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物理 > 作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初二上学期物理试题(带答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物理作业 时间:2024/06/03 05:37:06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初二上学期物理试题(带答案)
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物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夏天,剥开包装纸的冰棍会冒“白气”,这是____现象;冰棍吃到口中感到很凉,是因为冰棍熔化过程中____(填“吸热”或“放热”)的原因.
  2.“神舟七号”上天后,通过电视我们看到宇航员们可以在返回舱和轨道舱之间飘来飘去,他们的质量与其在地面上的质量相比会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在飞船的研制中,为了减轻飞船的质量,应选用密度较____(填“大”或“小”)的材料制成.
  3.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____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____;小强是位音乐爱好者,他能区分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他区分的依据是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他用不同的力弹钢琴时,发出声音的____不同.
  4.排纵队时,如果看到前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人,队就排直了,这是利用了____原理;“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说猴子看到井中有个月亮,这是由于____的缘故.
  5.小杰的哥哥买了一条领带,此领带有很强的自洁性能,不沾水也不沾油.由此可见,领带是利用____材料制成的.
  6.有一种驱蚊器能发出人耳听不到的高频率声波把蚊子赶跑,由此可推知该种驱蚊器发出的是____.雷雨天,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由于____.
  7.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小明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作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像(如图1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m/s.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运动.
  
  8.如图2所示,漫画中的许多现象可用物理知识解释,请举出其中的一处并做解释.
  示例:物理现象:夜间看到月亮发光;解释:月亮反射太阳光的缘故.
  物理现象:________________;
  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6分.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几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不得分)
  9.下列数据中接近实际的是(  )
  A.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是100cm      B.淋浴用的热水的温度约45℃
  C.蜗牛爬行的速度约为0.1m/s       D.初中生的质量大约是50kg
  10.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不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罐装饮料易爆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D.冰棒表面的“白霜”,是水蒸气凝固形成的小冰晶
  11.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描述,以地面为参照物的是(  )
  A.月亮躲进云里             B.太阳从东方升起
  C.列车内的乘客看到树木后退       D.观光电梯上的乘客看到地面远去
  12.用温度计测人体温度时,温度计内的水银不变的量是(  )
  A.温度       B.密度       C.质量       D.体积
  13.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造型独特,它透明的薄膜“外衣”上点缀了无数白色的亮点,它们被称为镀点.北京奥运会举办正值盛夏,镀点能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将光线挡在场馆之外.镀点对外界阳光的主要作用是(  )
  A.反射太阳光,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反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C.折射太阳光,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D.折射太阳光,不遵循光的折射定律
  14.下面关于控制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在城市中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音板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在飞机旁工作的人员要佩带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15.在没有其它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绿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的是(  )
  A.全身呈绿色              B.上衣呈绿色,裙子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紫色        D.上衣呈绿色,裙子呈黑色
  16.如图3所示为某种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物质是一种晶体        
  B.此物质在第10-25min没有吸热
  C.在第20min时,可观察到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此物质的熔点大约是100℃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7.如图4所示,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入射角为60°,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并画出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18.请在图5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
  19.如图6所示,小明通过一平面镜看到桌子下面的小球,图中画出了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但未标出光的传播方向.请在图中用箭头标出光的传播方向,并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适当位置画出平面镜.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20.一杯很烫的水,要是使这杯水冷却得快些,你准备采取哪些做法?请至少写出两种做法,并指出每种做法所应用的物理知识或原理.
  21.一天下午,小明向远处的一座大楼望去,他看到一个现象:有的窗户明亮刺眼,而有的却黑洞洞的.他问妈妈这是怎么回事,妈妈告诉他,那座大楼有的窗户是开着的,有的是关着的,小明很快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请你解释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
  五、计算题(共1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
  22.(4分)小军同学寒假准备从锦州去山海关的姥姥家,他想乘坐从松原开往北京的2591次列车,他从网上查找到列车时刻表如下:
  \x09车站 \x09到达时间 \x09发车时间 \x09里程/km
1 \x09松原 \x09-- \x0906:00 \x090
2 \x09大安北 \x0906:45 \x0906:47 \x0969
…… \x09…… \x09…… \x09…… \x09……
7 \x09锦州 \x0913:34 \x0913:44 \x09707
8 \x09葫芦岛 \x0914:27 \x0914:30 \x09757
9 \x09兴城 \x0914:46 \x0914:48 \x09778
10 \x09绥中 \x0915:19 \x0915:21 \x09826
11 \x09山海关 \x0916:08 \x0916:16 \x09891
…… \x09…… \x09…… \x09…… \x09……
  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帮助小军算一算:列车从锦州到山海关这段路程中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3.(6分)一个容积是3×10-4m3的瓶内盛有0.2kg的水,一只口渴的乌鸦每次将一块0.01kg的小石块投入瓶中,共投了25块相同体积的石子后水面上升到瓶口.
  求:(1)瓶内小石块的总体积;(2)石块的密度.
  24.(7分)今年10月,从台北直飞上海的航线正式开通,方便了大陆与台湾的往来.开通前,台湾民航飞机需要经香港才能在上海浦东机场着陆,飞机飞行共用3h30min.已知香港与台北之间的距离860km,香港与上海之间的距离1240km,如图7所示.而开通后,上海至台北直线距离只有960km.
  求:(1)开通前,飞机从台北经香港飞到上海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
  (2)开通后,若飞机以相同的平均速度从台北直飞上海需要多少小时?
  (3)从你的计算结果看,上海和台北直接通航有什么好处?(答出一点即可)
  六、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5.(6分)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如图8所示,他所组装的实验装置中有一处错误,请指出: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时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x090 \x091 \x092 \x093 \x094 \x095 \x096 \x097 \x098 \x099
温度/℃ \x0990 \x0992 \x0994 \x0996 \x0998 \x09100 \x09100 \x09100 \x09100 \x09100
  (2)请你根据记录数据,在图9中画出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3)实验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给出两种原因即可)
  第一种可能原因:______;第二种可能原因:______.
  (4)小明观察到水要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的体积大小变化情况不同,如图10所示.其中:____图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26.(5分)如图11所示,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个实验:
  (1)应选择____(填“平面镜”或“平板玻璃”)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2)观察像时,会发现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____造成的.
  (3)如果在像B位置放一个光屏,在光屏上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像B,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像.
  (4)如果将蜡烛向靠近镜面的方向移动,那么像的大小将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7.(5分)已知空气可以传播声音,请设计一个简易实验,证明固体也能够传播声音.请写出实验所需器材、实验步骤及实验结论.(要求设计的实验要有可行性,符合安全原则.)
  (1)实验器材:
  (2)实验步骤:
  (3)实验结论:
  28.(6分)小明学习了量筒和天平的使用后,在实验室中测盐水的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总质量为____g(如图12甲所示);
  ②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盐水体积为____cm3(如图12乙所示);
  ③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为31.4g;
  ④计算出该盐水的密度为____kg/m3.
  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出测盐水密度的实验记录表格.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液化 吸热  2.不变 小 
  3.振动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音色 响度
  4.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反射(或平面镜成像)  5.纳米  
  6.超声波 光速大于声速 
  7.匀速直线运动 1 西
  8.物理现象:地面上有人的影子;解释:光沿直线传播;物理现象:(小宝)听到声音;解释:空气能传声(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多选题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9.BD  10.AC  11.B  12.C  13.A  14.D  15.D 16.AC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
  17. 18. 19.
  四、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表述方法不唯一,只要合理即可得分)
  20.方法一:用嘴吹或用电风扇吹.此法应用了加快了空气的流动,从而加快了水分的蒸发,使水放热冷却得快些.
  方法二:改用表面积较大的碗或盆装水.此方法应用了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加快水分的蒸发,使水放热冷却得快些.(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写出一种方法给2分,写出两种方法给3分)
  21.当太阳光射到关着的窗户上时,光在玻璃表面发生镜面反射,小明恰好处于反射光线的方向上,有很强的光进入眼睛,因此看起来明亮刺眼(2分);当太阳光从开着的窗口射入室内,很少有光反射出来进入小明的眼睛,因此看起来黑洞洞的.(1分)
  五、计算题(共1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主要的运算过程、数值、单位和答)
  22.(4分)t=t1-t2=16h8min-13h44min=2h24min=2.4h……1分
  S=s1-s2=891km-707km=184km ……1分
   ……2分
  23.(6分)(1)根据密度公式ρ= 得
   ……2分
   ……1分
  (2) ……1分
   ……2分
  24.(7分)(1)飞机从上海经香港飞回台北经过的路程
  S总=s1+s2=860 km+1240 km=2100 km……1分
  t=3h30 min=3.5 h ……1分
   ……2分
  (2)飞机从上海直飞台北,所需时间
   ……2分
  (3)节省时间、节省燃料、祖国统一等.(答案不唯一,合理即得分)……1分
  六、实验、探究题(共22分)
  25.(6分)(1)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容器底部(1分)
  (2)见右图(2分)
  (3)①水的质量太大(或水太多);
  ②水的初温偏低;
  ③没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④烧杯上未盖纸板
  (以上四个答案中答对任意两个即得2分)
  (4)(a)(1分)
  26.(5分)(1)平板玻璃(1分)   (2)平板玻璃的两个反射面成像(1分)  
  (3)不能(1分) 虚(1分) (4)不变(1分)
  27.(5分)方法一: 实验器材:大广口瓶、橡皮赛、小闹表.(1分)
  实验步骤:把小闹表调至响振状态,然后轻放于大广口瓶里,听小闹钟的声音.用橡皮塞塞住广口瓶的瓶口并塞紧,要求不漏气,然后再听小闹钟的铃声.(2分)
  实验结论:瓶内空气和瓶外空气完全被大广口瓶和橡皮赛隔离,如果此时仍能听到小闹钟的铃声则可证明听到的铃声是通过大广口瓶和橡皮赛传播出来的,即固态也能传声.(2分)
  方法二: 实验器材:白纸、铅笔、长条桌.(1分)
  实验步骤:同学甲在长条桌的一端用铅笔在长条桌上用力均匀的写“一”,同时同学乙在桌子的另一端把耳朵贴在桌面上听甲在白纸上写“一”时的声音,重复几次实验,都可以清楚的听到写“一”时的声音.同学乙将耳朵离开桌面(注意调整耳朵与笔的距离,保证与上几次实验相比耳朵与笔的距离相同),同学甲在相同的条件下继续写“一”,重复几次实验,都听不到甲在白纸上写“一”的声音.(2分)
  实验结论:在相同的条件下,耳朵贴在桌面上听到声音,在空气中则听不到声音,说明听到的声音是通过桌子传播的,即固体可以传声.(2分)
  (其它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28.(6分) ①53.4 (1分) ②20 (1分) ④1.1×10 3(1分)
  实验记录表格见下表 :(3分)
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g \x09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g \x09量筒中盐水的质量m/g \x09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cm3 \x09盐水的密度ρ/(g•c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