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必修四一二单元总结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5/16 07:51:45
感觉哲学学不明白了!!!!请老师把前两个单元串讲一下,并作出总结(框架+知识点)!谢谢!
解题思路: 根据教材整理
解题过程:
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 总论(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一、哲学
(一)哲学的起源、本义、功能、任务
1.哲学的起源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阅读:两句话各有侧重:哲学智慧产生于实践,这是最根本性的。但人类的实践活动并不能自发地生成哲学,只有人们在实践中自觉地思考和追问,哲学才会出现。)
2.哲学的本义
爱智慧或追求智慧。(阅读:哲学≠智慧:哲学本身并非就是智慧,而是追求智慧之学。)
3.哲学的功能
帮助人们树立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P25①②③)(具体作用:下面小字a,b,c,d.)
△总结:哲学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①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②哲学具有的作用。
  a.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C.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地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d.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哲学的任务
(真正的哲学给人智慧、使人聪明,可以使我们正确地对待宇宙和人生。)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阅读:哲学的任务≠哲学的作用(或功能):哲学的作用是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只有真正的哲学才得以完成这一任务。)
(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
①区别:第一,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第二,世界观主要说明世界是什么,方法论则是从我们应该怎么办的角度思考问题。
②联系:人人都有世界观和方法论,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1)区别:①含义不同: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②世界观人人都有,而哲学只有经过系统学习的人才能掌握。  ③一般人的世界观往往是自发的、零散的、缺乏理论论证的,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一套理论体系。
(2)联系:①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和基础,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②二者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及人与世界的关系。③二者都属于意识范畴,都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都对人们的行动有一定的导向作用。
(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1)区别:①研究对象不同:具体科学研究世界某一具体领域的本质和规律。哲学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和规律。(阅读: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则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2)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概括、总结和反思。因此,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种把哲学看作“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看法是错误的。)②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只有坚持以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科学家才能在研究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方向。)(任何轻视哲学,否认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指导作用的看法,都是错误、有害的。)
▲哲学是具体科学知识的总和(判断);▲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判断);
△关于哲学的一些表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学问);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系统化和理论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四)哲学的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
1.哲学的基本问题
(1)是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两个方面的内容:①②P10-11
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判断)(物质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正确回答了哲学的基本问题)
Δ不可知论完全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不可知论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至少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
(2)为什么:为什么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这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无论是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共同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②这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③这一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对哲学其它问题的回答。
2.哲学的基本派别
(1)是什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2)二者的根本分歧: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的,谁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阅读: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不能笼统地说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展开的,而是围绕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
Δ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哲学的基本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何者是世界的本原展开的)
(3)二者的根本观点
▲唯物主义: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唯心主义: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本原
先后
决定
唯物主义
物质是本原
先有物质后有意识
物质决定意识
唯心主义
意识是本原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
意识决定物质
Δ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判断)
(4)唯物主义的基本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①基本观点: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是世界的本原。
②进步性: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
③局限性:第一,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依据。第二,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
④经典观点:【阅读:△五行说:生成万物的基本元素是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荀子);△形神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充);△气理说: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活火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燃烧的活火(赫拉克利特);△水为始基:“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机械唯物主义)。
①基本观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
②进步性:克服了朴素唯物主义的直观性、猜测性,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
③局限性:第一,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原子)。第二,机械性(把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第三,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观察事物)。第四,唯心史观(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不彻底性、半截子唯物主义)(用唯心主义观点观察和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④经典观点:(阅读:△狄德罗: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培根:万物的基础是原始物质,是基本元素)
C.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进步性:①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②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③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④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⑤是无产阶级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⑥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
(5)唯心主义的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看成意识,但由于对意识的不同理解,形成两种基本的形态。
A.基本观点;B.认识论根源;C.总体评价
基本观点
认识论根源
总体评价
主观唯心主义
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当作世界的本原
把人们认识世界离不开感觉夸大为世界的存在依赖于人的感觉
△局限性:二者归根到底,都是把人的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其根本观点是错误的。
△可取处:就其局部范围而言,它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客观唯心主义
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当作世界的本原
把人们思维中的概念夸大为脱离了物质的神化了的绝对
D. 经典观点:(阅读:主观唯心主义:△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王守仁:心外无物;△慧能: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陆象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康德: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休谟:我们的知觉是我们的唯一对象;△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杜威: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活动,我的经验。) (阅读:客观唯心主义:△中外“神创论”(盘古开天地、上帝创世纪);△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阅读:生活中的客观唯心主义(神秘主义)→“8”就是发,喜鹊报喜,慧星出现乃不祥之兆,指纹、手相、星座、生肖、风水决定人的命运】
(6)二元论(了解)P15
(7)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派别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理解)
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前一“对子”围绕“世界的本质是什么”展开斗争,后一“对子”围绕“世界的状态怎么样”展开斗争。
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从属的意义。原因是:第一,从哲学研究来看:如何解决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决定了解决世界状态怎样问题上的基本性质和方向。
第二,从哲学发展史看:辩证法或形而上学要么同唯物主义结合在一起,要么同唯心主义结合在一起,最终归属于这两大阵营。
△理解列宁语:唯心主义是“人类认识这棵活树上的一朵无实花”。 一是说明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二是说明唯心主义有其认识论根源,三是说明唯心主义局部可借鉴。
△唯物主义一定正确,唯心主义一定错误(×)(古代唯物主义和近代唯物主义根本观点正确,但有一定局限性。唯心主义根本观点错误,但从局部范围看有一定借鉴意义。)
△哲学基本问题和基本派别的关系
区别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联系
哲学基本派别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第一个方面的回答不同而形成的。
(五)哲学是时代精神的总结
1.任何哲学都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总结。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①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它牢牢地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③它正确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阅读:真正的哲学就是科学的哲学吗?
(哲学家对问题的认识总不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因此一定时期的哲学形态在后人看来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但我们不能因此否定它为真正的哲学,关键是看它是否正确反映了自己时代的要求,是否代表自己时代的先进思想.
从这个意义上讲,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本主义哲学现在看来都有其局限性,但它们都是自己时代的真正的哲学。)
3.真正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①批判功能:批判旧的制度和观念,解放人的思想。P17
②塑造功能: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通过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由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P17
总之,任何反映自己时代的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都可以成为这一时代社会变革的先导,推动时代的步伐,指导社会的变革。
△总结:2、3分别从原因和意义的角度说明了为什么需要真正的哲学。
△哲学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上的精华,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
1.马哲的产生
马哲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马哲的产生,是时代的要求)。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可以论证自然界的唯物辩证性质。)(马哲是对当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反思)。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内核。(马哲是以往哲学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阅读:马哲用黑氏辩证法改造了费氏的唯物主义,不仅指出物质决定意识,还指出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用费氏的唯物论改造了黑氏的辩证法,否定了黑格尔提出的世界变化发展的动力源于“绝对精神”,指出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源泉。因此,马哲对上述两者不是简单的直接吸收,而是批判继承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三个统一)?
马哲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①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阅读P21上)
②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阅读P21上)
③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马哲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就在于它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B.马哲之所以是革命的,就在于它以实践为目的,指导人类追求解放,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哲是科学的,说明它正确揭示了世界的本质与规律,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必然趋势,所以它在实践中又必然要求通过革命变革社会,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三个统一的基础——科学的实践观。(阅读:以前的哲学只着力于解释世界,马哲不仅致力于认识世界,更致力于改造世界。马哲正是以实践为基础,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考察和认识世界,才得以全面地、正确地解决了全部哲学命题,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实践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马哲实现了上述三个统一,就克服了以往哲学的种种不足,因此,马哲不仅是真正的哲学,也是科学的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哲学(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旧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它的阶级性和实践性)
△实践观点是马哲首要的基本的观点:①②③P21下“相关链接”
3.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1)毛泽东思想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B.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贯穿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C.精髓:实事求是。
(2)邓小平理论
A.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产物,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B.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C.主题: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
B.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C.本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地位: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
△(阅读:马克思主义包括三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整个马克思主义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毛思想、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不但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坚持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坚持和发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是马哲的中国化。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断发展着的马哲也是现时代精神上的精华。)
(4)科学发展观:见《经济生活》讲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分析马哲的中国化
毛思、邓理和三个代表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从唯物论看体现了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从认识论看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的统一,从辩证法看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4.马哲的地位与作用。
△地位:它是以往哲学和科学发展的思想结晶,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生的根本指南,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作用:学好马哲,终生受益:
①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使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少走弯路。
②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③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为我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
【①②从改造主观世界讲,③从改造客观世界讲。】





第二部分 唯物论(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五两课)
一、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
1.世界统一于物质
(1)什么是物质?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什么是客观实在(了解)?→“客观实在”概括了客观世界万事万物的共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但它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
△什么是物质的具体形态(了解)?→物质的具体形态指各种具体事物,它们既有“客观实在”这一共性,又有其个性(形状、色彩各异等)。
▲区分:▲物质(永恒的、不灭的);▲物质的具体形态(暂时的、可生可灭的)。→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特殊的关系。(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具体形态之中,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就没有物质)
▲区分:▲哲学上的物质概念;▲ 自然科学上的物质结构理论。
△马哲物质观的意义(了解) →①“不依赖于人的意识”→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界限;②“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③“客观实在”→克服旧唯物主义哲学物质观的缺陷(旧唯物主义哲学将物质混同为物质的具体形态,必然经不起唯心主义的攻击)。
▲物质概念→▲内涵:定义;▲外延:除意识以外的万事万物。
Δ物质的属性→①根本特性(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不依赖人的意识);
②根本属性:运动;
③其他属性:可知性、无限性、永恒性。
▲物质具有无限性、永恒性;▲物质形态则有其存在的特定的时间、空间。
▲物质不能创造,只能转化;▲但人们可以创造出新的物质形态。
Δ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范畴(判断)。
Δ客观实在是世界上一切现象的共性(判断)
Δ区分(了解)→▲客观实在(相对于意识而言);▲客观存在(相对于某人主观而言)。(区别:客观实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存在着,相对于意识来讲它是第一性的东西,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而客观存在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也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
联系:“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客观存在”不仅包括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物质现象,还包括不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精神、意识现象。
▲自然界是盲目的力量在起作用(判断);▲自然现象很盲目,是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的(判断)
(2)为什么说世界统一于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世界是物质的)?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A.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B.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第一,从产生上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创造人和人类社会。(阅读:在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A.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手脚分工。B.劳动使猿脑变成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C.劳动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因此,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第二,从存在上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第三,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也是客观的。(放在历史唯物主义部分讲解)。】
③人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阅读:所谓“物质的”或“客观的”,不能肤浅地理解为“看得见、摸得着”,而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它们都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力,也不能随意选择生产关系。
2.物质决定意识
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第一,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B.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产生的生物学前提。
第二,意识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A.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
B.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
C.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阅读:(物质世界≠物质→物质世界是指物质具体形态的总和,分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注意“反应”和“反映”的区别。)
②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第一,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第二,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意识是在第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③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阅读: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不管是感觉还是思维,不管是对现在的认识还是对过去和未来的认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了解:△意识的内容与形式→意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但反映的形式(如感觉、判断等)是主观的,正因为如此,对同一客观事物才会形成不同的意识。】
Δ意识的:①起源: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②生理基础:是人脑的机能;
③内容:是物质的反映;
④本质: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定义);
⑤性质:正确的意识、错误的意识;
⑥层次:感觉、思维;
⑦产生途径:社会实践。
Δ意识是大脑的机能(判断)
Δ意识的本质是客观实在在大脑中的反应(错误)。(“客观实在”应为“客观存在”,“大脑”应为“人脑”,“反应”应为“反映”)
Δ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判断)
Δ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主观映像(判断)
Δ下列属于意识的有:①计划经济;②经济计划;③邓小平理论;④《邓小平理论》这本书;⑤语言、文字。
△小结2:为什么说物质决定意识?
①从意识的起源来看,它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②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它是人脑的机能;③从意识的内容上看,它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阅读: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划分:一是产生先后的问题,二是谁派生谁的问题。)
3.意识的作用(又叫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性)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A.表现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第一、不是有什么就反映什么,而是有所选择。
第二、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第三、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能够追溯过去和推测未来。
B.意义
意识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人能够认识世界的重要条件,它使人能够由表及里地揭示事物内部的本质与规律。因此,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认识的有限性与无限性→就每个人来说,就认识的每一次实现而言,认识是有限的;就整个人类的无限发展和人类认识不断前进的历史趋势而言,认识又是无限的。
△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能反映物质:强调意识的能动性。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的决定性。)(区分:“意识是物质的反应”和“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起反作用(错误)。(“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应为“意识能反映物质”。“意识是物质的反映”强调物质决定意识。)
△能动反映论的意义→提出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不仅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也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被动反映论相区别。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反应(判断);▲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是不同的(判断)。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的反作用)(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A.表现
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人们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即通过实践把意识中的东西变成现实中的东西,创造出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也不可能出现的东西。)第一,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第二,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第一,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第二,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反作用≠阻碍作用 △意识的反作用具有二重性。
B.意义
人不但能够改变世界已有的事物,还能创造出世界上没有的事物,从而推动世界的变化发展。
Δ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判断);Δ正确的意识意识能直接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判断)
△意识无论是能动地认识世界还是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都不是直接进行的,必须通过实践来实现。
△物质决定意识与意识能动性的关系(了解)
物质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意识能动作用是第二位的,意识能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必须以承认物质决定作用为前提。
两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片面强调物质决定作用而否认意识能动作用,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思想,夸大意识能动作用而否认物质决定作用,是唯心主义思想。
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判断)
▲物质和意识:▲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判断);▲相互依存(判断)
Δ物质能够独立存在,意识不能独立存在(判断)。
Δ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相互依存(判断)。
Δ物质和意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判断)。
C.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反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二、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1.客观规律
(1)规律的含义
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固有的→不是主观添加的(如乌鸦报丧);▲本质的→不是现象的(如苹果落地);▲必然的→不是偶然的(如守株待兔);▲稳定的→不是易变的(如价格波动)】
▲规律与规则、定律的区别:规律是客观的,规则是根据规律制定的,定律是对规律的反映,规则和定律都是主观的东西(有正误之分)。
Δ具体科学规律与哲学规律关系(了解)
区别:①具体科学的规律是揭示某一领域事物内部本质的联系。②而哲学规律是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领域的共同规律,是揭示各种具体规律共性的规律。
联系:研究哲学规律是以具体科学的规律为基础。研究具体科学的规律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
Δ规律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判断);假象是错误的现象(判断)。
Δ现象是对本质的反映(判断);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反映(判断);现象是本质的表现(判断)。
Δ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界的规律(判断)。
Δ绝大多数国家的汽车靠右行,极少数国家的汽车靠左行,说明规律是可以改变的(判断)。
Δ下列属于规律的有:①知识越多越反动;②春夏秋冬四季更替;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④足球规则;⑤需求定律;⑥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答:()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A.规律是客观的(具有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B.规律是普遍的(具有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Δ自然界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是客观的,人的思维规律是主观的(判断)。
Δ规律是永恒不变的(判断);Δ规律是可以变化的(判断);Δ规律是可以改变的(判断);Δ人们可以改变规律起作用的具体形式,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判断)。
Δ正确的规律(好的规律)起积极作用,错误的规律(坏的规律)起消极作用(判断)。
Δ规律对客观事物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错误)。(规律起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关键是看人们如何利用规律。)
Δ规律的客观性具有阶段性(N);规律阶段性地起作用(N);同一规律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表现特点(Y);规律会随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Y)。
(3)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方法论要求
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按规律办事,我们就能体会到规律对于我们的意义;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这时人们往往能更深刻地感觉到规律的存在和它的作用。)
2.主观能动性
(1)什么是主观能动性(了解)
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叫人的自觉能动性,是人类特有的能力与活动,它包括相互联系着的三个方面。①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的活动;②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以及人们在认识的指导下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③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所具有的精神状态(即通常所说的决心、意志、干劲等)。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的反作用→主观能动性:想(认识)、做(实践)、精神状态;意识能动性:想(认识)、做(实践);意识的反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第二个方面。
(2)主观能动性的方法论要求
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人们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P34下
3.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
①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阅读:片面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否认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否认客观规律的制约性是唯心主义思想。)
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判断)。
Δ只要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还须尊重客观规律,借助一定的物质条件)。
Δ只要把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效果(×)(只有符合客观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的有机结合,才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Δ是否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办事情取得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判断)。
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方法论)
1.是什么
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阅读:强调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反对从主观出发(主观主义)。从主观出发的表现:从理论出发(教条主义、本本主义);从经验出发(经验主义);从个人主观好恶出发等)。
实事求是:实事——客观事物;求——去认识;是——规律。实事求是一方面强调了从实际出发,尊重规律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现和认识规律。】
2.为什么
①哲学依据(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第一,世界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第二,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规律的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关系),这要求我们实事求是。
②现实意义
第一、是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
第二、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第三、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
Δ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客观符合主观(判断)。
3.怎么样
①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②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是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二是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④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⑤要辩证地把握客观实际,注重客观实际的整体性、全面性、变动性);⑥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⑦要正确对待别人的经验(间接经验);⑧要做到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理论联系实际);⑨要反对主观主义(从主观出发)。】
Δ要努力做到客观与主观具体地、历史地统一(判断)
Δ主观与客观:①具体的统一:符合当地的实际;②历史地统一:符合当时的实际(变化了的实际)。(事物是在一定的时空中运动着的事物,运动着的事物的存在形式是空间和时间。因而,任何客观实际都是当时当地的实际,是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因而,从实际出发就只能从具体的历史变化着的实际出发。)
Δ要反对从狭隘经验出发的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判断)。
【唯物论部分总结】
1.主要原理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第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第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第一,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第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B.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①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按规律办事;②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①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
2.常用的哲理(世界观+方法论)
(1)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主观符合客观),实事求是。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积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对改造世界起消极的阻碍作用→要求我们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3)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这要求我们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4)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发挥主观动能性,认识和利用规律。
Δ第四课还包含着辩证法的观点: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见辩证法部分)
第三部分 认识论(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六课)
一、实践和认识
(一)实践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它有两层基本含义:
①是一种物质性活动(实践都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
②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它可以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
( 这两个方面正是实践活动与认识活动的根本区别)。
Δ实践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判断)。
Δ比较:实践与物质
A.区别
①从含义上看:▲实践:含义略。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人类活动;▲物质:含义略。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独立存在。
②从特征上看:▲实践: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物质:客观实在性、可知性。
③从相对应的概念上看:▲实践:相对于“认识”而言,属于认识论范畴;▲物质:相对于“意识”而言,属于唯物论范畴。
④在马克思哲学中的地位:▲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物质概念是马克思哲学大厦的基石。
B.联系
①马哲的物质观是其实践观的前提和基础;②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征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第一、是由实践的构成要素的客观性决定的。(实践的基本要素:主体、手段、对象是客观的)。
第二、实践的过程及结果受客观事物及其运动规律的制约,也是客观的。
△坚持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就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唯物主义的思想。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具有目的性、计划性、选择性、创造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盲目的实践是没有认识指导的实践(判断);
△坚持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就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辩证法的思想。
△(阅读:实践的客观物质性和主观能动性,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实践的主观能动性受实践的客观物质性的制约。)
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社会性: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实践既是客观性的活动,又是主观性的活动(判断);▲实践既是客观性的活动,又是有意识、有目的能动性的活动(判断)
▲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盲目的实践是不存在的(判断);▲实践是社会性的活动,单个人的实践活动是不存在的(判断)。
△(阅读;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三者的统一体现了在实践问题上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和统一,体现了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贯穿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3.实践的基本形式
①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生产斗争、生产劳动)(最基本);②变革社会的实践;③科学实验活动。
▲社会实践≠变革社会的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社会实践=实践。
▲这里讲实践的基本形式,而不是具体形式。实践的具体形式是丰富多彩的。▲这里讲实践的基本形式,而不是所有形式。其它形式→如:教育活动;艺术活动等。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判断)。
(二)认识(了解)
1.含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Δ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判断)。
2.层次:▲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Δ认识(意识):①从性质上看:▲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思想意识);▲ 错误的认识(错误的思想意识)。
②从程度上看:▲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③从个人获得的途径上看:▲直接经验(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而获得的);▲间接经验(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
Δ认识既源于直接经验,也源于间接经验(判断)。
Δ意识→知、情、意
3.形成过程:
(三)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是在实践中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第一,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第二,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而产生的(阅读P44)
▲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判断);▲ 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判断)。
△比较:“意识源于物质”和“认识源于实践”→a.“意识源于物质”主要指意识反映的内容源于物质世界;b.“认识源于实践”指认识形成于实践中;c.两者是从不同角度讲的,并不矛盾。意识对物质的反映必须通过实践才能实现,因此两者又是相通的。
△比较:“认识的来源”和“获得认识的途径”
a.认识来源于实践;b.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获得认识的两种途径。(直接经验是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而获得的,间接经验是通过知识的学习和传递而获得的。)(两者的划分是相对的,在我为直接经验,在别人就是间接经验,因此二者归根到底都来源于实践。)(直接经验不一定就比间接经验更可靠,两者都需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而要真正消化和理解间接经验也必须通过实践,不能止于纸上谈兵。)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第一、实践不断提出新问题;第二、实践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第三、实践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改造主观世界)。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一,认识本身无法成为判断标准;第二,客观事物本身无法回答认识是否正确反映了它;第三,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只有实践能够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和对照。通过实践,人们把观念中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两者对照,从而判断主观认识与客观事物是否相符。
△成功的实践检验正确的认识,失败的实践检验错误的认识(判断)。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
改造世界是认识世界的目的和归宿。脱离实践,认识就失去了意义。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判断);▲认识的根本任务是指导实践(判断)。
Δ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Δ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判断)。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阅读:实践的决定作用和认识的指导作用的辩证关系→两者不可分割,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实践的决定作用是第一位的。承认实践的决定作用是坚持唯物论思想,承认认识的反作用是坚持辩证法思想。)
△真理之所以是真理,是因为它对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作用(错误)。(颠倒因果关系)
二、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
(一)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绝对性
①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
第一、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其反映的内容即客观事物及其规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第二、真理是客观的,是因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即实践本身也是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有用的就是真理吗?
a.真理作为正确认识,对人们的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是有用的。
b.“有用”的不一定是真理, “有用就是真理”以主观需要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是错误的。
②真理的唯一性(一元性)
a.对同一个确定的对象,只能有一个真理。
b.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它不因权力、地位而改变)。
△(课外阅读:真理的客观性决定真理的唯一性。真理的客观性告诉我们:判断我们的认识是不是真理,其参照系只能是客观事物本身,即主观反映是否与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相一致。而对于同一个确定的客观事物,其本来面目只有一个,因此与之相一致的主观反映也只能有一个。这本来是一个常识,但正如童话《皇帝的新衣》所寓:我们往往因为对权力、名利的畏惧或崇拜,而忽视了什么是判断真理的标准。)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正确的认识可能不止一个(错误)。
3.真理的相对性
①真理是有条件的 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超出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阅读:这里的条件和范围是从空间上讲的,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物质世界的某一领域、某一层面的正确认识。)
②真理是具体的 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开这一特定的过程,真理就会变成谬误。△(阅读:这里的特定过程是从时间上讲的,即任何真理都只是对事物发展过程中某一特定历史阶段的正确认识。)
3.方法论要求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客观性和一元性)要求我们坚持真理。
△真理的相对性(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发展真理。
(二)认识的发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1.认识具有反复性
①认识的主体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会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因素等条件的限制)。
②认识的客体的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因此,对某一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认识具有无限性
①认识的对象(客体)即物质世界是无限变化的。
②认识的主体即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认识的基础即实践是无限发展的。
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3.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
追求真理的过程,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我们既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又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的反复性表明,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判断)。
△人们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着客观世界(判断)。
三、【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
1.党的思想路线
(1)理论基础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的基本观点,也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世界观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
一切从实际出发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理论联系实际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
实事求是
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物质与意识的辨证关系;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求真务实
(2)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注意顺序)
(3)重要地位
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我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客观依据是我国国情。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统一的
①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提;②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3.求真务实(理解)
(1)含义 △“求真”侧重于认识世界,体现的是科学性的品格,着力于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务实”侧重于改造世界,体现的是实践性的品格,通过认识指导实践,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2)地位:求真务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
求真务实不但涵盖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科学”精神,而且发展了其“实践”精神。
△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
联系:①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是统一的,二者都要求主观符合客观,从实际出发去发现规律、按照规律办事。
②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是达到实事求是的重要条件;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前提目的,二者是统一的,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思想就不能解放,不解放思想,思想就不能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也谈不上实事求是。
③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二者都是我们的党永葆生机的法宝。
区别:①二者含义不同;②二者强调的侧重点不同,解放思想侧重于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事求是侧重于强调尊重规律性,按规律办事。
【认识论部分总结】
1. 主要原理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
①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与归宿
②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促进作用,错误的认识对实践起消极的阻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2)认识发展的根本规律
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①第一次飞跃: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由实践到认识)(认识的根本任务);②第二次飞跃: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由认识到实践)(认识的根本目的)。
2.常用哲理(世界观+方法论)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我们必须立足实践,重视调查研究。
(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对实践起积极的推动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认识(或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要正确对待错误。
(4)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这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3.唯物论和认识论两部分内容的联系(了解)
①坚持实践决定认识,正是遵循“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认识路线,即“物到感觉”是经由实践来完成的。
②坚持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是承认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即认识通过指导实践去改变客观事物。
第四部分 辩证法(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一、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一:联系的观点。
1.联系的含义
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的普遍性(联系是普遍的)
(1)含义: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2)原理内容: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联系。②每一事物内部各部分、各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③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判断);▲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判断)。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处在相互联系之中(√)
△联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3)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3.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的)
(1)含义: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阅读:联系的客观性根源于物质的客观性,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观上贯彻了唯物论思想)。
△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判断)。
(2)表现:①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存在了,它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人为事物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因为它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只有通过实践这一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才能够形成,形成后便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自在事物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们都是客观的。
区别
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
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以自在事物的联系为基础,是自在事物的潜在联系的显化和实现。
(3)方法论要求: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联系的客观性:①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不能随意创造事物的联系。②另一方面,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互联网络等。
4.联系的多样性
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1)表现
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因果联系等。
(2)方法论要求
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a.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b.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c.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d.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阅读:把握联系的多样性,尤其是把握事物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5.联系的条件性
(1)含义
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诸要素的总和。
一切事物都处在联系中,因此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2)方法论要求: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a.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b.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c.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d.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把握事物的条件性:①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者创造所需要的条件。②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或创造条件。
△涉及事物“联系观点”的三句话(了解):
①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② 客观条件是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和前提
③ 与一事物相联系的周围那些事物,是该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6.联系多样性的表现之一: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1)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
A.整体和部分相互区别。①含义不同(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②地位不同(主导和统率、服从和服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B.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 ①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②相互制约,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③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具有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就会损害整体功能的发挥。
▲整体一定大于部分(判断)▲整体的功能一定大于部分的功能之和(判断)
▲整体决定、统帅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
△系统与要素:系统就是整体,要素就是部分(错)。
(阅读:系统与整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整体是指由事物的各内在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统一体及其发展的全过程。而系统是诸多要素相互联系的整体。因此,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要素与部分也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部分是指组成事物有机统一体的各个方面、要素及发展全过程的某一个阶段。而要素是组成一个整体的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因此,要素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
(2)方法论要求
①整体处于主导地位,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取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部分影响整体,要求我们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整体与部分辨证关系原理的深化:系统观
A.系统的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B.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C.方法论要求: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第一,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重视整体的功能;第二,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使各要素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方向发生作用;第三,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力求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②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又要把系统和要素联系起来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科学发展观体现了系统优化的方法。
△小结:关于联系的重点哲理。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联系是普遍的,要求我们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第一、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第二、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第一、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第二、联系的多样性还要求我们全面把握事物的联系,尤其要注意事物的间接的、本质的、长远的联系以及事物相互联系的中间环节。
(4)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原理
第一、整体处于主导地位,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全局,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第二、部分影响整体,要求我们重视局部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第一、从认识方面来说,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第二、从实践方面来说,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二、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之二:发展的观点
(一)运动P31-32
1.运动的含义
哲学上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阅读:①“变化”从空间上讲,“过程”从时间上讲。②哲学上的运动概括了一切运动的共性,而这一共性是通过运动的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的。)
2.运动与物质的辨证关系
①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任何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
(阅读:承认这一点就是在物质观上坚持了辩证法思想。)
②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主体)(载体),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
(阅读:承认这一点就是在运动观上坚持了唯物论思想。)
(阅读:机械运动的载体:宏观物体;物理运动的载体:电荷、光子、分子等;化学运动的载体:原子 离子等;生物运动的载体:生命有机体;社会运动的载体:生产方式;精神运动的载体:人脑。)
△反对的两种错误倾向
①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的观点。②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阅读:形而上学要么否认运动,要么只承认机械运动。)
3.运动与静止的辨证关系
(1)静止的含义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①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②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阅读→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相对静止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承认相对静止,才能区分事物,并进一步认识事物。)
(2)二者的辩证关系
①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②联系: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的错误倾向
①承认静止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静止观);
②承认运动而否认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不可知论)、诡辩论。
△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相对主义和诡辩论思想(错)。(夸大相对静止,否认绝对运动是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这是无条件的。(正确)
(二)发展
1.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阅读: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
运动变化有两种情形:一是前进性的;二是倒退性的。发展特指前一种情形,因此发展是运动变化,但运动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阅读:关于新事物
A.什么是新事物?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判断是否新事物的标准,不是形式的新旧,不是产生的先后,不是一时力量的强弱,其根本标志在于它是否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符合。
B.新事物永远是新事物吗?
新事物也是相对的、有条件的,不会永远是新事物。
C.新事物与旧事物毫无关系吗?
新事物在旧事物中孕育产生,是对旧事物的“扬弃”。)
△运动、变化、发展关系
联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构成了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三者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的,僵化的。
区别:①定义不同:运动就是指宇宙中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变化指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变化。发展就是新事物不断产生,旧事物不断灭亡,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②侧重点不同: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表示事物在活动着,它同静止观点相对立。变化反映事物运动的多样性、程度和状态,表示事物由一种状态过渡到另一种状态,它与凝固观点相对立。发展侧重指事物上升的前进的运动和变化,反映着事物由低向高、由简单向复杂的不断更替过程。
③范围、深刻程度不同:运动、变化比发展范围广泛,而发展比运动、变化更深刻,它表明事物运动变化的总方向和总趋势。
2.发展的普遍性
(1)表现
第一、自然界是发展的;第二、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第三、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整个世界都处于不断发展之中,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阅读:世界永恒发展是指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势,而并非指任何事物在任何时候都处于发展之中。)
Δ无数具体事物的有限的变化和发展,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无限发展(永恒发展)。
(2)方法论要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第一,既要认识事物的现状,又要了解它的过去,预测它的未来。如:坚持可持续发展。
第二,要根据事物在发展中的阶段来确定我们对事物的态度。如:正确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三,要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如:第十课讲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
3.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1)含义: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外因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2)关系: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③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二者缺一不可。
▲内因是第一性的,外因是第二性的(判断);▲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判断)
▲内因是主观原因,外因是客观原因(N)▲内因是主要矛盾,外因是次要矛盾(N)
△内因决定外因(判断)。
▲内因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Y);▲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Y)
(3)方法论要求: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4.发展的状态:量变和质变
(1)量变和质变的区别
含义
特征
表现
量变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
统一、相持、平衡和静止
质变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统一物的分解、平衡和静止的破坏
【阅读:△量变有两种情形:一是事物在数量(大小、速度、程度)上的增减,二是场所的变更(结构发生变化)。△质变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事物的质是多方面的,质变也是多方面的。】
(2)量变和质变的联系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④事物的变化发展就是经由量变到质变的循环往复,不断前进。⑤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量变必然引起质变(判断)△量变引起质变就是发展(判断)。
△事物的发展是从质变开始的,是通过量变实现的(判断)。
△量变引起质变是指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引起根本性质的改变(判断)
△只要有量变,就一定会发生质变(判断)。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基础,决定质量的性质和方向(判断)。
量变的基本形式:①单纯数量的增减;②构成事物成分的结构变化。
△质变的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非爆发式飞跃。
(3)方法论要求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要重视量的积累。(不能拔苗助长、急于求成)。【质变始于量变,当要防止事物向坏的方向转化时,就要防微杜渐。(实际上是重视量的积累的另一方面)】。
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不能缺乏信心、优柔寡断)。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当要保持事物性质稳定时,就要坚持适度原则。(避免过犹不及)
(4)割裂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的错误思想(P66下)
割裂二者的辩证关系,是形而上学的思想:
①生物学的“激变论”——承认质变,否认量变。 ② 庸俗进化论——承认量变,否认质变。
5.发展的趋势:事物发展是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
(1)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②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和发展,具有旧事物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因而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③在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在社会领域,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综上所述,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Δ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各个阶段的方向是前进的(判断)。
(2)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①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又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②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
③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新事物必定能够战胜旧事物(Y)▲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Y)▲新事物每一次较量都能战胜旧事物(N)
▲事物总是前进的(判断);▲ 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判断)。
Δ新事物之所以能够战胜旧事物,是因为:
A. 新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必然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不选)
Δ新事物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因为:
A. 人民群众对新事物的认识,理解和接受,需要有一个过程。(不选)
(3)方法论要求
①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我们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新事物的成长壮大)。
②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接受挫折与考验。
6.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
  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③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
  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还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而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是孤立地绝对地看待肯定和否定,把事物的否定看成是单纯的外在否定,全盘抛弃,割裂了肯定与否定的辩证统一关系,肯定就是绝对肯定,肯定一切;否定就是绝对否定,否定一切。
7.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A. 辩证法从本质上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理论依据:
世界永远处在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但对它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就变成过时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它不得不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内容:
①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暂时性方面去理解;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B.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批判和发展.
C.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方法论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
 ①创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创新更新了人们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开辟了更广阔的劳动对象,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②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第一,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第二,理论创新推动了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
 ③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第一,创新推动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推动科技发展同时,使得人类思维的性质和水平不断更新和提高。
第二,创新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总之,任何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都与创新密切相关。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是对实践的推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创新是时代的引擎,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不同的实践方式决定了思维方式的变化。
△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实践方式决定思维方式;▲实践创新推动思维发展。
8.联系与发展的联系
联系构成变化发展。(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统一的,正是由于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
三、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学说(对立统一学说)
1.矛盾的含义
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阅读:哲学上所讲的矛盾和生活中所讲的矛盾
第一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如人与人的矛盾、阶级与阶级的矛盾,其实是矛盾双方斗争性的具体体现。
第二种情形:生活中讲的矛盾,还包括人们语言表述上的矛盾(如成语故事“自相矛盾”中所寓),这是逻辑矛盾。(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固有的对立统一关系,而逻辑矛盾是人们主观思维上的前后不一致,二者有着天壤之别)。】
Δ区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哲学上讲的矛盾与逻辑矛盾区别)
①概念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逻辑矛盾是指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②存在的范围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具有普遍性,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而逻辑矛盾只存在于思维领域,且在思维领域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存在逻辑矛盾。
(3)反映的角度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从动态方面来反映事物,是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不同侧面来讲的;而逻辑矛盾是从动态方面反映问题,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下,对同一对象作出不同断定。
③存在的性质不同。哲学上讲的矛盾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逻辑矛盾是主观的。
Δ“穷”和“愚”是对立统一的(判断)
△联系、发展与矛盾的关系
三者有密切的联系:联系的本质内容是矛盾,发展是由联系引起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联系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事物的外部矛盾双方的联系,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就是联系的、发展的、矛盾的观点。
2.矛盾的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1)关系
同一性(统一性)
斗争性(对立性)
区别
①含义
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连结的属性和趋势
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属性
②表现
a.一定条件下相互依赖;
b.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相互区别;相互排斥。
③条件
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的,无条件的
联系
①同一性以斗争性为前提;②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为同一性所制约。③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关于矛盾双方的转化:①形而上学的不辩论:否认矛盾双方的转化
②诡辩论:否认矛盾转化需要一定条件
③唯心主义:把矛盾转化的神的安排或人的主观随意
△哲学上讲的“斗争”与生活中讲的“斗争”是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没有斗争性,就没有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贯通,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没有同一性,就没有矛盾统一体的存在,事物同样不能存在和发展。
Δ矛盾双方的斗争始终推动着事物的前进和发展(N)
(2)方法论
①矛盾双方的斗争性和同一性不可分割,我们应当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
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转化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我们应当促进有利转化,防止不利转化。(“谦受益,满招损”)
3.矛盾的普遍性
(1)含义: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任何两个事物都构成矛盾的双方(判断)。(矛盾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任何事物都是优点和缺点的统一(判断);▲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两点(判断)。
△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所以矛盾越多越好(N);矛盾就是问题,因此矛盾越多越不好(N)。
(两句话都违背矛盾的客观性;矛盾本身也不分好坏)》
△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矛盾(判断)。
▲有些矛盾尚未被人们认识,不等于它就不存在;▲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就不存在(缓和时不易觉察)。
△矛盾是可以随意制造的(错)(是客观事物自身运动的结果)。
(2)方法论要求
①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都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②矛盾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这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都要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地看问题(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片面观点)。
△(阅读:矛盾不仅是普遍的,也是客观的,是事物固有的,人们不能任意地制造和消灭矛盾,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矛盾,通过改变矛盾的条件来改变矛盾的状态甚至解决矛盾。)
△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承认矛盾并勇于解决矛盾的体现。
△(联系实际:科学发展观中的“五个统筹” ——兼顾矛盾双方;“和而不同”的外交战略思想 ——兼顾对立和统一)
△回避和掩盖矛盾的实质是否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Y)
△高考题-辨析题: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制造矛盾越多就越能推动事物的发展。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双方的既对立又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所以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②这种矛盾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制造和消灭矛盾。
③人为制造的矛盾与事物自身所固有的矛盾是有区别的,人为制造的矛盾不仅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而且会适得其反。
3.矛盾的特殊性
(1)含义:矛盾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表现: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分不同事物的依据);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3)方法论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含义(What):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阅读: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以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为前提的。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又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B.Why
①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阅读:如何理解“活的灵魂”?→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键在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不能生搬硬套,这样才能保持其生命力。)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是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②意义
第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根据,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
第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事物的矛盾不同,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方法也不相同,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才能找到正确解决矛盾的方法)。
(阅读:第一点从认识世界的角度讲,第二点从改造世界的角度讲,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C.怎样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How)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②分析不同事物的不同矛盾。③分析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矛盾。④分析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以及同一矛盾中两个不同方面。⑤反对不顾时间、地点、条件的“一刀切”。⑥其它要点(发散思考)
△全面理解“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①从唯物论角度: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②从辩证法角度: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
③从认识论的角度: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切从实际出发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区别
含义
……
……
哲学依据
物质决定意识
矛盾具有特殊性
哲学范畴
唯物论
辩证法
联系
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从实际出发的深刻表现。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1)区别
普遍性即共性,是指各种矛盾普遍具有的共同点、共同性,或叫“共同本质”。
特殊性即个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特性,或叫“特殊本质”。
(2)联系
①相互联结。
第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
第二、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是没有的。
(阅读:a.不能将第二点概括为“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b.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根本有别于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②相互转化
由于事物范围(空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时间)的无限性,二者在不同场合下可以相互转化。
▲具体事物有的是普遍性,有的是特殊性(N)▲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Y)
Δ要坚持在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指导下,研究矛盾的普遍性(判断)。
Δ个性寓于共性之中(判断)。
Δ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并通过普遍性表现出来(判断)。
Δ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没有普遍性就没有特殊性。(前对后错)
(3)方法论要求
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体现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阅读:所谓“具体的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自身的实际相结合;所谓“历史的统一”,就是指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不同阶段的实际相结合。)
5.矛盾的不平衡性: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1)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原理
区别
①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与从属、决定与非决定)。P72含义;
②主要矛盾只有一种,次要矛盾可能有多种。
联系
①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2)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
区别
①地位和作用不同(支配和被支配、主导和非主导)。P73含义
②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联系
①两者相互排斥、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
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知识联系
A.涉及事物性质的三句话:
①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②矛盾的特殊性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构成这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
③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前面讲过“矛盾的特殊性决定事物性质”,和这里并不矛盾。准确地说,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事物的内部矛盾中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B.矛盾的同一性指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个转化过程,就是矛盾主次双方此消彼长的过程。当这一转化尚未改变矛盾双方原有的主次地位,就是事物量变的过程,当这一转化实现了矛盾双方主次地位的变更,则发生事物的质变。
C.阅读→矛盾双方的转化还有另外两种特殊情形:①双方“同归于尽”,产生新的矛盾,如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②双方“走向融合”,产生新的矛盾,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城乡矛盾的解决。
△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
①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趋势,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②主要矛盾是就复杂事物中的众多矛盾而言,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就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而言。
③主要矛盾主要针对“办事情”,即如何解决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主要针对“看问题”,即如何评价事物的性质。(抓主要矛盾常表述为“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常表述为“抓主流”、“抓本质”等)。
▲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进程,次要矛盾影响事物发展的进程;▲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次要方面影响事物的性质。
Δ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主要方面规定事物的性质
Δ要集中全部精力解决主要矛盾(×);要集中主要精力解决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就自然而然的解决了(判断)▲主要矛盾解决了,次要矛盾也会迎刃而解(判断)。
▲一切事物内部的矛盾都有主次之分(一切事物内部都有主要矛盾)(N);▲ 复杂事物内部的矛盾都有主次之分(Y)
(3)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同一的认识方法)
A.哲学依据: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
B.含义
①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②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
C.关系: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
D.要求:我们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E.反对的错误倾向:①脱离重点的两点论是形而上学的均衡论。②脱离两点的重点论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Δ“两点论”中的“两点”即两个矛盾(N):【主、次方面;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多个)】
Δ“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均衡论”(N)
Δ“一个中心”是"一点论”(N)
6.总结:矛盾分析方法
(1)主要内容
①两点论、两分法、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问题;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④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等。
(2)哲学依据(按“主要内容”的顺序)
①矛盾的普遍性原理;②矛盾的特殊性原理;③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3)重要性:在唯物辩证法中的重要地位
①从世界观的角度看,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因此,矛盾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规律(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②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世界充满矛盾,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矛盾,改造世界是就是解决矛盾,因此,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正是如此,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就成为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
(4)与学科内知识的渗透(阅读)
A. 与《生活与哲学》其他知识的渗透
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物质与意识之间;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实践的客观性和能动性之间;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贡献与索取之间的关系……。
②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间的关系……。
③用矛盾主次方面的关系分析: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能动作用不可分割,但前者是第一位的,后者是第二位的。其它如实践的决定作用与认识的反作用之间;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与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之间;贡献和索取之间……。
B. 与《经济生活》知识的渗透
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生产与消费之间;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劳动者权利与义务之间;效率与公平之间;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之间;五个“统筹”……。
②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投资的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税收……。
③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④用主次矛盾的相互关系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 与《政治生活》知识的渗透
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民主和专政之间、政治权利和义务之间、政府的权力和责任之间、和平与发展之间……。
②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的区域自治制度;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我国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③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一国两制”下我国社会的性质;……。
D. 与《文化生活》知识的渗透
①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经济、政治与文化之间;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文化的继承与创新之间……
②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观点分析:文化的世界性与民族性之间;中华文化与地方文化、民族文化之间……
③用一分为二、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分析: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结合社会热点进行分析(阅读)
①“ 和而不同”的外交战略→在同一中把握对立,在对立中把握同一;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
②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③ 东莞大力“禁摩”→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和解决矛盾;次要矛盾的解决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
四、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
①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
②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
③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的对立。
Δ题目:下列属于形而上学片面看问题的有:A.头痛医头(是否选)。
2.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
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课外阅读:为什么说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第一、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
第二、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它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第三、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就必然用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却相反。)
3.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
△唯物辩证法: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
4.上述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
①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②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了解)
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
①它们研究的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 “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
②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③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的辩证法. (它认为辩证法总的观点和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而不是在主观臆造的。)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把两者统一起来,有机地相结合。(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原理之中,离开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和离开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
Δ辩证法要以唯物论为基础,形而上学地看问题会导致唯心主义。
Δ所有的辩证法都是以唯物主义为基础的(判断)。
第五部分 历史唯物主义(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一、正确认识社会
(一)概念
1.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它既包括各种风俗习惯和社会心理,也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艺术、道德、宗教、哲学、科学等各种社会意识形式。
3.经济基础——指生产关系的总和。
4.上层建筑——指一定社会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以及该社会的各种思想观点和社会意识形态。
5.人民群众
A.含义: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
B.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C.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二)原理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第一,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第二,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
第一,社会意识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第二,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其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的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Δ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①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突出表现);②自身的历史继承性; ③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同步性;④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⑤不同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
Δ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把社会意识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Δ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如: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既由他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所决定,又与他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受到的教育、从事的职业等密切相关。人们所处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同、社会实践不同,所形成的社会意识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人们的社会意识在不同程度上带有阶级性。不同阶级的社会意识,反映了不同阶级所处的不同的社会经济地位和利益。
2.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是打开社会历史奥秘的钥匙。
(阅读:①实践构成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基础。②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③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④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⑤社会生活的实践本性揭示了各种理论认识的来源。)
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其矛盾运动)
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人们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都离不开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这一活动一旦停止,人类就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更无法进行其他社会关系和其他社会活动,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②生产力是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③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总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4.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第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第二,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
总之,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即: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人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不断地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从而推动社会历史有低级向高级发展。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社会发展规律的发现,使人类关于社会历史的理论第一次真正成为科学。
5.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是什么?在阶级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具体解决方式是什么?
  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
  在阶级社会里,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阅读:a.调整;b推翻.P91)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但这一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性质),它只能通过社会主义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
△我国的改革:①性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③总体作用: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方面工作的强大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原理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体现在: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一,劳动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
第二,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二,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高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第三,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出社会精神财富。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实现方式: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
(2)方法论: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A.基本内容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群众路线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B.意义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三)历史观
1.唯物主义历史观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唯心主义历史观
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
(1)要么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人的主观意志,特别是少数杰出人物、帝王将相的思想动机决定的;
(2)要么认为是由天命、神、绝对精神决定的。
实质:把精神看成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思维与存在和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区别:①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则不是;②对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依据。
联系: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表现。
二、实现人生价值
(一)概念
1.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2.价值观:指人们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3.价值判断:人们对事物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满足的程度作出判断,就称为价值判断。
4.价值选择: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进一步作出的选择,就称为价值选择。
5.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
6.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真诚的付出,忘我的投入。
(二)知识要点
1.人的价值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这是人的真正价值所在。这包含两层含义:
①人是价值的创造者。只有人才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对人有价值的东西,以满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奉献)
②人也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生活在社会中,总是需要依靠别人创造的财富来满足自己的各种需要。(索取)
(2)贡献与索取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关系)
①个人对社会做出了贡献,推动了社会发展,就为个人索取打下了基础。(贡献是索取的基础和源泉)
②个人从社会那里得到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东西,又会激发起更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索取是贡献的条件)
(3)总结
A.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包括两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贡献)(个人的社会价值);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索取)(个人的自我价值)。
B.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对社会、对人民的贡献。(阅读:P96)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1)原理
①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第一,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第二,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阅读:a.对自己生存和生活方式的选择正确,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b.选择错误,就会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遭到失败。)
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阅读:a.一个人如果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勤奋进取和造福人类的精神,那么,他的人生道路就是光明的;b.一个人如果有错误的价值观,他就容易滑向个人主义的泥潭,就容易与平庸和苟且为伍。)
△一个人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都是在一定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指导下进行的。
(2)方法论
①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便指导自己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便指导自己的人生道路。
(3)我们倡导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
△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内容①强调集体利益(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个人利益要服从集体利益;②重视和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
4.影响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因素是什么?
①人们选择的目标能否实现,实现的程度如何,取决于人们的认识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③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在阶级社会中,阶级地位不同),需要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就不同。
④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
⑤人们的立场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也会不同。(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特征。(面对同一事物或行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人而异: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对其价值的评价也会不同。→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5.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必须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的必由之路)。
②自觉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的事业,维护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正确性。)
△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6.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历史性
(1)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社会历史性特征的内涵
随着时空的推移和条件的改变,一定事物的价值以及人们关于它的价值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
(2)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的意义:
①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
②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
7. 怎样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集体利益的关系
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价值观。①当个人的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②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③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选择的标准,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衡取其轻。
△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最重要的是必须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
8.我们应如何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①在劳动和奉献社会的实践中创造价值。
第一,劳动着的人是幸福的:a.人只有在劳动中,在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创造价值。b.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意志和情感,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c.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二,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③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第一,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精神;第二,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努力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第三,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需要有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人生价值的实现→▲客观条件: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主观条件: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需要顽强拚搏、自强不息的精神;需要发展自己的才能,全面提高个人素质;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总结:只有有价值的人生才是快乐和幸福的人生;人的价值有多种实现途径,无论哪种途径,都离不开对他人、对社会的奉献。
9.个人和社会的关系
个人和社会是统一的。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
10.人生的理想
崇高理想对人生的作用: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崇高的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一个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就有了坚定正确的方向,就能够把个人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幸福集合起来,从而为自己的生命里程注入恒久的动力和无限的生机
一个人没有理想,生活就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