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31 20:25:32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茅,朝三而暮四,是乎?”众狙皆起币怒。俄而曰:“与若茅,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 译文:宋国有个叫狙公的人,喜欢猕猴,养的猕猴成群,他能够理解猕猴们的意思,猕猴们也懂得养猴老人心意。养猴老人减少了一家人的口粮,用来满足猕猴们口腹的需要。没过多久,养猴老人粮食不够了,他准备限定猕猴每天的食物。他怕猕猴们不服从自己,便先哄骗它们说:“给你们橡子吃,早晨三颗,晚上四颗,够了吗?”猕猴们听了嫌少,都站了起来,非常恼怒。不多一会儿,养猴老人又说:“那么,给你们橡子吃,早上四颗,晚上三颗,够了吧!”猕猴们听了,都伏在地上,显得很高兴。 1.你认为狙公是个怎样的人? 2.你从这则故事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3.成语“ “出自这篇故事,它的意义后来发生了演变,它今天的意思是:
1、狙公是个聪明的人,善于利用心理变化。
2、世事无常,有时要善于变化,变则通;
3、成语是朝三暮四,原来比喻用诈术欺骗人,现在用以比喻反覆无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