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句式和某些字的特殊用法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4/29 13:53:45
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句式都有什么,怎么识别出来,我往往将几种句式混淆,总是弄不清,还有就是句子中一些词的词性是什么,起到什么作用,我觉得这和判断句式有很大关系,也许因为这个才分不清句式。请给出例子,谢谢~ 如《烛之武退秦师》1)判断句
是寡人之过也。 是,句子主语;名词性短语作谓语
(2)省略句
(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略主语
敢以(之)烦执事 省略介词宾语
若舍郑以(之)为东道主 省略介词宾语
(3)倒装句
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即“有何厌”,疑问代词作宾语
以其无礼于晋 介词结构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这些都是怎么判断的,根据什么判断以及一些字有什么特殊用法(如名词作动词等等之类的)
解题思路:
解题过程:
老师结合具体的句子给你系统讲解,希望你消化这些知识,多做练习,别着急,慢慢会解决这个难题的。
1、宾语前置:
①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②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a. 用助词“之”使宾语提前:何陋之有《陋室铭》
b. 疑问代词作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③介词宾语前置: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例如:《岳阳楼记》:“臆!微斯人吾谁与归?”“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
2、状语后置: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鸿门宴》:“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战河南”即“战(于)河南”,应理解为“于河南战”。《促织》:“覆之以掌”即“以掌覆之”应理解为“用手掌覆盖(蟋蟀)”。
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3、介词结构后置。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则往往置后作补语。例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得双石于潭上。(苏轼《石钟山记》)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荀子《劝学》)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韩愈《师说》)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司马迁《陈涉世家》)
注:状语后置于介词结构后置实际上是一回事,只是称状语后置,是因为它省略了介词,如果把介词补充出来,状语部分就是介词结构(介宾短语)充当的。
4、定语后置:文言中,一些修饰性的定语常常置于中心词之后。
例如:遂率子孙荷担考三夫。(《列子·愚公移山》) 大阉之乱,绍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张溥《五人墓碑记]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苏轼《石钟山记》)
5、主谓倒置: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如,“甚矣,汝之不惠(慧)!”(《愚公移山》)另外,还有定语置于中心词之后,修饰名词的量词放在名词之后等特殊现象,因不常用,因此按下不表。 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 (《晏子春秋·晏子辞千金》)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