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五年级上册第14课 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1 16:07:40
五年级上册第14课 作文
马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社会活动家.他出身贫苦,亲身经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了重要影响.登上文坛后,他塑造了一系列工人和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英雄形象,抨击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和反动思潮.代表作有《海燕之歌》,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前苏联有以高尔基命名的州和城市.
  中文名: 高尔基
  外文名: 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шков
  国籍: 前苏联
  出生地: 下诺夫戈罗德
  出生日期: 1868年3月28日
  逝世日期: 1936年6月18日
  职业: 作家
  代表作品: 《海燕》《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
  名言: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个人简介
  高尔基[1](1868.3.16―1936.6.18)全名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赛·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也叫斯克列夫茨基(俄语:Максим Горький,原名:Алексей Максимович Пешков,英语:Maxim Gorky),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列宁说他是“无产阶级文学最杰出代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前苏联文学的创始人.1868年3月16日出生于俄国伏尔加河畔的下诺夫戈罗德(俄语:Нижний Новгород,英语:Nizhny Novgorod).
  他早年丧父,寄居在经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社会的底层度过的.高尔基早年的不平凡的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作了生动的记述,其中包括《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人间的苦难,生活的辛酸,磨练了他的斗志;他在高尔基繁重劳动之余,勤奋自学不息.对社会底层人民痛苦生活的体验和深切了解成为他创作中永不枯竭的源泉. 1892年,以马克西姆・高尔基(意为最大的痛苦)这个笔名,发表了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高尔基早期作品中,最有名的浪漫主义短篇《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描写流浪汉生活的代表作《切尔卡什》,都是在1895年发表的.1899年,高尔基完成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福马・高尔杰耶夫》. 1901年,高尔基因参加彼得堡的示威游行而被捕.著名散文诗《海燕》就是他参加这次示威游行后写的,他以这篇豪情洋溢的革命檄文,迎接了20世纪无产阶级的革命风暴.同年,他写了第一个剧本《小市民》,其突出成就是塑造了世界文学史上第一个革命无产者(革命工人尼尔)的形象.1902年,写了剧本《在底层》,它是作者20年观察流浪汉生活的总结,是高尔基戏剧的代表作.在1905年革命形势高涨的岁月里,高尔基作为战士参加了革命运动,他的住宅成为1905年莫斯科武装起义的据点之一.
  苏联作家伊・卡尔纳乌霍娃曾写了一篇关于高尔基的文章,名为《意外》,讲了作家与高尔基碰面了,但却未认出(在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六课会学).其作品《母亲》、《海燕之歌》被选入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书,八年级下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也纳入了《海燕之歌》,不过改名为《海燕》;《童年的朋友》(《童年》选段)被选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
  创作生涯
  1、早期生活与创作
  高尔基4岁丧父,和母亲一起被接到外祖母家,母亲是一个五大三粗的女人,外祖母对高尔基很好.外祖父做小本生意,生意不好,脾气暴躁,曾经打断过一根擀面杖.他11岁起独立谋生,当过学徒、搬运工和面包师.1884年流落到喀山,19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两次漫游俄国各地,广泛了解民情;其间因参加秘密革命组织于1889被捕,获释后行动仍受宪警监视 .1892年发表处女作《马卡尔·楚德拉》,不久开始在地方报刊当编辑、记者.1898年出版两卷集《随笔和短篇小说 》,从此蜚声俄国和欧洲文坛.他只上过2年学 ,实际是靠自学成才.
  早期创作多为短篇体裁.其中,《马卡尔·楚德拉》和《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和《鹰之歌》等作品以黑暗与光明的强烈对比,歌颂向往光明及为人民大众的利益献身的英雄人物,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切尔卡什》、《柯诺瓦洛夫》和《因为烦闷无聊》等小说,则着力真实具体描写下层人们的苦难生活,表现他们对现实的愤怒情绪,艺术上属于现实主义 .收入两卷 集的短篇 小说《读者》和评论文章《保尔·魏尔兰和颓废派》等,还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就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和鲜明的反颓废派艺术立场.
  在19世纪和 20 世纪之交完成的《 福玛·高尔杰耶夫 》和《三人》两部中篇小说,通过较广阔的现实画面,着重揭示青年主人公人生探索的主题.
  从1900年起,高尔基参加并主持知识出版社的工作,通过出版《知识》丛刊团结了当时俄国大批具有民主主义倾向的作家.1901年他在圣彼得堡写传单揭露沙皇政府镇压示威学生的暴行,号召推翻专制制度,同年发表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充满革命激情,被认为是“革命的宣言书”;这高尔基一年他还受革命政党的委托建立秘密印刷所,为此第二次被捕、遭流放.
  20世纪初高尔基接连写了几部剧本,其中的《小市民》揭露了资产阶级保守派与自由主义者的矛盾,塑造了活生生的工人形象;《底层》深刻批判对幸福的消极等待思想,剧中的一个人物 宣布:“人这个字 听起来 多么自豪”《避暑客》、《太阳的孩子》和《野蛮人》三剧则及时揭示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分化,鞭笞抛弃AEGDYGTS革命理想的人.1905年革命爆发初期,他曾以目击者的身份写了讨伐沙皇政府枪杀请愿群众的传单,号召人民奋起斗争,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民主工党的《新生活报》和《战斗报》的出版,多方努力为起义者筹划经费和武器.这期间他还发表大量政论,其中《谈谈小市民习气》一文深刻分析小市民习气的社会根源、心理特征及其对革命事业的危害.
  2、中期生活与创作
  1906年初,高尔基秘密离开俄罗斯到美国,在那里宣传革命,为党募集经费.同年在美国写成剧本《敌人》和长篇小说《母亲》.前者通过一个工厂的工人群众同工厂主面对面的激烈冲突,成功地表现了工人阶级不怕牺牲的团结战斗精神;后者取材于1902年索尔莫沃工人五一游行事件,突出塑造了自觉为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的巴维尔及其在现实的教育下由逆来顺受转变为坚定的革命战士的母亲尼洛夫娜的形象.两部作品都渗透着对历史进步的坚定信念,体现了在现实的革命发展中表现现实的创作原则,是公认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在美国期间,作家还写了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政论《我的访问记》和特写《在美国》.
  革命暂告失败后,高尔基于1906年秋从美国到意大利 ,定居卡普里岛.这段时间里他几乎只为俄罗斯革命工作.他和列宁一起成立了一个培养革命家和宣传员的学校,接见了许多特地来拜访他的人.他收到许多来自俄罗斯各地的信,在这些信中许多人将他们的希望和忧愁讲给他听,他也回复了许多信.
  在这段时间里他和列宁发生了第一次冲突.对高尔基来说宗教是非常重要的.列宁将此看做是“偏离了马克思主义”.这次冲突的直接原因是高尔基的一篇小文《忏悔》,在这篇文章中他试图将基督教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1913年这个冲突再次爆发.
  3.后期生活与创作
  1921年夏天,因病复发出国就医 ,直到 1928 年基本上住在意大利索伦托.他一边治病休养,一边通过书信和会见来访者尽力抵制拉普等一些团体的极“左”和宗派主义错误,为培养青年作者及团结不同风格的作家做了大量工作.他还努力创作,发表回忆录《列夫·托尔斯泰ERKJHIEOR》和特写《列宁》,完成自传三部曲《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描写了作家从生活底层走向革命道路,劳动者寻找真理、追求光明的历程.
  革命后高尔基立刻组织了一系列协会来防止他所担心的科学和文化的没落.“提高学者生活水平委员会”的目的是保护特别受到饥饿、寒冷和政治无常威胁的知识分子而成立的.他组织了一份报纸来反对列宁的《真理报》和反对“私刑”和“权力的毒药”.EWJRJIWI1918年这份杂志被禁止.高尔基与列宁之间的分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列宁劝告高尔基到外国疗养院去治疗他的肺结核.
  从1921年到1924年他在柏林渡过.他不信任列宁的继承人,因此在列宁死后也没有回到俄国.他打算重返意大利,意大利的法西斯政府在经过一段犹豫后同意他去索伦托.他在那里一直待到1927年,在那里他写了《回忆列宁》,在这部文章中他将列宁称为他最爱戴的人.此外他还在写两部他的长篇小说.
  1927年10月22日苏联科学院决定就高尔基开始写作35周年授予他无产阶级作家的称号.当他此后不久回到苏联后他受到了许多荣誉:他被授予列宁勋章,成为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成员.苏联全国庆祝他的60岁生日,许多单位以他命名.他的诞生地被改名为高尔基市.
  许多他的适合于社会主义现实派的作品被宣扬,其它作品却默而不言.尤其是《母亲》(这是高尔基唯一一部主人公是一个无产阶级工人的作品)成为苏联文学的榜范.
  在高尔基最后的这段时间里他称他过去对革命的悲观主义是错误的,他成为斯大林的模范作家.他周游苏联,对最近几年来取得的进步表示吃惊,这些进步的阴暗面他似乎没有注意到.大多数时间里他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洋房中并被受到克格勃间谍的时时刻刻的监视.他依然试图对大众进行启蒙教育和提拔年轻的作家.
  1936年6月18日,高尔基被巧妙地谋杀在医院里,并安排给高尔基治疗的3名医生背上黑锅做了替罪羊.
  高尔基的作品从20世纪初开始陆续被介绍到中国.他的许多小说、剧本和论著都不仅有了中译本,而且还被编选成单卷、多卷的《高尔基文集》出版.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
  《海燕》
  《母亲》
  《童年》
  《在人间》
  《我的大学》
  《早晨》
  《春天的旋律》
  《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小市民》
  《鹰之歌》
  《福玛·高尔杰耶夫》
  《奥古洛夫镇》
  《俄罗斯童话》
  《意大利童话》
  《底层》
  《仇敌》
  《最后一代》
  高尔基成名三部曲简介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著名的三部曲自传体小说,写出了高尔基对苦难的认识,对社会人生的独特见解,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生生不息的热望与坚强.它内涵丰厚,耐人寻味,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精彩纷呈的精神世界.这部世界著名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通过一个渐渐长大的孩子的眼光来观察和了解他周围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倔强、富有同情心和不断追求的青少年形象青少年在成长期所遇到的种种问题和所经受的各种心理考验.
  小摄影师
  1928年夏天,高尔基住在列宁格勒.他经常坐在窗子旁边工作.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高尔基正在读书,突然,一个小纸团从窗外飞到了桌子上.高尔基打开纸团,上面写着:“亲爱的高尔基同志,我是一名小学生 .我想给您照张相,贴在我们的墙报上.请您让他们放我进去.我照完相,立刻就走.”
  高尔基从窗口向外望去,看见人行道边上站着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架照相机.
  “是你扔的纸团吗?”高尔基问.
  “是的.”小男孩站起来,鞠了个躬,“请让我进去吧!”
  “来吧,我让他们放你进来.”高尔基说.
  过了一会儿,小男孩站在高尔基面前了.他仔细打量着高尔基,咧开嘴笑了,然后用手指了指沙发,说:“请您坐在这儿看报纸.”
  高尔基拿了张报纸,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小男孩摆弄了很久很久,说:“一切准备妥当.”高尔基侧过脸,对着他微笑. 突然,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来.
  “你怎么了?”高尔基不知出了什么事.
  小男孩哭着说:“我把胶卷忘在家里了.”
  高尔基赶紧站起来,小男孩已经提着照相机跑出去了.高尔基走到窗口,大声喊道:“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
  小男孩哭着,跳上一辆电车.电车马上开走了.
  晚上,秘书告诉高尔基:“外面来了一位摄影师.”
  “是个小男孩吗?”高尔基问.
  “不是.是一家杂志社的记者.”
  “请转告他,我很忙.不过,来的如果是个小男孩就让他进来.”
  高尔基故居
  由于健康原因,高尔基的工作室、卧室和书房都安排在一楼.工作室的一切都摆放得十分整齐.窗口旁放着一张铺着绿色呢子的写字台.由于高尔基身材高大,又身患肺病,医生不允许他伏案工作,因此他的写字台比一般的桌子要高.写字台没有抽屉,工作需要的东西全部放在桌子上.因为高尔基认为,纸张一放进抽屉,就会久久无人过问.高尔基不喜欢打字机,因为打字机的声音会影响句子的节律.他的手稿上清晰、工整的字迹反映了作家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
  高尔基对中国有着特殊的感情,在中国革命的关键时刻曾多次声援过中国人民的正义事业.在工作室右侧的玻璃柜里陈列着高尔基搜集的部分东方艺术品,其中有许多中国牙雕和其他工艺品.
  高尔基的卧室不大,墙上挂着一幅风景画,中间摆放着单人床,床头上系着一个用来吊挂电灯的挂钩.床头左上方的墙壁上装着一个小型书架.他生前所读的最后一本书是塔尔列著的《拿破仑传》,书只看了一半.1936 年6 月18 日,高尔基在莫斯科郊区的高尔克村逝世.
  高尔基的书房里保存着1.2 万册书,大约在3000 本书上留有高尔基所做的记号和眉批.
  1965 年5 月28 日,高尔基故居被辟为纪念馆正式接待参观者.
  [编辑本段]所获荣誉
  曾获得过苏联文学最高奖“高尔基文学奖”、鲁迅文学翻译彩虹奖、俄中友协颁发的“友谊奖章”
  [编辑本段]名人名言
  1不要慨叹生活的痛苦!慨叹是弱者!
  2只有满怀自信的人,才能在任何地方都怀有自信沉浸在生活中,并实现自己的意志.
  3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
  4学习——永远不晚.
  5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最挚诚的朋友.
  1934年5月,高尔基的儿子马克西姆神秘死亡,是对他晚年的沉重打击.随后,高尔基的家庭医生维诺格拉多夫又死于秘密警察之手,在对马克西姆的死因调查中断.克里姆林宫医疗局长柯多洛夫斯基在调查中也死去,死因不明.
  俄罗斯作家申塔林斯基在前苏联秘密警察(克格勃)档案中,发现列宁和斯大林统治时期有关作家艺术家的大量秘密档案,皆属苏联政权的高度机密,多年被封锁,申塔林斯基把这些史料整理成一本书,1993年在巴黎出版法文本;1995年英国伦敦出版克罗福特译自俄文的英文节译本《克格勃文学档案》,对了解斯大林时代苏联作家、艺术家遭受的种种迫害实情以及死亡的真实原因和日期,都是第一手史料;倍受赞扬、地位首屈一指的高尔基,虽未被监禁过,同样受到克格勃的秘密监视,苏联秘密警察总部档案室存有大量关于他的秘密材料.
  跟列宁闹翻
  流亡意大利
  利诱与监视
  斯大林的宠臣
  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1922~1923)、《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1924~1925)等几部作品.1921年,他遵照列宁忠告,到国外养病.1931年回国之后,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1929)《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1932)、《托斯契加耶夫等人》(1933)、
  《瓦萨·日烈兹诺娃》(1935),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他组织成立了苏联作家协会,并主持召开了全苏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培养文学新人,积极参加保卫世界和平的事业.
  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马克西姆·佩什科夫(1897-1934)是高尔基的儿子.他思想活
  跃,性格温柔,喜欢驾车,爱看警匪影片,总想参加契卡工作.他也
  曾试笔写作、绘画,得到朋友们的称赞;但他知道,身为高尔基的儿
  子,很难成为独立风格的艺术人才,便放弃了这条路.
  高尔基夫妇十分喜欢马克西姆.自从女儿卡嘉不幸夭折后,高尔
  基夫妇对马克西姆的爱有增无减,关心他的学业、他的成长.马克西
  姆娶了一位容貌端庄、仪表秀丽的女画家韦京斯卡娅为妻.马克西姆
  有独立工作能力后,高尔基让他管理过自己繁杂的事务,甚至作为自
  己的代表办理过一些要事.列宁也过问过马克西姆,帮助他在苏联外
  交人民委员会担任外交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