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浅析如何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9 07:05:00
浅析如何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
笔者从事教学工作已有几年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是笔者在这几年里既进行了小学教育也从事了幼儿教育,教育客体相对多样.实践证明,正确处理好师生间的矛盾,既需要有完善的纪律、制度约束,更需要良好的师生关系作为保障,尤其是对于低年级学生,后者的作用尤为重要.为此,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我在教学工作中就如何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 热爱学生,严格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师道德要求中的基本准则,也是教育活动有效展开的前提.若一名教师不能用心热爱自己的学生,很难想象他的教学工作将如何开展,因为,教育过程是师生间的认识、情感等心理交流过程. 在教育过程中要实现师生间的情感共鸣、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就应当自觉树立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对学生怀有高度的爱,以平等、公正、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实际上,热爱学生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教育手段,尤其对后进、自卑或是有交往障碍的特殊学生,这种热爱往往能取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师爱学生,学生体会到这种温暖之情,内心必然受到鼓舞,其上进心必然更强烈,就会自觉按老师的要求去做,同时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从而形成一种求学上进的热情.一般说来,当一位热爱体贴学生而又被学生爱慕和尊敬的老师走进教室时,学生乐意接受他的情感传递,学习该课程的兴趣便油燃而生.教师的思想感情灌注在教学内容中,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感,这样,学生就能更好的接受教师讲授的知识. 当然,教师对学生的爱并非仅仅停留在单纯感情上,更不是一种偏私的溺爱,而是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将对学生的感情灌注和对学生提出严格、合理的要求相统一.严格要求学生正是热爱学生的具体表现,真正热爱学生的教师总是能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做到从爱出发,从严出发,去教育学生.爱学生,不等于纵容放任学生,只爱不严,不是真爱;相反,只严不爱也无法真严.要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坚持爱严结合.况且,学生处于成长之中,还不能完全做到自立、自律,看问题往往肤浅或片面,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难免犯错误,教师如果对学生不管不顾,放任自流,只会害了他们.所以根据成长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对他们必须严格要求.一个教师越是热爱学生,对学生的要求就越严格. 严格要求学生也是一门学问.随心所欲、严格无边不仅不会对学生的成长、进步起到有利的作用,弄不好还会使学生逆反心理膨胀,产生对教师的抵触情绪,激化师生间的矛盾,使教育效果适得其反.严格要求也要讲求科学性.有这样几点体会:一是严而有理.严格要求必须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只有当这种严格要求能促进人的智能、道德、体力、综合技术和美育上的发展时,才是正确的.二是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能力和可接受性有了全面正确的了解,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的实际,能为他们的思想水平、认识程度所接受的要求.针对低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引经据理往往行不通,因此,在教师进行纠正过程中,更是要结合实际生活淳淳教诲,潜移默化.三是严而有方.教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能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切切实实地执行.单纯地命令、禁止不一定有显著的效果,采取疏导的方式,寓教育教学要求于学生的各项活动中,效果就比较理想.四是严而有恒.一种要求一经提出就要使它相对稳定,不能时严时松.教师应该对要求的落实作经常性的检查,而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二、尊重学生,平等信任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及封建教育的历史中,形成了以师道尊严为主要特征的师生关系,至今仍有很强的影响力.这种师生关系固然有尊师的合理成分,但只单方面承认和肯定教师的尊严而无视学生的尊严,根本否认了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地位,是应该坚决反对的.我们提倡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民主和平等的师生关系,主要是强调师生之间在人格上的平等,强调学生有自己的尊严和权利.这样跟教师的主导地位并不冲突,也不否认教师对学生应有的严格的要求和严肃的批评.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等同于教师的高高在上和独断专行.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地尊重学生?实践说明: 第一,教师要平等友好地对待学生.校园里,师生之间没有人格的尊卑、贵贱之分.教师应平等对待学生,不能以高高在上态度、家长式的作风对学生发号施令.例如,当一个学生有缺点或出现过失时,教师对其进行帮助、教育以至严肃的批评,都是必要的,但必须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反之,如果教师对学生进行挖苦讽刺,则只能引起学生的反感.久而久之,师生间就会出现一道鸿沟. 第二,教师要由衷地信任学生.信任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尊重,对学生有着特殊的教育功能.无端猜测是对学生不尊重的表现.事实上,教师把学生当什么样的人看待,就等于暗示他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学生往往从教师的信任和期待中体验到人的尊严,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因此,信任是催人向上的力量,是教育学生的一种特殊手段.同样,信任学生也是培养学生自尊心的一个原则. 尊重学生,平等信任,后进学生更需要教师给予他们纯真的爱.他们渴望得到同学的尊重,更渴望得到老师的重视和信任.他们对外界的反映和评价常抱有一种戒备和警惕的心理.教师善意的一语一笑,都能产生极佳的心理效应.反之,一旦他们发现有人轻视自己或不尊重自己时,马上就会产生“敌意”,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有一些学生的厌学、弃学行为有时就由此而来. 三、善于反思,自我提高 反思是指对教育问题做出合理的决策并评价这些决策后果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他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教师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并对以后的行为产生影响.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只有通过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最终才能得以自我提高.也就是说,教学反思是教师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教学反思应该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那么怎样使教学反思从浅层走向深入,真正促进课堂教学行为的改进,实在值得反思.经过几年的实践,慢慢琢磨出一些思路. (一)教后记.写教后记是反思的最简单形式.它既是一种特殊的备课形式,又是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全面反思. 在教后记里,首先要将自己的成功之处详细地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宝贵的经验;其次要记录自己的不足之处,如,每节课总会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有时是与学生交流时说话不当,有时是教学内容处理不妥,有时是教学方法处理不当,有时习题层次不够,难易不当等等,即使是成功的课堂教学也难免有不足之处,对它们进行系统的回顾、梳理和反思,使之成为以后再教时应吸取的教训;第三,写教学灵感,把教学过程瞬间产生的灵感而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记录下来,为今后的教学留下宝贵的财富;另外,还可以写对课堂教学的感想等等;最后还要静心沉思,一节课下来,摸索出了哪些教学规律;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方面有何新招;训练是否到位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进行必要的归类与取舍,考虑一下再教这部分内容时应该如何做,写出“再教设计”,这样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 (二)进行质量分析.每次考试后的质量分析,是对自己教学效果的一个最好的反思过程,通过分析,可以全面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和其他教师交流、自我反思,提出今后在教学工作中的对策,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三)撰写反思记录、反思日记或教学随笔.把自己工作中的所学、所感、所悟随时记录下来,不断警示自己,充实自己,并在实践中反复尝试,积累一定数量后进行提炼、归整. (四)写专题总结.将写经验总结改为写专题总结,这样就会有意识地、相对集中地、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有针对性地学习教育理论,从而写出高质量的成果. (五)写教学案例.从身边的教育、教学的故事中选取典型的、生动的、对自己有所触动的、对他人有所启迪的教育事件作为案例来进行研究和撰写,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素养. 四、多样教学,增加兴趣 每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认真听讲、主动学习、成绩良好,并且综合素质高,但理想和现实总是矛盾的,排除学生因素,学生们往往是因为教师教学形式的不足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这也是产生师生矛盾的一大因素,如果这个矛盾不解决,谈何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由此可见,能否把课上好,对能否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很大的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结合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适时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喜欢的学习活动,如:游戏、表演、访问、考察、调查、采集、收集、查阅等,还有设计、制作、测量、展示、竞赛、交流等等学习方式,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乐意采用的.这些教学方式,能以最大的限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环境氛围中学习,学习就不会是枯燥、乏味、单调的苦差事,而是既有趣又轻松的一种快乐的事情.在实际工作中,教学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单调,在生动直观、富教于乐的声、光、电综合作用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有效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记忆效率. (二)寻找最恰当的课堂切入点.出色的教学切入法有着不可替代的积极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说,大多贪玩好动,教师要摸清学生特点,才能找出合适的教学切入点.如果教师切入新课的方法得当,就能让学生感到每节课都是新鲜的,在新鲜感的驱策下,他们会不知不觉进入学习状态,并随着学习的进步,逐渐领略到成功的喜悦.也就是说,有效地导入方法能够增强课堂的凝聚力,是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灵活运用课堂提问.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提问是老师的事,而学生只管一个字——答.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几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证明,这种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取此种方式进行授课,收到的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学生们很难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来认真听讲,更勿论教学质量了.事实上,提问不仅仅是老师的事,更是学生的事,教师恰到好处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检查学生获得知识的情况,还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沟通师生感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学生恰到好处的提问,则能使自己不断的发现问题,认识自己学习上的优点和缺憾,达到发扬优点,修正缺点的效果,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基本素质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因此,老师要在提问上发掘潜力,“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课堂上想方设法创设情境,灵活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根本上掌握“提问”的思路和方向. 教育活动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往实现的,师生交往贯穿整个教育活动的始终,师生关系是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关系.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为师生提供一种心情舒畅、气氛融洽的心理环境.在这种环境当中,教师与学生会具有更大的心理相容性,双方的相互作用会更加积极主动.这样,就更利于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