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5/08 08:37:02
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 北师大版
解题思路: 谢谢提问 初中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历史必背题精选
解题过程:
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必背题精选
朝代顺序: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隋唐历史特点:繁荣与开放
宋元历史特点:多元文化碰撞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
明清历史特点:繁盛与危机
1.随大运河(1+2+4+5)
中心:洛阳
两端:涿郡(今北京)、余杭(今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评价:大运河通航以后,不仅成为了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也成为了沟通亚洲内陆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运河还促进了沿岸地区城镇和工商业发展,发挥着贯通南北的作用。但大运河的开凿和隋炀帝巡游江都都役使了大量的民力,也消耗了大量的财力,极大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2.三个皇帝 唐太宗:贞观之治 武则天:贞观遗风 唐玄宗:开元盛世
3.三省六部 中书省:草拟→ 门下省:审核→ 尚书省:执行
4.评价唐太宗
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帝皇,在位20余年,善于吸收隋亡的教训,知人善用和虚心纳谏,平等对待少数民族,政策开明,成就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5.科举制度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主要科目:明经和进士科;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意义(作用):便于在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读书人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加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公平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热情。他们中间的佼佼者进入统治集团之后,推行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给社会带来了新气象。
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八股取士
评价:只在“四书”、“五经”的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完全脱离实际,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6.隋唐时期的民族交融
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政策 具体做法:在东突厥当地设立都督府,任用突厥贵族进行管理,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与吐蕃和亲等。
表现:文成公主入藏、金城公主入藏
通婚意义:促进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和进步,促进唐藏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两族人民友好关系。
7.隋唐时期的对外交往
表现:鉴真东渡、玄奘西行取经
意义:他们都促进了中外交往,加深了与外国间的友谊。鉴真东渡日本弘扬佛法,将中国的医药、建筑、雕塑、文字、书法、绘画等技术知识传到了日本;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是第一个系统地把天竺佛教、历史、地理、风土人情等记录下来并介绍下来并介绍到中国的人。
8.隋唐科学与文学
雕版印刷术:唐朝发明,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印制品是唐末印制的《金刚金》
赵州桥:隋朝李春设计,是世界上保存完好、最古老的一座弹孔大石桥
诗歌:李白,被称为诗仙;杜甫,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史诗
乐舞:唐太宗的《秦王破阵乐》;唐玄宗《霓裳羽衣舞》
敦煌莫高窟:所藏的珍品是中外交往的瑰宝
9.宋与少数民族定了的和议
澶渊之盟(宋辽和议)
宋夏和战
宋金和议
内容
双方撤军,各守边疆;北宋每年送给辽岁币
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岁币,重新开放边境贸易市场。
南宋对金称臣,割让部分土地,向金送交岁币
意义
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担。但是澶渊之盟是宋辽势力均衡的产物,此后,南北贯通,互市不绝,保持了一百多年相对和平的局面,双方的经济和文化呈现出繁荣的景色。
西夏和北宋的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至此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
10.宋朝经济繁荣
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表明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经济发展的表现:
①农业:占城稻,原产于越南,北宋时期引进,得到迅速推广,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②手工业:煤,称石炭,开采量世界第一(北宋);铁、铜达到当时世界最高水平;陶瓷成为畅销世界市场的产品;著名的制陶点有五窑,景德镇。
③商业:高度繁荣,为适应商业的发展,在北宋前期的四川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④海外贸易:得到政府的鼓励,发展兴盛,有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机构。泉州成为第一大港。
11.交子——于四川发行
出现原因:商业繁荣,内外贸易活跃
意义:纸币轻便,便于携带,促进了货币的流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货币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12.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政权,创造蒙古通行文字
忽必烈——建立元朝
忽必烈改制:①建立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②推行重农政策,编写了《农桑辑要》③实行人分四等民族压迫政策④推行儒学
13.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简表
名称
发明者或革新者
朝代
成就
活字印刷术
毕昇
北宋
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指南针

指南针一经发明,很快运用到航海上。为环球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火药
唐(发明)宋(改进)
唐开始用于军事,宋广泛运用于军事。改变了以往的作战方式。
棉纺技术
黄道婆

制棉技术和织造方法取得了重大的技术革新,并广为传播,推动了棉纺织业的发展。松江地区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棉布逐渐取代丝麻成为民众普通使用的衣被原料。
14.宋元文化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同时巨著。按年月日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末年的历史。
宋词——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
元杂剧——关汉卿:《窦娥冤》
15.明清加强皇权
具体措施:①废除宰相制度;②设立厂卫制度;③设置廷杖制度;④设立军机处;⑤实行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意义:专制皇权不断发展
16.明清时期抗击外国入侵
具体:①戚继光抗击倭寇;②郑成功收复台湾;③康熙帝组织雅克萨反击战
意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17.明清时期维护民族统一
具体措施:
(1)维护蒙古统一 ——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2)维护新疆统一 ——平定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3)维护新疆统一 ——建立达赖、班禅册封制度;设置驻藏大臣;建立金瓶掣签制度
意义: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
顺治 五世达赖 达赖喇嘛 ; 康熙 五世班禅 班禅额尔德尼 ; 乾隆:驻藏大臣
18.外八庙与避暑山庄作用
有“合内外之心,成巩固之业”的目的,实际上起了第二政治中心的作用,对于加强中央与边疆少数民族的联系发挥了重要作用。
19.明清民族政策特点:恩威并重,刚柔并济
20.明清皇宫 明成祖把都城迁到北京,明清都把北京作为都城,在元大都基础上建造。
京城的构造 有三重,由外向里,依次是京城、皇城和宫城。宫城旧称紫禁城,现称为故宫。
21.故宫的地位 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体现了我国古代城市建筑和宫殿建筑的典型风格,是东方建筑艺术的结晶。1987年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22.明长城
修建目的:防御蒙古骑兵南下
起终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
意义:长城是促进北疆经济开发的生命线和联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后来被称为塞上明珠。长城又是中华民族聪明智慧、艰苦勤奋、坚韧刚毅和充满向心凝聚力的精神象征。

23.古典科技巨著
作者
著作
价值
李时珍
《本草纲目》
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被译为多国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
宋应星
《天工开物》
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等,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24.古典小说
作品
作者
朝代
内容
成就
《三国演义》
罗贯中
元末明初
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
《水浒传》
施耐庵
元末明初
描写北宋末年宋江领导的梁山泊农民起义。
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
《西游记》
吴承恩
明朝中期
根据民间流传唐僧取经故事创作。
一部充满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
《红楼梦》
曹雪芹
清朝
描写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族的衰亡,和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悲剧,揭示封建社会必然崩溃趋势。
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25.郑和下西洋
条件:①社会安定,国力雄厚;②拥有最先进的船只和航海技术,船上配备航海图和罗盘针。
目的: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
规模: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意义:是世界航史上的壮举。加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和经济交流,而且推动了华侨移居南洋,促进了南洋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26.闭关锁国
主要表现:对贸易的限制
影响:清朝实行闭关政策有防御西方殖民势力的一面,但同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恶果。它限制了饿哦过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闭关自守最终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不能从根本上抵挡殖民势力的侵略,反而进一步导致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更加远离世界发展的潮流。
27.最后一个繁荣时期:明中期到清前期 ;最后一个盛世:康乾盛世
28.清后期出现危机
原因:康乾盛世时帝王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毫无认识,对外紧闭国门,对内坚持“重农主义”政策,压制打压工商业,鄙薄科学技术,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的萌芽。在思想领域热衷于大兴文字狱,把文化专制推向顶峰。
启示:坚持改革开放,科教兴国,重视科技研发,实行文化开放,培养创新能力……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