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余秋雨《江南小镇》主题是什么?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3 05:49:03
余秋雨《江南小镇》主题是什么?
文化苦旅读了一阵了,读完白发苏州再看江南小镇突然感觉有点摸不到头脑,不知道余秋雨到底要表达什么?
这是一篇洋溢着浓郁的江南味道文化散文.江南小镇不同于道士塔、莫高窟,能让人顿生历史的沧桑和无奈感,江南味道就如喝茶,得静静地坐下来,慢慢地喝,细细地品,时而巷子里飘来叮叮咚咚的琵琶声,江南小镇是江南景色和江南风俗人情的统一.新闻记者时要细心品味充斥在字里行间的作者的情思.
  全文自然地分成四部分.
  第一部分可抓住以下文字进行理
  “然而如果把它们全都躲开了,那就是躲开了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躲开了一种把自然和人情搭建得无比巧妙的生态环境,躲开了无数中国文人心底的罹与俚盼,躲开了人生苦旅的起点和终点……”
  上述文字是作者给江南小镇作的一个文化上的定位,也是全文的文眼所在.
  “堂皇转眼凋零,喧腾是短命的别名.”
  此句紧接上文而来,上文作者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江南小镇平稳、滋润的日常生活画面,画面由具有浓郁江南味道的小石桥、乌篷般、浣纱女交织而成,江南气息扑面而来.江南小镇没有“堂皇与喧腾”,因而它们“平实而耐久,狭窄而悠长”,“淡泊而安定”,对于要摆脱都市的烦恼和喧嚣,躲避“政治角力”的人来说,江南小镇是最理想的隐潜方式,能让生命复归自然.
  “当代大都市的忙人们在假日或甘个其他机会偶尔来到江南小镇,会使平日的行政烦嚣、人事喧嚷、滔滔名利、尔虞我诈立时净化,在自己的鞋踏在街石上的清空声音中听到自己的心跳,不久,就会走进一种清空的启悟之中,流连忘返.”
  此段文字也是紧接上文而来,作者以自己的经历,表达中国文人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在日夜动荡中对于最正常的江南小镇生活的无限渴盼,此句是对第一部分开首“中国文人心底的罹与企盼”的进一步诠释.
  “可异终究要返回,返回那种烦嚣和喧嚷.”
  这是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第一部分最后陈逸飞的“回忆”,三毛的滚滚热泪无不表现了对江南小镇的思盼.
  第二部分,作者去的是周庄,而且是坐船去的.无船的河等于没有新月的夜空、无弦的琴、没有秀发的女子,所以对于小桥流水的江南小镇,船是必不可少的.船的荡荡悠悠、郐舒缓缓的前行与江南平稳的生活节奏是完全合拍的.作者把江南的船比作摇篮,神秘的桥是外婆的桥,代表的是中国文人对半年最美好的回忆或构想,童年是人生的第一阶段,所以作者把江南小镇看作是“人生苦旅的起点”.
  人们从淡泊宁静的江南小镇走了出去,然而却是处处受抵牾,沈万山的凄楚教训使江南小镇愈加明白要珍惜和恪守自己的生态.显赫官声与常态平民永远是对峙的,于是江南小镇愈加“老庄”起来,壮志与锐气在四处碰壁后消失在江南小镇的悠悠流水中.这是对“人生苦旅的终点”的理解.
  第三部分作者去了同里镇.同里让作者有了强烈的归属感,原因即在于:
  “江南小镇是既疏淡官声名利又深明人世大义的,平日只是按兵不动罢了,其实就连在石桥边栏上闲坐着的老汉都对社会时事具有洞幽悉微的评判能力,真是遇到了历史的紧要关头,江南小镇历来都不木然.”
  很显然,第二部分作者要表现的是江南小镇疏淡官场名利的一面,而这一部分表现的是深明大义的一面.江南小镇不是世外桃源,与世隔绝,而是古往今来都急潜着许多“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慷慨男女,关注着中华的升沉荣辱,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即是江南小镇的秉性所在.
  前三部分作者泼墨表现江南小镇对于中国文人的特殊意义——无数的中国文人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第四部分作者站在一个文化发展的高度来看,江南小镇“缺了一点真正的文化智者,缺了一点隐潜在河边小巷间的安适书斋,缺了一点足以使这些小镇产生超越时空的吸引力的艺术灵魂”.作者期望“一座座江南小镇又重新在文化意义上走向充实”、“风景旅游和人物访谒会溶成一体”,这需要正在大都市中受“倾轧”的文人们以及后人用心和情去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