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铝和碳酸氢根反应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5/14 07:30:03
在含有碳酸根和 碳酸氢根的水溶液中滴加 稀盐酸 为什么是碳酸根先反应,后是 碳酸氢根反应

第一种解释:如果先于HCO3-反应,生成CO2,CO2还会与CO32-反应,CO32-+CO2+H2O=2HCO3-.那么总的合起来就是HCO3-还在,而CO32-没了.所以先于CO32-反应,再与H

苯酚碳酸氢根碳酸根请问苯酚,碳酸根,碳酸氢根的酸性怎么排列?说苯酚,比碳酸氢根强的酸能和碳酸根反应,那比碳酸根强的怎么又

绕来绕去都不知道你说什么.我给你个答案,不知道你能不能满意.碳酸酸性大于苯酚,苯酚酸性大于碳酸氢根.前面半句不用解释,后面半句其实根前面半句一样理解.就是说同样浓度的时候,苯酚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大于碳

氯化钡和二氧化碳,碳酸根,碳酸氢根能否反应?

都不反应说先搞明白一般为什么强酸制弱酸比如Na2CO3+2HCl=2NaCl+H2CO3因为HCl完全电离,H2CO3部分电离是弱电解质反应是否进行高中一个大前提是产生气体,沉淀,这些可以脱离溶液系统

氯化铝和碳酸钾反应生成氯化钾和碳酸铝

不是是氯化钾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2(Al3+)+3(CO32-)+3H20=2Al(OH)3+3CO2

酸性介于碳酸和碳酸氢根之间的酸的盐和碳酸反应 生成碳酸氢盐 为什么

碳酸氢盐对应的酸是碳酸,碳酸盐对应的酸是碳酸氢根.(点到这里你应该知道解决了)根据强酸制弱酸原理,碳酸酸性较那个在他们中间的酸(如次氯酸)强,故生成它对应的盐,即碳酸氢盐,即强酸(相对中间酸)碳酸制得

为什么说苯酚的酸性弱于碳酸而强于碳酸氢根,苯酚就能和碳酸反应而不能和碳酸氢根反应?

首先,碳酸是电离出H根离子的,是相对较强的酸算了,你还是看化学书去吧,这种理论的东西得说半天

铝和碳酸氢根反应吗

铝单质不反应.Al3+能和HCO3-发生双水  Al3++3HCO3-=Al(OH)3↓+3CO2↑

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为什么不生成碳酸,而是水和二氧化碳

因为碳酸不稳定,生成碳酸的同时碳酸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同时存在时氢离子优先和谁反应?为什么?

碳酸氢根先反应,因为碳酸氢根的碱性比碳酸根强,更易结合氢离子HCO3-+H+=H2O+CO2! CO32-+H+=HCO3-再问:氢离子优先和什么离子反应是要看离子的碱性么?再答:因为碳酸根和碳酸氢根

氯化铝和碳酸钠反应是生成碳酸铝还是生成氢氧化铝,有没有什么少量和过量问题

生成氢氧化铝,铝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双水解,不存在少量和过量问题

氯化铝和硫化钠反应方程式?

发生双水解反应:2AlCl3+3Na2S+6H2O=2Al(OH)3↓+3H2S↑+6NaCl

钾和氯化铝如何反应

2K+2H2O=2KOH+H2↑3KOH+AlCl3=3KCl+Al(OH)3↓6K+6H2O+2AlCl3=3H2↑+6KCl+2Al(OH)3↓K过量时生成偏铝酸根

氯化铝和碳酸钠反应生成?

铝离子和碳酸根在溶液中能发生"完全互促双水解",所以反应如下:2Al3++3CO32-+3H2O=2Al(OH)3↓+3CO2↑反应本质:1.铝离子的水解:Al3++3H2O=Al(OH)3+3H+2

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同时存在时氢离子优先和谁反应?

的确是这样的,但是你这么看,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又和碳酸根反应生成了碳酸氢根,所以当他俩共同存在时,看成先和碳酸根反应,再问:高中还有其他类似于这个反应的吗再答:很多,比如过氧化钠和碳酸氢钠混合加热

碳酸根和碳酸氢根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不反应.CO2能与CO32-反应得到HCO3-CO2+CO32-+H2O=2HCO3-

偏铝酸钠和氯化铝怎么反应?

其中间要用到水这种中间物质(即反应过程中即有水作反应物质),生氯化铝和氢氧化钠和水,自己去配平这条方程式

氯化铝 碳酸反应生成什么

氯化铝和碳酸不反应氯化铝和碳酸盐、碳酸氢盐反应2Al3++3(CO3)2-+3H2O=2Al(OH)3↓+3CO2↑Al3++3HCO3-=Al(OH)3↓+CO2↑

氯化铝和碳酸氨反映

2AlCl3+3(NH3)2CO3=Al3(CO3)3+6NH4Cl再问:溶液中会有沉淀么再答:双水解学了吗?理论上它还会继续反应再问:方程式是什么啊。再问:怎么双水解呢再答:Al2(CO3)3+3H

为什么苯酚和碳酸的离子方程式生成碳酸氢根,而次氯酸钙和碳酸反应生成碳酸根

因为根据酸性排队,碳酸强于苯酚,苯酚强于碳酸氢根,碳酸氢根强于次氯酸根据强酸制弱酸,所以发生上述反应

次氯酸根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根还是碳酸氢根

如果只考虑二氧化碳、次氯酸根和水的反应,那么只能生成碳酸氢根,因为碳酸第一级电离常数(4.5X10ˆ﹣7)>次氯酸第一级电离常数(3×10-8)>碳酸第二级电离常数(4.7X10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