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必修3语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1 04:42:23
课文中出现的字词和文言文中出现的字词字义以及加点字解释 不要复习提纲
解题思路: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有不同意见,可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中留言,老师愿意真诚地与你进一步探究。祝你:健康、快乐、进步!
解题过程:
必修三字词整理
一、据拼音写汉字
草树méng密

一xiè千里

广阔无yín

万huì争荣

wǎn转悠扬

青cōng轻俏

古墓荒zhǒng

思想xiá’ ěr
遐迩
jí满水桶

双jiá通红

神奇怪dàn

走路pánshān
蹒跚
tuí然倒下

两山耸zhì

危崖突wù

怪石cuó’ é
嵯峨
áo翔天际

丘hè雷鸣

吸shè心灵

灰méng
蒙蒙
轮kuò清晰

四川kuí州

jiàng紫色

绿如fěicuì
翡翠
两山对zhì

草bǎn

zǐ归

翠锦bānlán
斑斓
群山万hè

钉pá

马jiù

báshè前进
跋涉
化为灰jìn

lǔ掠

通qú大道

情意qiǎnquǎn
缱绻
条件简lòu

土地jí薄

粉zhuāng玉琢

铁蹄róulìn
蹂躏
天空wèi蓝

qióngqióng孑立

命途多chuǎn

xīn香百代

令人zhì息

浮想联piān

雪qiāo

狐qiú

高qíng火炬

颓yuán断壁

jiā笛

suì洞

语言干biě

稻suì

yū滩

bó船

理想新cù

pēi芽

笑wō

fēi红

一脸迷wǎng

xī心体会

磨成jī粉

身体疲fá

chéng澈

咆xiào

层峦叠zhàng

满目chuāngyí
疮痍
shū密使

都dū

绅jìn

人才huìcuì
荟萃
shū祸

chān看

yì日

献chǎn

jīmí不得还
羁縻
gòu骂

yì北

shù几

天高地jiǒng

háo呼靡及

zhǔ洲

dǐ毁

自jǐng

dài例

巡jiào

xí文

xiè逅

jīng波

赠shì美显

pí陵

愧zuò

yān没

zī财

tí骑

chì而仆之

lěi然

cù发

lì骂

dǎo死不顾

zhū治

qūn巡

投huán道路

高jué显位

户yǒu

quán曲

zhě皱

怜mǐn

荒pì

tā败

苗yì

gēng寅

骐jì

zǐ妹

yīn切

pì美

lào印

禁jì

互相攻jié

得chěng

shùn间

hài人听闻

陷入xuán思

热chén

kān察

统è

沉nì

情感慰jiè

jué起

自xǔ

jǐ与(予)

fù予

shù守

chán邪

tìáo帚

笤xiá疵

xuàn耀

pì静

jing流

园pǔ

bǐ贱

按剑而jì

人为刀zǔ

二、据汉字写拼音
冰雹
báo
烧灼
zhuó
生机盎然
àng
冈峦
gāng
堆垛
duǒ
葱绿
cōng
涟漪荡漾
liányī
骸骨
hái
摇曳

徜徉
chángyáng
飞流急湍
tuān
晨曦

大堤

溪涧
jiàn
万仞高峰
rèn
鹰隼
sǔn
间隙
jiàn
瞭望
liào
激流澎湃
péngpài
朦胧
ménglóng
停泊

启碇
dìng
迂回曲折

旋涡
xuán
朝晖
zhāo
瑰丽
guī
不可估量
liáng
摸索
suǒ
喘息
chuǎn
震颤
chàn
玲珑剔透

庇护

夙愿

陶冶

遍野金黄
biàn
渊源
yuān
俏丽
qiào
给予

有条不紊
wěn
永诀
jué
绚丽
xuàn
陡然
dǒu
树影婆娑
suō
迸发
bèng
和声

烙印
lào
落叶簌簌

罡风
gāng
擂台
lèi
呼啸
xiào
节奏铿锵
kēngqiāng
车辙
zhé
混浊
hùn
诅咒
zǔzhòu
绿茸茸
róng
瘦瘠

熏黑
xūn
蜗行

踮起脚
diǎn
纤绳
qiàn
勒进
lēi
香囊
náng
沙砾

载体
zài
铺面

橱窗
chú
羞怯
qiè
双颊
jiá
赊账
shē
趿拉

窥视
kuī
结实
jiē
撇开
piē
稀薄

诧异
chà
门框
kuàng
镶嵌
xiāngqiàn
伛偻
yǔlǚ
阴翳

强笑
qiǎng
攥紧
zuàn
滞笨
zhì
矿坑
kēng
苦役

洞窟

借鉴
jiàn
摒弃
bìng
隔阂

铸造
zhù
刮垢
gòu
应运而生
yìng
筛选
shāi
惰性
duò
蜕除
tuì
一蹴而就

负荷

躯壳
qiào
魅力
mèi
有史可稽

载体
zài
铅砣
tuó
骈文
pián
处世哲学
chǔ
冠冕
guān
吝啬

脑髓
suǐ
磕头贺喜

譬如

徘徊
páihuái
孱头
càn
残羹冷炙
gēngzhì
沉着
zhuá
蹩进
bié
玄虚
xuán
国粹
cuì
氛围
fēn
脂肪
zhī
烹饪
rèn
鄙远

阙秦
jué
壅蔽
yòng
列观
guàn
倨傲

不肖
xiào
驽笨

瞋目
chēn
目眦尽裂

参乘
shèng
卮酒
zhì
彘肩
zhì
啖食
dàn
两涘

渚崖
zhǔ
栏厩
jiù
犬豕鸡豚
shǐtún
懈怠
xiè
三、改正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若无则不必改)
茫茫苍苍
莽莽
低头称服

叹为观之

耐人寻味
悠然神往
浩浩荡荡
妆束

花木掩应

苍苔披覆
生生不熄

淳朴
骄艳

企盼
林荫路
=阴
山泉滴沥
溪流萦回
澄澈
咆哮
重山狭谷

莽若无涯

渡假

振耳欲聋

雷霆万斤

层峦迭嶂

云雾迷濛
=蒙
亭亭笔立
=婷
云蒸霞蔚
俊秀婀娜
打渔人家

重山峻岭

峨冠搏带

全付精力

府第
荡然无存
富丽唐皇

养尊处优
历尽沧桑

险遭恶运

伶仃孤苦
博大精深
不容质疑

荒诞不精

白雪复盖

到处招摇
蕴藏
新新向荣
欣欣
雾缭烟绕
翩翩起舞
一去不反

赡仰故居

清凌凌
一怀愁绪
别出心才

廖廖无几
寥寥
触膝谈心

不尽如人意
坚忍纽带

亭亭玉立
=婷
心荡神弛

独具一格
聚精汇神

心情郁闷
装饰雅致
隆冬季节
察颜观色

一场恶梦

绿荫蔽天
=阴
倾泄怒火

凭心而论

人物刻划

践蹋主权

满目苍痍

不解之元

经心栽培

彼此班配

些微倦意
座落

定货
=订
不可思异

心安理得

荒堂

浸人脾胃

帐单

劳神废心

心平气和
拖歉

倒霉
=楣
垄断
失群落伍
慢不经心

相象

开消

肿涨

取谛

报歉

皇考
嘉名
零落
迟暮
意气扬扬
=洋洋
时晨

枷锁
脉博

层见错出
覆亡
度过难关

旌旗
异彩纷成

时过景迁

与时具进

演化
抱残守缺
明日黄花
播迁他邦
重震雄风

坛花一现

明辩是非

余风遗响
贬褒不一
不可捉摸
崇尚
威摄

孤芳自尝

消声匿迹

推崇倍至

悬置
激剧变幻

原型毕露

面目全非
不堪设想
过份

辩证
与之相左
惟古是上

斑驳陆离
=班
切忌
重蹈复辙

决无仅有

协调
论辩
言过其实
亦或

蔓延
沿续

归根结底
=蒂
至高无尚

烂用

气势凶凶
汹汹
神气凌人

相互交溶

宏扬国威

别出新裁

惟其如此
有背常理

琳琅满目
声嘶力竭
渲泄

发泻

歇斯底里
知足长乐

抗衡
宁静以致远
延年易寿

吐纳导引
经世致用
花拳绣腿
以偏概全

邯郸学步
礼上往来

日渐匮乏
无足轻重
凋虫小技

摩登
勃然大怒
偶尔涉足
自律
许诺
遗笑大方

谦冲自牧
正身黜恶

高中语文必修三文言文字、词、句梳理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寡人之于国也》
2、涂有饿殍(涂通途,道路)《寡人之于国也》
3、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寡人之于国也》
4、輮使之然也(輮通煣) 《劝学》
5、虽有槁暴 (有通又)《劝学》
6、赢粮而景从(通“影”) 《过秦论》
7、百有余年(通“又”) 《过秦论》
8、孝公既没(通“殁”) 《过秦论》
9、秦有余力而制其弊(通“敝”) 《过秦论》
10、威振四海(通“震”) 《过秦论》
11、合从缔交(通“纵”) 《过秦论》
12、倔起阡陌之中(通“崛”) 《过秦论》
13、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师说》
14、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师说》
二、古今异义
1、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寡人之于国也》
2、河内凶(黄河/ 泛指河流 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运动 暴躁,心肠狠。)
《寡人之于国也》
3、 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选择连词)《寡人之于国也》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战士,士兵;逃跑/行)《寡人之于国也》
5、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寡人之于国也》
6、数罟不入洿池(细、密/数字或者数数)《寡人之于国也》
7、 树之以桑(种植,动词/常指较高大的林木)《寡人之于国也》
8、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凭借/表同意认可)《寡人之于国也》
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供养活着的人/保养身体)《寡人之于国也》
10、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两个词 ,这样却 /转折连词)《寡人之于国也》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广泛地学习 /学问渊博 检查/参加、加入)《劝学》
2、声非加疾也(强、洪亮/疾病、快)《劝学》
3、假舆马者(凭借、借助/不真)《劝学》
4、用心一也(思想意识活动/读书用功)《劝学》
5、蟹六跪而二螯(脚/跪下)《劝学》
6、虽有槁暴(即使/虽然)《劝学》
7、金就砺则利(金属/金子)《劝学》
8、劝学(勉励/规劝、劝戒)《劝学》
9、而绝江河(渡/断绝)《劝学》
10、輮以为轮(把…做成/认为)《劝学》
11、蚓无爪牙之利 (爪子和牙齿/坏人的党羽、帮凶)《劝学》
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 黄河/泛指河流)《过秦论》
2、 赢粮而景从 (担负/输赢的“赢”) 《过秦论》
3、山东豪俊并起( 崤山以东 /指山东省)《过秦论》
4、流血漂橹(盾牌/划船的工具)《过秦论》
5、九国之师 (军队/军队的一个编制单位)《过秦论》
6、宽厚而爱人 (爱惜人民 /指丈夫或妻子或指恋爱中男女的一方。)《过秦论》
7、分裂山河 (分割,并吞 /整体事物的分开 或 使整体的事物分开)《过秦论》
8、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吝惜、爱惜 / 爱护、喜欢 )《过秦论》
1、古之学者必有师 (求学的人 /指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师说》
2、今之众人……(一般人 /大家,很多人)《师说》
3、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学习 /指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师说》
4、吾从而师之 (是动词“从”和连词“而”两个词 /一个词,表目的的或结果)
《师说》
5、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不一定 /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师说》
6、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无论,不论 /没有)《师说》
7、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用来...的或 ...的凭借。/ 表因果连词)《师说》
8、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道路、 道德)《师说》
三、词的特殊用法:
①名词活用作动词
1、填然鼓之(敲起鼓)《寡人之于国也》
2、树之以桑(种植)《寡人之于国也》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寡人之于国也》
4、然而不王者(称王,此处指一统天下)《寡人之于国也》
5、王无罪岁(归罪,归咎)《寡人之于国也》
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吃)《寡人之于国也》
1、非能水也 《劝学》
1、履至尊而制六合 (登上)《过秦论》
2、序八州而朝同列 ( 排列座次)《过秦论》
3、陈涉瓮牖绳枢之子,(用破瓮做,用草绳系)《过秦论》
1、吾师道也 不耻相师 (学习)《师说》
2、师道之不复 或师焉,或不焉 则耻师焉 ( 从师)《师说》
3、君子不齿 (并列、排列)《师说》
②动词使动用法
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 (使….迁移)《寡人之于国也》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 使…弯曲) 《劝学》
3、外连横而斗诸侯 (使……争斗) 《过秦论》
4、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使……漂浮)《过秦论》
5、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使……削弱)《过秦论》
6、吞二周而亡诸侯 (使……灭亡)《过秦论》
7、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使……愚蠢)《过秦论》
8、序八州而朝同列 (使…….朝拜)《过秦论》
9、约从离衡 (使……离散)《过秦论》
10、以弱天下之民 (使……弱)《过秦论》
11、却匈奴七百余里 (使……退却)《过秦论》
③意动用法
1、吾从而师之 ( 以……为师)《师说》
2、孔子师郯子 (以……为师)《师说》
3、.而耻学于师 ( 以……为耻)《师说》
4、 则耻师焉 ( 以……为耻)《师说》
5、不耻相师 (以……为耻)《师说》
④名词用作状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向上;向下。)《劝学》
2、君子博学而日 参省乎己(每天)《劝学》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像席子一样、像包裹一样、像布袋一样)
《过秦论》
4、内立法度,……外连横而斗诸侯。 (在国内、在国外)《过秦论》
5、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南、向西、向东、向北)
《过秦论》
6、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向南)《过秦论》
7、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在北方)《过秦论》
8、天下云集响应,。 (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 《过秦论》
9、赢粮而景从 (像影子一样)《过秦论》
⑤形容词活用作动词
1、谨庠序之教 (认真从事)《寡人之于国也》
2、加舆马者,非利足也 (走的快)《劝学》
3、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变小、变弱)《过秦论》
4、位卑则足羞 (感到羞耻)《师说》
⑥形容词作名词
1、其曲中规 (曲度、弧度)《劝学》
2、等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处)《劝学》
3、积善成德 ( 善行)《劝学》
4、崤函之固 (险固的地势)《过秦论》
5、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有利的形势)《过秦论》
6、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 愚人)《师说》
7、小学而大遗 (小的方面 大的方面)《师说》
⑦动词活用作名词
1、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活着的人,死去的人)《寡人之于国也》
2、追亡逐北 (逃走的人)《过秦论》
四、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1、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也》
3、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4、非我也,岁也《寡人之于国也》
5、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过秦论》
6、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过秦论》
7、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过秦论》
8、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9、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10、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然也《劝学》
11、君子生非异也《劝学》
12、非蛇善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②倒装句(状语后置)
1、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寡人之于国也》
2、树之以桑《寡人之于国也》
3、申之以孝悌之义《寡人之于国也》
4、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5、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7、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过秦论》
8、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
9、而耻学于师《师说》
②倒装句,宾语前置句
1、未之有也 《寡人之于国也》
2、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 《过秦论》
3、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4、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师说》
②倒装句,定语后置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③被动句
1、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天下人笑)《过秦论》
2、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被毁坏)《过秦论》
3、不拘于时 (受时俗)《劝学》
④省略句
1、五十者可以(之)衣帛矣《寡人之于国也》
2、南取百越之地,以(之)为桂林、向郡《过秦论》
3、 铸以(之)为金人十二《过秦论》
4、蹑足(与)行伍之间,倔起(于)阡陌之中《过秦论》
5、 威振(于)四海《过秦论》
6、 身死(于)人手《过秦论》
7、 委命(于)下吏《过秦论》
五、一词多义:
《寡人之于国也》
①数
愿得补黑衣之数 《触龙说赵太后》 数目、数量
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寡人之于国也》 几、若干
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六国论》 命运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陈涉世家》 shuò 屡次
数罟不入洿池 《寡人之于国也》 cù 密、细密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赤壁之战》 shǔ计算
②直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爱莲说》 与“曲”相对,不弯曲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仅、只
系向牛头充炭直 《卖炭翁》 价值
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指南录〉后序》 径直、直接
③发
百发百中 成语 发射
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 《陈涉世家》 征发、派遣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寡人之于国也》 打开
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醉翁亭记》 花开
主人忘归客不发 《琵琶行》 出发
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 《五人墓碑记》 发出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 《五人墓碑记》 发出、抒发
④兵
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 兵器
穷兵黩武 成语 战争
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触龙说赵太后》 军队
草木皆兵 成语 士兵
⑤胜
驴不胜怒,蹄之 《黔之驴》 承受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寡人之于国也》 尽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 胜利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 超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岳阳楼记》 优美的
《劝学》
①绝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停止,消失)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
佛印绝类弥勒(极,尽)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渡)
②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强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强壮,强大,健壮)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有余,有多)
奈自强步,日三四里(勉强,强迫)
③望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远看)
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盼望)
先达德隆望尊(名望)
适冬之望日前后(农历每月十五)
④假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给)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借助)
乃悟前狼假寐(假装)
⑤备
圣心备焉(具备)
有备无患(准备)
关怀备至(详备,完全到位)
《过秦论》
(1) 制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2)亡
追亡逐北,伏尸百万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吞二周而亡诸侯
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
(3)利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4)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愚公移山》)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陈涉世家》)
(5)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
蒙故业,因遗策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
(6)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挈大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7)以为
铸以为金人十二
以为桂林、象郡
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师说》

① 吾师道也。 道理
②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风尚
③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风尚
④ 余嘉其能行古道。 从师之道
⑤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道理

① 吾师道也。 学习
② 吾从而师之。 以….为师
③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从师
④ 则耻师焉。 从师
⑤ 或师焉,或不焉。 从师
⑥ 不耻相师。 学习
⑦ 三人行,必有我师。 老师
⑧师不必贤于弟子。 老师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代词,他,他们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代词,表远指,那
其皆出于此乎副词, 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其可怪也欤 副词,表感叹语气,真的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郯子之徒; 助词 的
古之学者; 助词 衬音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代词 他们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助词 宾语前置的标志
吾欲之南海; 动词 到
树之以桑 代词 桑树
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助词 取消句子独立性

寡人之于国也 ( 对于)
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 (比)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在)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 (跟 同)
则移其民于河东 (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表转折关系 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表递进关系 并且)
吾尝终日而思 (表修饰关系 地)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表承接关系 就)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表假设关系 )
高一语文必修三文学常识整理

1.《诗经》和《离骚》,分别开创了我国诗歌创作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
2.屈原, 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楚辞”创立者和代表作家。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浪漫主义诗歌奠基人。代表作《离骚》《九歌》《天问》。《离骚》是《楚辞》代表作,我国古代最早的抒情诗,也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等诗集,由西汉刘向编辑,东汉王逸为作章句。
3. 普希金:俄国伟大诗人,俄国斯文学奠基人,著名的诗:《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茨冈》; 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又叫《欧根•奥涅金》)
4. 惠特曼, 有《草叶集》,在美国文学史上,《草叶集》成了一个源头,成为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诗歌运动的先驱。
5. 张溥:字天如,明代文学家,天启年间组织应社,崇祯初年又创复社,从事文学和政治活动。《五人墓碑记》选自他的《七录斋集》。
6.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的主将,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是他在191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杂文集《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且介亭杂文》等十六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人格精神的写照。
7.《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是优秀的历史散文著作。
8.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著作《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12本纪(帝王传记)、30世家(诸侯传记)、70列传(著名人物传记)、10表、8书,共130篇。它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四史”。鲁迅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十四史》:清乾隆年间,把从《史记》《汉书》到《明史》第24部史书定为“正史”,今称二十四史。(注:无《资治通鉴》)
9. 庄子,名周,战国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散文家,道家学派代表人之一。与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合称“老庄”。《庄子》为他和其弟子所作,文学性强,多寓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庄子》一书,构思巧妙,想象奇幻, 语言生动,恢宏诡谲。善把深奥玄妙的哲理形象寄寓在扑朔迷离真假难辨虚妄的情节中。善用寓言故事和比喻,文笔汪洋恣肆 ,具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代表了先秦散文的最高成就。
10.墨子,名翟,战国时鲁国人(或说宋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 “尚贤”“节用”。《墨子》是我国论辨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辨方法进行论证,逻辑严密,说理清楚。
11.吕不韦,战国末期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吕不韦任秦相时集合他的门客编写的,汇合了先秦各家学说,故称为“杂家”。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记载春秋末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共二十篇,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为语录体。《论语》是有关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晚年整理“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2.孟轲,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儒学大师,有“亚圣”之称。《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教育、伦理,。孟子的主要主张是仁政、民贵、君轻。认为“人性本善”。《孟子》向以长于譬喻和雄辩著称。
3.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律师,著名黑人民权运动领袖。他政治主张的核心是非暴力主义。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4.曹 禺,原名万家宝,著名剧作家,著有《雷雨》《日出》《北京人》《原野》等。
5.现代戏剧,是一种综合的舞台艺术。按照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可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按照剧情繁简和结构可分为独幕剧、多幕剧。按照题材反映的时代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按照矛盾冲突的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6.雨果: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主要作品《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九三年》。
7.唐诗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两种新诗体,从而扩大诗的表现范围。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大诗人,后人称之为“诗仙”,诗歌风格“清新飘逸”。他的诗歌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高峰。
9.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也称杜少陵,亦称杜工部。他的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他是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也被后人尊称为“诗圣”。诗歌风格:沉郁顿挫。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10.李白和杜甫是唐代诗坛上两座并列的高峰。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他的古体诗和七绝尤为后人称道,如《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将进酒》《越中览古》,杜甫的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如“三吏”、“三别”,《兵车行》《登高》《客至》《咏怀古迹》《旅夜书怀》《阁夜》《登岳阳楼》等。
1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诗人,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代表作《琵琶行》《长恨歌》。行、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体裁。本文选自《白氏长庆集》
12.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晚唐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
13.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称曲、杂曲或曲子词,到宋代扩为流行,被称为诗余,后改称词。又称长短句。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代表诗人,柳永(北宋),李清照(南宋),还有秦观(北宋),豪放派代表诗人苏轼,辛弃疾。
14.柳永:字耆卿,原名三变,世称柳七,北宋第一个专业词人,婉约派创新者,有《乐章集》。
15.李清照: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女词人,婉约派代表人物,著有《漱玉词》
16.李煜,史称南唐后主。是五代是最有成就的词人。后人将与其父的作品合辑为《南唐二主词》
17.晏殊,字同叔,北宋词人。有《珠玉词》
18.王勃:字子安,初唐文学家。著有《王子安集》。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滕王阁序》是其骈文代表作。
19.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欧阳文忠公文集》。提倡“文”“道”并重,反对浮靡文风。《六一诗话》开创“诗话”这一新的体裁,对后世诗歌理论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如有不同意见,可在下面的继续讨论中留言,老师愿意真诚地与你进一步探究。祝你:健康、快乐、进步!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