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浅谈怎样教好一年级数学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1 19:29:05
浅谈怎样教好一年级数学
自20世纪以来,现代认知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小学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尤其是《数学课程标准》给小学数学教学以新的启示.在短短一个月时间里,我在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所获得的一些新的数学思想、数学理念带进了我的课堂,在实践中探索、研究.下面就自己一个月的体会来谈谈我对课改后一年级数学教法的一点浅见. 一、培养一年级儿童数学学习的兴趣 要想教好一年级数学,首先必须激发、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兴趣是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正如一个对教育工作有兴趣的人总是关心报刊、杂志等有关教育工作方面的报道、文章和教改信息,注意新出版的教育书籍,经常希望参加有关教育问题的讨论会……而一年级的儿童则对“玩”比较感兴趣,一切以快乐为本,一片天真烂漫,无忧无虑.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兴趣呢? 1、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习兴趣 成语有“为人师表”,我们教师就是学生的表率,是学生模仿的对象,时刻都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一年级教师尤其要注意.而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也尤为重要.这一年龄的儿童非常的天真可爱,他们一般都以老师为中心,我们应该付出我们的热情,去爱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觉得你和蔼可亲,都愿意亲近你,都喜欢你.在无形中他们也会喜欢你所上的课,对那一门课的学习产生兴趣.为此,教师对学生是饱含爱心,既要做教师,又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用微笑的脸蛋,期待的神情,温和的语言创造活跃民主的课堂气氛不能动不动训斥学生,特别是差生,更要加倍爱护,平时要及时给予表扬,不能对他们而言相向,讽刺嘲笑,要懂得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永远都不要对学生说:“这么简单的问题,你都不会”.如果教师能处处为学生着想,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学生也就会“亲其师,信其道”,师生双方达到感情的融洽,和谐了师生关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事半功倍之效. 2、唤醒学习需要,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一年级儿童来说,当他们的需要未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热切的向往之情,进而产生一种不达目标不罢休的情绪.教师应该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来唤醒他们的学习需要.例如,可以制定一个奖励制度,首先帮他们建立荣誉感,让他们渴望受到表扬、得到奖品;其次,让他们明白想要受到表扬、得到奖品必须要把数学学好,把他们对奖品的欲望转移到学习数学上来;第三在教室的某一固定地方设立光荣榜,在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就可以将自己的照片贴上去,不能坚持的小朋友就将他的照片从光荣榜上拿下来.这样做了就可时刻激励学生要学好数学,避免产生阶段性学习,逐渐培养、巩固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就自己现在或长大后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开展班队活动去了解学生的理想、愿望,然后告诉他们:理想、愿望与学好数学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现在学好了数学你的愿望才可能实现.同样把他们对理想愿望的追求转变为学习数学的动力,唤醒他们学习数学的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3、投其所好,激发竞争意识,培养学习兴趣 这一年龄的儿童大多数都喜欢讲故事、做游戏、唱歌、跳舞……那么我们在设计教案时就可根据他们的这一特点将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引进课堂以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例如,“0”的认识这一课可以上成一节故事课.以小兔采蘑菇、拔萝卜为线索,先由老师讲,然后可引导学生看图续讲,为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并训练他们的看图说话能力和想象能力.又如将书上常出现的一些蔬菜赋予名字,将其卡通化符合儿童的喜好.再如,“有趣的拼搭”这一课则完全可以上成一堂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圆的”和“平的”之间的区别,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随意拼搭,活跃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在数学学习中,激发学生间的良性的竞争意识,促使学生互动,让学生在竞争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我们可以在数学课、活动课或自修课上进行,一些比赛,可以比比谁写的字好,比比谁看到的东西多,谁数数又对又快,谁做加减法题目作的既准确又迅速……都是个人为单位的,还可以分小组来进行.例如,“10”的认识这一课可以把全班所有学生分成几组或同桌小朋友合作,看谁先把10根小棒数出来并且用线绑好.当然,为了是全体学生都投入到活动中来,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竞赛是激发学生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竞赛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增强,学习和效率一般也都有很大的提高. 二、运用适应新教材的课堂教学模式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数学,要使每个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学习内容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的呈现方式应体现多样性、趣味性、生活化和情境化.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数学学习方式.数学学习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基于上述思考,我认为小学数学教学要走出“形式教育论”的误区,转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应大力提倡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以更好地实现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参与和发展.我在新教材一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中,较多地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模式.互动课堂教学方法将是一个可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它强调师生交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互动.保持教学生态均衡发展,生态均衡中心环节是师生互动.互动把所有的赋予新的意义,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体现“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如何处理师生关系等问题;如何采用各种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创设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互动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创新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指导原则,要体现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之中.数学的学习不应成为简单的概念、法则、公式的掌握和熟练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更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要鼓励学生体验数学的学习过程,从具体的实例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同一个问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就是一种创新.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也可以体现出来.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和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而互动式教学就能为学生提供创新意识的环境以及实践能力得以实现的空间. 所谓“互动式”教学模式,就是把教育活动看作是师生进行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交互影响和交互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交一经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结构模式. 我在一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实践: 1、改变以往的课堂教学环节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导入--新授--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传授知识过程.新的教学过程应是学生发现、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可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听讲、示范-模仿;师生共同活动的教学方法:提问-回答、激发-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互动教学方法: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2、课堂引进“小组学习”形式,扩大学生参与面 小组学习是课堂教学中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 3、教学活动要联系现实生活 教学活动源于生活,才会使学生学得主动、活泼、富有个性.因此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联系生活,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数数时,我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数100个数.一个一个地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学生数起来,面无表情,声音枯燥无味,看得出,他们不喜欢.反思自己的教学,认识到自己设计的教学活动离学生的生活太远.第二节课.突发灵感,让学生数教室里桌椅的个数,数学生人数.先个人数,再小组数,看谁的办法好,然后集体汇报.只见孩子们情绪高涨,各显神通.那一刻,我很激动,我有一种成功感.我和孩子们一样,真正感悟到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教学关注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新课标关注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注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教学过程是个多目标的过程.“互动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学生交互”发展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提供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构建新知过程,教师侧重于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去探索和合作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与生生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能够有效地完成新课标对教学过程要求必须实现多目标育人过程的任务.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变成是一个探索知识之所以成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因此,教学方式应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示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互、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和参与者.“互动式教学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突出学生相互之间、互动学习资源的互补作用,以及重视儿童各自经验方法的个性化介入,允许儿童自主学习和各抒已见,放开了儿童思维的翅膀,使儿童个性化的学习品质和创新意识有了发展的时空. 这一个多月来,我深切体验到新教材带来的教改新气息,有了很大的收获.实践证明,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鼓励者,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把适应新教材的教学模式运用到课堂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