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语文文言文中常有名词作状语的用法,状语是什么怎么看出文言文的一句用了名词作状语的用法,还有句子成分?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1 07:58:11
语文文言文中常有名词作状语的用法,状语是什么怎么看出文言文的一句用了名词作状语的用法,还有句子成分?
状语(adverbial)是句子的重要修饰成分.状语是谓语里的另一个附加成分,它附加在谓语中心语的前面,从情况,时间,处所,方式,条件,对象,肯定,否定,范围和程度等方面对谓语中心进行修饰或限制.在不同的语言中“状语”有不同的作用.中文状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德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英语状语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等的句子成分.
例句:(括号内为状语)   他(已经)走了.   咱们(北京)见.   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空(谷)传响.状语常以以下形式出现:   1.副词、形容词经常做状语.   2.表示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做状语,一般名词不做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很少做状语.   3.介词结构常做状语.   4.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词的前边,但表示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美景.   状语说白了就是修饰动作的词,也可以理解成修饰谓语的词.
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这种名词作状语的词类活用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规律一: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翻译的时候,需要在那个活用的名词前加一“像”字.如“樯橹灰飞烟灭”句中的“灰”与“烟”,“一石顶壁起犹数十丈”(徐宏祖《游黄山记》)句中的“壁”,“赢粮而影从”(贾谊《过秦论》)中的“影”,就属于这种情况.值得注意的是,有许多成语,如“土崩瓦解”中的“土”与“瓦”、“星罗棋布”中的“星”与“棋”、“蚕食鲸吞”中的“蚕”与“鲸”、“风起云涌”中的“风”与“云”,也都属于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状态的例子.仅以“土崩瓦解”为例,指出一个误区.有人认为“土崩”与“瓦解”均为主谓关系,然后构成了联合结构.错了,因为在成语决不是说“土”与“瓦”怎么了,而是在比喻某事物像土崩塌瓦破碎一样彻底崩溃了.
  
  规律二;名词活用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工具与方式,在翻译时,要在活用的那个名词前加上一个介词“用”.例如“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中的“船,“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中的“杖”,“市中游侠儿得佳者而笼养之”(《促织》)中的“笼”,“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箕畚”等,就应该归入状语这一种用法.需要指出的是表工具方式的名词状语在翻译时除了可以加介词之外,还可以时灵活一些,如“余自齐安适临汝”(《石钟山记》)句中的“舟行”就应该译为“乘着小船”再如“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石钟山记》)中的“目见耳闻”也该译为“亲眼亲耳”才是.
  
  规律三:名词活用作状语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一类句中活用的名词均为时间名词.在翻译时比较灵活,可加介词“每”,也可将那名词重叠后前边加“一”,还可译为“一……比……”等.比如时间名词“日”与“月”活用的例子就有“乡邻之生日蹙(《捕蛇者说》)”中的“日”(译为“一天比一天”),“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指南录后序》)中“日”(译为“每天”),“日削月割”(《六国论》)中的“日”“月(译为“一天天”、“一月月”),“族庖月更刀(《庖丁解牛》)”中的“月”(译为“每日”)等.再如时间名词“岁”的活用就有“宫中尚促织之戏”(《促织》)中的“岁”(译为“每年”),“良庖岁更刀”中的“岁”(也译为“每年”)等.
  
  规律四:表示动作行为的方位.这一类名词的特点是均为方位名词,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介词“向”“到”或者“对”一类介词.例子俯拾皆是.如“大江东去”(《念奴娇·赤壁怀古》),“孔雀东南飞”、“北伐”、“南征、“西行”等,译时加介词“向”;“外调”“上访”等,译时加“到”,而“外连横而斗诸侯”中的“外”、“内惑与郑秀,外欺于张仪”中的“内”与“外”译时均得加上介词“对”.
  
  规律五: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那活用的名词的特点是均为处所名词,翻译时加上介词“在”或者“从”.如“卒廷见相如”中的“廷”应译为“在朝廷上”,“秦伯素服郊次”(《崤之战》)中“郊”也得译为“在城郊”,“草行露宿”(《指南》录后序))中的“草”和“露”,需译为“在草丛中”、“在露天里”,而“沛公已去,间至军矣”、“道芷阳间行”两句中的“间”就应译为“从小道”了.
  
  规律六:表示对人的态度.翻译时需加上一串文字:“像对待……一样”.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的“兄”,“人皆得以隶使之”(《五人墓碑记》)中的“隶”,“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史记·孙膑列传》)中的”客”,就需译为”像对待兄长一样,“像对待奴隶一样”,“像对待宾客一样”.
  
  规律七: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情理.翻译时在活用的名词前加上“按”、“照”“按照”这一类介词就可以了.如下面的例子,“古法”采草药多用二月八月”(《采草药》)中的“古法”(译为“按照古代的方法”),“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史记·淮阴侯列传》)中的“次”(译为“按次序”),“灵运所未至,理未足怪也”(《雁荡山》)中的“理”(译为“照理”)“予分当引决”(《指南录后序》),中的“分”(译为“照名分”)等.至于“义不赂秦(《六国论》)”,“义不食周粟”(《史记·伯夷叔齐列传》)中的“义”若译为“按照正义”是可以的,但若稍微灵活一点,译为“坚持正义”似乎更好些.
至于句子成分:句子的组成成分叫句子成分.在句子中,词与词之间有一定的组合关系,按照不同的关系,可以把句子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汉语: 现代汉语里一般的句子成分有六种,即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英语:句子的组成部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补语、状语、表语七种
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会有几种比较特殊的句子成分情况:也就是判断句 如: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宾语前置:一般都是否定句和疑问句常见此种情况,如: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 “臣未之闻也”.
谓语前置:(1)表示疑问的句子.如:何哉,尔所谓达者?   (2)表示感叹的句子.如:贤哉,回也!
省略句 被动句等
其实楼主可以去书店买一本语文基础知识积累 里面有详细的解说 明白易懂
再问: 怎么看一个句子就明确哪个是“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再答: 我下午上课 352258346 你加我 扣上告诉你 现在没时间 或者你不急忙要的话 我晚上下班回来告诉你
再问: 直接留言吧
再答: 其实如果你对单独的句子成分比如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些没有一个概念上的区分,很难一眼看出来。如果你只是学习文言文用,不用把句子情况搞的那么清楚,一般这种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都有特定的标志,多看多记就好。 主语是行为发出指派者;谓语也称述语,是行为动词,但古代汉语中也有名词活用动词做谓语的,如“王天下”的“王”字;宾语是行为的被支配者;定语常修饰中心语名词;状语修饰动词中心语;补语常出现在句子动词后,起补足作用。 这个很难速成 只能靠积累和自己的方法 下面给你一个顺口溜和一些例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顺口溜: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干成分主谓宾,枝叶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     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你看一些例句: 1.妈妈到袁家岭新华书店去买书. 妈妈:主语,称呼名词 到。。书店:介宾短语,作状语 去:补语,趋势副词 买;谓语,动词 书:宾语,名词 2.我很喜欢在大海里游泳. 我:主语,人称代词 很:状语,程度副词 喜欢;谓语,动词 在大海里:介宾短语,作定语 游泳:宾语,名词 3.魔术师的手里出现了一只白鸽. 魔术师的:定语 手:主语,名词 里:补语,副词 出现:谓语,动词 了:补语,副词 一只:定语 白鸽:宾语 4.他勇敢地接受了挑战. 他:主语,人称代词 勇敢地:状语,副词 接受:谓语 了:补语,副词 挑战:宾语,名词 5.展览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二千多年前的文物. 展览馆:主语,名词 展出:谓语,动词 了:补语,副词 新出土的:定语 两千多年前的:定语 文物:宾语,名词 6.英雄的光辉业绩永远鼓舞我们前进. 英雄的:定语 光辉:定语,形容词 业绩:主语,名词 永远:状语,副词 鼓舞:谓语,动词 我们:宾语,人称代词 前进:补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