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英语翻译美与艺1918年4月23日 吾所谓艺者,乃尽人力使造物无遁形;吾所谓美者,乃以最敏之感觉支配、增减、创造一自然境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4 13:26:21
英语翻译
美与艺
1918年4月23日
吾所谓艺者,乃尽人力使造物无遁形;吾所谓美者,乃以最敏之感觉支配、增减、创造一自然境界,凭艺传出之.艺可借美而立(如写风俗、写像之逼真者),美必不可离艺而存.艺仅足供人参考,而美方足令人耽玩也.今有人焉,作一美女浣纱于石畔之写生,使彼浣纱人为一贫女,则当现其数垂败之屋,处距水不远之地,滥槁断瓦委于河边,荆棘丛丛悬以槁叶,起于石隙之上,复置其所携固陋之筐.真景也,荒蔓凋零困美人于草莱,不足寄兴,不足陶情,绝对为一写真而一无画外之趣存乎?其间,索然乏味也.然艺事已毕.倘有人焉易作是图,不增减画中人分毫之天然姿态,改其筐为幽雅之式,野花参整,间人其衣;河料青青,出没以石,复缀苔痕.变荆榛为佳木,屈伸具势;浓阴人地,掩其强半之破墙.水影亭亭,天光上下,若是者尽荆钗裙布,而神韵悠然.人之览是图也,亦觉花芬草馥,而画中人者,遗世独立矣.此尽艺而美者也.虽百世之下观者,尤将色然喜,不禁而神往也.若夫天寒袖薄,日暮修竹,则间文韵,虽复画声,其趣不同,不在此例.
故准是理也,则海波弥漫,间以白鸥;林木幽森,缀以黄雀;人骋骏马之驰,落叶还摧以疾风;狡兔脱巨獒之臭,行径遂投于丛莽.舟横古渡,塔没斜阳;雄狮振吼于岩壁之间,美人衣素行浓阴之下,均可猾突视觉,增加兴会,而不必实有其事也.若夫光暗之不合,形象之乖准,笔不足以资分布,色未足以致调和,则艺尚未成,奚遑论美!不足道矣.
(1918年4月23日,《美与艺》)
我自己试着翻译的,仅供参考:
我所说的“艺”(应该是指人具有的某种能力,如画画、写作等),是指竭尽人的智巧来表现事物,从而使大自然无所遁逃;我所说的“美”(应指美的意境),是指用人最敏锐的感觉去支配、增减、创造出一美的自然境界,然后通过“艺”来表现出来.“艺”可以借助于“美”而存在(像画风俗、画像画得比较好的),美却无法离开“艺”而单独存在.“艺”(这里应该指施展技艺得到的作品)只能够给人以参考,而“美”才可以让人沉浸其中,反复玩味的.假如有一个人,作一幅美女在石岸边浣纱的写生画,设定那个浣纱之人为贫女,那么就将她几处将破败的屋子,布置在离水面不远的地方,杂乱的枯木和废弃的残砖断瓦堆积在河边,荆棘丛生于乱石之中,且上面覆盖以厚厚地枯叶,旁边还放置有她所携带的旧衣筐.如果是这样布画,那确是真实的景像,荒草凋零之时使美人困顿于草丛之中,实在不足以寄托雅兴,也不足以陶治情操.仅仅是为了写真而没有一点画外的情趣存在其间,实在是索然无味.但作为技艺来说这也算完成了.假若有人想改换思路重新创作这幅画,一点也不改变画中人的天然姿态,只将原来的筐的样式改得幽雅一点,野花零乱点缀在四周,一些还被衣服所掩盖;河岸盖满青草,偶而有石块显现出来,石头上再缀些苔痕.将之前丛生的杂草换作佳木,枝干屈伸有着美好的姿态;并且浓阴铺展到地上,繄蔽了近半破败的墙壁.河水中倒影斜长,天光上下相互映衬,象这样布置的话,虽然人物打扮依旧是贫苦的荆钗布裙,但是却有着悠然的神韵.别人欣赏这样的画,也会觉得花草芬芳,画中人也似脱离了凡尘而超然独立了.这就是达到“艺”和“美”完美统一了.即使百代之后的观赏者,也将会面露喜色,禁不住神思飞驰了.但是像“天寒袖薄”“日暮修竹”之类意像,因为要和原来的文章相符合,即使要经过再创作,但旨趣也不相同,所以不在前面所说的范围之中.(最后一句我也没搞懂具体含义,姑且就这样吧)
所以到处均可应用这种道理,像在波涛弥漫的大海上,间或画上几只白鸥;幽静森然的树林中,点缀上几只黄雀;骑乘骏马奔驰过后,添上疾风摧残落叶的形象;狡兔逃脱猎狗的追寻,就加上一径直到草丛中才消失足迹.孤舟横斜于古渡,旧塔湮没于夕阳;雄狮振吼在岩壁之间,美人穿着白衣行走于浓阴之下,这些形象都可以刺激视觉,使人产生很多的联想,但是这些景物却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如果是色彩明暗上不符合、形像把握上不精准,笔墨不能良好的分布、色调也不能达到调和,那么就是“艺”尚未纯熟,也就没必要谈论“美”了!以上这些都是不值得与他谈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