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请结合判词分析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人物形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27 15:15:51
请结合判词分析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人物形象?
林黛玉:多愁善感、多才多艺、生性孤傲,天真率直,蔑视功名权贵,与宝玉同为封建的叛逆者;她寄人篱下,渴望真挚的爱情,但在森严冷漠的封建大家族中,只能凄婉的唱出“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为爱情熬尽最后一滴眼泪,含恨而死;她同封建社会的直接矛盾和斗争,集中表现在她同宝玉的恋爱和婚姻问题上.在黛玉的爱情生活中,她一面承受着以贾母为代表的封建统治的百般阻挠和干涉,一面又经历着内心强烈的思想矛盾的磨难.出身于封建官僚家庭的林黛玉思想上不能不受着封建阶级的教养和熏陶,她在爱情上所受的苦难是双重的,而后者给与她的痛苦和压力更强烈更直接.因此,她一方面热烈要求贾宝玉向她诉衷肠,在许多情况下,并不避嫌疑.在她和宝玉的爱情表现形式上常常呈现出一种矛盾曲折或喜怒无常的状态.当然,林黛玉的爱情终于还是突破了自己的封建意识,继续向前发展了,而且最后在婚姻无望时决心以死来反抗,从而把自己的叛逆性格推向了高潮.
薛宝钗: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热衷于“仕途经济”, 劝宝玉去做官;恪守封建妇德,而且城府颇深,能笼络人心,得到贾府上下的夸赞,虽成了荣府的“二奶奶”却没有赢得真正的爱情,陪伴她的是终生凄凉孤苦.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偿白帝”的野心.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再问: 我说结合她们的判词?
再答: 这个符合吗?结合了判词薛宝钗、林黛玉  可叹停机德, 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 金簪雪里埋。   “宝玉看“副册”仍是不解,又去看“正册”,见第一页上“画着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钗”(两株枯木是“林”字,雪谐“薛”音)。下面就是这首判词。   第一句是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荣府主奴上下都喜欢她。作者又说她“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正是封建时代有教养的大家闺秀的典型。她能规劝宝玉读“圣贤”书,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受到宝玉冷落也不计较。在大观园,她是唯一才华能与黛玉抗衡的。黛玉行酒令时脱口念出闺阁禁书《西厢记》、《牡丹亭》里的话,她能偷偷提醒黛玉注意,还不让黛玉难堪。按当时贤惠女子的标准,她几乎达到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但读者同这个典型总是有些隔膜,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她对周围恶浊的环境太适应了,并且有时还不自觉地为恶势力帮一点小忙。如金钏被逼跳井后,她居然不动感情,反倒去安慰杀人凶手王夫人。有人评论说,她是个有尖不露、城府很深、一心想当“宝二奶奶”的阴谋家,这也似乎有些太过分了。她自己既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又是个封建道德的受害者。贾家败落后,她的下场也不妙,“金钗雪里埋”就是预示。   第二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她才华横溢,孤高自傲。她从小失去父母,寄养在外祖母家,尽是贾母的“心肝肉”,可是以她的敏感,总摆脱不了一种孤独感。特别是在对宝玉的爱情上,几乎到了神经过敏的程度。好在宝玉对她一往情深,处处宽慰她,哪怕是黛玉歪派给他的“错误”,他也承认。这样,他们的爱情就在一种奇特的、连续不断的矛盾痛苦中发展着。一会儿笑,一会儿又哭了,哭时要比笑时多;刚刚和好了,突然又闹翻了,闹翻一次反倒加深一次感情。他们的爱情在有形无形的外界压力下,形成一种畸形。在荣国府那样的环境里,越敏感的人就越忍受不了。黛玉的悲剧就在于她不会像宝钗那样会装“糊涂”,她太聪明了。   宝钗和黛玉是一对相互对称的典型:一个胖、一个瘦;一个柔,一个刚;一个藏愚守拙,一个锋芒毕露;一个心满意足地成为“宝二奶奶”,一个凄凄惨惨地不幸夭折。但这一对情敌中没有胜利者,后两句说得明白:宝玉的心仍在“林中挂”,宝钗要冷清清地守一辈子活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