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数学 > 作业

在矩形ABCD中,点P在AD上,AB=2,AP=1.将直角尺的顶点放在P处,直角尺的两边分别交AB,BC于点E,F,连接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数学作业 时间:2024/06/04 01:19:48
在矩形ABCD中,点P在AD上,AB=2,AP=1.将直角尺的顶点放在P处,直角尺的两边分别交AB,BC于点E,F,连接EF(如图①).
(1)当点E与点B重合时,点F恰好与点C重合(如图②),求PC的长;
(2)探究:将直尺从图②中的位置开始,绕点P顺时针旋转,当点E和点A重合时停止.在这个过程中,请你观察、猜想,
①tan∠PEF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②试求:由始至终线段EF的中点H所经过的路线长
在线数学帮助你!
过程:
当E、F分别和B、C重合时;则有:
AB=2;AP=1;根据勾股定理:
PE=√5;
直角三角形PEF中;∠PFE=30°;
因此:PC=PE/tan30°=√15;
EF=BC=2√5;
第二步:
设:BE=X;
则有AE=2-X;PE^=1+(2-X)^2;
在直角尺中:PF=PE/tan∠PFE;
tan∠PEF=PF/PE
=PE/tan∠PFE/PE
1/tan∠PFE;
故此:tan∠PEF的值和BE是无关的!
故此保持不变!
EF的中点初始位置在BC上BH=√5;
最终位置在:AB上BH‘=1;
故此总的过程是:HH’的长;
根据勾股定理:
HH‘=√BH^2+BH'^2=√6;
回答完毕!但愿对你有帮助!
再问: 第三问能不能再详细一点?
再答: 更正一下: 当E与A重合时,PF垂直于BC. 因为矩形ABFP , 所以中点H1到AB的距离为1/2 , 到BC的距离为1; 开始运动时BH=√5 ; 连接HH’; BH'=√(1/2)^2+1^2=√5/2; 在直角三角形中BH1H中 ; 利用勾股定理 HH1=√(√5)^2-(√5/2)^2=√15/2; 但愿对你有帮助!祝你学习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