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蛋白质时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06 06:41:18
生物中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试剂检测时的具体反应是什么?

1.还原糖的醛基被氢氧化铜氧化成羧基,同时生成红色氧化亚铜.2.染料溶解到了脂肪中.3.肽键与铜离子形成紫色络合物.

为什么在蛋白质的检测中,要依次加入双缩脲试剂?(即先加氢氧化钠,后加硫酸铜?)急

先加加硫酸铜,后加氢氧化钠的话.由于硫酸铜为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边心变性,影响检测.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

化学AlCl3+3NH3.H2O=AL(OH)3(沉淀符号)+3NH4Cl离子Al+3NH3.H2O=AL(OH)3(沉淀符号)+3Cl

蛋白质检测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蛋白质检测的分开来说:有检测含量的,有检测分子量的,有检测氨基酸序列的等等药物有蛋白质的,比如各种酶,小孩助消化用的胰酶散就是,还有凝血酶,各种蛋白酶,胰岛素.食品中有些营养品,有需要检验蛋白质含量的

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为什么在蛋白质的检测中,要依次加入双缩脲试剂?(即先加氢氧化钠,后加硫酸铜)

因为双缩尿遇蛋白质会变成紫色,这样可以检测生物组织里面是否含有蛋白质啊

检测蛋白质、还原糖、脂肪的实验

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可溶性糖中的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与班氏试剂发生作用,可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脂肪可以被苏丹III染成橘黄色.蛋白质

为什么用醋酸铅和硫酸铜沉淀蛋白质后,加入过量的醋酸铅和硫酸铜沉淀又溶解了?

重金属变性是不可逆的,这里的不可逆表示的是不能使蛋白质回到原来的结构状态,化学性质发生改变,而不是物理状态的不可逆

进行蛋白质的检测时,研磨时要加入石英砂,不加组织液中还原性糖减少,使鉴定时溶液颜色变化不明显.

检验蛋白质的是双缩脲试剂,检测还原糖是斐林试剂,而双缩脲试剂A的成分是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0.1g/mL的水溶液;双缩脲试剂B的成分是硫酸铜的质量分数为0.01g/mL的水溶液.斐林试剂虽然甲液乙液的

检测蛋白质的试剂是

双缩脲试剂.

检测核酸、蛋白质分子量的方法

一般来说是电泳法,核酸用的是琼脂糖凝胶电泳,蛋白质用的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通常在样品的旁边,会跑一个由多种已知大小的样品组成的marker,这样在你的条带跑出来之后,就可以看出其大小了,核酸最多可以

请问制取乙酸乙酯时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乙醇

1.在有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类跟水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盐和醇.2.若无酸或碱存在的条件下,酯也能水解.只是水解速度很慢(如通常情况下,乙酸乙酯需16年才可达到水解平衡).所以要加入足够的乙醇

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检测方法

茚三酮法是比较粗糙的方法,如果你只是想知道含量,不测序,你有HPLC,为什么不用HPLC,先过标准品,再测你样品的水解产物,多方便.

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中配制银氨溶液时,为何不可加入过量的氨水?

不太对加入过量的氨水容易在银镜反应中生成受热或撞击时有爆炸的危险的雷酸银Ag(ONC)银氨溶液久置后容易生成AgN3,受振动时很容易分解而发生猛烈爆炸.发生过银镜反应的试管要及时清理,不然会生成雷酸银

在制作氢氧化铁胶体时加入过量的氯化铁溶液时为什么得不到胶体?

因为氯化铁胶粒本身带正点,如果继续加入氯化铁溶液,则产生的氯离子会中和掉氯化铁胶粒的电性,使胶体聚沉

在制作氢氧化铁胶体时加入过量的氯化铁溶液时为什么得不到胶体

氢氧化铁胶粒由于吸附带正电,彼此相斥,聚不成大的颗粒,才不沉淀.若加入过量电解质即氯化铁,其中阴阳离子会中和氢氧化铁胶粒吸附的带正电粒子,使氢氧化铁胶粒不再带电,彼此聚在一起,沉淀下来

鉴定黄豆组织中存在蛋白质时,向组织样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的正确方法是?其中双缩脲试剂B液的量只有4滴,而不能过量,为什么?

步骤:先向试管内注入2mL黄豆组织样液;然后向试管内加入2mL双缩脲试剂A,摇匀;再向试管内加入3~4滴双缩脲试剂B,摇匀双缩脲试剂B液不能过量是因为:加入过量的双缩脲试剂B,CuSO4在碱性溶液中生

为什么在蛋白质的检测中,双缩脲试剂B只有4滴而不能过量?

A是NaOH,B是CuSO4化学里学过啊这两种溶液大量混合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的

在分离Fe3+,Al3+,Cr3+时,为什么要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同时加入H2O2溶液

三者分离原理如下:1、NaOH加入时使产生Fe(OH)3沉淀2、Al(OH)3和Cr(OH)3溶于过量NaOHCr(OH)3+NaOH=NaCrO2+2H2O3、Cr(III)被H2O2氧化,再加Ba

配制银氨溶液时加入过量的氨水,生成雷酸银的化学方程式?

都没有C怎么生成雷酸银?雷酸银是这样制的吧3AgNO3+2CH3CH2OH→3AgONC+CO2↑+6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