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举例说明哪些活动或机会可以满足幼儿成就感的需要?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3 05:08:59
举例说明哪些活动或机会可以满足幼儿成就感的需要?
必须自己写
幼儿~
幼儿园的
孩子太小的话.
  如1岁一下还没有认知能力的.
  只要照顾周到让他舒服就行了.到了会认人的时候.
  对孩子的反应要仔细琢磨.如孩子看到比较感兴趣的东西要拿给他看.
  他想触摸的东西要让他去尝试.等等诸如此类.小孩子也有自己的心理需要.
  生理需要很容易满足.
  但心里需要就要靠大人去理解了.但不能一味的去宠着他.
  错事做一次就不能再让他做第二次.
  如:去摸脏东西.俗话说三岁看老.这个时候宠多了.
  不利于以后的身心发展.
  方法:
  一、热爱幼儿.
  关注幼儿.
  满足幼儿对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要
  在我们进行的一项相关的调查中发现.
  幼儿喜欢某某老师.
  那是因为这位老师通过言行、表情对幼儿表示爱与关注.比如.
  幼儿说喜欢某某老师.
  那是因为“我住院时.
  她去看我.”、“她打电话叫我妈妈来接我.”、“她帮我梳头打辫子.”、“她常摸我的头”、“她带我去她家”、“她说她喜欢我”、“她经常对我笑.
  还经常弯下腰来跟我说话.”、“我们出去散步时.
  她总是牵着我手.”、“莫老师可喜欢我了.
  她今天拉了我的手.”、“我喜欢莫老师.
  因为她经常和我一起去倒垃圾.”、“我喜欢丁老师.
  因为她经常叫我发玩具.”……
  我们老师的上述这些行为.
  有些是有意的.
  有些是无意的.但它们在幼儿的心里却都代表着老师对他们的爱和关注.而这些爱与关注.
  不仅使我们成为幼儿喜欢的老师.
  而且也使幼儿园成为幼儿的真正乐园.
  成为幼儿真正向往的地方.
  二、尽量给每个幼儿创造成功的机会.
  满足他们成就的需要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
  幼儿喜欢某项教育活动.
  主要原因是因为这项教育活动能给他们以成就感和成功的喜悦.如许多幼儿说:“我喜欢‘滚大球游戏’.
  因为我总是得第一.”、“我喜欢折纸课.
  因为我会折战斗机.
  我折的战斗机飞得最高.”、“我喜欢猜谜语课.
  因为我一猜就中.”、“我喜欢舞蹈课.
  因为我可以到讲舞台上去跳舞.”、“我喜欢跑步.
  因为我跑得快.
  比赛总得第一.”、“我喜欢算数.
  因为我算得快.”、“我喜欢画画.
  画完后.
  可以把自己的画贴在教室.”、“我喜欢跳舞.
  因为老师说.
  我跳舞跳得好.”、“我喜欢画画.
  因为丁老师说.
  我画得好.
  她还奖给我两朵小红花.”、“我喜欢做手工.
  因为老师说.
  我手巧.”……
  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需要成功经验.
  哪怕是一点滴的成功.
  也会对幼儿的成长起巨大的促进作用.幼儿的成功经验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活动本身就能给幼儿以成功的体验.
  如“我折的战斗机飞得最高”“我一猜就中”等;二是活动后得到的评价.
  如教师的表扬肯定也能给幼儿以成功的体验.
  如“老师说我手巧”“老师说我画得好”等.我们应该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
  让每个幼儿都经常有机会获得成功的经验.
  这对培养他们的学习、生活兴趣.
  培养他们自信心是十分有益的.我们千万不可从幼儿期开始就让儿童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
  否则.
  他们将来在生活、学习和工作方面就很难信心地去应对.
  三、给幼儿创造一个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允许幼儿犯错误、富有同情心的.
  气氛宽松和谐的幼儿园环境.
  满足幼儿心理的安全需要
  给幼儿创造一个符合其心理安全需要的环境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比如.
  对于刚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的孩子来说.
  离开父母进入幼儿园.
  这本身就是对他们心理上的一个很大的挫折.如果此时教师能关心他们的情感需要.
  对他们温柔友好.
  他们就会觉得自己是处于安全的心理环境之中.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他们就会逐渐地确立起新的依恋对象.
  开展新的社会交往.同时.
  在这样一个心理安全、情绪稳定的环境中.
  他们就会不害怕父母的离去.
  与此相反.
  如果幼儿刚入园就得不到相应的关怀和温暖.
  幼儿就会处于心理不安全、情绪不稳定状态中.
  他们就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此时.
  多数幼儿首先会抗拒或哭泣.
  不久后哭泣虽然会停止.
  但他们会表现为不快乐.
  不主动与人交往.
  不探索玩耍.
  表情淡漠和心境忧伤.
  同时有些孩子的悲伤和忧郁会转化为发怒.那些外向的孩子会将怒火向外发泄.
  以破坏玩具、踢打幼儿教师等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抗拒.而那些内向的孩子则将忧郁隐藏于心中.
  他们在外表上虽然没有什么特殊的变化.
  但久而久之.
  会养成对人和事感情淡漠、漠不关心的性格.所有这些.
  孩子以不愉快方式表现出的行为都不是孩子的过错.
  而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防御方式.
  以心理和性格上的损失为代价来适应这个变化了的环境.当他们最终在情感上得不到回应时.
  失去希望的伤害性后果将永远留在他们人格中.这种结局或许大人想象不到.
  但肯定是大人不愿意看到的.这说明当幼儿从家庭、父母的养育向幼儿园转变时.
  一个感情温暖和心理安全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是多么重要.
  而幼儿心理上的安全感主要与教师对待幼儿的态度、幼儿的常规与纪律要求、幼儿与伙伴之间的关系等因素有关.幼儿园环境要使幼儿产生心理上的安全感.
  是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宽容的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合理的生活制度与要求为前提的.例如.
  有些幼儿在幼儿园不敢解大便.
  总是要憋到回家以后.
  一进家门就迫不及待地上厕所.
  有的甚至将大便拉在裤裆里了.
  也不敢告诉老师.这往往是幼儿害怕畏惧老师的一种集中的典型的反应.幼儿害怕畏惧教师.
  这说明幼儿园没有给幼儿以安全感.幼儿缺乏安全感.
  是幼儿不喜欢来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
  有位母亲问儿子为什么不愿意去幼儿园.
  儿子回答说:“陆军小朋友打我”.
  母亲又问:“你可以告诉李老师.”.
  儿子接着说:“李老师不管.”.
  母亲又说:“那你可以告诉卢老师.”.
  儿子又回答:“卢老师很凶.
  我不敢告诉她.”这位幼儿已明显意识到幼儿园的不安全不可靠.
  于是就产生厌园心理.
  如果长期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生活.
  幼儿的心理健康将受到严重的影响.如.
  幼儿在与老师或其他小朋友交往中.
  如果经常受到伤害(缺乏安全感).
  如语音不准而遭到老师或小朋友们的嘲笑;上课回答老师提问.
  说错了.
  被老师批评或其他小朋友们取笑;在与同伴交往中.
  由于身体弱小.
  常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负、蔑视.
  那么这个幼儿很可能就会出现极度内向的隐居性行为——不说话、不与其他任何小朋友交往.
  不回答老师的任何提问.
  把自己“关闭”起来.
  以免遭受更多的伤害.孤僻症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此.因为孤僻、自闭可以避免失败.
  避免受到伤害.总之.
  自闭.
  有时是出于他们对心理安全的需要.
  因为不与人交往反而使他们更有安全感.
  所以.
  为了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我们幼教工作者一定要关注幼儿心理安全需要.
  让幼儿生活在一个宽松愉快的没有任何外在心理压力的环境之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四、给幼儿多点自由活动的时间.
  满足幼儿自主活动的需要
  幼儿生性好动.
  每个幼儿都有自主活动的心理需要.
  即每个幼儿都有要自由.
  要摆脱约束.
  打破框框.
  要独立.
  并且按照冲动自由地行事.
  这就是幼儿自主活动需要.
  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
  幼儿十分喜欢自由度较大的教育活动.比如.
  有的幼儿说:“我喜欢户外活动.
  因为可以跑来跑去.”、“我喜欢手工课.
  因为可以做.
  可以说.”、“我喜欢上厕所.
  因为可以自由说话.”、“我喜欢玩胶泥.
  因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东西.”、“我喜欢到外面去做游戏.
  因为好玩.
  不用老坐在凳子上.”……
  幼儿是喜欢自由自主的.但是在我们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中.
  严肃的、有秩序的、有组织的不能自由讲话(老师称之为“乱讲话”)的“课”所占的时间太多太多.
  幼儿真正自由自主的时间却很少.
  现在有些教师就连课间休息的时间也用来幼儿进行教育(严格来说是在对幼儿“说教”).
  生怕美好的光阴被白白地浪费掉.这样.
  由于在老师控制下.
  幼儿很少有自由自主的机会.
  所以幼儿喜欢上厕所.
  或者厌倦幼儿园的生活也就不奇怪了.
  自主活动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和正常心理生活之必需.因为自主活动能为幼儿的情绪宣泄及紧张心理的缓冲提供机会.
  自主活动是人的一种本能需要.
  许多幼儿在上课的时候坐不住.
  其中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因为他们自主活动的需要没有得到适当地满足的缘故.如果这方面的需要长期得不到适当的满足.
  幼儿很可能就会出现压抑情绪.
  有的孩子甚至会出现强迫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喜欢破坏、喜欢发泄等不良症状和倾向.
  《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
  游戏应是幼儿在园的基本活动.
  它所倡导的也就是多给幼儿一些自由自主的机会.
  因为真正的游戏中的幼儿是自主自愿和愉快的.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当然也就能满足幼儿的自主需要.
  有利于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
  在教育活动过程中.
  我们应该创造条件.
  努力满足幼儿的各项合理的心理需要.
  而不应使之受到压抑.
  以便能更好地促进幼儿心理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