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生物 > 作业

生物-植物生理想问一下关于钾 铁 钙 锌 锰 铜 碰 硼 磷 氮 钼 硫对植物生长发育各有什么作用?另外还问一下人的进化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生物作业 时间:2024/06/08 22:08:36
生物-植物生理
想问一下关于钾 铁 钙 锌 锰 铜 碰 硼 磷 氮 钼 硫对植物生长发育各有什么作用?
另外还问一下人的进化历史,最好还举几个例子
植物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及缺素症状 (自学)
根据必须元素在植物体内的移动性,必需元素可分为两类,可移动的,如N、P、K、Mg、Zn、B、Mo,这些元素在植物体内可被再利用,当植物缺乏这些元素时,这些元素从老的部位转移到幼嫩部位,因此缺素症状表现在老叶上.难移动的元素,包括Ca、S、Fe、Mn、Cu,这些元素被利用后,很难移动,当植物缺乏这些元素时,新生的组织由于缺乏这些元素,首先表现出缺素症状.
1.氮(N)
氮占植物干物重1—3%.植物吸收的氮以无机氮为主(NO-3,NO-2,NH+4),有时也吸收简单的有机氮,如尿素(CO(NH2)2)和氨基酸的等.
氮在植物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许多化合物的组分;(1)遗传物质——核酸;(2)生物催化剂——酶;(3)酶活性调节物质——维生素,辅基,辅酶,激素;(4)细胞膜的骨架——磷脂;(5)光受体——叶绿素,光敏素;(6)能量载体——ADP,ATP等;(7)渗透物质——脯氨酸,甜菜碱.
缺氮时,较老的叶片先退绿变黄,有时在茎,叶柄或老叶上出现紫色.严重缺氮时,叶片脱落,植株矮小.
氮素在体内的代谢特点是可以移动,可再利用,(当植株)缺氮时,老叶中的氮素转移到新生组织,满足组织对氮素的需要,因此,缺氮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老叶退绿变黄).
2.磷(P)
磷在植物生命活动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植物主要以H2PO-4的形式吸收磷.在低PH值下,以吸收H2PO-4为主,在高PH值下以吸收HPO2--为主.
磷也是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分:(1)遗传物质——核酸;(2)膜的骨架——磷脂;(3)酶活性调节者——磷酸辅基,辅酶(FAD,NAD,FMN,NADP等)和维生素等;(4)能量载体——ATP,ADP等;(5)调节物质运输(磷酸蔗糖);(6)调节PH值.
缺磷的症状:叶片暗绿,茎叶出现红紫色.
磷在植物体内的代谢特点是可以移动,可再利用,所以缺磷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
3. 钾(K)
钾也是植物体内的重要元素,是体内必需元素中唯一的一价金属离子,在体内呈离子态.钾在体内的主要作用是调节作用:(1)调节气孔开闭;(2)调节根系吸水和水分向上运输(根压);(3)渗透调节;(4)调节酶活性——许多酶的活化剂,如谷胱甘肽合成酶,琥珀酸CoA合成酶,淀粉合成酶,琥珀酸脱氢酶,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等60多种酶;(5)平衡电性:在氧化磷酸化中,K+与Ca2+做为H+的对应离子平衡H+荷,在光合磷酸化中,K+与Mg2+做为H+的对应离子,平衡H+的电荷;(6)调节物质运输(韧皮部含有大量的K+).
钾的缺素症状:叶尖与叶缘先枯萎,逐渐呈烧焦状.另一个主要症状:钾在体内是可移动的,可再利用,缺钾症状首先出现在老叶上.
4.硫(S)
植物主要以SO42-形式吸收硫.硫是许多重要化合物的组分:91)蛋白质(含硫氨基酸,半胱氨酸,蛋氨酸);(2)膜的组分——硫脂;(3)电子传递体的组分——Fd,Fe-s;(4)维生素(硫胺素Vb1,泛酸VB3).
缺硫的主要症状:植株矮小,叶片而黄,易脱落.硫在体内难移动,因此缺硫症状首先表现在新叶上.
5.钙(Ca)
植物离子形式(Ca2+)吸收钙.钙的主要生理作用有:(1)化合物组分——果胶酸钙;(2)结构组分——膜,染色体;(3)酶的活化剂——ATP水解酶,琥珀酸脱氢酶;(4)第二信使——细胞内信息的重要传递者——单独或与CaM一起调节许多酶的活性;(5)平衡电性:与K+一起平衡H+(线粒体).
缺Ca症状:生长点坏死,植株呈簇生状,叶尖与叶缘变黄,枯焦坏死.Ca在体内不易移动,缺Ca+症状首先表现在叶片上.
6.镁(Mg)
镁的主要生理作用:(1)叶绿素的组分;(2)在光合磷酸化中作为H+的对应离子,平衡电性;(3)酶的活化剂-----Rubisco,PEPCase等;(4)调节蛋白质合成(促进核糖体大小亚基结合).
缺镁症状:叶脉间缺绿,有时呈红紫色,镁可在体内移动,缺镁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
7.铁(Fe)
植物主要以Fe2+螯合物的形式吸收铁.铁的主要性质是化合价可变,Fe2+/Fe3+,因此铁作为电子传递体而起作用.(1)酶的组分---CAT,POD,抗氰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2)电子传递体的组分,Fd,F-S,Cyt等;(3)酶活性的调节者-----叶绿素合成的必需因子.
缺Fe症状:叶脉间缺绿,严重时整个叶片变为黄白色,铁在体内不易移动,缺Fe症状首先表现在老旪上.
8.铜
植物以Cu2+形式吸收铜.铜的主要性质是可进行化合价变化,Cu2+/Cu+.它的主要作用是作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传递体.(1)酶的组分—SOD抗坏血酸氧化酶,多酚氧化酶,细胞色素氧化酶;(2)电子传递组分—PC.
缺铜的症状:叶尖变白坏死,然后沿叶脉向叶基部发展,叶片易脱落.铜在体内不易移动,缺铜症状首先表现在老叶上.
9.锌
锌的主要生理作用:酶的组分,如色氨酸合成酶,碳酸酐酶.
缺锌症状:叶脉间缺绿,玉米出现花叶病,果树易得小叶病,生长素合成受阻,老叶先出现症状.
10.锰(Mn)
锰的生理作用:(1)放氧复合体组分;(2)酶的活化剂,如转磷酸基酶(已糖激酶),脱氢酶(a-酮戊二酸脱氢酶),硝酸还原酶,二肽酶;(3)叶绿素生物合成的必需因子.
缺锰症状:先是叶脉间缺绿,然后出现坏死斑点.症状先出现在新叶上(不易移动).
11.硼的主要作用:(1)与生殖器官形成有关,缺硼时花粉母细胞四分体形成受阻;绒毡层组织破坏发育不良;(2)参与受精过程,硼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3)硼促进糖的运输(与糖形成复合体);(4)抑制CTK合成.
缺硼时,油菜花而不实,麦类穗而不实,棉花蕾而不花,块根内部形成褐斑,如甜菜的心腐病.萝卜的褐心病.
12.钼(Mo)
钼的主要生理作用:硝酸还原酶的组分
人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一种普通动物,是生物进化的结果.人属于真核域,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智人种,但并非生物进化的终点.人如果不遵循生物进化理论,同样会有一天被其他动物所取代.
人与现代类人猿存在亲缘关系,具有共同的祖先.人类进化史
约6500万年前,一颗宽度约16公里的陨石撞击到了今天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造成巨大灾难,当时地球上包括恐龙在内的三分之二的动物物种消亡灭绝,爬行动物的黄金时代结束,原始哺乳类动物逃过劫难经过漫长岁月存活下来,之后迅速进化.
约5000多万年前,灵长类动物呈辐射状快速演化,从低等灵长类动物原猴类中(如狐猴、眼镜猴)又分化出高等灵长类动物(即猿猴类,如猕猴、金丝猴、狒狒与猿).
猿猴的种系发生 (注:中国中华曙猿比早期高等灵长类动物猿猴类还要古老,基本属于早期原猴,也就是说所谓中华曙猿实际上还是猴子,根本谈不上人类的起源,如果说中华曙猿是猴子的起源还差不多.)
3300万-2400万年前,从旧世界的猴子(狭鼻次目)中产生了猿.埃及发现的最早的古猿原上猿(3000万年以前);埃及猿(Aegyptopithecus,2600万—2800万年以前)已经具有类人猿的一些性状;稍晚后的化石还有森林古猿,(2300万—1000万年前),分布范围较广,在亚洲、欧洲、非洲均有所发现.东非的原康修尔猿(1300万-1200万年前)已经是一种猿,是人类和非洲猿的祖先. 以上古猿均为林栖动物,四肢行走,属于攀树的猿群.现存的猿中包括两个类群,非洲猿(大猩猩、黑猩猩和人类)和亚洲猿(长臂猿和猩猩),这两个类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限,二者的分化显然发生在1200万年-1500万年前.
在约1000万年前至约380或200多万年前,有两种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一种是腊玛古猿,一种是南方古猿(许多人认为腊玛古猿是猩猩的祖先,过去在复原颌骨残片标本和牙齿分析时出现偏差.因此腊玛古猿作为过渡时期的化石代表只有相对的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