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政治 > 作业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政治作业 时间:2024/06/06 06:36:09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首次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为我们进一步推进科技事业发展与创新积累了以下宝贵的经验:第一,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探月工程是我国首次开展对地球以外天体的直接探测,是世界科技领域的前沿项目。第二,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实施,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带动了我国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若干领域深入发展,促进了众多技术学科的交叉和融合,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和重大科技工程要求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第三,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探月工程实施过程中,一批中青年业务骨干勇挑重担,刻苦攻关,是工程研制的中坚力量,为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做出了突出贡献。  
运用辩证法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既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同时又要重视部分的作用。探月工程是一项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过程中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为完成中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的任务创造必要条件。
(2)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要树立创新意识,用创新推动事物的发展。“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首次月球探测工程之所以“取得圆满成功”,关键在于科研人员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中,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嫦娥一号卫星的研制与发射过程中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其他观点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007年11月26日,中国公布嫦娥一号卫星传回并制作完成的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2007年11月26日,“嫦娥一号”卫星从距离地球38万公里的环月轨道传回了清晰的可见光图片,标志着我国首次探月工程取得 嫦娥一号是中国的首颗绕月人造卫星,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继嫦娥一号卫星圆满完成中国首次绕月探测工程之后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为我国月球探测的一期工程划上了圆满句号.在撞月前嫦娥一号要进行 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有深空探测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7年10月24日,我国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圆满成功。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中国第一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在西昌卫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它标志着我国深空探测工程的正式启 我国于2010年10月1日发射的“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卫星已成功完成相关任务。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嫦娥二 94.2007年10月,“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获得清晰月面图像,标志着我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在( )领域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的阶段性胜利。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土壤厚 2009年3月1日16时13分,中国嫦娥一号卫星成功撞月,标志着我国实施绕月探测的阶段性胜利.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土壤厚 材料:2007年10月24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工程迈出重要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