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角abc,ab为2厘米,bc为4厘米,作高ad,ce,求ab除ce的值

来源:学生作业帮助网 编辑:作业帮 时间:2024/06/10 17:17:43
如图,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12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

1.t=1s时PQ=2,CQ=2∵D为AB中点,∴BD=6PC=BC-PQ=6又∵AB=AC=12∴∠B=∠C∴三角形BDQ≌三角形CPQPQ=DP证完2.设Q点的速度为m则CQ=mt,PC=8-2t

如图,已知三角形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

(1)1.证明:在三角形BPD与三角形CQP中BP=3=CQ,角B=角Q,BD=5=CP所以三角形BPD与三角形CQP全等.2.若三角形BPD与三角形CQP全等(点对应)则CP=BD=5厘米,那么CQ

如图ABCD为直角梯形,AB=15厘米,AD=12厘米,阴影部分面积为15平方厘 米,梯形ABC

将BE延长与CD相交为F在梯形ABCD中,AB=15厘米,AD=12厘米,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5平方厘米,ABC的面积=AB*AD/2=15*12/2=90平方厘米.ABE的面积=90-15=75平方厘

如图,bd为角abc平分线,de垂直 ab,三角形abc面积30㎝,ab18厘米,bc12厘米求d

先从C点向AB边做垂线,得到F点CF就是AB边的高三角形ABC面积=CF*AB/2因为BD为角B的角分线所以D点是AC的中点所以ED是三角形AFC的中位线所以ED=1/2CF,带入三角形ABC面积公式

如图在rt三角形abc中,角c=90度,ab等于10厘米.

题目:如图,在RT△ABC中,∠C=90°,AB=10cm,AC:BC=4:3,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向点B运动,速度为1cm/s..同时点Q从点B出发沿B-C-A方向向点A运动,速度为2cm/s,

如图,在△ABC中,AB=AC,AB>BC,周长为16厘米,AC边上的中线BD把△ABC分成两个周长差为2厘米的三角形,

设AB=x,BC=y则AC=x那么由题意可得2x+y=16①△ABD与△BCD的周长之差实质可等于AB-BC之差等于2所以x-y=2②由①②可解得x=6,y=4所以AB=AC=6,BC=4

如图,已知△ABC中,AB=AC=16厘米,BC=10厘米,点D为AB的中点.

(1)∵AB=AC=16厘米,点D为AB的中点,∴BD=8厘米,∠B=∠C,①若点Q的运动速度与点P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与△CQP全等,理由如下:根据题意得:经过1秒时,BP=CQ=2

如图,三角形ABC为等腰三角形,D为AB中点,求阴影部分面积.单位厘米

把半圆对折一下,你就会发现,阴影的面积等于等腰三角形的面积的一半.所以,阴影部分的面积是6*6/4=9平方厘米

如下图,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AB=20厘米,图中阴影部分1比2多7平方厘米,则BC等于多少厘米?

依题意,阴影部分1比2多7平方厘米,则半圆面积比三角形ABC面积多7平方厘米.半圆面积-三角形ABC面积=7π(20÷2)^2÷2-20BC÷2=750π-10BC=7BC=(50π-7)÷10BC=

如图,已知△ABC中,∠B=∠C,AB=8厘米,BC=6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每秒2厘米的速度由

(1)BP=2t,则PC=BC-BP=6-2t;(2))△BPD和△CQP全等理由:∵t=1秒∴BP=CQ=2×1=2厘米,∴CP=BC-BP=6-2=4厘米,∵AB=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BD

如图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四边形BEFD为正方形,已知AB、BC的长度分别是12厘米,20厘米,则正方形的面积为多少

连接BF,△ABC的面积是12×20÷2=120平方公分△ABF和△BCF的面积和120平方公分因为DF=EF,则EF=120×2÷(12+20)=7.5公分正方形面积是7.5×7.5=56.25平方

在三角形ABC中,如图,角ABC=90度,AB=5厘米,BC=3厘米,CD垂直AB于D,求CD的长

应该是∠ACB=90°吧.∵△ABC是直角三角形,AB为斜边∴则有AB²=AC²+BC²(勾股定理)又∵AB=5厘米,BC=3厘米∴代人可得AC=4厘米S△ABC=1/2

如图,已知△ABC中,AB=AC=10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且∠B=∠C

速度不相等了,说明应该要构成新的全等三角形.当P在BC中点上时,这两个三角形全等.BP=4,速度为3cm/s,那么时间是4/3∵CQ=5(证了全等得到的),所以速度是5/(4/3)=15/4

如图,AD是三角形ABC的中线,如果三角形ABD的周长比三角形ACD的周长多2厘米,且AB与AC的和为16厘米,求AB,

ABD的周长=AB+AD+BD①;三角形ACD的周长=AC+AD+CD②;再有由AD是中线得到BD=CD;然后由ABD比ACD周长多2厘米,用①-②=2得到AB-AC=2,与AB+AC=16分别求出A

如图,在梯形ABCD中AD平行BC,角ABC为45度,角DCB为60度,AB等于根号2厘米,求DC的长

过A,D两点分别作 BC的垂线AF,DE,则AF=BF=DE=1由于∠C=60°,所以:CD=2/√3=2(√3)/3再问:CD=2/√3=2(√3)/3什么意思再答:2/√3的意思是:2是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ab等于ac,d是ab的中点,且de垂直于ab,三角形bcd的周长为八厘米

∵D是AB的中点,DE⊥AB∴DE是ABr垂直平分线∴AE=BE∵三角形BCE的周长是8∴BE+BC+CE=AE+CE+BC=AC+BC=8∵AC-BC=2∴2AC=10AC=5AB=AC=5BC=8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角C=90度,AC=12厘米,AB=25厘米,点D在BC上,DE垂直于AB,垂足为E,且DE=D

很简单的,首先连接AD,根据已知发现三角形ADE与ACD为直角三角形,而CD=DE,AC为公共边,所以三角形ACD与ADE全等.所以AE=AC=12,BE=AB-BE=25-12=13

如图已知△ABC中,AB=AC=12厘米,BC=8厘米.点D为AB的中点,如果点P在线段BC上以2厘米/秒的速度由B点向

1.t=1s时PQ=2,CQ=2∵D为AB中点,∴BD=6PC=BC-PQ=6又∵AB=AC=12∴∠B=∠C∴三角形BDQ≌三角形CPQPQ=DP证完2.设Q点的速度为m则CQ=mt,PC=8-2t

如图,已知△ABC中,AB=AC=12厘米,BC=10厘米,点D为AB的中点.

1①全等,因为BD=PC=5,BP=CQ=3,角PBD=角PCQ所以全等②速度不相等,所以QC=BD=5,设行X秒,BP=3X,PC=8-3X.又因为全等,所以BP=PC,所以X=4/3.Q的速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