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 写作背景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1 12:07:45
《发现》《北方》《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祖国土》 写作背景
如题,要以上4首现代诗的 写作背景,诗高中必修3语文的4首现代诗
《发现》:一九二二年,闻一多在清华大学学习了九年之后到美国留学,先后在芝加哥美术学院、珂泉罗拉大学学习,同时研究文学与戏剧.一九二五年回国,担任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教务长.《发现》就是诗人回国后不久创作的.
《北方》: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艾青亲眼目睹了中国人民爱国热情的高涨,他自己也被这股民族救亡的洪流所激动,使他有了“做一个中国人”的强烈的欢喜和骄傲.为了参加救亡运动,他从美丽的西子湖畔辗转来到战时的首都武汉,但武汉的情景却令诗人失望,前方的将士在为保家卫国浴血奋战,而后方的达官贵人却依然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一九三八年一月二十七日,艾青和端木蕻良、 萧军、萧红等艺术家应李公朴先生的邀请一起离开武汉到山西民族革命大学执教,晋南失守后,艾青又到西安组织了一支抗日艺术队,艺术队解散后又返回了武汉.在北方的两个月里,艾青先后创作了 《风陵渡》、《补衣妇》、《手推车》
、《骆驼》等一批诗作,在表达自己爱国主义感情和对抗战必胜的信念的同时;也反映了北方人民的痛苦和哀怨,《北方》即是其中著名的诗篇.
《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一批新人在诗坛崛起.他们在十年动乱中耗费了青春,经历了天真单纯、信仰破灭、彷徨迷惘到追求、觉醒的生活历程,迎来了黑暗与光明交替的历史变革时期;他们不满足于旧的诗歌程式,寻求新的诗美原则,以期表达复杂的感情与独特的个性;他们大胆借鉴西方现代诗的诗艺,掀起新诗潮,创作了一批具有新的审美特征的诗,女诗人舒婷的《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就是其中的一首代表作.
《祖国土》:阿赫玛托娃(1889-1966),俄罗斯女诗人.其作品“具有充分的根据,被认为是伟大的俄罗斯诗歌的杰出成就”,“有20世纪的萨福”之美誉.阿赫玛托娃出生在敖德萨一个海军工程师的家庭.原姓高连柯.阿赫玛托娃是她取自鞑靼族外祖母的姓氏,用来发表作品的笔名.1912年第一部诗集《黄昏》问世,表现了女性的压抑和孤独的情调.1914年出版的诗集《念珠》引起较大反响.此后陆续有诗集《车前草》(1921)、《白色的一群》(1917)、《公元1921》(1922)等出版.她的诗作极善抒发女性的内心情感,富有音乐性.十月革命后,虽然对革命并不十分理解,甚至远离革命的现实,但与那些逃离祖国的白俄作家,是界线分明的,并写有《我和那些抛弃国土的人不同道……》(1917).30年代著有《马雅可夫斯基在1913》、《但丁》,探索了诗人的命运.在这个阶段,她依据自己的亲身遭遇,写下了她最重要的组诗《安魂曲》(1934~1940),卫国战争中写下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篇,如《起誓》、《勇敢》等.大型抒情叙事诗《没有主角的长诗》(又译《没有主人公的歌》,1940~1962)是其诗歌创作的总结.此外还有诗集《光阴飞逝》(1909~1965年的诗篇).女诗人一生命途多舛,1946年曾遭受不公正的批判,50年代后期才得以恢复名誉.
诗人当时所处的时代,是动荡,痛苦,遭受灾难的时代,然而,诗人没有怨天尤人,没有背弃祖国,号召人们要“躺进它的怀里”和祖国融为一体.体现了一种与祖国命运息息相关的深厚的爱国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