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郭沫若创作时的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4/28 05:29:20
郭沫若创作时的背景
郭沫若的《天狗》一诗最初发表于1920年7月上海《时事新报?学灯》上.这首诗在国内发表的时候,郭沫若还在日本留学,正系统地接受着现代科学思想和人文观念的洗礼与熏陶.郭沫若留学日本时期,也是他新诗创作的高潮期,诗人一边学习西方文化,一边把自己对世界与自我的全新理解和感悟写成分行的文字,源 源不断地邮寄到国内,邮寄给他的知己宗白华,而宗白华也异常赏识郭沫若的创作才华,他曾回忆自己在《时事新报》从事编辑生涯时,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阅读 “每天寄来的一封封字迹劲秀,稿纸明洁,行列整齐而内容丰满壮丽的沫若的诗!”(宗白华:《欢欣的回忆与祝贺》,1941年11月10日《时事新报》).宗白华不仅喜欢郭沫若的文字,还把这些分行的文字一一发表在自己主编的《时事新报》文学副刊《学灯》上.《天狗》就是见诸报端的其中一首.
  3、对一些有较多隔膜的文学史经典作品,应当怎样去阅读评价,才能进入和理解其艺术世界?试举《女神》为例加以说明.
  三部阅读法:第一步,是“直观感受”,先不要受到理论干扰,直接用自己的感觉体验去触摸作品,获得最初的整体印象.以《女神》中的《天狗》为例,第一印象可能是狂躁、焦灼.
  第二步,是“设身处地”,在获得“第一印象”之后,还不要急于作理论的归纳,要尽可能与你的想象和理解的“历史现场”融合起来.可以想象自己是处于“五四”时期的一个刚跳出封建牢笼的有着复杂心态的青年.
  第三步,才是“名理分析”,比较理性的思考原先阅读中直接获得的“第一印象”到底跟《天狗》的形象、情绪、节奏等等因素有何关系,进而分析《天狗》所表达的那种火山爆发式的内发情感,是如何代表和满足了“五四”青年的普遍心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