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买椟还珠 ,疑邻窃麸,好好先生,曾子杀彘,揠苗助长,慎独,北人食菱,邴原泣学,千里赴期,教学相长,退避三舍,孟母三迁,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2 12:38:45
买椟还珠 ,疑邻窃麸,好好先生,曾子杀彘,揠苗助长,慎独,北人食菱,邴原泣学,千里赴期,教学相长,退避三舍,孟母三迁,钟能辨盗,涸辙之鲋,一箭易折十箭难断,骂鸭,司马光好学,后羿射箭,生不逢时,三人成虎,请君入瓮,唇亡齿寒,译文
买椟还珠
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声名显赫的学者.他亲身实践还可以,他讲的话很多,但不动听,这是为什么呢?”田鸠回答说:“从前秦伯把他的女儿嫁给晋国的公子,叫晋国给她准备好首饰服装,跟着陪嫁去的穿着华丽衣服的婢女有七十人.来到晋国,晋国人喜欢陪嫁的婢女,而看不起秦伯的女儿.这可以叫做善于嫁婢女,而不能说善于嫁女儿.楚国人中有一个在郑国卖珍珠的,做了一个木兰的匣子,这匣子用肉桂花椒熏过,用珠子和宝玉点缀着,用红色的美玉装饰着,用绿色的翡翠环绕着.郑国人买了他的匣子而还给他珍珠.这可以说是善于卖匣子了,不能说是善于卖珍珠啊.现在社会上的言论,都说一些巧辩华丽的话,君主只看重那些华美的言辞,却忘了它们是否有用.墨子的学说,传扬先王的道理,论述圣人的话,来宣传众人;如果修饰他的言辞,就怕人们流连于它的文采,忘了它的价值,为了言辞而损害了实用.这和那个楚国人卖珍珠,秦伯嫁女儿完全一样,所以墨子的言论大多不好听.”
疑邻窃麸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他觉得那人走路的样子,像是偷斧子的;看那人的脸色、表情,也像是偷斧子的;听他的言谈话语,更像是偷斧子的;一举一动、面目表情都像偷斧子的人.
不久,丢斧子的这个人在山谷中挖到了斧子.第二天又看见他邻居的儿子,就觉得他一举一动、面目表情,都不像偷斧子的样子.
好好先生
东汉末年的司马徽,平常从来不谈论别人的短处,凡事几乎都是说「好」.曾有人问起他「最近还安康吗?」他只简单地回答一个字:「好.」又有一次,某人告诉他有关自己儿子的死讯,他听了竟说:「很好.」见到先生如此,他太太就责备说:「人家是认为你有德行而出于尊重,才把儿子的死讯相告,那有听说别人死了儿子,反而对他说很好的道理呢?」听完妻子的话,他响应说:「像您刚才的话,也很好!」如今世人所称的「好好先生」一语,其出处就来自于此
曾子杀彘
曾子(孔子的弟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她的儿
子跟着她哭.他的母亲说:“你回去,回来给你
杀猪(吃).”
妻子从集市回来,曾子(正)准备抓猪来杀.
妻子制止他说:“不过是跟孩子的戏言吗.”曾
子说:“孩子不能欺骗啊.孩子什么都不懂,
是向父母学习的啊,听父母的教导的.今天你欺
骗他,是教导他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儿子就不
相信他的母亲了,这不是教育孩子的方法啊.”
于是煮猪肉(吃).
揠苗助长
有个宋国人嫌自己的庄稼长得慢,就将禾苗一棵棵拔高.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里,对家人说:“今天累坏了,我帮助庄稼长高啦!”他儿子赶忙到地里去看,禾苗都已枯萎了.
慎独
【译文】 所谓使自己的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就如同厌恶污秽的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就如同喜爱美丽的女子那样喜爱善良.只有这样,才能说自己的意念诚实,心安理得.所以道德修养高尚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使自己规行矩歩.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独也.
【译文】 那些没有道德修养的人,在闲居独处的时候,无论什么坏事都做得出来.当他们见到那些有道德修养的人,却又躲躲藏藏企图掩盖他们所做的坏事.而装出一付似乎做过好事的模样,设法显示自己的美德.其实别人的眼睛是雪亮的,看透这些坏人坏事,就像是见到他们的五脏六腑一样,那么这种隐恶扬善的做法,又有什么益处呢.这就是说,人心里有什么样的实际德性,外表就必然会有什么样的言行表现.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必须谨慎地对待独处的时候,即使独处之时,也要使自己规行矩歩.
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译文】曾参说:“一个人若是被许多双眼睛注视着,被许多只手指点着,这难道不是严肃可怕的嘛!” 财富可以修饰房屋,使房屋华丽;道德可以修养人的身心,使人思想高尚.心胸宽广开朗,身体自然安适舒坦,所以有道德修养的人一定要使自己的意念诚实.
北人食菱
北方人生来不认识菱角的,(有个北方人)在南方当官,酒席上吃菱角,连角壳一起放进口里.有人(就)说:“吃菱角必须去掉壳.”那人自己保护自己的缺点,说:“我不是不知道,连壳一起吃的原因是,想用来清热解毒.”有人问道:“北方也有这种东西吗?”回答说:“前山后山,什么地方没有!”
菱角生长在水中却说是在土里生长的,这是因为他硬把不知道的说成知道的.
邴原泣学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千里赴期
卓恕为人非常讲信用,说话没有不算数的.他从建业回老家会稽去,向诸葛恪告别,诸葛问他什么时候回来,卓恕说“某日”.
到了这一天,诸葛恪做东请客,都停着不吃不喝,为了等待卓恕的到来.客人们都以为,从会稽到建业相距千里之遥,怎么能按时到来.停了一会,卓恕果真到了,满座的客人都惊讶不得.
孔子言:人而不信,不知其可也.
说话不算数,打折扣,这就等于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再要弥补可就难了,所以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可能做不到的事情,好比不能轻易的下承诺一样
教学相长
即使有美味的熟食,不吃就不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学就不知道它的好处.因此,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知自己理解不透.知道了自己欠缺,然后才能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退避三舍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美女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孟母三迁
过去孟子小时候,父亲就死了,母亲仉氏守节.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丧葬、[足辟]踊痛哭这样的事.母亲想:“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就离开了,将家搬到街上,离杀猪宰羊的地方很近,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夏历每月初一这一天,官员进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记住.孟母想:“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钟能辨盗
服虔擅长于《春秋》的研究,准备作注,想参考些不同的观点.听说崔烈召集门徒讲《春秋》,他于是隐姓埋名,让崔烈的门徒雇佣自己煮饭.每到崔烈开讲时,就站在墙壁外偷听.知道崔所讲的不能胜过自己,就同崔烈的学生稍为议论了一下崔的得失.崔烈听说后,猜不出这是什么人,但早就听说过服虔,怀疑是他.第二天早晨,服虔还在睡梦中,崔烈就前往大声叫唤:“子慎!子慎!”服虔被惊醒,不知不觉作了应答.两人从此成了好朋友.
涸辙之鲋
庄周家境贫寒,因此到监河侯那借粮.监河侯说:“好的!我马上就可以得到俸禄了,(等钱到了)我将借给你三百两银子,好吗?”
庄周忿然变(脸)色道:“我昨天来(的路上),(听见)在道路中间有东西在叫喊.(我)四周环顾一看,在车辙中有(条)鲋鱼.我问它道:‘鲋鱼啊!你这是在干什么啊?’(鲋鱼)回答说:‘我,是东海的水族臣民.您有没有斗升之水让我活命啊?’我说:‘好啊,我将去说服南方的吴越国王,引来西江的水来迎接您,好吗?’鲋鱼忿然变色道:‘我失去了我惯常生活的环境,我没有安身之地了.我只要得到斗升之水就可以活命了.您却说这样的话,还不如早点到卖干鱼的店铺去找我吗!’”
一箭易折十箭难断
从前吐谷浑阿豺有十二个儿子:他患病临近死亡时对他的儿子们说;你们各拿一枝箭给我,我要用然后吩咐弟弟慕利延说:你拿出一支箭来并且折断,慕利延折断了它.阿豺又吩咐说:你拿九枝来,再折断它们,慕利延却不 能折断.阿豺对他儿子们说:你们 知道了吗?一支箭十分容易折断,很多的箭在一起,则不能可能折断,所以说,只要你们齐心协力,国家就可以稳固了,说完就死了.
骂鸭
在县的西边白家庄有某个居民,偷了邻居的鸭煮来吃.到了夜里,觉得全身的皮肤刺痒难耐.等到天亮一看,原来浑身长出了毛茸茸的鸭毛,碰到就疼.这个人吓坏了,可是这种怪病找不到医生可以医治.有一天夜里,他做了梦,梦中有个人告诉他:“你的病是老天爷给你的惩罚,需要让失主痛骂你一顿,鸭毛才会脱落.”可是邻居老人一向宽厚,平常损失东西,从不“怒”形于色.于是,这个偷鸭的人就骗老人说:“您的鸭是被某甲偷走,因为他最怕人骂,您骂他一顿,也可警告他以后不可再偷.” 结果,老人笑着说:“谁有闲气去骂那些恶人呢?”这个人感到更加难堪,只好把实情告诉邻居老人.于是,老人才痛骂了他一顿,而这个人的病很快就好了.
司马光好学
司马光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司马光却)独自苦读,像董仲舒和孔子读书时那样专心和刻苦,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由于)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司马光曾经说: “ 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
后羿射箭
后羿、逢蒙,是很善于射箭的人.王良、造父,是很善于驾车的人.聪明的君子,是很善于使人们服从的人.人们服从了而权势就随之而来,人们不服从而权势就会随之而去,所以称王者已经是使人服从的人了.所以领导人想要善于射箭,射得很远又能射中微小的目标,那就不如寻找后羿、逢蒙之类的人.想要善于驾车,跑得很快又能很远,那就不如寻找王良、造父之类的人.想要协调统一天下,制约秦国、楚国,那就不如寻找聪明的君子.这样运用智慧就很简单,做事也不劳累,而且功效名誉可以达到很大,这样就容易处理事务又极其轻松快乐.所以明白的君主以此为宝,而愚蠢的人却以为这很艰难.
生不逢时
过去周朝有个人做官,(一生中)多次求官没有得到晋升的机会,(直到)年老鬓发斑白,(这天)在路上哭泣.有人问道:“您为什么哭泣呢?”他回答说:“我几次谋官都得不到晋升.现在自己伤心已经年迈,失去机会了,因此伤心地落泪.”那人又问:“您为什么一次都得不到晋升呢?”他回答说:“我少年时苦读经史,后来文才具备,试图求官,不料君王却喜欢任用老年人.这个君王死后,继位的君王又喜欢任用武士,我改学武艺,谁知武功刚学成,好武的君王又死去了.现在新立的君王开始执政,又喜欢任用年轻人,而我的年龄已经老了,所以终生不曾得到一次机会.”
三人成虎
魏国的太子将到赵国都城邯郸去当人质,魏王决定派大臣庞葱陪同前往.庞葱一直受到魏王重用,怕去赵国后有人背后说他坏话,魏王不再信任他.为此,临行时特地到王宫里对魏王说:“大王,如果有人向您禀报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立刻回答说:“我当然不相信.”
庞葱接着问:“如果第二个人也向您禀报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迟疑了一下说:“我将信将疑.”
庞葱紧接着问:“要是第三个人也向您报告说,街市上有老虎,您相信不相信?”
魏王一边点头,一边说:“我相信了.”
庞葱分析说:“街市上没有老虎,这是明摆着的事.但三个人都说那里有虎,便成为有虎了.如今我陪太子去邯郸,那里离开我们魏国的都城大梁,比王宫离街市要远得多,再说背后议论我不是的,恐怕也不止三个人.希望大王今后对这些议论加以考察,不要轻易相信.”
魏王很勉强地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你放心陪公子去吧!”庞葱去赵国不久,果然有人在魏王面前说他坏话.开始魏王不信,后来说他坏话的人多了,魏王竟然相信了.庞葱从邯郸回来后,真的失去了魏王的信任,再也没被魏王召见.
请君入瓮
大臣周兴与人谋反.武则天命来俊臣招来周兴.两人共饮论事.来俊臣问周兴:"囚犯多不认罪,有何办法?"兴说:"好办.取一口大缸来,四周用火烧,将罪犯投入,何罪不承认."来俊臣马上叫抬来一口大缸,四周点火如法刨制.站起来对周兴说:"老兄,有人告你谋反,请你进去吧."兴立刻低头认罪.这一典故.比喻以其人的办法,降伏这个人.
唇亡齿寒
秦国攻打赵国的长平,齐、楚两国起兵救赵.秦王盘算道:“如今齐、楚前来救赵,如果他们团结一致,寡人退兵未迟;假如他们一盘散沙,则乘势攻之.”
这时,赵军粮食告急,派人向齐国借粮,可是齐王不理睬.谋臣周子对齐王说:“大王不如把粮米暂借赵国,让他击退秦兵,如果不加理睬,秦兵就会无所忌惮,不会退去.这样,就正中了秦国的计策,而齐、燕就失策了.而且赵对于燕、齐两国来说,正是御秦的天然屏障.这正象牙齿跟嘴唇的关系,没有了嘴唇,牙齿就会感到寒冷.今日赵国罹难,明日灭亡之祸就会降临到齐、楚身上.因此救援赵国就好比捧着漏瓮、浇灭烧焦的锅一样,实在是十万火急.再说救赵是一种高尚的“国际”义举,击退秦国,也可以张扬名声,不去显示正义张扬威名,却一味地吝啬粮食,这是战略决策的重大错误啊.”
不只是不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