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人教板小学六年级上的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6/08 15:22:47
人教板小学六年级上的课文中的主要内容
跪求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1 林海
〔设计理念〕
从教材中提炼美的因素,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活动.并以此点燃情感,呼唤悟性,促进学生主动探求.
一、导入新课.
概括学习写景文章的一般方法:写了什么景物,抓住什么特点,怎样细致描写,抒发了什么感情.从学生以往的学习实践中总结学法,又以此指导读书实践.
二、学习写“岭”的一层.
运用以上方法,在小组普遍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重点交流以下两句.
1.“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可是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秦岭’那种险峻.”在去掉句中的“点”字后的比较朗读中,体悟这里的“岭”是温柔的;在与秦岭的对比中,突出“岭”的温柔.
2.“多少条岭啊……也看不厌.”体会作者对大兴安岭爱得多深!带着赞美的语气朗读课文.
三、放手让学生运用“学法”,自学描写“林”与“花”的两层.
交流过程中,答应学生各抒己见,感受意境美、语言美.
1.为什么同是绿,却绿得不一样?让学生合理想象,体会把“绿”写详细了.
2.学生体悟:蝴蝶的到来,使这儿静中有动,格外美,加上蝴蝶的斑斓色彩,真可谓“锦上添花”.
3.通过有目的、多形式的读,在体悟描写手法的同时记诵精彩的句、段.如,写“花”的一层不仅句子美,而且内容很有层次,值得积累.
教师没有多余的提问与讲解,让学生在“读与说”“理解与积累”上下功夫.学生对课文内容可以有不同的感悟,但都必须训练用准确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凡是理解了的则易于记忆,课堂上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背诵或记诵,积累好词佳句与精彩片断.
四、学习“联想”部分.
1.自读,交流:读懂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如:(1)为什么说“大兴安岭的可爱,就在于它美得并不空洞”?(2)为什么说“由今天看来,大兴安岭的名字的确含有兴国安邦的意义”?
放手让学生自学,并不是放任自流.小学生受年龄、经验等的限止,对有些问题的熟悉可能比较模糊肤浅,这就需要教师的“导”发挥作用.
2.抓三处“亲切舒适”,使学生联系上下文体悟到这不是简朴的重复,而是作者感情的升华.
五、自荐朗读或记诵最喜欢的自断.
六、作业.
以《╳╳一角》为题写一段话.要求有序地观察一处景物,抓住特点写生动写详细,并能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
2 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教学目标:
l、学会本课11个生字,理解25个词语的意思;能在语言环境中,给多义字确定字义.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按照提示简要地复述课文.
3、感受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赤诚之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时间 2教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学习生字新词,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学习课文第一、二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2、看课题质疑:谁回来了,从哪儿回来,为什么要说“终于”回来了?
二、初读课文.
(1)轻声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口头填空,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记叙了( )从( )回到( )的经过,表现了他( )的思想感情.
(3)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给课文分段.
自学检查.(略)
三、学习第一段.
1、默读第一段,思索课后题第1题第(1)小题.
2、指名回答,读读钱学森说的一段话.指导理
①可以放弃这里的一切,“一切”指什么? (联系第一自然段,是指“博士学位”、“专家”、“教授”,在美海内金钱、地位、名誉.)
②但不能放弃祖国一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③我应该早日回到祖国去,为建设新中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3、钱学森献身建设新中国的急切心情还表现在:
当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决定回国工作.
当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钱学森便立刻决定回国工作.(比较句子)
“一……便立刻……”充分表现了钱学森献身祖国建设的急切心情.指名读.
4、分男女生读课文1、2自然段,想想这两个自然段的关系.(第2自然段是承接第1自然段的,它是这一段的主要内容.)
5、概括第一段的段落大意:
钱学森一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便决定放弃在美国的一切,早日回到祖国去.
四、学习第2段.
1.默读课文第二大段,思索:①美国当局怎样阻挠钱学森回国的?
②在美国当局的阻挠下钱学森表现怎样?
2.读后回答:
(1)美国当局阻挠钱学森回国的4种手段:
①.民航局通知他不准回国.
②.海关检查他的行李,硬说里面藏着重要机密,是一个间谍.(其实是教科书和笔记本)
③.他忽然被捕,被关在海岛的拘留所里,遭受无休止的折磨(天天晚上,不能休息,体重下降近15公斤).
④.被保释出来后,行动受限制,信件受检查,电话被监听.
(2)钱学森的表现:读课文最后一句,读出钱学森在美国当局的阻挠和迫害下,不屈服,坚持回国的决心.
3.分组读三;四自然段,概括段意.
美国当局用种种手段迫害钱学森,阻挠他回国,钱学森没有屈服.
钱学森后来是怎样回国的,下一课继承学习.
五、作业训练.
1.作业本的1、2、3题.
2.朗读课文,熟读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巩固生字新词,学习课文第三段,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认读并听写生字词:名誉放弃贡献行李折磨迫害募捐限制监听2.指名分段读课文.
二、学习第三段.
1.轻声读课文第三段.思索:钱学森为什么能胜利回到祖国?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找出来.
2.读后回答:钱学森胜利回到祖国的原因:
① 他坚持了5年;
② 得到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联系第4自然段,也包括美国科学界朋友的支持)
③ 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极大关怀,尤其是周思来总理对钱学森的关心一亲自过问……指示……在会晤中提出……
3.读读钱学森胜利回国的语句,比较句子,体会含着的意思.
美国政府同意钱学森回国.
美国政府被迫同意钱学森回国.
——“被迫”说明什么? (说明美国政府同意钱学森回国不是心甘情愿的,是在“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下”,是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极大关怀”下,无可奈何的决定.
望着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定能回到祖国,现在回来了!”望着宏伟的天安门城楼,他激动地说:“我相信我一定能回到祖国,现在终于回来了!”
“宏伟”是什么意思? “终于”又说明了什么?
(“宏伟”不但写出天安门城楼的气势,而且还透露了钱学森对祖国“天安门城楼”是祖国的象征的无限崇敬之情:“终于”一词,说明了这一次的到来实属不易,它是钱学森历尽磨难,经过5年的艰苦奋斗才得以实现的.)
有感情地读钱学森说的话,读出他激动的语气.
4.齐读第三段,概括段意:在世界各国主持正义的人们的支持下,在中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怀下,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
三、简要复述课文.
1.复述有三种形式: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创造性复述.
2.回顾第八册第二单元“复述课文”的要求.
3.学习本单元学习提示,明确“简要复述”的要求.
4.指导学生按课后训练第二题的提示,简要复述课文.
①第一段老师指导下复述.
②第二段学生试着自己复述.
③第三段放手让学生复述.
④连起来复述全文.
注重: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
四、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出示作业本中的第4题,完成“按课文内容填空”
五、作业.
1.课后作业题3.(学生可做作业本第5题)
2.作业本第6题.
3.听写词语:主持、正义、会晤、怀抱、关怀
4.熟读课文第三段,把故事简要复述给家里人听.
本课板书设计:
1、祖国,我终于回来了
立刻决定回国
听到消息
可以放弃一切
不准回国
(检查、间谍)
受到迫害 被捕、被关、折磨
限制、检查、监听
世界各国——(美国)
得到支持
中国政府和人民——关怀
回到祖国
周总理——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