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为何'人养玉,玉养人'?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6 01:53:14
为何'人养玉,玉养人'?
所谓玉养人就是玉有其灵性.玉是随心的,戴的时间久了,玉的颜色就越来越深,如果是透亮的白色玉,里面含有紫罗兰或者一块墨绿色,慢慢的绿色就浓了,淡淡的兰花颜色也很清晰.好的玉镯还能随事物、心情、天气而变化,心情好的时候它晶莹明亮;天气坏的时候它也暗淡无光.
  玉石能护人心脉,并释放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同时,玉在长时间与人体的接触中,吸收了人分泌的油脂与热量,也会变得愈加的温润,因此,我国人民从很早就发现了“玉能养人,人能养玉”道理,佩带玉是千古不变的高贵象征.
  世间流传着“人养玉,玉养人”的说法由来已久.这样的说法是否有科学根据呢?现就自己的理解谈一些浅显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朋友们不吝赐教!
  首先我们看一下翡翠的矿物组成.翡翠是由硬玉为主,含有钠铬辉石,铬硬玉,含铬硬玉,绿辉石,钠长石,霓石,角闪石类矿物,铬铁矿等矿物组成的变质岩.一般来说,组成翡翠的矿物成分极为复杂.但无色的翡翠的矿物成分的硬玉含量在90%以上.硬玉是链状的钠铝硅酸盐矿物.实验室研究表明硬玉是一个低温高压矿物.在200-300度,10000个大气压下形成硬玉.硬玉是一个他色矿物,就是说纯净的硬玉是无色的.那么翡翠的颜色又是哪里来的呢?这是因为硬玉矿物中的Al3+,Cr3+,Na+,Fe2+,Fe3+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类质同像替代.这种替代是有限的.否则将破坏硬玉的晶体结构.
  研究表明翡翠中的绿色和Cr3+,Fe2+有关.硬玉在常温常压下是一个稳定的矿物相.在常温常压下不会发生矿物相的转变.
  其次,我们看看翡翠的结构.翡翠的结构比较复杂,常见的有纤维交织结构,粒状变晶结构.变斑晶结构等等.种质好的翡翠一般是纤维交织结构,和细粒状结构.种质差的翡翠一般是中粒变晶结构,或者粗粒状变晶结构.
  三翡翠的形成及保存条件
  一般认为翡翠矿床形成于低温高压环境中.缅甸的翡翠矿床的形成和它所处的特殊地质构造环境有关.翡翠矿床形成以后就经历漫长的风化过程.翡翠矿床有原生矿(就是我们说的山料)和次生矿床(就是我们说的籽料).还有2者之间的过渡类型,残坡级矿床(就是我们说得山流水).
  翡翠形成以后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有些经历了全部过程,有些只经历了其中的一部分过程.但是,翡翠形成以后,都是在潮湿的环境下保存.翡翠是玉石,同种矿物颗粒之间,不同种矿物颗粒之间都有非常发育的程度不等的裂隙.这种裂隙体系中保存有一定量的吸附水.这种水的存在和变化会引起一些翡翠种水的变化.
  四翡翠玉器的加工过程
  玉不琢,不成器.传统中国玉器加工过程的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和蜡.这道工序的部分目的是封存空隙的吸附水.此外孔隙中由于蜡质的填充,降低了孔隙中矿物颗粒与空气之间的折射率的相对差值.这样显得裂隙不明显,也隐藏了一部分的绵.绺.
  五翡翠存放和销售过程中的变化
  翡翠商家在销售过程中,翡翠摆在柜台里.通常柜台里都会摆一些装水的玻璃器皿.这仅仅是为了装饰效果吗?其实不完全是这样的.这是柜台橱窗里由于有强光源的照射,翡翠会失去孔隙间的吸附水,以及蜡质会老化,变黄.湿润的环境有利于保存水份和延迟蜡质的老化,挥发.很久没有卖出的翡翠商家还会过一段时间再重新煮蜡,抛光的.
  六佩戴过程中翡翠的变化
  翡翠饰品佩戴的初期,细心的消费者可能会发现翡翠会变干,绵绺增多了.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是因为加工过程中的蜡质由于佩戴过程中被破坏掉.还有失去了一部分原来存在空隙中的吸附水原来被隐藏的缺陷也暴露出来了.这样显得翡翠不如当初那样漂亮了.但是随着佩戴时间的增加,人体分泌的一些油脂,有机质会逐渐侵入到翡翠的微裂隙中.另外由于佩戴过程中翡翠不断和皮肤,服装之间相互摩擦,相当于不断地给翡翠抛光.这样翡翠又光亮了不少.
  七盘玉
  玩儿古玉的人都知道盘玉会增加玉质的光亮和润度.盘玉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给玉石抛光和增加有机质的过程.
  那么人养玉的观点是否有道理呢?个人观点这是无疑的.前面已经分析了翡翠佩戴后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可以导致翡翠的优化.玉石佩戴时间越长,玉质就越好.相反,玉石存放只会导致玉石的玉质相对变差.其原因前面也已经讨论了.但还需要说明的是是不是所有玉质的玉石都一样的呢?显然这也不尽相同的.从翡翠的结构上我们可以看出,纤维状结构,细粒状变晶结构的玉石,由于组成玉石的矿物颗粒结晶细小,矿物间的孔隙很小.这样的玉石显得很细腻.这样的玉石佩戴前后变化不是很明显.玻璃种,冰种,糯种的,变化不大的.相反,一些具有中粒,粗粒变晶结构的玉石,佩戴前后会有比较大的变化.
  佩戴过程中会有颜色变化吗?前面我们分析了翡翠的致色原理.是由于致色的离子Cr3+,Fe2+类质同像替代硬玉中的Al3+导致翡翠的绿色.尽管这种类质同像替代是不完全的替代.但是由于它在常温下是稳定的,不会发生矿物相的转变而有这些致色离子的变化.同时佩戴过程中也不会有致色离子的带入而进入硬玉矿物的晶格中.所以,佩戴过程中不会有由于致色离子的变化使得翡翠颜色的增加.但是,由于佩戴过程中油脂,有机质进入翡翠的微裂隙中,造成种水的变化,玉石的透明度增加,显得颜色也随着变绿,这种假相.而不是真的变绿了.
  我们还认为,佩戴过程中的这种种水的变化,和人体的皮肤性质有关.油性皮肤的人由于分泌的油脂较多,这样皮肤的人佩戴翡翠的效果更好.而干性皮肤的人分泌油脂相对较少.佩戴翡翠效果就差一些.另外是不是年轻人佩戴要比老年人效果要好一些呢?也许还有待于观察研究.
  至于玉养人呢?一般来说,玉石和人体之间并不存在着很明显的离子交换.翡翠中也并不明显存在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所以,我们认为“玉养人”的道理至少从目前还不好解释.我们更认为这更多的是一种心理暗示作用.这是心理学的研究范畴.还是留给学心理学的人研究吧.
  这里,我们仅仅探讨了翡翠中一部分品种.对于翡翠的翡色,紫罗兰没有涉及.翡的问题和翠还不太一样.翡的颜色是由于一系列含水的氧化铁矿物组成的.这些铁矿物在自然界会有一系列变化.所以翡的颜色有时间在另行探讨.
  相传盘古死后,他的呼吸变成风和云,他的肌肉化成土地,而骨髓就变成玉石和珍珠,因此玉器被视为吉祥物,具有驱邪避凶的魔力.从古到今,不少人把它作为家传之宝或定情信物,甚至认为是君子的象征.《礼记》曾记载:“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忆力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
  而《说文解字》亦称玉是“石之美者”,因此人们对玉器的崇高情操可见一斑今天,玉石已成为深受欢迎的装饰品与艺术品,传说玉器具定惊、趋吉避凶之效,能保佩带者平安吉祥、富贵长寿,有深远寓意.中国人认为玉器可令佩带者凝神聚气,而圆形的玉更代表天地之司的和谐圆满,所以玉环、玉扣及玉厄等圆形饰物都非常受欢迎.玉的颜色除了从自到绿外,还有黑色、棕色及红色,而最受中国人喜爱的颜色则首推清澈的绿翡翠.佩戴玉器不仅因为它能起到美丽装饰,而且它还有促进人体健康的作用.
  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将玉石用于医疗保健.如《神农本草》、《本草纲目》等古代医药名著中都有记载:玉石有“除中热,解烦懑,润心肺,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疗效;有106种玉石用于内服外敷的治病方法.还记载:玉石若“久服耐寒暑,不饥饿,不老成神仙”.
  根据现代生物、物理、化学分析:许多玉石中含有对人体有益的十多种微量元素:如金、银、硅、锌、铁、硒、镁、锰……由于玉石学是蓄“气”最充沛的物质,故经常佩戴玉器能使玉石中含有的微量元素通过皮肤吸入人体内,从而能平衡阴阳气血的失调,使人祛病保健益寿.例发锌元素可以激活胰岛素,调节能量代谢,维护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儿童智力发育,具有抗癌、防畸、防衰老等作用.锰元素可以对抗自由基对人体造成的损伤,参与蛋白质、维生素的合成,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抗衰老,防止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血管粥样硬化等.硒元素是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组成部分,它能催化有毒的过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的羟基化合物,从而保护生物膜免受其害,起到抗衰老作用;它还能解除有害重金属如镉、铅等对人体内的毒害,能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达到防癌治癌的作用.
  现代技术研究表明:人体本身会产生温度场、磁场、电场,从而构成一个“生物信息场”.这个“生物信息场”会产生一种相应波谱,被称为“生物波”.“生物波”可产生生物电,它有一种奇特的效应,即光电效应.
  科学仪器测试:玉石也具有这种特殊的“光电效应”,在略施加压力、切削以及在精加工的打磨的过程中会使倾家荡产种效应聚焦蓄能形成一个“电磁场”,并放射出一种能被人体吸收的远红外线波,进而诱发人体内细胞水分子的强烈共振,使之起轻微按摩,改善微循环系统,从而使人体血液循环加快和新陈代谢提升,活化细胞组织,调节经络气血的精确运转,增强快速反应,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故有中医所说:“有的病吃药不能医好,而经常佩戴玉器却能治好病”,道理就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