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材料作文2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3 07:08:0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 高中学习阶段,你一定在班集体里度过了美好的时光,收获了深厚的情谊,同窗共读,互相帮助,彼此激励,即便是一次不愉快的争执,都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伴你走向成熟。
某机构就“同学关系”问题在几所学校作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60%的人表示满意,36%的人认为一般,4%的人觉得不满意。
如果同学关系紧张,原因是什么?有人认为是我自我意识过强,有人认为是志趣,性格不合,也有人认为缘于竞争激烈,等等。
对于增进同学间的友好关系,营造和谐氛围,72%的人表示非常有信心,他们认为互相尊重,理解和包容,遇事多为他人着想,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不得抄袭
解题思路: 同学你好:老师为你提供范文供参考,希望你满意,祝你快乐!说明:老师提供的范文为了启发一下你的思路,你可模仿。作文非老师原创,请理解。
解题过程:
写作时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是审准命题意图,试题材料的第四段提供了核心立意,意在提示考生处理好学生关系,不同的人,会有很大的差异,但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二是开篇点明题意,开头是考场作文的起点部分,也是阅卷老师重点看的所在,所以要开门见山,用简要的语言,把自己对处理同学关系的独特看法,放在开头,使阅卷者眼前一亮。
三是美化文章结构,高考作文一定要重视文章层次的安排,设计层次的最好方法是围绕中心论点,设计分论点,让分论点统领各个自然段,共同完成对中心论点的表达。
从我们踏入小学校园的那一刻起,我们身边就多了一群每天和我们一起度过将近八小时的伙伴——同学(1)。
小时候一直觉得同学只是简单的字面意思,一起学习的人。渐渐才发现,同学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很奇妙的关系。被汇聚到同一个课堂学习相同的知识,可以交流很多彼此都能了解的东西来提高自己的能力。但这种关系,却也像友情和爱情一样,慢慢随成长变得脆弱,容易受到伤害(2)。
高中的同学关系还算纯粹,因为没有涉及到利益影响。却也有少数人会因为所谓的“竞争”互相排挤,欺瞒,甚至闹不合。但毕竟都是差不多大的少年少女,再大的不和谐与再多的不快在毕业后也就消散了。在同学来源更广的大学及以上,同窗关系,似乎开始变得复杂(3)。
前不久复旦的投毒案,查出凶手之后种种“不合说”“矛盾说”都被大肆谈论。甚至还有“第三人误杀说”,称黄洋是替人受害。但最终结果出来之后,却是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只是生活琐事的摩擦和学习压力导致的过激行为。如果这是一篇欧亨利的小说,大家一定会回过头细细评赏每个细节,然后从线索中恍然大悟,真是可怜的犯人,无辜的受害者。但是这是真实发生的,带走了一条优秀研究生生命的案件。之后又频频报出多起不同理由的杀害同学的案件,年龄层次也越来越低,让还身为学生的我们都触目惊心。
为何名牌大学、重点高中里朝夕相处的优秀同学们,会挥刀相向?做出种种残忍的举动(4)?
利益受到“损害”恐怕是最大的理由。高中的学生无非是拼学习,拼高考成绩,各种提前录取名额,参赛指标。到了大学,开始争抢实习名额,奖学金,导师的课题,甚至是学校图书馆的自习室座位。因为这些东西,太多积怨和矛盾在原本象牙塔一般纯洁的校园里积攒,直至爆发。同学之间甚至步步为营,刻意防范着彼此。有人说这些东西都是凭能力,自身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就不怕会被抢走机会。被抢走了,只能承认自己不如人。的确,很多东西都要靠自己凭自己的实力去争取,足够努力自然有回报。而不是去看哪个同学“抢”走了“属于你的”东西(5)。
但是,不得不承认世界上的东西都存在阴暗的角落,只差一点就被“开后门”“黑幕”掉的名额,让很多一向自视甚高没有遇到过挫折的佼佼者受到了“无法承受”的打击(6)。
这种时候调整心态等待或争取下一个机会才是更重要的不是吗?这就引出了第二个重点,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活得快乐的人不一定是最成功的商人和最出色的政治家,但他们一定都是最会自我调节的人。看见过一句玩笑话叫“从哪里跌倒了,就躺下哭,哭完再从那里站起来。”没错,这句话在我看来表达的就是,情绪当然是需要释放,但是必须学会“站起来”。很多人,特别是一贯都是顺风顺水的人,失败后第一反应不是“为什么我不行”而是“谁赢了我”或者“谁抢了我的名额”,接着就是迁怒到与自己“竞争”的同学身上。再加上社会上讨论的,的确,现在大学生和高中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普遍很差,很多都认为自己是中心。这样的态度和心理,如何不引发对他人的不快和仇恨呢?为什么不学会调整,甚至自嘲一番,分析自己再努力朝着最好的方向呢(7)?
如果就因为利益影响和心理的不成熟,让原本应该互助互爱,在日后一起回想青春的同学,变成了离开校园前结束他人生命的杀手。那一起同窗的那些岁月又算什么呢(8)?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这句话的重点,正是那些陪自己畅想未来的,同学啊(9)。
最终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