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藤野先生》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解释?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9 09:28:08
《藤野先生》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和解释?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kajPkffHTESwOnJdG14FgaIYbkuxJB8pIpS_Cl0zGQ0tSPkPS08V6Vy6NeyzQ9nNVH88dMDG6LxPsKjKsSQ1MXDwoJuy16C3QkCrS5rtnyi
1、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藤野先生》是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开篇的.
  本文最初发表时,用“旧事重提之九”作副题.作为“旧事重提之八”的是《琐记》,结尾部分谈到自己在南京水师学堂肄业,又转至矿路学堂毕业,“爬上天空20丈和钻下地面20丈,结果还是一无所能,学问是‘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了,所余的还只有一条路:到外国去”.于是,在《藤野先生》的开头,就写了上面已引的那一句.意思是说:到外国以后又怎样呢?“东京也无非是这样.”
  撇开和上一篇的关系来说,这一句话作为独立成篇的散文作品的起句,也因它的劈空而来,在结构艺术上显示出独创性;又因它的提示全段,在意思表达上有其深刻性.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起句劈空而来,文意引入东京,却又立即归结到东京留学生活中所见景象的否定.这就是关于辫子和跳舞的见闻.
  关于辫子,散文里写了留学生的盘辫与散辫.速成班的清国留学生盘着大辫子,成群结队出入于上野公园樱花丛中,以游逛为务;或者是解散辫子,扭动脖子,以丑为美.关于跳舞,叙述留学生会馆每到傍晚,就“满房烟尘斗乱”,以为时髦.这些留学生留而不学,深为鲁迅所厌恶.
  这种奇怪的现象,表明了东京不足留恋.从憧憬到惊怪,从追求到厌恶,种种思绪都用“东京无非这样”寥寥七个字表现出来,并且也为得识藤野先生于仙台作了铺垫.如果把“东京也无非是这样”移到第三节,置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之前,那也完全可以读通,且还变得容易读懂.但是,这样一来,就有两个不同了:
  第一,这一句就不再是提示东京观感的话,而是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合成过渡性的语言,既不能加强过渡作用,又失去了劈空抓来、就势掷去的艺术力量.
  第二,这一句变换了位置,虽然也能在叙述辫了与跳舞之后略见对此表示的厌恶之情,但是这种感情既已减弱,文章也失去了原来的短促叹息的情绪,东京不可久居的急迫感也不能在开卷之时就传达给读者.
  开篇的一句,实在是寓新奇于平淡的传神之笔.记叙仙台的藤野先生而从东京的“清国留学生”写起,使人不觉得兜圈子,而感到应该这样由外围进入中心,这句“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也是万不可
2、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
  这个比喻的本体是盘着辫子,把学生制帽高高顶起,喻体是形成一座富士山,揭示了这些人既不想剪除辫子又怕外国人嘲笑的心理和效忠满清王朝的政治倾向,显示了这些“清国留学生”附庸风雅、庸俗丑陋、腐朽糜烂的精神状态.
  3、实在标致极了.
  “实在”是“的确”的意思,“标致”本义是指相貌、姿态美丽,而且是多用于形容女人的,用来形容“清国留学生”,便是一种讽刺了,表现他们外表华美,精神空虚的特点.用“实在”修饰“标致”,增强了这一反语的讽刺力量,更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这群顽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遗少”的鄙夷和反感.同时,还以“上野烂漫的樱花”之美来反衬这群“清国留学生”之丑.如果改为“实在丑极了”,就显得太直露,失去了嘲讽意味.
  4、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由东京到仙台途中见闻的记叙,当然应当力求简要,百来个字,却把日暮里写得很突出: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
  关于这些话,在一些研究分析文章里有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理解.有的以为,鲁迅“对日暮里,闻其名而忧祖国之衰”,有的以为,鲁迅见其名而“产生预感,军国主义的日本总有一天要没落,像日落西山”.
  我们对两说都不敢苟同.
  “闻其名而忧祖国之衰”,这里所说的由“闻”而“忧”,不是广泛意义上的忧国忧民,而是有特定的内容的;也就是说,由“日暮”之名而想到祖国的处境,以“日暮”比拟“祖国之衰”.当时的祖国诚然是衰弱的,鲁迅也诚然为之忧虑,但是,“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青年鲁迅,怎么会认为祖国日暮途穷了呢?须知此时他的反清革命的热情正炽呀!
  若说是由此一地名而预感到“军国主义的日本总有一天要没落”,那无异是说,鲁迅在留日时期已经对社会发展规律有所认识,已经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趋势有所明白.留日时期的鲁迅,还没掌握马克思主义,怎么会有这种预见?而且,当时日本正是明治维新之后不久,刚刚由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日落西山的征象何曾明显出现?
  在日暮里的地名问题上,我们大可不必去求什么微言大义.鲁迅记住了这站名,我的蠡测是:在以“日出之国”名世的国度里,竟有“日暮”的地名,所以容易被记住.
  5、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
  提到水户的话,只有一句: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
  水户的所以被记住,原因已经写明白:“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有的同志以此作《藤野先生》的主旨乃是表现爱国主义思想的一证,有的同志虽然不承认主旨在表现爱国主义思想上,却也认为这一句是说明了这一点的,亦即“显然是从爱国主义思想出发的”.我的看法有所不同.提及水户与朱舜水的关系,看来是为了表明:此时经过了200多年前朱舜水客死之地,此去仙台,比当年从事抗清失败而走日本的朱舜水跑得更远,这究竟是幸邪否邪?──读到后面,我们才知道,鲁迅踏着朱舜水的足迹,到了“还没有中国的学生”的仙台,得以师事藤野,是其大幸.
  至于写这一句是否“从爱国主义思想出发”的问题,也顺便说一说.诚然,鲁迅留学日本,是有他的爱国主义目的;但并不等于说,这就是此文的主题.分析主题,要从全篇的内容和构思来看,这里不可能展开讨论.单就这一句而言,我们固然也不能说鲁迅写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思想,但把此句写在这一篇散文的这一个段落里,就未必是“从爱国主义思想出发”,也就是说,在本文中选取这个材料,用意是在插入朱舜水当年足迹所至的情形,由此引到后来得识藤野的大幸.
  6、大概是物以希为贵罢.
  作者当年在日本仙台是仅有的一个中国留学生,当地人把他当作稀有的人物;也正是因为他的“稀有”,才引来学校教职工的好奇,而对他多加关怀帮助,这是一种理解.但主要应该作另一种理解,到仙台受到优待,当然是出自日本人民的友好情谊,大多数普通日本民众都是善良友好的,尤其是对来自贫穷落后的中国的留学生更是关怀备至;而作者却不愿领受他们的关怀,宁愿把他们的关怀看成“物以稀为贵”.“大概”,表示似有此事,但不完全肯定,与句末的“罢”合用,更加强了不敢肯定的语气,这是作者用诙谐的口气猜测自己在仙台受“优待”的原因,认为日本友人对自己的关心,是出于对弱国国民的同情,而不是尊重,这对于有强烈爱国感情的鲁迅来说,自然感到无限辛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