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0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0 12:11:4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10分)
饺子
①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
②饺子,在东周时称“饼饵”,据说因其外形似耳朵而得名。到了隋朝,颜之推在他的文集中这样说:“今之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也。”可见饺子还曾称“馄饨”。民间还把这种偃月形的食品称作“粉角”或“角子”。
③在新疆吐鲁番县阿斯塔那的唐墓里,曾出土距今1300年唐代的饺子,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 至少 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连我国边远地区都已食用。
④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把饺子称为“扁食”。在《帝京岁时纪胜》中就有“扁食包细馅”的记载。至今陕西一些地区仍把饺子称为扁食。
⑤清朝入关后,满族把饺子、糕点、馒头等统称为饽饽,把饺子称煮饽饽。人们如果形容一个不苟言笑的人,就说这个人是“见了煮饽饽也不乐”。
⑥民间有“好吃不过饺子”的俗语。可见这种可荤可素、营养全面的传统饮食,多么受到人们的钟爱,一直流传千年以上。尽管名称由“饼饵”到“角子”、“扁食”,人们对它的喜爱却从来不变,以致成了过年必备的饮食。按照民间的习俗,除夕夜的“子时”,要放鞭炮、吃饺子、辞旧迎新。由于除夕夜是二年相交于“子时”,意寓“交子”。后来就把“交子”时吃的这种美食谐音称“饺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
(选自《北京晚报》  有删改)
小题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      ,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分)
小题2:第③段除了举例子之外,还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         (3分)
小题3:第③段中画线的“至少”一词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
                                         
小题4:根据文意,说说饺子蓄含了怎样的文化色彩?(2分)


小题1:饺子 (1分)时间顺序(1分)

小题2:列数字(1分)说明饺子流传时间长,地域广,且在唐代就有饺子和馄饨两个品种。(2分)

小题3:不可以,“至少”一词说明饺子最晚在唐代就有了,去掉显得太绝对,表达不准确(不严密)

小题4:意寓团圆;意寓新旧交替(辞旧迎新)





点评: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的关系,一般是由景色的特点尤其是人物的心境、处境两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做题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景色特点及人物的处境。

小题3:试题分析:首先回答不能删去。此词出自“出土时,一只饺子和四只馄饨一起放在一个木碗中,证实至少在唐代就已经有了像现在一样的饺子,并且饺子与馄饨已分为两个不同的品种,”,回答理由时,要把原文语句与去掉这个词语之后的句子比较一下,看看有什么区别,理由自然就显现了。

点评:分析说明文中的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比较。

回答这类题目,一般采用三步法,即首先回答不能,然后指出该词在原句中的意思和作用,接着说去掉会变成什么情况,如与实际不符或说法过于绝对等,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

小题4:试题分析:“从此,‘饺子’不仅是美食,还蓄含了美妙的文化色彩。”是句末的总结句,所以答案应到前文去找。尾段此句前有“吃饺子、辞旧迎新 ”这样的语句,所以吃饺子的文化色彩之一就有了。另外文章的首段“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的食俗丰富多彩,在除夕夜,北方人要吃团圆饺子”可知,春节吃饺子也北方人的传统习俗,也是一种传统的文化。

点评:从原文中提取信息时,一定要抓住关键的语句和关键词语。并根据设定的分值来判断是几个方面(当然内容的理解还是最主要的,分值是参考条件),并用简洁的切题的语言概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