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道德与利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5 18:43:22
请老师以“道德与利益”写一篇话题作文
解题思路: 。道德是社会群体认可的共同的行为准则,是延续与固化的文化心理,道德的内涵可以从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人生修养等方面去挖掘,含义明确、范围广阔。利益的界定则要经过一番推敲。从概念的内涵而言,利益在狭义上指物质层面,但在广义上还包括精神层面,例如名声、评价、认同等;从概念的外延而言,利益是客观给予的,并非主观愿望的达成,因而要注意获取途径的差异。
解题过程:
提供两个不同材料,相同话题作文的分析与例文!希望你能满意!
【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从中引出一个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小孩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很感动,于是送了一头牛给他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当时一头牛价格昂贵,类似现在的一辆豪华摩托车。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这让他很苦恼。孔子听说此事后对这个学生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都可以心安理得地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春秋时鲁国政府有一条规定,鲁国人到国外旅行,凡是看见在外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可以先垫钱把他赎回来,回国后再到政府去报账。孔子的一个学生把一个沦为奴隶的人赎了回来,没有到官府报账,人们都夸他品格高尚。孔子听说此事后,不仅不为自己的学生受称赞而高兴,反而非常生气,很严厉地批评了他一顿,说他的行为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赎回来,因为人们假如垫钱赎回了奴隶,不报账自己会蒙受损失,而报账了则说明自己的人格不如孔子的学生,于是以后只好假装没看见。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 + 自定话题”的作文题,关键在于审题,应认真阅读材料,归纳概括出材料的主旨,然后围绕材料主旨,确定一个积极的健康的话题。值得注意的是,概括出来的多则材料的主旨必须涵盖每一则材料。前面作文题中两则材料讲了孔子及其弟子的两个故事,第一则讲的是孔子表扬学生见义勇为后收取贵重酬谢礼品,第二则讲的是孔子批评学生赎回奴隶后不到官府报销。两个学生一个是救人,一个是赎人,概括起来都是善举;一个学生收取报酬遭到人们非议却得到孔子表扬,一个私人掏腰包得到人们夸奖却受到孔子的责备。可见孔子是赞成善举得到酬报,不让行善之人蒙受损失的。这里会产生一个疑问:一向倡导儒家道德的圣人为什么这样看重钱财?解答这个疑问正是完成这篇作文的关键之所在,它涉及到利益与道德。请看下面这篇满分作文。
【例文展示】
道德旗帜下的沉思
抚卷于案,初对孔子的话语感到不解:义救鲁奴而不报账的学生受责备,同样是救人一命却收下谢礼的学生反得表扬。掩卷沉思,方觉意义深远。
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个人虽然收了贵重酬劳,但最大受益者却是国家和社会,孰大孰小,不言而喻。其实德与利的关系并非完全对立,只是因为在我们的心中高树道德旗帜使我们对一切与之稍有偏差的行为做出错误的判断。
古人云:“格超梅之上,品在竹之间;德馨心必正,质雅品自高。”的确,道德是高尚的品格。从古到今,道德是永恒的话题,它是做人的基础,无德者不立。但是我们在推崇道德的时候又往往过激,好像道德与金钱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似的,在评价某个人的道德是否高尚时总会把所有的目光聚集在金钱上,这是不智的,甚至可以说是完全错误的。
千禧之年,袁隆平教授接受了500万元的首届“最高科学荣誉奖”,若照以上之论,那我们便应认为他没道德吗?不,袁隆平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口。相比之下,这500万对于他的贡献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便是以此激励科学家为国做出更大贡献,让世人明白中国是个尊重人才的国家,从而吸引更多的本国人才、留学者和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重奖效应”在这几年也确实卓有成效。
雅典奥运会中国取得历史性突破,赛后国家重奖了获金牌运动员,这件事引起很多议论,责难之语充盈于耳。但我认为重奖是一种催化剂,可以激励更多的运动员创造佳绩,说不定我们2008年还会因此夺得金牌总数第一呢。不能认为运动员拿了奖金就丧失了道德,女排队员不是集体捐款给慈善机构了吗?无独有偶,来华赚得巨资的皇马队员不也在去年SARS流行时将集体签名出售球衣的巨款捐给了中国慈善协会了吗?
当然,我们不能见利忘义,应该正确看待和处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前不久在雷州海岸面对落水渔民有人喊出的“先收费后救人”的话不免让人寒心,韩国某明星借“慰安妇”之名出“写真集”的事件更是让人为之愤怒,这种重利轻德,一心往钱里钻的行为令人不齿
把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处理好,在市场经济形势下尤为重要,我们不应偏颇地盗用道德概念,而应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道德问题。
朋友,让我们用理智去审视利益,用理智去维护道德吧!
【点评】作者用两句话高度概括材料,简捷地引出了话题,入题快;行文紧紧抓住了人们对孔子观点不理解这个关键,提出“看问题做事情应以谁为最大受益者为出发点”的观点,审题准;援引古人的话先退一步,承认道德的重要,再指出片面过激推崇道德的错误,分析实;列举袁隆平和雅典奥运会获金牌运动员接受国家重奖的正面事例以及雷州海岸和韩国演艺圈的反面事例,有力论述了论点,材料鲜明准确。
利与义可以得兼
长期以来,就利与义二者的关系而言,人们普遍认为接受了利就意味着失去了义,似乎利与义之间的关系是非此即彼的,是不可能有机结合的。其实,这种传统的道德观念是错误的。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义和利是可以统一的,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值得提倡。
孔子有个学生看到一个孩子掉进湍急的河里,就奋不顾身地跳下去把他救起。这个小孩的父亲送他一头牛表示感谢,他高兴地接受了。大家议论纷纷,认为他太贪心。可是孔子却对他说,你做得对,因为你的行为向社会宣告:只要冒着危险救了人,无论多大的奖赏你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救人。
在我看来,孔子学生的做法是正确的,他冲破了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缺少对“人们思想上的误区”的阐析,即“要回报就是不义之人”,而且要与下文“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的反问句衔接)当今社会,也有许多像孔子学生这样乐于助人的人,他们也获得了应有的回报,难道他们就是不义之人?雷锋的那种做好事不留名的精神固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却不能成为束缚我们思想的枷锁。墨子曾经说过:“义,利也。”这只是简单的三个字,却准确地阐明了利与义的关系。利是义存在的基础。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革命是在物质利益的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精神,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可见,一方面,利益的确是这种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的道义的前提。另一方面,义又是对利的规约。“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从眼前利益出发,不顾大义,大肆涨价赚钱。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却毫不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神威固然)重视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果然,“非典”过后,神威药业销售业绩一片大好。由此看来,符合道义的利才能长久,神威药业就是将义与利巧妙地结合,既不违背义,又获得了利,利与义的相互结合造就了一个企业的辉煌业绩,利与义不再是孟子所说的“鱼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的对立关系。
朱熹曾经说过“利者,义之和。”利与义是统一的,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正是由于符合道义,所以人们才能获得长久的利;正是由于存在着利益,所以人们才能做更多符合道义的事。正是把利与义相互结合,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和谐,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榜样引领我们前行
一件事的发展必有它的原因,好的原因会带来美好,坏的原因会沦为堕落。 一一苏格拉底
孔子因一个学生救人收礼,称赞了他,另一学生救赎同胞并放弃自己垫付的赎金,却批评他了。在我们眼中,前者是功利的,后者才是高尚的。孔子为什么给我们留下相反的答案?(首段涉及材料即可。无须展开)
也许孔子认为,榜样的作用在于对社会行为的一种引导。一个社会总是有钱的人少,缺钱的人多,如果赎人受金被视为不好,哪么谁还愿去做麻烦贴钱的事?做了奴隶被赎的自然就少了。所以孔子认为,子贡赎人不受金,不足给世人做楷模。
同是救人。孔子听了子路的故事却高兴说:“自今鲁国多拯于溺矣。”孔子认为,子路见义勇为,下水救出溺水的人,被救者感恩子路,送他一头牛,子路接受了馈赠。这样为善得报将在鲁国产生深远影响,以后下水救人的事会日益增多。(在对材料的引用复述中展开分析)
同样为善,孔子贬子贡彰子路。(再次强调问题,让思路集中不偏斜,也为更深地分析引导)还因为一般人仅看到不同的行为就比较评议,而孔子看到的不仅是两个人不同的行为,还看到这些行为可能导致的社会后果。因此,他得出不同的结论。
孔子这样的结论,实在源自他对世间人情的深刻理解。我们从来不缺榜样,为何后来者寥寥?我们推崇崇高,为何崇高总在别处?(这是根据上文的话改变而成)收下谢礼的学生虽然收了贵重的报酬,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是被救的人。人的生命与一头牛,孰大孰小,已不言而喻。其实,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并不完全对立,而是我们判断事物的原则常常极端。道德与金钱也不是天生的“不共戴天”的敌人。如果我们评判事物不只论现行,还谈到流弊;不只论一时,还看到久远;不仅论一人,还论及天下。那么得出这个非凡的结论的,就不仅仅只是两千年前的孔子了。
千禧之年,首届500万元“最高科学荣誉奖”授给了袁隆平教授。他接受了。这能说他道德情操不怎么样吗?不。他的二系法杂交稻技术的推广,让中国,让世界多养活了亿万人。比之于袁隆平的贡献,这500万实在是微不足道。国家之所以设此重奖,是想通过这个榜样告诉世人:中国尊重人才,中国渴求人才。孰大孰小,早已不言而喻。
常识告诉我们:榜样可以引领社会风气。但树立的榜样定要考虑大多数人的水平和境界,如果按照少数优秀分子的标准为大多数人定做制度,那就是完全的空中楼阁。生活中精神固然重要,但物质也不可少。多元化的社会,“鱼与熊掌”常常是可以兼得的。只有互惠,共赢的榜样——才能真正引领我们在道德与生活中前行。
规则颂歌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氏教导子孙们小心谨记,谨记之甚,似生出了规矩既立不容违反的道理。
孔子赞成做善事应有善报,更不能让行善的人蒙受损失。你可能疑问:行善为善,为什么不敌善有善报?因为它涉及的不仅仅是个人而是社会的利益与道德的问题,是规则问题。
“ 当一切的规范和禁忌都不存在的时候,你离邪恶有多远?”这是恐怖片《隐身人》海报上的一句话。一个透明人面对那不透明的世界时,潜伏在其心底沉睡的欲望开始苏醒,于是,就有了那个邪恶的隐身人以及这部惊悚的影片。
每个人心底都静置着邪恶,而禁锢邪恶的束缚一旦开启,那么就有了人类历史上诸多的暴行。即使仍在规则束缚之中的人见到禁锢以外的人一次次满足欲望时,他们也会蠢蠢欲动,争先恐后地做“隐身人”。
欲念的压制来源于道德,这是一种来自人类长久社会活动中积累的理念,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是我国古代儒学的中心之道,但古人云:无德必亡,唯德必危。这就是说,没有强制力量的道德是苍白无力的。从这一点来说,法家倡导的“以法治国”才是治理社会的有效的、切合实际的方法,而所谓的“以德治国”只是一种“乌托邦”。
人性所致,我们无法抑制欲念的衍生,舆论力量的攻击,却可以约束因此而导致的行为,这就是规则。我们内心的邪恶或善良可能将某种规律颠覆千次万次,但带有惩罚性的规则使得意外无法出现,从而形成法制社会。因此,我们应牢牢握着规则的准绳,决不违反规则。
纳撒尼尔·霍桑写过:“在看似伤乱的世界中,我们每个人被规范地放在某一个位置,一旦脱离了这个位置,我们将被这个世界遗弃。”他笔下的威克菲尔德违背的是另一种规则,一种社会法则。
正如《麦田守望者》中斯宾塞先生对霍尔顿所说:“人生就是一场球赛,我们都要遵守每一项这样或那样的规则。”是的,我们生存在这个社会,参加这样的“球赛”,只要遵守既定的“规则”,才能将“比赛”进行到底。

【原题回放】:
有一位英国农场主,他庄园里的果树长得特别好,而他的周围农场中的果树却长得很差,于是到栽种的季节,这位农场主便把那些优质的种苗分送给他周围农场的人。人们觉得很奇怪,他为什么这样道德高尚、慷慨大方?这样他收获的果实就卖不出那么好的价钱了。而农场主回答说:“如果我的庄园周围都是劣等果树,那么那些果树的花粉还是会通过蜜蜂传播到这些优等果树中来。这样一来,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
古往今来,人们一直都在审视道德与利益的关系。请以“道德与利益”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注意: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字。
【指导点拨】
1、 话题关键词的解读。道德是社会群体认可的共同的行为准则,是延续与固化的文化心理,道德的内涵可以从传统文化、社会价值观、人生修养等方面去挖掘,含义明确、范围广阔。利益的界定则要经过一番推敲。从概念的内涵而言,利益在狭义上指物质层面,但在广义上还包括精神层面,例如名声、评价、认同等;从概念的外延而言,利益是客观给予的,并非主观愿望的达成,因而要注意获取途径的差异。
2、 话题关系的解读。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一般认为是相互取代的关系,即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但这种关系的出现有特定的背景,即两难选择的异常状态。若将其放在常态下考虑,我们就会发现其互存共生的一面。这也是后现代社会的一个特征:多元融合的和谐取代非此即彼的冲突。除了能说明其双赢的关系外,若能提出平衡两者的做法或思路,文章则能锦上添花。
3、 素材引用。
² 德利并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李文哲)
² 守望道德的永恒,才有利益的长存。如导致“大头娃娃”的假奶粉制造者,虽然获得暂时的利益,但最终受到法律的严惩。(周颖瑜)
² 冯谖替孟尝君烧契买义。(张琳)
² 文学道德PK物质利欲——曹雪芹PK新生代作家(李颖贤)
² 德国理性反思战争灾害,赢得敬意与掌声。(信泓宇)
² 美国人利用自由女神像的废料,再生营利。(信泓宇)
² Bill•Cats向印度捐献资金,赚取机遇成本。(史俊恒)
² 唐太宗广纳忠言,爱民亲民→贞观之治(萧润仪)
² 利益,呼唤道德的觉醒——曲小雪由捍卫权益到坚守人格尊严的圣洁。马寅初坚守立场,忧虑及牺牲的意识。(刘宇焓)
² 科学领域的人文关怀——反盗版、克隆伦理。(叶葆莹)
² M记在北京代售公交车月票,赢得客源与财源。(叶韵怡)
² 日本民族自尊心的异化,放弃了与中国的共同利益。(区卓能)
² 欧洲人放下成见,联合与美国抗衡。(区卓能)
² 日德对战争的不同态度导致其不同的社会地位。(薛如君)
² 每每世界各地发生天灾人祸,中国政府总能从道义出发,不计种族、不计利益、不计得失,在人力物力等方面资助受灾的国家和地区。例如前不久的印尼大地震,中国政府在第二日便捐资1000万美元,并派出医疗队协助救援。在世界竞争中,中国政府以友善诚意的姿态与世界各国合作互利,在世界的政治舞台上赢得了阵阵赞赏的呼声。(郭)
² 北京有胡同,上海有里弄,大都市要有文化建筑的标志和象征,西关大屋应算是广州在这方面的标志。然而,随着老城区的进一步开发,现代的经济意味逐渐逼近我们的生活,而传统的文化气息却慢慢远离我们的视野。在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关系上,道德与利益的制衡和双赢值得我们深思。政府斥资数百万平移锦纶会馆,既为康王路的开发和上下九商业圈的发展让路,也让锦纶会馆得以完好无缺;耗巨资整饰上下九步行街,恢复满州窗、石板路的民国建筑风格,让上下九在延续再现西关传统特色的同时,增加了其在广州商圈的竞争力。(郭)
【例文鉴赏】
守望者
生命坠入时光长河,接受时光的洗礼,挑战命运的摧残。风,再次刮起,吹散了表面的尘埃,那颗固守道德原则的心再次浮出水面,不但未被滚滚的浪滔吞噬,反而变得更为清晰透彻。在历史舞台上为世人演绎了一幕绝美的舞剧,闪烁着耀眼夺目的光彩。此刻,满溢的幸福足以抹去那曾经为道德付出所遗留的伤痕,获取了渴求已久的利益──幸福。
慈善歌者
阳光穿透云层,穿过树叶,洒进了充满死亡气息的房间。曾经用歌声带给人们欢乐,用舞台构筑人生课堂。病魔夺取了甜美的歌喉,上帝收回嘹亮的声音。即使告别了舞台,告别了掌声,却依旧不能告别那群眼神渴望吸收温暖与爱的孩子。不惜向生命借贷,把一生的时间给予了失学儿童,掏光所有资产当一个慈善的歌者丛飞。
丛飞,一位丝毫没有保留地将自己献身于慈善事业的歌者,一位无私捐助让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的志愿者,一位心中时刻挂念那批可怜孩子的父亲。坚守履行道德原则的信念,让他即使歌喉不如往昔般嘹亮,却嬴得了包含惊异的喝彩,得到了帮助别人的快乐。在病入膏肓之时依旧乐观的安慰他人,因为他获取了最大的利益──幸福淹没了痛苦。
平凡护士
感叹生活过于平凡,认为世界以现实漠视了她。沮丧至极之时,她救助了那对依偎于街角的父女。始终无法漠视那一幕──苍老而贫寒的老农抱着被车撞伤的女儿,苦苦地恳求路人的帮助,却得到冷漠无情的忽视作为回应。心底的呐喊声告诉她:作为护士最基本的原则便是救死扶伤。于是她免费为小女孩包扎。
淡忘了这件平淡的小事,继续策划生活方式,悲哀认为幸福早已远去。此时,淳朴的老农却带着痊愈的女儿送来一大袋桃子,感谢她的无私救助。看着那袋又红又大的桃子,听着老农感激的话语,恍然间她终于觉悟到她所拥有的幸福早已是满满的了。对世界绝望,却依旧坚守履行道德原则不对他人绝情。仅仅是那一点点仁慈的信念便让那怨恨的心获取了可贵的利益──幸福的唤醒。
守望道德的路途也许崎岖难行,别忘了布满荆棘的小径才别具一格。始终如一地坚守自己的信念前进着,雾散后,在下一个转角处,或许,上帝早已静静地等待你的到来,恩赐些许利益作为奖赏。此刻便会感激领悟道:幸福偏爱定位于容易被忽视的角落不曾离去。
同守望人类最脆弱又最坚固的道德屏障,为流浪陌路饥饿难耐者送上一捧粗食,为濒临死亡痛不欲生者点燃一丝希望,为陷身邪道自私自利者洗脱一身罪恶……让高尚的精神进驻心灵,用道德的信念灌溉心田,幸福的硕果累累,此刻获取的利益难道仍不满足吗?
点评:语言之美让我慨叹笔力之深厚,诗意优美的文字流淌着心灵的深切呼唤。在文中,我读到了怜悯人生的情怀,读到了呼唤人性的焦灼,读到了追求圣洁的渴望。守望心中的执着,固守命运的向善,人生才有耀眼的光辉。
道德与利益
(建议改为:警惕科学界的伦理缺失)
走在大街上,乱丢垃圾的现象屡见不鲜;走在马路上,闯红灯的事时有发生;乘坐公交车,拥挤上车的人比比皆是……现代人为了个人利益,抱着一个个看似理直气壮的藉口,一次次随心所欲地作出与道德背道而驰的行为。(所举事例不是太恰当,拔高也就显得牵强)于是,人们不禁要问:究竟道德与利益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呢?道德与利益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呢?如何让两者双赢呢?
“非典”的警醒
在病毒突然袭击时,在人们毫无防备下,在社会形成恐慌中,大家似乎才会把卫生问题重新提起,才会把不卫生的行为看作一种罪恶,才会把保洁工作放在首位。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小事都被人们忽略了:打喷嚏时要捂住口鼻,不要乱丢垃圾……这些在道德范围内的事只能靠人们的思想觉悟了,可是我们的道德观念时常被个人利益所掩盖。(这个结论来得太匆忙。尤其是后半句,没有在事例中体现)
但在特殊时期,人们会发现只要人人遵守了这些道德,大众的利益便从中体现(具体表现如何呢?未能细说):我们的环境更干净,病毒无处可侵,从而个人健康更有保障,这样社会是否变得更和谐呢?
网络的启示
在互联网起主导媒体作用的现今社会,无尽的信息几乎可以一瞬间到达世界各个角落,各式各样的媒体被下载了又复制,复制了又抄袭,“方便快捷”让许多人往往忘了尊重原创、崇尚正版、维护版权。在法律未能所及的范围内,更多的人抱着一种“不要白不要”的心态,在利益的驱使下,甚至原来有道德意识的人也被同化了,“免费”“共享”竟成了正版的大敌,翻版的催化剂。
但人们有否换换角度思考呢?一旦网络上完全充斥这抄袭之风,我们对网络信息的信心也随之而丧失。我们只能费更多的心思去辨别其真假,这时“快捷方便”的背后可能隐含着更大的隐患和危机。(补:就是虚假信息的泛滥。这段论述切题,有气势!)可是如果我们都守着一份道德,那么一切有形的和无形的知识产权都得以保存,保护别人的利益,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的利益。(能从任意下载的弊端思考,触及知识产权的影响问题,角度非凡,视野独特!)
克隆的思考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句不太切题,似有套话之嫌,改),在科学飞速发展的同时,有识之士都意识到伦理道德显得日益重要。克隆技术的出现,让伦理道德一下子成为科学界的命题。
科学是把双刃剑,这项前沿技术如被善用,它将会造福人类,造福自然;但如果在邪恶利益的驱使下,它却又会是人类的灾难。(视野开阔,立论高远!)有谁希望看到有两个“自己”,又有谁希望恐怖分子被复制呢?于是,有道德的科学家们都有了共识:伦理道德应是利益的前提,它应放在首位。只有在遵守道德伦理及大自然的总规律下,利益才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从克隆技术与道德的制约,思考科学中的伦理关怀,把人文素养延伸至科学领域,体现作者细微的洞察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道德与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在千百年来的道德教化下,“厚德载物”深入人心,我们相信道德与利益双赢是可以做到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社会更和谐。多想想道德,多遵守道德,多维护道德,长远的利益造福你,也造福大家。(这段的论述,语言过于通俗化,应该有人文情怀的穿透)
点评:文章能从科学领域中思考道德与利益的关系,确实让我们眼前一亮,体现出作者厚重的科学良知,也体现出语文素养对语文学科的超越和对社会现象的穿透。尤其是后面两个事例,每一句都叩问着我们的心灵,引发我们的深刻思考。相对而言,第一个事例则写得比较随意,可以与论题再紧密联系。另外,开篇和结尾还需要认真琢磨,在气势和意蕴方面再作探索。
真诚的道德 真正的利益
有一种给予,能带给他人希望,也是自我情操的升华,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帮助。
有一种表情,能让人感到温暖,也让自我心情顿时开朗,那就是发自内心的微笑。
无论以何种形式,它们都无不体现了人类最真诚的一面——道德,而道德,也给人们带来了礼物——利益。
照亮他人,保护自己
夜色茫茫,只见远处有灯光摇曳。待走近一看,发现点灯的却是一位盲人。别人很不解,问他为何。那盲人平静而认真的说:“我点灯固然不是为了帮自己照路,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这样既帮助了别人,有保护了自己——让别人能看到我。”
灯光对于盲人,乍一想:的确无用。但细想一下:却能照亮他人的路,帮助他人,又能避免被他人撞到。盲人点明了道德之光,不仅照亮了他人,也保护了自己的利益。
“鲜花送人,余香留己”
三位女孩来到大花店应聘。其中一位,既不像人家学过专业插花,也不是花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因此她在试用期的业绩并不如其他两位,但她有一颗充满爱、充满希望的心:微笑着,忙碌着,把丢弃的残花用心修剪,送给路边的孩子,这一切,为她赢得了竞争。
她挂满汗珠的微笑,绽放着美丽迷人的花朵,散发着道德之香。正如她所说:“鲜花送人,余香留己”。道德的余香也给她带来了利益。
清廉为民,名世永存
羊续悬鱼于庭院,以杜绝来者再送礼;卜天璋劭农兴学,改善了百姓的经济状况;焦裕禄身患重症,仍带病为民奔波,不愧为人民的好公仆;任长霞打恶除害,赢得了群众的敬爱。他们一心为民,清白廉洁,所作所为都让百姓为他们的道德高歌颂扬,得到了人民心里最虔诚的敬意。
道德是埋藏于心底的珍宝,它因真诚而愈发闪亮,也因此照亮人们,赐给人们光明圣洁的礼物——真正利益。
点评:简单利索是文章最大的特点。一开笔就直接点题,三个事例突出细节,要言不繁,结尾再次点题。文章没有惊天动地的言论,没有眼前一亮的事例,没有独具特色的语言,用语平淡简单,却能清楚表达对话题的看法,独显质朴自然的风格。大家可以对以下两点作出思考:1、如何用尽量少的笔墨引用事例,突出与话题吻合的细节?2、当找不到太合适的事例之时,怎样用表达弥补?
道德才是最大的利益
长久以来,道德与利益似乎就像世仇般多年敌视,吴越般数代征战,水火般永不两立,他们正如那居住在人内心深处的天使与魔鬼。
古有资本家昧着良心残忍凶暴叛卖黑奴牟取暴利,今有煤矿主置矿工生死不顾赚获巨资,古往今来人类为一己私利而舍弃道德良知的事例层出不穷。若将其意义列出本文长度可围地球环绕N圈,字数计量单位得使用摩尔(这句话语境、风格均不符,修改!),然而道德与利益是否就必定水火不容?
前不久,导演陈凯歌为拍摄电影《无极》竟命人把天池一片洁白雪地用颜料涂成黄色,时候不顾道德扬长而去。而在美国,翻新自由女神像遗留下来的废料垃圾则是分类后,将铜铸成小神像,水泥,木头加工成底座,铝制成钥匙扣再售出,最终盈利百万。由此可见(这里的归纳太急,缺乏事例与论题的契合。应论述事例的哪些细节如何体现论题),道德与利益并非永远矛盾,同是处理遗留废物,一点智慧可使道德利益双顾全。
日本自古就是自尊心强的国家,可日前一些政客为国家利益政党私利,竟无耻否认侵华史实(结果怎样,即利益的损害体现在什么地方,要交代)。相比之下,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那包含着道德理性对历史反思的惊世一跪,不但丝毫无损德国形象利益,反而引起至世界的敬意与掌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源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由此可见自古以来国家的安定,富强,利益都是与统治者的德义紧密不分的。(这两个事例有环球视野、历史高度,好!)
事实上,道德可说是最大的利益。
世上虽尚存无数黑心公司弃道德利益以假冒伪劣产品挣黑心钱,可知名品牌哪一个不是以诚信道德优质产品制胜;虽还有无数贪官污吏舍良知贪污受贿鲸吞百姓血汗,可受人民爱戴的官员哪一个不是清正廉洁以公正道德为做人根本。无道德良知的黑心公司贪官污吏终将被检举控告,下半辈子的利益、自由烟消云散;而有道德诚信的企业官员必会平步青云,获取物质、精神上的收获。
所以弃道德而谋利益无异于饮鸠止渴杀鸡取卵,小得而大遗。(结尾要有力,从正面升华立意!)
点评:文章扬溢着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韵,站在事业、国家的角度看论题,自然眼光高远、气派不凡。排比的连番运用,增添了文章排山倒海的气势。在结构思路方面,明显还有些粗疏,有几处的行文比较随意。注意在结合事例的议论和结尾升华这两方面再加细致推敲。
不可或失
鱼与熊掌的选择,鸿毛与泰山的取决,似乎是恒久让人难以在残酷的世界里的抉择,那是灵魂的抉择,那是身躯的抉择。道德与利益不也是这样吗?
一年前,报道上,网络上都轰动一件事,为此闹得纷纷扬扬。就是从内蒙古来京的十九岁小刘,在紫竹院路的人行道上嬉闹,误入机动车道,与行进中的“宝马”撞了满怀,小刘当场双脚,双手骨折,宝马车也被撞坏,修车花了俩万元。在道德与利益面前,宝马车主选择了利益,毅然将小刘告上了法庭,索赔俩万元。
看似一切都理应,可为什么这件事会引起极大的关注呢?是小刘的身份,是同情心,是道德的呼吸。车主向小刘索赔,它突破了我们呵弱扶困的道德低限——小刘是农民,处于弱势,又是重伤者,应该得到呵护;宝马车主是富人,处于强势,且人未伤车轻损,应该适当承担些责任。站在利益的高度,“良知道德”四字就成了脚下之石,如此的不起眼。可要知道,两万元不过是宝马车上的一个零件,可这“天价索赔”足以让一个贫困家庭倾家荡产,让一个四肢折骨者因缺钱医治尔残疾终身!
利益真的不是一切,不是全部,不可定夺人的一生,甚至生态环境。触动我最深的是,电影《无极》对云南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破坏。一段段的评价令人震撼十足,“砍平了一片古杜鹃林”“砍伐百年古林”“碧沽天池生态水不可恢复”“天池下了地狱”…… 感叹于近几年,中国电影跟在好莱坞的后面亦步亦趋,学技术,学理念,就是没学习人家拍电影时的“环境伦理”。在拍摄《珍珠港》时,剧组专门雇了潜水员,在每次大爆前,深入到海底去把可能会受影响的乌龟,鱼群等赶开来,在拍摄《指环王》时,为了尽可能地保护野生植物的生命,剧组不惜耗费,在所到之处都铺下了巨大的地毯。这样一来,既便植物不可避免地被踩到,之后还能恢复。即使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他们仍然坚持做到这一点。在道德与利益中,他们选择了道德,中国人却始终把利益看作至上。
利益与道德,不可或失,一直认为道德总被放在一个高处,如果丢弃了它,心灵就会受到鞭笞,利益也只是神的诱惑,神的考验。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