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治世与盛世区别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5/09 00:25:45
治世与盛世区别
解题思路: 您好,历史上政治较清明,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叫治世;政治清明,社会相当稳定,国力强盛的时期就是盛世。实际没有本质区别。
解题过程:
中国历史上的治世和盛世
第一部分 有关材料信息
中国古代很长时间里经济、科技走在世界前列,出现过多个治世盛世,直到清朝前期,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有重要地位。
在1720~1820年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总值中所占比重的年增长率高于整个欧洲地区。19世纪初,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就有6个。明中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明清盛世的综合国力较历代王朝显著提高,在世界范围内仍大体保持着领先地位。
明清之际的中国,在经济领域已经显露出一些新旧冲突的征兆。这种从农耕经济中分离出的新经济因素,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势。但在重农抑商、闭关政策的抑制阻碍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未能形成扫荡旧经济基础的强大力量。和西方文明的巨大飞跃相比,在处于农耕经济顶峰的康乾盛世之际,中西国力的兴衰易位便已大体定局。
正当明末农民起义以及明清之间战火纷飞之际,1640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此后一二百年间,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的转变。工业革命使西方资产阶级在不到100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康乾盛世的帝王对世界工业文明发展的历史性变化毫无认识。他们对外紧闭国门,对内压制打击工商业。厉行文化专制,严重摧残近代化因素萌芽。愚昧自大、固步自封的清帝国与西方列强力量的对比迅速发生逆转。到19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中国社会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新中国成立后,民族独立和先进的社会制度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提。中国经济在曲折中前进,新时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8年中国GDP已占世界的22%,排到世界第三。中国大量的外汇储备,巨额的救市投入,将会对拉动本国乃至世界经济起到重要作用。中国的工商银行已成为目前世界最大银行,在国际金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第二部分 治世盛世面面观
一、什么叫治世盛世?中国古今有哪些治世盛世?
历史上政治较清明,社会秩序比较安定,经济比较繁荣的时期叫治世;政治清明,社会相当稳定,国力强盛的时期就是盛世。
中国历史上的治世盛世有奴隶社会的文武之治(周文王、周武王时期)、成康之治(西周初周成王、周康王时期)。封建社会有西汉的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中兴(西汉晚期汉昭帝、汉宣帝时期);东汉的光武中兴、明章之治(汉明帝、汉章帝时期);南朝刘宋的元嘉之治(宋文帝刘义隆时期);隋朝的开皇之治(隋文帝时期);唐朝的贞观之治、永徽之治(唐高宗时期)、开元盛世;明朝的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明前期明仁宗、明宣宗时期)、弘治中兴(明中期明孝宗时期);清朝前期的康乾盛世。社会主义社会的当今盛世。
二、概括归纳课本考纲范围内的治世盛世的各自表现及原因并找出共同原因。
1、汉武盛世
表现:
①经济繁荣。如《汉书•食货志》载:“汉武初……非遇水旱,则民家给人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人民负担较秦朝减轻。农业方面,铁农具推广迅速,耕作技术提高,水利得以兴修,耕地面积扩大,人口迅速增长。手工业方面成就突出,纺织业、冶铸业、制漆业、煮盐业、造船业都有较大发展,商业城市繁荣。
②政治上,由于刺史制,解决王国问题。察举制、编户制等措施,社会稳定、人才辈出。
③民族关系方面,改变了与匈奴关系的被动局面,沟通了与西域的联系,促进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在西南夷,南越地区设郡县,密切了内地和这些地区的关系。
④对外关系上,加强了与三韩、日本的交往,开通了陆海丝绸之路。
⑤思想变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思想统一,创建了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两级官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发展了教育,历法、史学、文学都有较大发展。
原因:
①政治统一,社会稳定。
②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如通过改革官制,大量选拔人才,加强对地方官僚的控制,削弱王国势力,控制人民,打击豪强等措施,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通过军事、行政、经济文化交流的手段,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理控制。采取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平抑物价等,使社会经济有序发展。注意发展对外关系等。
③民族关系的发展。
④开明的对外政策,注意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
⑤教育、科技的进步。
⑥人民的辛勤劳动。
2、开皇之治
表现:
①经济上,人口迅速增加,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劳动力。大量荒地被开垦,耕地面积扩大,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如广通渠。广设粮仓,国家粮食储备充足。
②政治上,灭陈统一,社会安定,创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选拔了大量人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军事上,发展府兵制,胡汉同籍,兵农合一,有益于生产,民族融合,防止了拥兵自重局面的出现。
原因:
①南北统一后,有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隋文帝的个人因素。勤于政事,完成统一,完善中央集权等。
③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为开皇之治奠定基础。
④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
3、贞观之治
表现:
①经济上,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粮食产量提高,手工业、商业有所发展。
②政治上,政治清明,大臣直言敢谏,比较民主。由于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政府行政效率较高,人才济济。
③民族关系得到发展。如打败骚扰唐北部边疆的东突厥,在其故地设都督府管辖。又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置安西都护府。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派文成公主入蕃和亲等。从而密切了民族关系。
④对外关系方面:同新罗、日本、天竺等国交往频繁,发展了对外关系。
原因:
①政治统一,社会环境较稳定。
②唐太宗良好的个人素质和积极的措施。如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完善科举制、三省六部制、府兵制等。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发展教育。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
③隋朝经济的繁荣为贞观之治奠定基础。
④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民族融合的发展,各民族联系的加强。
⑥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
4、开元盛世
表现:
①经济繁荣。如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水稻产量提高,人口增加。正如杜甫《忆昔》诗里所说:“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尤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水利有所发展,农产品商品化提高。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城市兴旺。
②政治上,吏治进步,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人受到重用。科举制发展,官员文化素质提高,统治基础扩大。
③民族关系得到发展。北方回纥,东北靺鞨,西南南诏和唐政治经济联系加强。
④对外交往频繁。
⑤文化繁荣。
原因:
①政治清明,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②玄宗前期个人的积极进取。如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大力发展生产,限制佛教,大兴文治。重视经济,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等。
③唐太宗、武则天时期经济发展,社会的进步为开元盛世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④生产力的进步。
⑤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了大量社会财富。
⑥国内民族间的融合和交流。
⑦中外关系的发展。
5、永乐盛世
表现:
①经济方面:耕地面积扩大,经济作进一步发展。手工业超过前代。商业繁荣,“商贩往来”,“四方百货,倍于往时。”出现许多商业大城市。
②政治稳定,没有大的战乱。
③民族关系进一步发展。鞑靼,瓦剌首领接受明朝封号,地方相对安定。加强对西藏的控制管理,在西南开始改土归流。
④对外方面。展开空前主动的外交活动,郑和六下西洋,密切了和西洋各国的联系。
⑤文化上,编纂庞大的类书《永乐大典》,保存了历代典籍。
原因:
①国家统一、稳定。
②明成祖的积极作用。如强化中央集权。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外政策。重视经济、文化等。
③洪武时期经济恢复发展为永乐盛世打下基础。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勤劳耕耘。
⑤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发展。
⑥积极的对外政策。
6、康乾盛世
表现:
①经济上,土地资源被进一步利用,人口迅速增长,大大超过前代。棉花、蚕桑、茶叶、油料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形成专业生产区域。手工业生产超过前代,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国内商业繁荣,市场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商业城市。商品经济向农村延伸。白银储蓄丰富。国民生产总值世界第一。
②政治上,由于强化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对民族地区的管辖,平定叛乱等,社会稳定。
③民族关系方面。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尤其同边疆地区的关系空前加强,我国辽阔的版图最终奠定,各民族间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
④对外方面。反击沙俄侵略,维护了东北主权。
⑤文化方面。编纂大型图书成就突出。如《古今图书集成》,《四库全书》等。
原因:
①国家统一,社会环境稳定。
②统治者的进步作用。如调整生产关系,注意密切民族间的联系,维护国家主权,重视文化等。
③明代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④人民的辛勤劳动。
⑤民族融合,各民族经济、政治联系的加强。
7、当今盛世
表现:
①经济方面。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农村经济全面振兴,粮棉产量跃居世界首位,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方面。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如宝钢公司,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大亚湾核电站,京九铁路,安太堡露天煤矿等。对外经贸逐年增长,外汇储备居世界前列,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国民收入逐年增加,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世界第三位。
②政治方面。社会稳定,全国人民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社会凝聚力空前增强。各级领导勤政为民,反腐倡廉工作取得很大成就,密切了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民主法制建设成就突出。
③民族关系融洽。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呈现前所未有的好局面。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的民族原则真正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满足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愿望。党在人、财、物方面给少数民族以大力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也实行改革开放,从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④对外关系方面。中国坚持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不结盟政策,同任何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睦邻友好,对外开放。中国在保持发展与已建交国家关系的同时,又与许多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与周边国家实现并保持关系正常化,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在军事和反恐方面与各国加强合作。经过多年的变革,入世努力之后,2001年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在此之前中国于1991年加入了亚太经合组织。经过不懈的外交努力,从英、葡手中收回了香港、澳门。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世界各国朋友会聚中国。目前,中国在协调国际关系,应对国际危机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国际上举足轻重的力量。
⑤在科技教育文化方面成就显著。1983年银河Ⅰ型巨型计算机研制成功。1984年同步实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985年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火箭成功。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对撞成功。1993年大亚湾核电站1号机组启动运转。1999年神舟一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太空行走试验,嫦娥探测卫星探月,并进行装月试验。涌现出钱学森、屠守锷、邓稼先、袁隆平等成绩卓著的科学家。在“科技创新”思想指导下,每年都有大量的专利注册。邓小平“三个面向”为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改革了教育体制,调整了教育结构,教育立法工作成就显著,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少数民族教育卓有成效,文学艺术和体育事业繁荣。
原因:
①党和政府总结了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的正确决策,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措施。
②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英明指导。
③全国人民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搞建设,一心一意奔小康。
④有较稳定的国内外环境。
⑤民族关系的发展,各民族的团结。
⑥科技教育的进步,生产力提高。
⑦对外开放,与各国交流空前频繁,国际合作的加强。
8、盛世的共同原因
①稳定的社会环境。
②执政者政治清明,励精图治,积极进取。
③广大人民的辛勤劳动。
④民族关系的融洽与交流。
⑤之外交往的不断发展。
⑥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
⑦前代的基础等。
三、古代治世盛世不能持久的原因有哪些?对此你认为如何才能保持发展当今的盛世?
原因:1945年7月,曾协助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时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黄炎培访问延安。他说:“我生六十多年,耳闻的不说,所亲眼看到的,其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一人、一家、一团体、一地方,及至一国家,不少单位都没能跳出这周期率的支配力。”历史上的治世盛世少则十多年,多则百十年,为什么后来衰落了呢?其原因大致如下:
①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之后,执政者开始腐败。如唐玄宗后期“渐肆奢欲,怠于政事”,每日与杨贵妃饮酒作乐,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政治十分黑暗,从而使唐朝由盛而衰。乾隆盛世的末期,政治腐败日益暴露,官场中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不断加重对人民的剥削。军纪败坏,营务废弛。昔日威武的八旗兵,变成了纨绔子弟。浪费民脂民膏,国库亏空,入不敷出,从而激化了阶级矛盾。
②战争或农民起义破坏生产,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如汉武帝频繁地对匈奴和其他少数民族用兵。尽管说有一定进步性,但大肆征兵征税,也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隋炀帝三征高丽,大量士兵死亡,减少了社会劳动力。而隋末农民起义更是瓦解了隋朝统治。唐玄宗后期的安史之乱使唐朝由盛而衰。
③闭关锁国,与世隔绝。清朝前期限制外贸,与国外很少交往,影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使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潮流。
④抑制工商业,经济缺乏活力。如中国古代,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的生产规模,影响了向工业国的转变。
⑤文化教育专制,不能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如中国清朝科举考试沿用明代制度。狭隘的考试内容,死板的文体,严重阻碍了知识分子的智慧和创造力。读书人只知钻研圣贤书,不务实际。学校教育以四书五经为主,不准学生发挥个人见解,禁锢了青年人的头脑。
教训、启示:学史鉴今,要想保持现今盛世,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
①反腐倡廉,勤政为民,始终保持政治清明。对腐败者要依法严惩。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把德才兼备者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党风建设,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执行富民惠民政策,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③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加强社会团结,密切民族关系,保持社会稳定。
④坚持开放,融入世界进步的大潮流,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科技,加强中外交流。
⑤大力发展经济,尤其是工商业。建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国力。
⑥坚持“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发展教育,培养实用人才,以科教兴国。
四、古代治世盛世和当今盛世有何主要区别?
①当今的盛世程度远远超过古代治世盛世。无论是经济的发展,科技教育的进步,还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的思想觉悟,都是古代治世盛世所不能比拟的。
②古代盛世富在地主阶级,今天富在人民。
五、中国治世盛世对世界有何影响?
①世界各国和中国频繁交往,密切了中外关系。中国古代治世盛世时,经济文化发达,走在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乃至西亚欧洲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它们纷纷和中国交往。如汉代时,朝鲜、日本、越南、安息、大秦列国和中国保持交往关系。唐朝时新罗、日本、天竺、中亚国家,波斯、大食,甚至非洲都和中国频繁交往。当今世界亚非欧美、大洋洲近160多个国家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从而建立了中国和世界其它国家的友谊。
②中国文化影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早在汉代时,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日益扩展,其影响突破了东亚范围,远及欧洲和非洲。唐朝时的文化在世界影响更大,以致现在国外还把华侨华人居住的地方叫“唐人街”。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曾勉励他的弟子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近年来,各国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不少国家建立了“孔子学院”,研究中国文化。
③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如当今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
六、康乾盛世下隐含着哪些危机?给我们以何启示?
危机:
①乾隆后期政治日益腐败,官场结党营私,互相倾轧,卖官鬻爵,贿赂成风。和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相比,已大相径庭。
②重农抑商,资本主义发展缓慢,和西方的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相比缺乏活力,还蹒跚在农业国的里程上。
③科技虽有量的增加,但无质的飞跃,没有出现近代科技。和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辉煌相比,已经远远落后于欧美先进国家。八股取士,学校教育不能为社会培养实用人才。
④对外闭关锁国,很大程度上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滞后于世界潮流,还浑然不觉。
⑤军事上,军纪败坏,营务废弛,基本上还处于冷兵器时代,缺乏保卫国家应有的国防实力。
启示:盛世之下要保持清醒头脑,注意政治清明。大力发展经济,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努力发展科技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坚持对外开放,扩大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精兵利弹,加强国防建设。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