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请问:英语新课标对教学维度的新要求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0 23:22:43
请问:英语新课标对教学维度的新要求是什么
谈高中英语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达成
 作为教师,应该理解课程的目标,探索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方法.高中英语新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新课标从五个维度对当前外语教学提出了基本目际,即语言知识目标、语言技能目标、情感态度目标、学习策略目标和文化意识目标.本文试从知识分类学说角度来谈谈如何达成高中英语新课标五维教学目标.
  一、 认知心理学的知识分类学说主要思想
  1. 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所谓陈述性知识是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够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回答的是世界是什么的问题,一般通过记忆获得.它的本质是输入的信息在大脑中形成命题的网络,以命题、形象和线性序列的形式来表征.程序性知识是关于如何做事的知识,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问题的知识.它主要解决的是怎么办的问题.它的本质是由概念和规则构成,是运用概念和规则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产生式系统来表征,如“如果……那么……”.由于运用概念和规则的指向性不同,使得程序性知识又分为两个亚类,一类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外办事,即处理、加工信息的程序性知识,称为智慧技能;另一类是运用概念和规则对内调控,即控制自己的信息加工过程的程序性知识,称为认知策略.可见,认知心理学所谓的广义上的知识包含了知识和技能,即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实际上这与我国传统教学中所提到的知识与技能是相对应的.
  2. 对知识获得过程的解释
  认知心理学把知识获得的过程看成是信息加工的过程.安德森用信息加工的激活论来说明陈述性知识的获得过程:由环境(包括教师和教材)向学生呈现新知;学生把知觉到的信息符号转换成命题的表征;新命题通过激活的扩散,使原有命题网络中与之相关的命题被激活;新命题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同时处于工作记忆中,产生网络联系,新的命题即被习得,或通过精加工过程而生成新命题;所有由外界提供的新命题都同被激活的原有命题形成紧密联系而被贮存于长时记忆中.在新知识习得阶段,所有知识都是陈述性的.
  程序性知识中的智慧技能获得,安德森认为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规则以陈述性知识的形式编入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命题网络;然后陈述性知识在一系列练习中,通过对其适用条件的概括和分化,规则转化为产生式表征的程序性知识.安德森认为,在习得和运用新知识过程中,正面例子有助于概括,反例则有助于分化,这对陈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至于程序性知识中的认知策略是一种对信息加工活动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调控的技能,它是通过对某类信息加工活动进行反省认知而获得的.
  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对知识分类和知识获得过程的解释,可以看到广义知识的学习主要经历习得、巩固、应用和转化三个阶段.在新知识习得阶段,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学习者有选择地接受新的信息,新知识相互间产生联系,并与旧知识产生逻辑的、合理的相互作用,如果被原有知识结构同化,也即新知识进入了原有的命题网络.此时的知识都属于陈述性知识.新知识习得后,有两种发展方向.一部分知识经过适当的复习、记忆,在头脑中进一步得到巩固,同时使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得到改组或重建.另一部分知识通过训练,转化为能解决问题的技能,亦即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变式训练是程序性知识由陈述性形式向程序性形式转化的重要形式.
  二、 知识分类学说对达成学科教学目标的指导意义
  1. 在陈述性知识学习中达成五维目标
  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陈述性知识即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词汇、语法、功能和话题等五个方面的内容.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基础.认知心理学认为,对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般采用四类策略,即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做小结策略.作为以陈述性知识状态存在的新知识,有的学习难点在于保持,有的学习难点在于理解.对于前者,可以依据记忆规律,如复述、复习等方法来保持;对于后者,可以通过“精加工策略”来加深理解.
  以词汇学习为例,教师可以采取“精加工策略”来指导学生词汇学习.根据认知心理学的学习理论,教师可指导学生对词汇进行如下的策略指导:
  (1)注意.知识分类学说认为,知识的学习始于学习者的注意.注意就是学习者指向目标的活动状态,要求学生讨论含有学习词的句子的意思,要求用英语解释.
  (2)非语境化.将学习词从原课文句子语境中脱离出来,激活原有知识,回忆出与学习词相近的所有词项,然后对这些词以英语定义的方式进行解释,并指出词项间的语义形似点,但主要是语义差异;要求找出与学习词构成搭配关系的词组.这样,便能形成以学习词的横组合关系(搭配)和纵组合关系(近义词)为语义结构的完整的语义场.
  (3)语境化.将分析的结果即近义词项及其相应搭配还原到语境中去,即自己创造有意义的合适的语境,如联想一个与自己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场景,让这些词汇及其搭配得以恰如其分地运用.这样,学生能学会运用词汇,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
  以上学习可以分组讨论进行,各组需有一个记录员作好记录并总结.在小组学习在规定时间内结束后,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这样,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能发展其学习策略,同时,由于学习采用的是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方式,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也能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2. 在程序性知识学习中达成五维目标
  高中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程序性知识即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理解的技能,说和写是表达的技能;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知识分类学说认为,在程序性知识获得的过程中,陈述性知识的学习是手段,程序性知识的学习则是目的.陈述性知识要转化为程序性知识,即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技能,练习是一条必经途径.因为学生只有对学习任务进行不断的接触和反应,才能形成技能.而变式练习对于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更是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英语听说读写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创设变式,真正实现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仅以写作教学为例.《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8级(即高中毕业)的写作技能目标要求如下:能写出连贯且结构完整的短文,叙述事情或表达观点和态度;能根据课文写摘要;能在写作中做到文体规范、语句通顺;能分句用文字及图表提供的信息写短文或报告.该目标要求学生从简单的语言输出上升到用语言做具体的事情,并能根据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运用多种词汇、语句和文体来表达各自具有个性的文章,注重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基于此,教师应在学生掌握基础词汇、语法基础上,创设写作变式,加强对学生的写作策略的指导,以促进其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在写作训练上,可以采取将写作教学与听说教学、阅读教学相结合的策略.写作技能与听说技能密切相关,书面语言是从口语发展而来,口语是书面语的基础.
  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在听和说的基础上练习写作,可以为写作提供一定的内容来源.具体可有以下措施:听录音补全句子.复述听力材料、改写对话.阅读与写作密不可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搜集作文素材、学习词汇句型和新颖表达方式的源泉.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扩充词汇量,扩大知识面,掌握更多的写作技巧,增强语感,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从而储备大量的语言信息,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把课文当作练习的参照物,可以让学生有文可依,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加他们的信心.
  由以上写作策略的训练可以看出,在写作过程中,能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环节,能够加强跨文化内容的输入,促进学生文化意识的提高,从而促进其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总之,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目标的达成可以促进其他三维目标的达成,五维目标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在英语学科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学习的策略指导,只有在有效的策略指导中,学生才能够在五个方面都能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