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一篇有关读书的论文,要2000字的拜托各位了 3Q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8 12:01:35
一篇有关读书的论文,要2000字的拜托各位了 3Q
陈平原: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读书zz 阅读这一行为,在我看来,本身就具备某种特殊的韵味,值得再三玩赏.在这个意义上,阅读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只是这种兼具手段与目的的阅读,并非随时随地都能获得.在《大英博物馆日记》的后记中,我引了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里的王子猷夜访戴安道的故事.真希望“读书”也能到达这个境界:“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考试?何必拿学位?何必非有著述不可?当然,如此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读书”,是一种理想境界,现实生活中很难实现.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一、读书的定义 什么叫“读书”,动词还是名词,广义还是狭义,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还是“学得好不如长得好,长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读书?看来,谈论“读书”,还真得先下个定义. “读书”是人生中的某一阶段.朋友见面打招呼:“你还在读书?”那意思是说,你还在学校里经受那没完没了的听课、复习、考试等煎熬.可如果终身教育的思路流行,那就可以坦然回答:活到老学到老,这么大年纪,还“背着那书包上学堂”,一点也不奇怪. “读书”是社会上的某一职业.什么叫以读书为职业,就是说,不擅长使枪弄棒,也不是“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过去称读书郎、书生,现在则是教授、作家、研究员,还有许多以阅读、写作、思考、表达为生的. “读书”是生活中的某一时刻.“都什么时候了,还手不释卷?”春节放假,你还沉湎书海,不出外游览,也不到歌厅舞厅玩乐. “读书”是精神上的某一状态.在漫长的中外历史上,有许多文化人固执地认为,读不读书,不仅关涉举动,还影响精神.商务印书馆出版加拿大学者曼古埃尔所撰《阅读史》(2002),开篇引的是法国作家福楼拜1857年的一句话:“阅读是为了活着.”这么说,不曾阅读或已经告别阅读的人,不就成了行尸走肉?这也太可怕了.还是中国人温和些,你不读书,最多也只是讥笑你俗气、懒惰、不上进.宋人黄庭坚《与子飞子均子予书》称:“人胸中久不用古今浇灌之,则俗尘生其间,照镜觉面目可憎,对人亦语言无味也.”问题是,很多人自我感觉很好,照镜从不觉得面目可憎,这可就麻烦大了. 这四个定义都有道理,得看语境,也看趣味.以前说“学而优则仕”,现在变了,是“仕而优则学”——这后一个“学”,当然是装模作样的了,“‘官大学问大”嘛.中国特有的学历高消费,让人哭笑不得.如果有一天,连学校里看大门的,也都有了博士学位,那绝不是中国人的骄傲.眼看着很多年轻人盲目“考博”,我心里凉了半截,我当然晓得,都是找工作给逼的.这你就很容易明白,很多皓首穷经的博士生,一踏出校门,就再也不亲近书本了,还美其名曰“实践出真知”.想到这些,我才格外欣赏那些不为文凭,凭自家兴趣读书的人.在北大教书,自然是看好自己的学生;可对那些来路不明的“旁听生”,我也不敢轻视,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室里有位子,你尽管坐下来听.这种不太符合校规的通融,其实更适合孔夫子“有教无类”的设想. 拿学位必须读书,但读书不等于拿学位.这其中的距离,何止十万八千里.1917年,蔡元培到北大当校长,开学演讲时,专门谈这问题,希望学生们以学问为重,不要将大学看做文凭贩卖所(《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第二年开学,蔡先生再次强调:“大学为纯粹研究学问之机关,不可视为养成资格之所,亦不可视为贩卖知识之所.”(《北大一九一八年开学式演说词》)日后回想北大十年,蔡先生很得意,以为他改变了中国人对于大学的想像(参见《我在教育界的经验》以及《自写年谱》).现在看来,蔡先生还是过于乐观了,成为“贩卖知识之所”的大学,以及视大学为“养成资格之所”的学生,当今中国,比比皆是. 大致感觉是,今日中国,“博士”吃香,但“读书人”落寞.所谓“手不释卷”,变得很不合时宜了.至于你说读书能“脱俗”,人家不稀罕;不只不忌讳“俗气”,还以俗为雅,甚至“我是流氓我怕谁”. 二、读书的成本 现在流行一个说法,叫“经济学帝国主义”,说的是经济学家对自家学问过于自信,不只谈经济,还谈政治、文化、道德、审美等,似乎经济学理论能解决一切问题.于是,讲机会,讲效率,讲成本核算,成了最大的时尚.你说“读书”,好吧,先算算投入与产出之比,看是否值得.学生选择专业,除个人兴趣外,还有成本方面的考量,这我理解.我不谈这些,谈的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以及精神状态的“读书”. 作为一种物质形态的“书籍”,与作为一种社会行为的“读书”之间,有某种微妙的关系,值得仔细钩稽.这里所谈论的“读书成本”,带有戏拟的成分,可博诸位一笑. 那是一则现代文学史上的公案.这么多劝学诗文,最有趣的,莫过于《礼拜六》的说法:“买笑耗金钱,觅醉碍健康,顾曲苦喧嚣,不若读小说之省俭而安乐也.”也就是说,读书好,好在既便宜,又卫生.“一编在手,万虑都忘,劳瘁一周,安闲此日,不亦快哉!”(王钝根《出版赘言》)《礼拜六》诸君越说越邪乎,甚至在报纸上登广告:“宁可不娶小老嬷,不可不看《礼拜六》.”这下子可激怒了新文学家,叶圣陶撰《侮辱人们的人》,称:“这实在一种侮辱,普遍的侮辱,他们侮辱自己,侮辱文学,更侮辱他人!”宁肯不娶小老婆云云,当然是噱头,不可取;可也说出实情:随着出版及印刷业的发展,书价下降,普通人可以买得起书刊,阅读成为并不昂贵的消费.起码比起大都市里其他更时髦的文化娱乐,是这样.我说的不是赌博、吸毒或游走青楼等不良行为,比起看电影,听歌剧,观赏芭蕾舞、交响乐来,读书还是最便宜的——尽管书价越来越贵. 现在好了,大学生在校园里,可以免费上网;网上又有那么多文学、史学、哲学名著,可以自由阅读乃至下载.好歹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之余,你干什么?总不能老逛街吧?听大歌剧、看芭蕾舞,很高雅,可太贵了,只能偶尔为之.于是,逛书店,进图书馆,网上阅读等,成了日常功课.可问题又来了,阅读需要时间. 十几年前,在香港访学,跟那里的教授聊天,说你们拿那么多钱,做出来的学问也不怎么样,实在让人不佩服.人家说,这你就外行了,正因为钱多,必须消费,没时间读书.想想也有道理.大家都说七七、七八级大学生读书很刻苦,他们之所以心无旁骛,一心向学,除了希望追回被耽误的时光,还有一点,那时的诱惑少.不像今天的孩子们,目迷五色,要抵抗,很难.我的经验是,穷人的孩子好读书,一半是天性,以及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一半则是无奈,因太时尚太高雅的娱乐玩不起.不过,没关系,这种选择的限制,有时因祸得福.作为生活方式的读书,对财力要求不太高,反而对心境和志趣要求更高些.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