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如何在生产、一般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这三个层次的内在关系中理解艺术的本质?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8 20:59:05
如何在生产、一般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这三个层次的内在关系中理解艺术的本质?
没找到现成的答案,提供一段资料,自己概括吧
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在把人类社会从结构上区分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大部分的同时,又把人类的基本活动归结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部类.
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见解是,把整个社会组织在结构上区分为四个相互联系的层次,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政治上层建筑(设施的上层建筑)——社会意识形态(观念的上层建筑).
“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1、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起源:艺术的起源离不开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
原始文化、原始生产劳动、原始宗教、原始艺术相互交融,使得艺术的起源呈相当漫长的历史过程.史前洞穴壁画与原始人狩猎有关;原始歌舞与劳动和巫术相关;音乐产生于原始社会人的实践活动;神话作为文学的源头,植根于原始社会人类的社会实践……
艺术的起源或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
艺术的发生虽然是多元决定的,但是巫术说和劳动说更为重要.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性质:艺术的审美价值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
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也就是说,艺术美既有客观的因素,又有主观的因素,这两方面通过作家艺术家的创作活动互相渗透、彼此融合,并通过物态化形成具有艺术形象的艺术作品.因而,艺术的审美价值必然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
——特点:艺术生产的突出特点,是把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强烈的主观因素渗透到整个艺术创作过程,并融汇到艺术作品之中.人类的生产实践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艺术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当然就更是一种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劳动了.艺术生产固然离不开客观现实,社会现实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但艺术生产同样不能离开主观创造,只有当艺术家调动他强烈的和丰富的想象来从事创作时,才能创造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
2、阐明了两种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艺术生产的发展受物质生产制约,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受经济基础制约;艺术作为生产,又相对独立.
某种艺术形式的巨大成就,只能出现在社会历史的特定阶段.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之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某一历史时期,社会物质生产发达的民族、国家或社会,其艺术成就不一定高于物质生产水平较低的民族、国家或社会.(十九世纪的俄国,现在的湖南)
3、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妙
把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作为完整的系统研究,揭示出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艺术创作可以说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术家)对创作客体(社会生活)能动反映的过程.艺术作品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生产的“产品”.艺术鉴赏则可以被看作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这样,对整个艺术系统来说,艺术生产理论揭示出艺术品与欣赏者、对象与主体、生产与消费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