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历史 > 作业

明清传入我国西洋科技的主要内容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历史作业 时间:2024/06/04 10:46:48
明清传入我国西洋科技的主要内容
简述即可~
明朝的中西文化交流
一、西学的东传
明末清初,欧西天主教士的东来,其最大的贡献,是将西方文化传人中国.以前宋元时欧西文化的东传,常是间接的、片段的、模糊不清的.唯明末清初的欧西传教士则是将西方的学术著作迢绎为中文,具体的介绍到中国来,许多事物理论,为当时中国人闻所未闻.兹分述如下:
(一)语文学
利玛窦着有西字奇迹一书,系用拉丁拼音注读汉字.其后又有金尼合(Trigault Nicolas)着西儒耳目资一书,也是讲拉丁文拼音与注音的,其条理比西字奇迹更为完密,此为西人介绍拉丁文的最早著作.当时中国学人多受其影响,方以智之作通雅,即曾引述该书.
荷兰人占据台湾,曾设学校,教授当地人学习拉丁文.当时士人的应用文件,都采用拉丁文,朋人称为「红毛字」.所以在明末清初,已有许多人懂得拉丁文.
(二)天文历法
明清之际的西方传教士,对于中国最大的贡献是天文学和历法.先是在万历三十八年,因为日蚀不验,发现旧历的错误,就有李之藻与五官正周子愚等上疏.请采用西洋历法,以改良旧历,并推举庞迪我、龙华民、熊三拔等西洋教士.朝廷未及采纳,而发生了南京反教风潮,而有禁止耶教、驱逐教土之令.后来延至天启、崇祯年间,再发生日蚀的错误,旧大统历与回回历都不验.明思宗便接受徐光启的建议,成立历局,以光启为监督,主持修订新历法.即以崇祯原年戊辰为新历元年,名之曰崇祯历.并起用李之藻,征聘教士龙华民、邓玉函、罗雅各布、汤若望等.开局之后,徐光启便偕同李之藻、龙华民等,先从事译书研究与观察的工作.第二年李之藻病故,崇祯六年徐光启也去世. 当光启病笃时,举荐当时通晓西学的前陜西按察使李天经继续主持历局之事.后至崇祯七年,成历书一百卷,共分十一部,名曰崇祯历书,又名西洋新法历书.崇祯六年又议订历法条议二十六则,历法虽成而明亡,竟未及施行.后来 清兵入关,即采用西洋教士所研订的新历法,并用汤若望为钦天监.继汤后又用南怀仁为钦天监.
南怀仁死,又用闵明我(Philippus Grimalali)、徐日升(Thomas Pareira)、戴进宝(Ignatius Kogler)、巴多明(Aominicus- Perrenin)、高慎思(Joseph d esphina)、汤士选(Alexander de gouvea)、毕学源(Cajetanus Pires)等人,或为钦天监,或任顾问.
介绍西方天文历法的译述,重要的著作有利玛窦与李之藻合着的乾坤体义、浑盖通宪图说,有徐光启与诸教士共同译述的日躔历指、测天约说、测量全义、恒星历指、月离历指、交食历指,与李天经所著的历元等书.有清初西洋教士共同编译的新法表异(汤若望作)、历法西传、康熙永年历法、历象考全书、仪象考成等书.
与文字著作同时介绍到中国的是天文仪器的制造.在崇祯时,历局成立,在邓玉函、罗雅各布等西洋传教士指导下,制成新式天文仪器多种.包括「七政仪」、「列宿仪」、「平浑仪」、「交食仪」、「天球仪」、「地球仪」、「日晷」、「时钟」.后来这些仪器多被闯贼李自成所毁.
汤若望、南怀仁继为钦天篮,又加以重造.在天文仪器中,观测天象最重要的是望远镜,最早的望远镜是利玛窦带来,明人称具千里镜.徐光启主持历局时,曾仿制了几架望遗铙,取名「窥筩」.
(三)舆地学
最早介绍现代世界地图知识至中国者,为利玛窦之坤舆图.利玛窦初到端州时,即绘有坤舆图以赠同好.及二十八年晋京谒见神宗时,除圣像、自鸣钟外,曾进万国图志一册.所谓万国图志,即当时的世界地图,并附有说明.除此之外,利氏曾绘坤舆万国全图多幅.当时中国人叹为得未曾有,好事者纷纷加以翻刻传布,一时遂有多种不同版本的利氏世界地图.利氏世界地图的特点是:(1)说明地为圆形;(2)已有经纬度;(3)已有南北极与赤道,并说明南北昼夜之长短;(4)已有五大洲,为欧罗巴、亚细亚、利利玛窦的世界舆图之外,最著名的是艾儒略的职方外纪,书成于天放三年.
艾儒略的著作是根据利玛窦与庞迪我两人的舆地资料,加以他个人所搜集的见闻记录而成.为之修订刊行的是杨廷筠.内容所记多为世界各地的风土人 情,卷首附有万国全图,以下分洲叙述,最后则为四海总说.此书内容述欧洲尤其意大利之情形为最详,因艾氏为意大利人也.
利玛窦、艾儒略之后,有南怀仁所绘制的坤舆全图,成于康熙十三年.图作两半球形,并附有坤舆图说两卷,内容有一部分是录自利、艾之书,别一部分则是增加的新材料.
(四)数学
数学中最早译为中文的是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es)所著之几何原本,为利玛窦与徐光放所合译.书成于万历三十五年,共六卷(第一卷讲三角,第二卷讲线,第三卷讲圆,第四卷讲圆外形,第五六卷论比例),所译并非原书之全部.此书刊行后五年,徐光放复与庞迪我、熊三拔等加以校订.
几何原本之外,有关数学的重要译着,有以下诸书:
1.圜容较义:万历三十六年,李之藻与利玛窦合译,论圆之内外初,属于几何范围.
2.测量法义:万历三十五年,徐光启与利玛窦合译,论高深广远之测量法.
3.测量全义:徐光放与罗雅各布共着,内容包括平面三角与球面三角.
4.同文算指:李之藻据利玛宝所授写成,内容为数学,包括四则算术与约分法.
5.大测:崇祯时,徐光放所主持之历局中所编译,内容引述托勒密(Claudius Ptomaeus)之数学定理.
自从西洋传教士将西方数学原理传人中国后,中国学人受其影响,各种有关西法之数学著作,如勾股义(徐光启着)、天学会通(薛风怍着)、几何论约(杜知耕着)、历算全书(梅文鼎着)、割圆八线(黄宗羲作)、赤水遗珍(梅谷成着)、杜式九术全本(张 冠着)、续增新法比例(陈厚耀着)、测量全义(袁士龙着)……等,有如雨后春笋,不胜列举.
(五)物理机械
(1)《远西奇器图说》:《远西奇器图说》是我国第一部讲机械学的书,也是第一部具体介绍西方物理学的专书.原书为邓玉函口授,而由王征编着并绘图.王征字良甫,号葵心,陕西泾阳人.万历二十二年举人,天启二年进士.曾受洗入天主教,与西洋传教士邓玉函、金尼阁等过从甚密.王征最好研究物理学,除编着奇器图说外并自制机械多种,乡人称为诸葛孔明复生.奇器图说一书是以图为主,而加以说明.所列机械器物名称有六十六项之多,动力名称有二十九种,其原理则包括杠杆、滑车、螺旋等力学.盖邓玉函本为物理学家伽利略(Galileo)之知友,其物理学知识或深受伽氏之影响也.
王征于奇器图说之外,又着有新制诸器图说,为其个人所发明创制的机械所作的图说.根据王氏的著作,知道王氏运用其所传授的西方物理学知识所作的奇器有「虹吸」、「鹤饮」、「轮缴」、「自行磨」、「自行车」、「运重机」、「连弩箭」、「生火机」、「代耕机」、「螺丝转梯」、「折迭梯」、「活闸」(自行启闭的水闸)等,这些奇器或为仿造,或为发明.
(2)泰西水法:泰西水法一书共六卷,为熊三拔所著,内容介绍西方取水、蓄水、运用水力之法.因水利有关农业灌溉,所以后来徐光启着农政全书,其水利部分曾抄录此书.后来清代初年的宫庭建筑,如圆明园的喷水他,即系采用西洋水法,并为西洋传教土所督造.
(3)钟表与小型机巧玩具:利玛窦到北京进贡的物品中,最使明朝皇帝感觉兴趣的,便是大小自鸣钟.在利玛窦之前,来中国的罗明鉴也曾以大自鸣钟一座送给中国的总督.后来万历三十八年来中国的金尼阁,也曾携有钟表进贡.
除了钟表之外,还有能自动的小玩具与小乐器等,在明末清初时,这类钟表曾大量的输入,特为中国皇帝与贵族所爱好,各类笔记小说中,有关钟表的记载特多,清乾隆时,在圆明园中并特设有「钟房」,以招待管理钟表的西洋教士,直到现在故宫中所保存的各一型各式的巧妙钟表为最多.从钟表与各种小型自动玩具的输入,与王征所作的奇器图说看来,在明朝末年,这类小巧的机器工艺及其知识,已经相当普遍的传入中国的社会.
二、中学的西传
西洋传教土的东来,将西学传入中国,同时他们也将部分的中国学术传到西方,形成一种文化交流,不过他们传入中国的西学多,而传往西方的中学则较少.
第一是中国经学的西传,利玛窦之来到中国广东,首将四书译为拉丁文,寄回意大利,此为四书西译之始,时为公元一五九三年(万历二十一年).继之在公元一六二六年(天启六年),比利时传教士金尼阁又将五经译为拉丁 文,并在中国杭州出版.后来到清代初年,一般西洋传教士纷纷大量的翻译中国经书,寄往欧洲,并盛称中国伦理哲单与政治思想的深湛,因而激起欧洲思想界的波澜,曾一度非常向往中国,这留在后面讲清史时再谈.
第二是中国医药的西傅,为永历王太后致送国书给教皇的波兰籍教士卜弥格,曾以拉丁文着中医示例一书,内容述有中国人看舌治病法,与医名二百八十九条,此为最早具体向西方介绍中国医学的一本书.
中国的美术工艺如丝织品与磁器,很早便由商人传入欧洲,唯中国式的庭园建筑则在明清之际才传入欧洲,且一度成为风气,这其间也多少受传教士的影响.公元一七五○年英王的建筑师詹培士(W. Chambers)为肯特公爵(Kent)建筑了一所完全中国式的建筑,有雕栏、玉砌,有假山、浮屠.转瞬间这种风气流传到法国与德国,为一部分德法人所喜好.德国的卡赛尔伯爵特别建造了一座中国村.其一切布置都仿中国,甚至村中的女子都穿着中国服装.又有德国园艺家温赤(Ludwig A. Unyer)著书盛称中国的园亭建筑,小桥流水、楼台亭榭,极尽变化曲折之美,能引人人胜;非若欧洲建筑之徒事整齐崇峻,而全无合蓄者所能比.
清朝之中西文化交流
中西交通至少已有二千余年历史,其间关系相交错,文化的交流斑斑可考.近代西方学术之输入我国,可分为二期:第一期始于明万历中叶,盛于清康熙间,至乾隆中叶而绝;第二期,始于清咸丰、同治间之洋务运动,以迄今日.
明末清初之西学输入,为那稣会士传教之附带事业.其所输入以天文学为主,数学次之,物理学又次,而其余舆地学、 术、采矿术、语言、艺术、哲学则附庸焉.其在我国建设最大者为天文学,与清代学术团体关系最深者,天文学与数学惟均.
西学输入后,引起主观理学之反动,使得干嘉汉学者十九兼通天文数学;彼辈既得考古学上之新具,于是整理古天文数学之风乃大盛.天文学与数学侧重归纳之法,而汉学家之代表人物,莫不精究之,使得汉学研究饶富科学精神.然自雍正禁教后,除在钦天监外,西学已完全无输入机会.十八世纪是近代中西文化汇通初期由盛而衰之时代,欧洲传教士,尤以法国教士蝉联中国文化之西传工作.一七三五(雍正十三年),首在巴黎出版四大厚册对开本之中国通志;其次长期刊性那稣会士通信集;再次是一七七六(乾隆四十一年)至一八一四年陆续刊行之中国丛刊,计出十六册,阐述中国文化,尢以冯秉正法译通鉴纲目与其自着之续编,流通广大.丛刊除学术论著外,复有绎之.韩国英(Pierre-martial Cibot) 又曾着长文多篇解说中国十八世纪之欧洲,由于崇拜中国文化之学者、政治家及来华传教士们所引起之余波.彼知中国文化高超,皆重视心智生活,为一个爱好和平宁静之国家.
当雍正禁教,西学中断之后,中国文化在西方发生极大影响.十八世纪之欧洲学者,如德之莱伯尼兹(Lei-bniz)和法之伏尔泰(Voltaire)对于中国伦理哲学推崇备至.莱氏曾创「柏林科学社」,以沟通中国与欧洲之文化.
伏尔泰更编写元曲「赵氏孤儿」一剧,赞叹不已.使得极具人性情理之中国戏剧回荡于欧洲剧院.另一重农派学者奎斯奈(Quesnay)常引述孔子之言,以为农为财富之本立说,其后法王路易十五因其主动仿效中国,而亲耕籍田之举.奎斯奈慨然想继承孔子之道统,被称为欧洲之孔子.歌德(Goethe)在其名剧浮士德(faust)中,有「结了晶的人性」(crystllized humanity)之语,即是指中国人而言.综观十八世纪之欧洲,由于中国经籍之西传,促使西方产生尊重理性、自由之启蒙运动,对西洋腐败贵族政治、君主政治,促成改革之热潮.
十八世纪欧洲华化兴味,虽以法国为中心,却传播遐迩,英国亦从法国转贩中国文化,以致法文叙述之中国书籍,多译为英文.而法国人亦早知,惟从四书五精之译本去研究,总不能深明中国各方面及中国一般人民生活状态,乃复措意中国小说与戏曲,赵氏孤儿、好逑传之欧译本乃不断出现欧洲.
一七四七年(乾隆十二年),耶酥会之教士通讯,复专讲中国之园艺,使十八世纪中叶之欧洲,又狂热于「中国式的园林」.中国园林的特点在利用人工以模仿天然,以接近自然,从而在园境之变化无定中,融合艺术兴优美,予人怡悦之感,园明园造园艺术可为代表.此中国式园林同时唤起西方人对中国建筑、绘画与植物之兴趣,而成为对中国思想与艺术融合之追求.影响所及,欧洲美术产生十八世纪中叶之罗柯柯时代(Rococo),其特点重视奇幻莫测,活泼生动,皆用中国式柔和飘逸之曲线及椭圆形之细巧花纹.,亦使欧洲之中国式庭园布置风行于王公贵族之建筑中.此种狂热,使中国用具如服装、磁器、聚头扇、漆器、绸缎、绣品、立柜等西传欧洲.直至十八世纪末,欧人对中华文化之狂热,才开始消失.
十九世纪欧人对中国仅存着朦胧之印象.迨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化尾随其船坚炮利,逾越重洋而来,使中国文化遭到亘古未有之冲击.中国在震惊之际,展开同光间之洋务运动,以模仿西方兵工及科技文化.,迨甲午战败,发动变法维新,积极输入法律、政治的知识,并逐渐扩大到哲学、思想、教育、经济、社会等学科.日俄战后,又模仿抄袭德日教育制度,冀从教育新式人才以变法图强.综观清末时期,西方文化节节冲入已动摇中国旧有文化之根基,中懊对西方文化之输入,亦逐渐扩大.甚范围已超过历史任何时期.而担当此文化交流工作之角色,首推西洋教士、驻外使旅、商人及留学生.尤以甲午战后所掀起之狂热留学运动,配合着国内学会、报馆、杂志之蓬勃建立,使留学生及国内知识分子担当继往开来之文化交流工作.
在西方文化狂澜之际,不少知识分子亦将中国文化传之西方.其中能皓首译经,将中国学术要籍作有系统译为英文者,以辜鸿铭贡献最大.辜汤生,字鸿铭,福建同安人,早岁游学英国,入爱丁堡大学专攻英国文学,旋往德国莱比锡大学,攻习工科.归国入张之洞幕府,担任英文译述工作.曾以英文着原华(一名春秋大义),力言中国文化之博大精深.并英译论语、中庸、大学,弘扬民族文化之功,实与严复、林纡、梁启超等之译述,同为中西文化交流之功臣.
从此,深厚之中国文化复注入新血液,得以在民族文化衰颓之际,重振生机.
中国知识分子在外患频仍之际,秉承传统香生之进取精神,维护固有优越文化之余,复融汇入西方新工业文明,加以融贯创新,为苦难之民族国家找寻现代化之发展途径.
事实上,西洋文明,特别是科学技术及民主政制,几乎是所有落后国家共同追求的目标,不独中国为然.十九世纪中叶以后,全球人类皆展开狂热地「工业化」大竞赛,至今未有已时.但西洋近代文明,也正在此时暴露缺点,特别是工业化结果,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缺乏、社会问题之产生、核子毁灭之恐怖,使人类在精神上感到无比之空虚与彷徨.西方有识之土,已逐渐体认到中国文化之价值,如英国史学家汤恩比(Toynbee),便曾呼吁美人多接受中国伦理道德之古训,注意中国文明之精神力量,以挽救人类面临之危机.中国文化在千古未有之变局中,经过严格地考验,又重新为世人注意,足证其客观价值之伟大.今日举世动荡不安,东西文化彼此交织成一极复杂之汇丛.值此时际,中国文化不仅要融汇西方思想之大流,并且要超出思想之范围以外,担负起解决人类全面问题之任务,相信中国文化必有一个辉煌灿烂之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