是皇帝、军阀来了又去了,而山河依旧在,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依旧在,要社会稳定下来,还是可以提供衣食之物资.而如今,我们不得不承认“国在山河破”了.
镜头对准我们的社会——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着,无产阶级专政或称人民民主专政“在”着,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共产党的领导“在”着,人民当家作主“在”着……全都完好无损.稳定压倒一切,和平发展是两大主题,物质和文明两手都要硬,经济以8%左右的速度递增着……祖国一片繁荣,形式一片大好.
当镜头对准我们的山河,就不那么乐观了.全国水土流失面积据有关部门统计,已占国土总面积的1/3以上,土地沙化、石漠化、盐碱化面积仍在加大,草原也大面积退化.长江不但上游山壁滑坡时有所闻,而且下游挖沙还没有制止.98年的洪水在我们的头脑中已经成为了遥远的历史.罗布泊消失了,塔里木河也近消失,洞庭湖面积日渐缩小……这一切现象,都是自然对我们民族某些人盲目行为的“回声”.
神农架1957年时因有三千伐木工无处安置,就只得继续砍伐,直到2000年,据说停止砍伐了,这时另行安置的伐木工已逾六千.十几年间,不知道有多少树木从他们的手中“成材”了.这是地上的,还有地下的,从京畿附近到“老少边穷”地区,滥开小矿区,破坏资源,污染水源……,就这样无视环境保护,无视生态保护,这样糟蹋、祸害,以至疯狂掠夺.我们的大好河山,真是已经满目疮痍,伤病奄奄.她奉献给我们的,只有日渐严重的灾难!
文章结尾时,我记起了周恩来总理在考察西双版纳时说的一句话:印度的恒河和埃及的尼罗河,是古代人类文化的发源地.当初土地肥沃,农业昌盛.但是不合理的开发,破坏了森林,后来都成了沙漠.我们的敦煌一带,恐怕也是这样的一种结果.
言语尤在耳,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为生态环境的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支持.走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清山会再,蓝天会再,碧水会再……到那时,我们的国家就会是“国在山河在”.
[满分揭秘]
本文得高分的原因有以下四点:一是化用诗句,“国在山河破”,就给人触目惊心的感觉.考生在此文中,没有泛泛而谈环境保护的重要,生态环境的重要,而是用“惊语”,如大吕黄钟般振聋发聩,激发人类的环保意识.二是考生在文中,对历史的画面的逆向组材,重构了现实的图景,通过鲜明的对比,突出主题.三是考生扣住了话题“回声”的要求而写,环境之所以如此,是对人类盲目无知行为的“回声”;再现蓝天、碧水、清山,则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回声”.四是行文条理,脉络清晰.语言简练老道,数字的适当列举,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