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各地传统春节习俗 习俗的来源 历史变迁 利弊等情况 1000字以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7 20:51:31
各地传统春节习俗 习俗的来源 历史变迁 利弊等情况 1000字以上
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之除夕夜
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春节(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又称除夕的前一天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为大除,即大年夜.
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之贴门神
我国各地过年都有贴门神的风俗.最初的门神是刻桃木为人形,挂在人的旁边,后来是画成门神人像张贴于门.传说中的神荼、郁垒兄弟二人专门管鬼,有他们守住门户,大小恶鬼不敢入门为害.唐代以后,又有画猛将秦琼、尉迟敬德二人像为门神的,还有画关羽、张飞像为门神的.门神像左右户各一张,后代常把一对门神画成一文一武.
门神分三类:第一类是“大门门神”,多贴在车门或整间大门上,高约四五尺,宽约二三尺.第二类是“街门门神”,多贴小街门上,高约二尺,宽约一尺.这两种门神都是一黑脸一白脸两位尊神.白左黑右,白善易,黑狞恶,各手执槊钺.第三类是“屋门门神”,较街门门神稍小有限,也是黑白二神,但也有黑白二神是坐像的.屋门最多是贴“麒麟送子”像,两个傅粉涂脂梳太子冠的娃娃,各乘麒麟.这种门神,本应贴在新结婚的屋门上,以取吉利,后来也就作普通街门的新年点缀品了.
春节习俗的历史变迁之春联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研究缘起
公元六世纪中叶,梁朝宗懔(公元约498~561年)在《荆楚岁时记》中记录了荆楚之地过年的习俗,学者们盛赞这部典范性的岁时志一改先前月令式的政教体例和文人式的玩赏究奇,是“一种动态的古代田野记录”[1].时至今日,起源于年终“腊祭”的春节仍然是中国人头等重要的节庆.然而,《荆楚岁时记》所力图规避的两点毛病却依然存在.介绍春节习俗的文章汗牛充栋,内容虽繁简不一,侧重不同,但其叙述模式不外乎年节传说、溯源、历史记载、各地习俗事象及其解释.研究性的民俗著作或是孜孜不倦地梳理古籍,或是思索节庆习俗背后的深层涵义.但无论是介绍性还是研究性著作,都参照一个固化的春节前设.这种既群象化又无时效性的记述模式给人造成一种印象,即芸芸众生几乎是毫无二致地进行春节实践的,并且这一“传统”看似如磐石般牢固.
但今天,我们赫然发现,“捍卫春节”的呼声此起彼伏.需要“捍卫”,即意味着这一“传统”有遗失的危险.团年饭搬到酒楼,拜年用短信了事,越来越多的人在春节旅游、上网,潇洒自在;对此,老人们哀叹年将不年、淡而无味,而一部分民俗学家则宣扬回归“传统”.但春节“传统”是什么样子的?从文献到文献的抄录、对内在涵义的穷索将春节变成了专家学者的“内部知识”.研究者们忽视了的问题是,所谓的春节“传统”在普通的民众当中呈现出什么样的实践形态?他们的春节实践都是整齐划一的吗?是什么导致人与人之间在春节实践上的不同?即使是同一人的春节实践是否随着时间而变化?是什么影响了这些变化?他们如何看待这些不同和变化?
2、研究方法与理论
在二十世纪的后半期,随着政权交替、社会价值观的变迁、政治运动的影响,春节习俗的变迁尤为剧烈.然而在历史的宏大叙事当中,离散的个体的声音却常常被淹没.因此本文拟使用与文献研究相别的另一种史料——口述史材料,主要以个人及其家庭实践的视角来观察1949年~1989年之间的春节习俗变迁.
1) 口述史
本文的研究材料是212份关于春节习俗的口述记忆文本记录.口述记忆,通常被称作“口述史”(Oral History).“20世纪60年代末叶以来,由于口述史特别适于阐述新近的社会史,它在英国及其他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一般认为对重复性经历的调查访谈更适合口述史研究,如日常生活史就是一个重要的领域.在中国,口述史在应用上也非常灵活,除了史学,在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学等多个学科中也备受青睐,至今方兴未艾.不过这种以口述史为主要材料的研究目前以事件研究为主.[3]
无庸讳言,口述史材料的真实性在理论上是无法验证的.这也是为什么历史学家仍然就口述史材料的使用持疑虑的态度,“其原因部分在于史学家不愿突破史料必须具有当代性(Contemporaneity)[4]这一原则,而口述材料却难免带有一种事后认识的因素.”[5]的确,受访人的感情、态度、兴趣会导致记忆被有重点地剪裁,这往往出于事后经历的形塑,而不能完全呈现访谈内容发生当场的情境.但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是实际上的“真实”,但至少是从现在观察过去的心态真实.这些受访者如何吸收、储存、解释自己的个人经验与历史政治的关系这本身就是研究的对象之一.如方慧容的一项关于土改时期农民社会生活的口述史研究,就展示了“无事件境”记忆与权力关系下被重塑的心态之间的错位,对以发现现实“真相”为目的的口述史调查进行了反思.其次,口述史材料往往与个人生活史相勾连,比起文献材料来,其经验更生活化,更富有个性,变化更加详细,认知也不容易受到政治权力的屏蔽,作为逸散的平民叙事同样具有研究的价值.而反过来,也有研究指出,成年早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对个人心灵影响尤其深刻,即当时的体验也会影响事后对其它经历的看法和现在的认知框架.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