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的预习笔记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8 14:00:00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的预习笔记
作者简介 翻译 通假字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一系列的
词类活用
  腰白玉之环.(腰,名词作动词,挂在腰间.) 手自笔录. (笔,名词作状语,用笔;手,名词作状语,动手) 戴朱缨宝饰之帽.(宝,名词作状语,用珠宝;朱缨,名词作状语,用红缨) 余立侍左右.(立,名词作状语,站着.)
  古今异义
  余幼时即嗜学(余:古义为我,今义为剩下,余下) 媵人持汤沃灌 (汤:古义为热水;今义指汤水) 走送之.(走,古义为跑,今义为行走,走路) 寓逆旅(逆:古义为迎,今义为逆向,相反方向) 穷冬烈风(穷:古义为深,今义为贫穷,穷尽) 尝趋百里外(趋:古义为奔赴,今义为趋势) 日再食(再:古义为两次,今义为又)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是:古义为因此,今义为判断动词,是;假:古义借,今义与真相对) 卒获有所闻(卒:古义:终于 今义: 小兵) 右备容臭(xiù) (臭:古义:香气 今义:(chòu)臭气,气味难闻) 以中有足乐者(中:古义:心中 今义:表界限) 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博士:古义:大儒,博学之士 今义:硕士后的学位) 门人弟子填其室(填:古义:挤满 今义:填满 填充)
  同义复词
  1.假=借 :借 2.叩=问 :请教 3.沃=灌 :浇洗 4.廪=稍 :米粮 5.叱=咄 :训斥,呵责 6.欣=悦 :高兴,快乐
  一词多义
  1、以: (1)连词:相当于“而”,译为而,来(计日以还;俯身倾耳以请;无从致书以观) (2)介词:把,用 (以衾拥覆;生以乡人子谒余;以书假余;撰长书以为贽) (3)因为(以中有足乐者) 2.之: (1)结构助词:的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2)代词 (走送之) (3)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当余之从师也) (4)无实义 (无鲜肥滋味之享) 3.患: (1)担忧,忧虑,动词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2)忧患,名词(无冻馁之患矣) 4.故: (1)所以,连词(故余虽愚) (2)特意,故意,副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5.道: (1)学说,名词(益慕圣贤之道) (2)说,动词(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6.至: (1)周到,形容词(色愈恭,礼愈至) (2)到,动词(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7.质: (1)询问,动词(援疑质理) (2)本质,资质,名词(非天质之卑) 8.色: (1)脸色(未尝稍降辞色) (2)表情(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3)颜色(课外) 9.而: (1)表转折:但,却(足肤皲裂而不知) (2)表承接:(久而乃和) 10.卒 (1)同“猝”.仓促,急速 (行西逾陇卒) (2)突然 (则亡以应卒) (3)死 (4)完毕 (5)终于 11.或 (1)有时(或遇其叱咄) (2)有的人(或以钱币乞之)
  通假字
  1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四肢)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弗之怠(否定句,代词“之”作宾语,动词后置.“之”代笔录的事.“弗怠之”就是“不懈怠抄书这件事”.) 2、岂他人之过哉(岂……哉?哪里是……呢?固定句式.) 省略句: 1.先达德隆望尊,(先达)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余)援疑质理,(余)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余)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余)则又请焉. 译:前辈道德声望高,(向他求学的)学生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从来没有把语言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候遇到他地训斥、呵责,(我的)表情态度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句话来回答;等到他高兴了,我旧又请教. 2.(余)又患无硕师名人与(之)游.(省略主语)翻译:(我)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同(我)交游,(向他们请教). 3. 寓(于)逆旅主人.(省略介词)翻译: 我寄居在旅店主人那里.
  问题研究
  1.对比作用 用富家子弟的豪华和作者自己的贫寒做对比,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说明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富足/充实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表明作者精神的富有和志趣的高尚,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富有波澜. 用太学生们学习条件的优越和作者自己学习条件低劣形成对比,从对比中得出结论,说明学业能否有成就,取决于主观努力,增强文章感染力和说服力,并且在对比中使文章错综变化,富有波澜. 2.作者写本文的意图是什么? 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劝勉马生珍惜太学优越的学习条件,刻苦读书. 3.结合课文说说现代中学生读书应有怎样的苦乐观? 如果学习条件差,要勤勉治学,不怕吃苦;学习条件好,要珍惜优越的学习条件,努力学习. 4.宋濂的求学经历,告诉马生什么道理?虽然时代不同了,宋濂的求学精神,我们还有哪些值得借鉴? 在这篇文章里,宋濂以他的亲自实践和体会告诉马生:学习必须勤奋刻苦,学习的内容和目的在今天已有很大的差别,但他所讲的道理对我们仍然具有启发和教育意义.作为那种不怕艰苦,勤奋好学,安于贫贱,不慕富贵的精神和对后学的热情关怀和谆谆教导的态度,诚实守信、尊师重教也都是值得肯定的. 5.作者并不因为衣食住行条件比“同舍生”差而稍有自卑,足见其内心充实、志存高远,请结合他的读书声画创作一幅对联: 负箧曳屣求师苦,俯身侧耳为学勤. 6.作者为什么从最艰难的严冬季节着笔? 用以说明一年四季天天如此刻苦的学习,有概括作用. 7.“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的原因? 勤奋好学,虚心求教.态度认真,谦虚谨慎.用心专一. 8.写衣食住行之苦的目的? 衣食对比同舍生,那些住在同一旅馆里的富家子弟,而是真实表现自己中有足了者,也就是内心的乐趣. 9.“口体之奉”和“中有足乐”,你赞成怎样的取舍? 我赞成中有足乐,精神上的富足能够战胜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生读书的必备条件,精神享受是人生的最大享受,是一种高尚的情趣. 10.读完本文,会明白的道理? 学习必须勤奋刻苦,专心致志,不辞辛劳才能取得好成绩.学业的精通,良好品质的形成,主要在于主观努力. 11.作者从哪几方面来写自己创造条件读书的? 借书不失信于人;抄书不畏艰苦;远行万里,向先达虚心请教. 12.具体指出稳重的描写和议论语句,并说说其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描写:“未尝稍降辞色”形象地写出了老师严肃的神态;“俯身倾耳”形象地写出了学生奇案功德姿态;“烨然若神人”形象地写出了同舍生华丽的外表;“缊袍敝衣”形象地写出了作者粗陋的衣着. 议论:“余虽愚,卒或有所闻”点名虚心请教的好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点明不耻恶衣食的原因;“盖余之勤且艰若此”点明段旨;“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表明段旨;“是可谓善学者矣”点明马生的为人;“余故道为送至难以告之”点明段旨. 13.对于刻苦勤奋、执着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有什么看法? 这种刻苦向学、乐以忘忧的学习态度在今天仍然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4.本文为什么没有板起面孔,说教之感? 作者现身说法,借事明理,以情感人,让后辈从亲切委婉的故事叙述中领悟要义,要义比单纯议论更感人,更容易被马生接受.(将自己求学之难与太学生优越学习条件形成对比,情真理足),使人折服. 15.写了哪几方面的难? 幼时求学借书抄录之难;成年求师叩问之难;从师求教的跋涉之难;衣食粗劣,生活简朴. 幼年读书的艰难;成年后求师叩问难;成年后求师旅途艰;成年后求师生活之苦. 16.怎样看待作者尊师从师的态度? A.在学习生活中,我们应该尊敬师长,请教问题态度恭敬,认真听取老师的批评教育,不能对老师求全责备.只有尊师重教,才能学有所成. B.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一言”,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最普通的现象,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与老师平等交流,各抒己见,甚至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 17.“善学者”应有怎样的品质? 为学者必须有坚韧不拔的毅力,耐于艰难困苦的品格,只有勤勉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18.有关文章主旨的对联? 名闻天下 文称四海 缘于心无旁骛 业有不精 德有不成 只因养尊处优 19.本文作者的学习态度是怎样的?请就其中一点谈谈你的学习体会. 作者的学习态度是嗜学,乐以忘忧,在学习的过程中对老师毕恭毕敬,不敢出言.
  编辑本段读后启示
  求学之路是艰难坎坷的,只有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具有恒心和毅力,才能学有所成,勤奋学习是取得成绩的根源. 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与客观学习生活条件关系不大. 在学习中我们要有苦中作乐,以苦为乐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应该要好好珍惜我们现有的优越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努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