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谁有《苏州园林》教案 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14 06:21:58
谁有《苏州园林》教案 急
13、苏州园林
教师寄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培养说明文的阅读写作能力
2.揣摩语言,引导学生体会本文说明中糅合记叙、议论,表达方式灵活多变、语言简洁生动的特点
3.了解苏州园林的艺术成就,领会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学习重点:
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本文的说明顺序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
学习难点:
理解绘画与园林建筑的联系理清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并理解其作用
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1.了解叶圣陶:




2.积累词语
(1)辨明字音:
轩榭( ) 池沼( ) 邱壑( ) 模( )样 重峦叠嶂( ) 相间( ) 嶙峋( ) 庸俗( )镂( )空 蔷薇( )
(2)辨明词义,并造句
鉴赏:
因地制宜:
斟酌:
重峦叠嶂:
造句:
3.朗读课文,请用下面的句式概括读后的感受
文章是从角度,抓住的特点条分缕析地介绍苏州园林的

4、划分结构层次,理清全文思路




5.把握作者的说明顺序用自己的话介绍作者的说明顺序




6、以第4段为例,探究局部说明顺序



二、合作探究,深入感知
精读文章第6段,回答下列问题
7.概括此段的说明要点

8.“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是如何形成的?

9.园林内装镜子,请用物理学知识对这一设计依据的原理及产生的效果作简要说明

三、研读赏析,揣摩品味
10.要求学生分析本文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其作用





11.运用从本文学到的知识分析《中国石拱桥》《桥之美》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1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1)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

(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

(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

(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

(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四、课堂小结


五、当堂达标,自我检测
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题目
江 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它是清嘉庆、道光年间两淮盐总黄至筠在明代寿芝园旧址上兴建起来的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盖取东坡诗句:“宁可食无肉,不可 居无竹;无肉使瘦,无竹使人俗”以示主人不俗又因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故名“个”园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步入个园大门,便见湖石傍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此即个园春景,稍前又有生肖之假山石,皆在似与不似之间,与整个“春山”和竹林相映成趣
“春”去“夏”来,绕过“宜雨轩”,眼前豁然开朗在浓阴环抱的荷花池畔,一座六七米高的太湖石假山出现在面前,这就是“夏山”过石桥,进石洞,只觉得藕荷飘香,苍翠生凉
转 过“鹤亭”,是座“一”字形长楼,循楼而去,“秋从夏雨声中入”,长廊尽头便是“秋山”秋山全用黄山石堆叠而成,构思大胆,用石泼辣,相传为大画家石涛杰 作看此山,山势巍峨,峰峦起伏,又见古柏斜伸,红枫遍植,钟乳石挂,石桥俨然,气象果然不同一般设若晴天薄暮时分,秋山面迎夕照,一红如染,“秋高气爽” 的诗情画意顿时溢出
步下秋山,过“透风漏月亭”,迎面是一组由白色石英石堆叠而成的“冬景”一只只“雪狮”似顽皮的孩子用残雪堆就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南面有一堵白围墙,墙上开了四排风洞,使人不寒而觉寒
(1)解释下面短语中加粗的词
①石笋参差
②石桥俨然
(2)扬州“个园”得名的原因是
(3)下面最能概括个园特点的一句话是
A.江苏扬州个园,是一座独具风格的名园
B.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C.个园以四季假山的堆叠精巧而著名
D.个园四季的景色各具特点
(4)本文介绍个园,是按顺序写的,表明这一顺序的词语主要有:、、、
(5)从文中可以看出个园的建造所追求的是春之、夏之、秋之、冬之(各填一字)
(6)本文的结构形式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并列
(7)说明语言有平实和生动之分本文多用的语言来说明试以“个园春景”一段为例谈谈其语言运用的妙处
13、苏州园林

1. 叶圣陶(1894~1988),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名绍钧,字秉臣,辛亥革命后改字圣陶二三十年代的创作很多,短篇小说集有《隔膜》《火灾》等六本,散 文集有《脚步集》,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1925年“五卅”运动后,创作了《夜》《多收了三五斗》等小说他创作态度 严谨,语言洗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有“优美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2. 轩榭(xuān xiè) 池沼(zhǎo) 邱壑(hè) 模(mú)样 重峦叠嶂(zhàng) 相间(jiàn) 嶙峋(lín xún) 庸俗(yōng)
镂(lòu)空 蔷薇(qiáng wēi)
(2)辨明词义,并造句
鉴赏:对艺术品或文物的欣赏和评价
因地制宜:根据具体地形,设计或选择适合的事物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重峦叠嶂:重重的山峰,层层的峭壁

3.角度: A.建筑学 B.园林历史 C.导游 D.欣赏者
特点:A.苏州园林总的特点 B.有代表性的园林
4.全文可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地位及特点
第二部分(3~9)分类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艺术美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5.明确:文章采用先总后分式的结构展开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园林建筑特点的概括介绍和分类说明互相照应,前后提挈“图画美”这一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作为线索贯穿全篇
作 者先介绍了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地位,从游览者的角度概括苏州园林的特点,即“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然后,从亭 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等四个主要方面和每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的图案美、园内建筑的色彩美等三个细微方面来具体 说明这个特点
6、 明确:本段先写假山堆叠的艺术,或重峦叠嶂,或竹木掩映,游人远望有观赏古代名画的美感,攀登则有如身在山中的实感次写池沼和其他景物的配合,或河上两桥 相望,各呈异彩;或石头花草,随意点缀,无不皆美再其次又写池沼中还有亭亭玉立的荷花,活泼戏耍的游鱼,充满生气“图画美”贯穿整个段落
7.这段话的说明要点是花墙和廊子的特点
8.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因而形成了“隔而不隔,界而未界”的艺术效果
9.装镜子是运用物理学光学中平面镜成像原理,通过反射,层次加多了,景致更深了
10.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分类别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②作比较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③引用
“……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④举例子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
“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
⑤列数字
“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
11.《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选用的说明方法有:
(1)打比方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桥洞不是普遍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
(2)举例子
“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江南乡间石桥……”“长桥……”“风雨桥……”
(3)列数字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
“(卢沟桥)桥长265米……”
(4)引用
“唐朝的张族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
“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到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小桥流水人家’,固然具诗境之美,其实更偏于绘画的形式美……”
12.(1)“标本”原指实物原样或经过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这里是典范、样本的意思用这个词非常简练地说明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对各地园林的广泛影响
(2)不能,原句突出了“苏州园林”
(3)不能去掉,“一切”“决不”表示十分肯定的意思,强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
(4)“艺术”是强调个人独创性的活动,其成果能给人以审美愉悦,并且无法被复制;“技术”,意味着有固定的程序和手法,其成果是具有实际效用的东西,一般可以大量复制
(5)去掉“往往”,使表达失去了分寸原句强调“大多是这样,但又不全是”这一层意思
(6)这句子写出了藤萝争春的情景,烘托园林的繁华气氛,生机盎然,沁人耳目
五、参考答案:
(1)①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②形容齐整
(2)当时园中遍植翠竹,竹叶形状很像一个“个”字
(3)C
(4)空间 步入 绕过 转过 步下
(5)趣 凉 爽 寒
(6)A
(7)生动
运用“修竹繁茂,石笋参差,恰似‘雨后春笋’破土而出”及“生肖”“相映成趣”等词句,具体生动地说明了个园“春景”的妙趣横生,给人以真切感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理清总说、分说的结构,把握文章描述的苏州园林的特征.  
3.体味文章语言的多样性,揣摩用词的准确性.  
4.了解说明文常用的一些说明方法.  
二、资料链接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他创作态度严谨,语言冼练优美,风格朴素自然.代表作品: 散文集有《脚步集》, 童话有《稻草人》、《古代英雄的古像》,长篇小说有《倪焕之》.
三、预习过程,整体感知  
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  
轩榭( )池沼( )对称( )    重峦叠嶂( )丘壑( ) 嶙峋( ) 镂空( ) 斟酌( )阑干( )2.根据语境解释下列词语.   
鉴赏:  
因地制宜:  
败笔:   池沼:   图案:   阅历:  
雷同:   斟酌:  
层峦叠嶂:  
3.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苏州园林的总特征是什么?  
(2)归结每个自然段的大意,理清文章结构.  
四、探究赏析  
1.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说明的?  
 说明顺序及特征: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先后来安排说明顺序.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 
空间顺序:按照空间的位置来安排说明顺序.包括由远到近,由外到内,由主到次等.   
逻辑顺序:按照事物的逻辑关系来安排说明顺序.常见的逻辑顺序包括:从概括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由因溯果 、先主要再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等.
2. 找出文中运用的各种说明方法,并领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提示:关于说明方法  
为了把事物特征说清楚,或者把事理阐述明白,必须有相适应的说明方法.写说明文要根据说明对象和写作目的,选用最佳的方法.当然,作者也有选择的自由.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列数字、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解释、列图表等.  
五、反馈检测: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 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 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池沼和河道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 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的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 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 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 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1.这两段文字分别从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方面,说明了苏州园林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按要求分析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
  (1)……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
  你怎样理解这里的“寂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
两个“这”指代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俯仰生姿”是一个富有画意的词语,请再从选段中找两个这样的四字短语.

六、积累迁移  
介绍我校的一处景物,运用所学相关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顺序,突出其特征,写一篇二三百字的短文. 
《苏州园林》答案
附参考答案  
二、1. xuānxiè zhǎo chèn zhànɡ hè lín xún lòu   
zhēn zhuó lán   
2.鉴赏: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评判的过程.  
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败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池沼:比较大的水坑.  
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  
阅历: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层峦叠嶂: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层层叠叠,山连着山.  
3. (1)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2)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高度评价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特殊地位.   
第二部分(第2—9段):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  
总说----完美的图画.(第2段)  
分说----大处讲究:布局(第3段)、配合(第4段)、映衬(第5段)、层次(第6段);细部注意:每个角落(第7段)、门窗图案(第8段)、色彩(第9段)  
第三部分(10)总结全文.  
三、1. 概括到具体,主要到次要.  
2.本文采用的说明方法有以下几种:
(1)作比较(结合练习二)   
第1段:将苏州园林与其他地方的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是各地园林的标本.   
第3段:将苏州园林与我国一般建筑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   
第5段:将苏州园林与国外一般园林“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比较——说明苏州园林体现了错落变化的中国特有的审美情趣.   
第9段: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比较——说明苏州园林极少彩绘,具有古朴、闲适的风格.   
作用:通过比较,苏州园林的特征更突出了.   
(2)打比方   
第3段: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第5段: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作用:形象具体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征.   
(3)举例子   
第5段: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 第6段: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   
第7段: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作用:是所说明对象的特点更直观.   
(4)分类别:“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5)作引用:“……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6)列数字:“四扇、八扇、十二扇,综合起来看,谁都要赞叹这是高度的图画美.”
3. A.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以第5段为例):第1句是说明,说明花草树林映衬方面的图画美.第2句是描写,描写了俯下的高树枝和仰起的低树枝,交相辉映的情 景,富有动态,给人以层次感.第4句“因为依据另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是议论,阐明这样栽种的艺术效果.  
B.用词的准确:  
a.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不仅”说明堆叠假山还是要有技术性的,只不过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更多的是体现出“艺术性”.   
b.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往往”是就一般情况说的.  
c.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 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的追求是:务必使……  
______“似乎”表推测,因为这些园林都是古代建筑的,设计者和匠师们都已故去,所以只能是推测.“务必”表明设计者们坚定的追求. d. 苏州园林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_____“都有”、“ 可绝不”表意肯定,一点都不含糊,合乎实际,用词非常准确.  
C.多种修辞方法的使用:排比:第2段.设问:第3段.比喻:第3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