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阅读关于我国民俗节日的诗句回答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1 10:12:58
阅读关于我国民俗节日的诗句回答问题
第一首: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梅柳芳容,松篁老态多;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第二首: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第三首: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宵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1.请写出上述三首诗分别描述了哪三个节日?
2.说说这些节日形成的原因.
1.春节2.寒食3.中秋
春节的由来: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寒食节的由来:春秋时候,晋国国君晋献公的大儿子叫重耳.可他的继母俪姬想让自己的儿子夷吾继承国君,千方百计要害死重耳.重耳不得已只好逃出晋国,在外边过着逃亡的生活.跟随他出逃的还有一些文臣武将.?
晋献公死后,重耳的异母弟弟夷吾做了国君,就是晋惠公.晋惠公觉得哥哥重耳虽然逃亡在外,终久是祸害,不把他除掉,自己的地位早晚要出现危险.他就派了几个身强力壮的武士,秘密去刺杀重耳.没想到这件事走漏了风声,有人急忙去给重耳送信儿.?
当时,重耳正在狄国住着,得知这个消息后,慌忙召集他的随从,商量往齐国逃跑.忙乱之中,行李和盘缠都叫一个赶车的给偷跑了.一群人急忙忙逃出来,因为没有行李盘缠,一路上只得乞讨为食.时时刻刻提心吊胆,只怕有人来追杀他们,就这样跑了六、七天.这一天,来到卫国的郊外,这里前不着村,后不挨店,连个人影也看不见.六月天气,又是大中午,太阳象个火球似的,烤得人浑身难受.他们从早晨到中午,跑了几十里路,还滴水未进呢.到这时是又饥、又渴、又热、又累,真是人困马乏.特别是重耳,哪吃过这种苦,已经是有气无力,走一步都十分困难了.重耳看见前面有棵大树,用手指了指说:"咱们到大树下歇一歇,找点吃的."刚到大树底下,重耳连饿带累就瘫倒在地,昏过去了.众人急忙将重耳救醒.于是,几个人分头去找吃的,剩下的都横七竖八的躺在地上歇着.?
出去找吃食的人陆续回来,都是两手空空.连个人家都没有的地方,哪里去找吃的?众人看着重耳都发愁了,怎么办?大家出来就是为了保重耳,他要是有个三长两短的,那不就全完了吗.正在为难,只见一个叫介子推的武将,双手端着一个冒着热气的盆儿,一瘸一拐的走过来.到跟前一看,是一盆儿肉汤,大伙儿赶忙把重耳扶起来,把肉汤端给他.重耳一见是肉汤,不问青红皂白,一下吃了个精光.吃了以后,人也有了精神.猛然,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儿,忙问:"这种地方,你怎么弄来的肉汤?"
介子推回答:"是我大腿上的肉."?
重耳一听,吃了一惊,众人也都是一愣,怪不得刚才过来时一瘸一拐的.重耳的泪顺着脸流下来,说:"都是我连累了你,连累了大家,让我以后怎么报答你呀?"? 介子推说:"我们但愿你早归晋国,当一个好国君,使百姓安居乐业,并不想让你怎么报答."?
重耳含泪,连连点头.这时,又有一个人弄来些稀粥,大家分着吃了些,急忙往前赶路.?
重耳一伙饥一顿、饱一顿地总算到了齐国.齐国国君齐桓公正在笼络各路诸侯,想建立霸业,所以,就把他们收留和保护起来.?
后来,重耳在齐国和秦国的帮助下,返回了晋国,当了国君,就是晋文公.晋文公即位以后,曾在晋惠公手下做过大夫的吕省、却芮发动了叛乱,晋文公又调兵遣将,平息了这次叛乱,国内总算安定下来.?
晋文公随后举行了复国封赏大典,原来跟随他逃难的难兄难弟,一下子加官晋爵,成了晋国显赫一时的人物.那些同情过、接济过他的人也都做了官,投降归附的旧臣也都做了适当安排,又下令寻找那些该封赏而没有受到封赏的人.?
在封赏中,人们没有看见跟随文公一齐出逃的介子推,都觉得很奇怪.?
原来,重耳回到晋国以后,介子推只随群臣朝见了一次,就回家了.为啥?介子推这个人很正直,看见朝里有些人专靠阿谀奉承过日子很看不惯,不愿意和他们在一起.他还有个老母亲六十多岁了没人照顾,介子推很孝顺,就假说有病,回家和老母亲一起生活.自己耕种田地,闲了就打草鞋卖.介子推很长时间不在朝里,晋文公论功行赏时,倒把他给忘了.
介子推有个邻居,名叫张解.看到介子推没有得到封赏,很是愤愤不平,就到介子推家报告消息,让他去请赏.介子推只是微微一笑,没有作声.老母亲听到这个消息,喜上眉梢,说:"儿啊,你跟重耳逃难十九年,历尽千辛万苦,又有功劳,为什么不请赏,难道享荣华富贵不比你成天弯腰织草鞋卖强吗?"?
介子推说:"重耳能当国君是上天的意思,现在有的人争权夺利,真不知羞耻.我宁愿终身打草鞋养活老母亲,也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去争一官半职."?
老母亲又说:"儿啊,你不愿当官,去说一说也好嘛,不要埋没了你的功劳."介子推说:"我既然不想当官,不想得利,见他作啥呢?"?
老母亲见他态度坚决,也就不说什么了.介子推想了想,对母亲说:"我非常喜爱绵山,那里山高水清,土地肥沃,森林茂密,正适合我们居住."?
母子二人商量好以后,收拾了一些简单行装,介子推背着老母亲上了绵山.?
张解心里总为介子推没得到封赏不平气,他就写了一篇诗文,挂到文武百官来来往往的朝门上.有人看了不知说的什么,就揭下来送给文公,文公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
蛟龙失掉了主子的宠爱,?
没有深潭可以躲藏.?
众蛇曾随他周游各地,?
有一天蛟龙饿得昏了过去.?
一条蛇把自己的股肉献上,?
蛟龙吃了才有力气继续逃亡.?
蛟龙重新返回深潭,?
众蛇也住进了新房.?
只有一条蛇仍无住处,?
背负老母流落荒野十分悲伤.?
文公看罢,恍然大悟,说:"哎呀,我怎么把介子推给忘了,真是老糊涂了."急忙派人去召介子推,人早走了.文公就把张解找来,询问介子推的下落.张解把介子推逃封的情况说了,答应领路去找.晋文公当下备车驾马,亲自率领文臣武将去寻找介子推.
大队人马来到绵山,派人找了好几天,也没个踪影.有人建议说:"介子推最孝顺,要是放火烧森林,他一定会背着母亲跑出来."文公觉得这也是个办法,就下令放起火来.火乘风势,风助人威,漫天大火烧了三天才灭,可是始终没见介子推出来.文公又派人搜山,只见他们母子二人相抱在一起,烧死在一棵大树下.文公看见,不禁失声痛哭,就把介子推安葬在绵山下.?
为了世世代代纪念介子推的功劳,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休",意思是介子推休息的地方.并把那棵大树的树根刨出来,命匠人做成一双木鞋,穿在脚上,呼为"足下",以表示对介子推的思念.?
烧山那天正是农历清明节的前一天,为纪念介子推,清明前一天禁烟止火,只吃冷食,称为"寒食节".此后,我国北方相沿成俗,年年都过"寒食节",一直流传至今.
中秋节的由来:中秋节的传说是非常丰富的,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之类的神话故事流传甚广.
中秋传说之一——嫦娥奔月
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太阳,并严令最后一个太阳按时起落,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小人蓬蒙看见了,他想偷吃不死药自己成仙.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后羿气得捶胸顿足,悲痛欲绝,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他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追三步,月亮退三步,他退三步,月亮进三步,无论怎样也追不到跟前.
后羿无可奈何,又思念妻子,只好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中秋传说之二——吴刚折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 “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以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