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2014•崇明县二模)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5)和点B(-5,p),▱ABCD的顶点C、D分别在y轴的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6/08 03:47:14
(2014•崇明县二模)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5)和点B(-5,p),▱ABCD的顶点C、D分别在y轴的负半轴、x轴的正半轴上,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C、D.
(1)求直线AB的表达式;
(2)求点C、D的坐标;
(3)如果点E在第四象限的二次函数图象上,且∠DCE=∠BDO,求点E的坐标.
(1)设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k
x.
∵它图象经过点A(-2,5)和点B(-5,p),
∴5=
k
-2,
∴k=-10,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
10
x.
∴p=-
10
-5,
∴点B的坐标为(-5,2).
设直线AB的表达式为y=mx+n,


5=-2m+n
2=-5m+n,


m=1
n=7,
∴直线AB的表达式为y=x+7;
(2)由□ABCD中,AB∥CD,设CD的表达式为y=x+c,
∴C(0,c),D(-c,0),
∵CD=AB,
∴CD2=AB2
∴c2+c2=(-5+2)2+(2-5)2
∴c=-3,
∴点C、D的坐标分别是(0,-3)、(3,0);
(3)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3,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D.


5=4a-2b-3
0=9a+3b-3,


a=1
b=-2,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x2-2x-3.
作EF⊥y轴,BG⊥y轴,垂足分别为F、G.
∵OC=OD,BG=CG,
∴∠BCG=∠OCD=∠ODC=45°.
∴∠BCD=90°,
∵∠DCE=∠BDO,
∴∠ECF=∠BDC,
∴tan∠ECF=tan∠BDC=
BC
CD
(2014•崇明县二模)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2,5)和点B(-5,p),▱ABCD的顶点C、D分别在y轴的 如图,矩形ABCD的边AB与y轴平行,顶点A的坐标为(1,2),点B与点D在反比例函数(x>0)的图象上,则点C的 (2014•张家口二模)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B,D都在反比例函数y=kx(x>0)的图象上,点D的坐标为(2, 已知:如图,矩形OABC的顶点B(m,2)在正比例函数y=12x的图象上,点A在x轴上,点C在y轴上,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kx的图象经过点C(-3,8),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C且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B,若OA=3, (2014•亭湖区一模)如图,一次函数y=kx+3的图象分别交x轴、y轴于点C、点D,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在第四象 如图,已知反比例函数y=12/x的图像和一次函数y=kx-7的图像都经过点p(m,2).如果等腰梯形ABCD的顶点A,B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且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相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 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且与反比例函数图象相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点D, 如图,已知直线y=-2x经过点P(-2,a),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在反比例函数y2=k/x(k≠0)的图象上.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象与x轴相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象相交于B(-1,5)、C( ,d)两点.点P(m 已知如图,动点P在反比例函数y=-2x(x<0)的图象上运动,点A点B分别在X轴,Y轴上,且OA=OB=2,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