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通假字真的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9 08:38:23
通假字真的是古人写的错别字吗?
当初学文言文的时候老师总这么说,这是搪塞还是真的?
我可以说基本不是这样的么?通假字是从现代人的用字习惯的角度说的,古人可不认为是什么错别字.当然有的字的确是存在以下两种情况(其实怎么看好像都是一种情况):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 别字 代替,清代的 赵翼 在《 陔余丛考 》一书中指出:“字之音同而异义者,俗儒不知,辄误写用,世所谓别字也.”第一个人这样写固然是前面所说的写了白字,但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通假”字了.民间普遍用通假字,以讹传讹,用惯了.现代官方审定标准用字时就从俗采纳通假字作为标准写法,而不采纳本字.比如“指挥”本字应该是“指麾”.“麾”是用来指麾军队调动的旗帜,转作动词,发号令.《三国演义》有“玄德麾军回身复杀”,就是用了本字.而民间长期写的“指挥”“挥军南下”的“挥”其实本来只有摆动舞动的意思,没有发号令的意思.这种就是同音假借,就像“其”假借了簸箕形和箕的音,就像第二人称代词假借了“女”和“汝”,没有谁说这是错别字吧?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既可以使用这个字表示某个意思,又可以使用另外一个声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表示那个意思.时代越后的文章,通假字越少,反之,通假字越多.——这个对于古人来说,只是异体字而已,哪算错别字?避讳 .古人最忌讳直呼自己父母的名字中的字,或直写自己父母名字中的字,借用其他字替代.所有的人都不能写当朝皇帝的名.——明明是为了避人名讳而写的字,有意为之,怎么能跟无意的错别字混为一谈?秦始皇焚书坑儒 之后,《秦记》以外的各国史记、巫医之外的古书几乎烧光,到 汉代 ,相当部分书籍都是凭一些读书人的背诵、记忆重新写出来,“著之竹帛”.由于当时背诵者只记读音,未记字形,书写者往往会因 方言 的差异或其文化程度的影响导致记录时将同一个字记录成不同的形体.——这不还是异体字么~古人认为语言凭借声音而存在,强调既有此音,即表此义,闻者听音则知义,因而古人在记录时往往依据声音来记录.清代学者 王念孙 、 王引之 父子在《 经义述闻 》就这样说“训诂之要,在声音不在文字.”——这一条不就是上一条说的“背诵者只记读音,未记字形”?错别字包括错字和别字.一般说通假,其实只是和别字有关.只有在字形规范统一之后,大家常常写作某个字,你非要写成另外一个字,那才能说通假,在此之前,既然没有正,又何来的别?所以通假字实际上是以今律古的做法,为了方便现代人去阅读文献、理解文献所提出来的概念,如果认为古人也这么想,那真就是想当然的了.比如说早和蚤,早字晚出,在早字出现之前,古人只能假借跳蚤的蚤去记录早上的早,不是说古人放着好好的早字不用,非要去找个跳蚤去记录美好的早晨.现在说“蚤”通“早”,是从现在的用字习惯去说的,不是古人的习惯.
记得采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