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总结林黛玉的形象。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3 19:34:08

总结林黛玉的形象。
总结林黛玉的形象
解题思路: 林黛玉是个美丽聪慧的少女。他早年父母双亡,家道中落,孤苦伶仃,到贾府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但是她任情率性,保持了自然的性情,保持了较多的自我。她孤傲自许,在哪人际关系冷漠的封建大家庭里,曲高和寡,只有贾宝玉成为她唯一的知音遂把希望和生命交付给宝玉。她并没有为了争取婚姻的成功而屈服于环境,也没有适应家长的需要去劝告宝玉走仕途经济的道路。她我行我素,用尖刻的话语揭露着虚伪和庸俗,以高傲的性格与环境对抗,以诗人的才华去抒发对自己命运的悲剧感受。“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无尽头。天尽头!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杯净土掩风流。本质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泥沟。”她为保持自己的人格尊严和纯洁的爱情而付出全部的生命。林黛玉的生命的性格充满了矛盾。她寄居贾府既感到“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但又没有父母兄长,无家可归,离不开贾府,甚至把自己的婚姻大事还寄托在他们身上;她既热烈追求爱情自由,但封建礼教的束缚,又使她不断的受到内心的煎熬,使她的爱情特别的深沉而扭曲。内心世界的矛盾和她与生俱来的感伤气质、病弱之躯结合在一起,借助诗歌的渲染而深入人心,成为中国古代伤感主义和悲剧精神的化身,获得了永
解题过程:
在我领学生复习《红楼梦》时,一般将林和薛宝钗对比来看,从宝黛爱情的角度来审视林黛玉。抓住“进贾府”、诉肺腑、宝黛生气、葬花等情节来分析林黛玉的语言和动作从而得出其性格形象。祝成功,参考一下吧
最终答案: 一、内慧外秀、身世炎凉 林黛玉,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支庶不盛的“书香之族”,也应算是鸣钟鼎食之家,到了父亲林如海一代,门槛已比贾家矮了一大截,在家,因为父亲要“聊解膝下荒凉之叹”,视林黛玉如男儿,教之读书习字,爱之如“掌上明珠”,因而从小娇生惯养,生活幸福而温馨,然而先天的体弱,自小就有“不足之症”,她一生下来会吃饭时便吃药,而且不许哭,不能见外人。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其母贾氏夫人亡故,黛玉“过于哀痛,素本怯弱,因此旧症复发,有好些时不能上学”。 林黛玉“上无亲母教养,下无姊妹扶持”。命运仿佛恶意地拨弄着她,不久她的父亲又死去了。当她回到故乡去料理过丧事,再回到荣国府中来时,这时她已经不是来此作客的扬州盐课林老爷的小姐了,而实际上已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前来投靠贾府的亲戚了。处在这样的情势下面,她只有孤苦伶仃地长期寄居在黑暗龌龊的贾府。 我们第一次见到黛玉,是她刚刚来到贾府。作者也未直接着墨来描绘她的美,而是巧借凤姐的“嘴”及宝玉的“眼”来突出林黛玉的绝世美丽。心直口快的凤姐一见黛玉即惊叹:“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这话虽未直接写出黛玉的美丽,却给读者在心里留下了一个“绝美”的形象,一句“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通过“写虚”的形式给人留下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真可谓神来之笔。我们再从宝玉的眼里来看看黛玉的形象:“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好一个“袅袅婷婷的女儿”、“神仙似的妹妹”!则别有一种风范和神韵。 曹雪芹把我们民族的审美积淀进行了新的熔铸和创造,他把杨贵妃式的丰美赋予了薛宝钗,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瘦之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绝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目的就在于使林黛玉在读者心中成为一位圣洁、美丽的女神。同时还要突出她的悲剧性格之美。笔至此处,一个活生生的“绝美”黛玉已跃然纸上。在通篇《红楼梦》中,曹雪芹对林黛玉的外在美描写并未花费太多笔墨,然而就是那着墨不多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精致的美丽形象。我们可从开篇的“绛珠仙草”得“受天地之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换得人形”这些词句中体会到“仙草化身”一种超凡脱俗、得天地精华的清秀非凡之美。一切自然造化都是美的,一草一木俱是韵致天然,更何况是一株得受天地精华、甘露滋养的“仙草”!作者此时虽然尚未直接描述黛玉之美,但读者心中,早已经对这“仙草修成的女体”心仪已久了,到此作者已经成功塑造了黛玉一种“清秀灵幻”的美丽形象。 林黛玉的娇美姿容是迷人的。但我认为黛玉更动人心魄、更具艺术魅力的美是她才学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曹雪芹胸中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在大观园里,她与薛宝钗可谓“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远远高出于诸裙钗,在博学多识方面,可能略逊宝钗;但在诗思的敏捷,诗作的新颖别致、风流飘洒方面,林黛玉却是出类拔萃、孤标独树的。诗社每次赛诗,她的诗作往往为众人所推崇’,所激赏,因而不断夺魁。她的诗之所以写得好,我认为是由于她有极其敏锐的感受力、丰富奇特的想像力以及融情于景的浸透力;即使一草一木、一山一石等极平凡的事物,她只要一触到,立即就产生丰富的想像;新奇的构思和独持的感受和见解。尤其可贵的是,她能将自己的灵魂融进客观景物、通过咏物抒发自己的痛苦的灵魂和悲剧命运。我们且看第一次结诗社时以“咏白海棠”为题(限门盆魂痕昏为韵),限一支香时间作出,作不出者则罚。众人冥思苦想之际独黛玉不以为然,或静观秋色或独抚梧桐,或又和丫环嘲笑。待众人纷纷交卷时提笔一挥而就,掷与众人:“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众人看了,都道这首为上。尽管这种“恃才傲物”的态度并不可取,但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的才思是何等敏捷、才情是何等的丰富,实在是让人叹服! 人们常说《红楼梦》虽是小说,却象一首诗,这点在林黛玉身上最为突出。林黛玉的诗人气质是显而易见的。就作诗本身而言,她有一种不可抑止的创作冲动。这点在她夺魁的菊花诗作里有典型的表现:“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吟”,一种不能自制的诗的兴会,如醉如痴,象着了魔一样,侵扰着她。唐代诗人白居易有“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之句正是描绘出这种诗兴高扬、纠结难解的情状。“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诗人不消硬做,只需开闸,那灵秀幽香、内美之质,通过毫端口角,自然流泻而出,临霜对月,沉吟抒写。林黛玉是诗人,实在不必有什么名句传世,单是这种诗人的神韵气质,就够令人心折了。 而黛玉的诗,既能融情于景,也能把她在生活中的境况在诗歌中充分的表达出来。其所作的诗大都寓有深意、意境深远、感人至深。如她的《白海棠》诗,既写尽了海棠的神韵,亦倾诉了她少女的衷情。尤其是“娇羞默默同谁诉”一句,最为传神:这既是对海棠神态的描摹,也是自我心灵的独白,她有铭心刻骨之言,但由于环境的压迫和自我封建意识的束缚,就是对同生共命的紫鹃、甚至对知音贾宝玉,也羞于启齿,只有闷在心里,自己熬煎。这便愈显其孤独、寂寞和痛苦。此外,像她的《桃花女儿行》、《秋窗风雨夕》、《题帕诗》和《五美吟》等。都寄寓着深意,诗如其人,感人至深。 如果不拘泥于林黛玉的那些诗作,就可以发现《红楼梦》中同林黛玉相关的许多情节,也是被相当程度地诗化了的。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本是严格意义的现实主义小说描写的范例,呈现出一幅精微绝伦的生活图画,然而,宝黛初会的场面却有一种神交默契的意蕴,看似神秘,其实是一种诗的韵味,能够引发丰富的联想,那神瑛侍者和绛珠仙子的神话隐隐地呼应着,给人以无限广阔悠远的感受,似乎超越了时空。再如廿六回末林黛玉在怡红院吃了闭门羹,独立在墙角花阴之下,苍苔露冷,花径风寒,悲切鸣咽,惹得宿鸟惊飞,落花满地,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这一情节,整个地被诗化了,人物和花鸟的互相感应、彼此交融,竟分不出生活的真实和诗人的想象,但最终触景生情写出了那篇有名《葬花词》。 诗,对于她,是不可一日无的。她用诗发泄痛苦和悲愤,她用诗抒写欢乐与爱情,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心。诗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 林黛玉是一位灵魂是用美玉砌成的,通体是透明的,内心是高贵的绝美形象。因为“至美”则动人心魄,然而悲剧就是将美毁灭给人看,也许正是应了一句“没有缺陷的美本身就是一种缺陷”这样一句话。曹雪芹于是给林黛玉加上一段凄凉的身世和一副孱弱病体。因为悲剧的动人之处就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被毁灭的愈美,给人的冲击就愈深刻,这是悲剧所以能引起更多人深层次共鸣的主要原因。 二、敏感多疑、善良谦和 林黛玉是敏感多疑也是善良谦和的,其敏感多疑就是她的一些“小心眼儿”。跨进“花柳繁华”的荣国府,她脆弱的心理失去了平衡,她自卑、好强而又自尊,没有了亲人呵护,寄人篱下的命运,在她的内心结成解不开的隐痛。大观园里的繁华热闹,只是愈益衬托出她内心深处的孤寂;别人家中的笑语温情,却又无不加重了她心理的悲酸,而靠别人的怜悯和施舍来过日子,更是严重地挫伤了她的自尊。所以,打一踏进贾府的高门槛,就给自己定下了严格的戒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深恐”被别人耻笑了去。可想而知,黛玉的生活是多么的无奈。正因为身世如此,林黛玉时时都是谨小慎微,深怕授人以耻笑的把柄,更加多疑的注视着周围。仿佛是暴风雨中纤弱的叶芽,经不起任何吹打,为了保护她的自尊,她不自觉地有时就显得气量狭小,尖酸刻薄,爱使小性儿。周瑞家的送来了两枝宫花,她关心的不是“维妙新巧”,而是担心是否“别人挑的剩下的”。 二十二回,元春归省时,大家赋诗行乐,她本可以与众俯仰、随声歌颂一番,但她却一心只想“大展奇才,好将众人压倒”,后因不能“违谕”,“便胡乱地做了一首应命”。史湘云说她象戏台上的小旦,众人都笑,而她却认为一是种轻蔑,因而大为不满。当看到宝玉向湘云使眼色,她她就更为光火:“这安的是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顽,他就自轻自贱了?他原是公侯的小姐,我原是平民的丫头,他和我顽,没若我回了口,岂不他自惹人轻贱呢。是这主意不是?这却也是你的好心,只是那个偏不领你这好情,一般也恼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儿,行动肯恼,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恼她,与你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何干?看来,林黛玉是多么的”口尖量小“啊!正是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造成黛玉强烈的逆反心理和反叛性格,伴之而来的是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说话尖酸刻薄,不容许任何人“冒犯”就是这一性格的集中表现。而我认为她小心眼儿,其实就是“自尊、自爱”的表现。而作者以这种“小心眼儿”来描写黛玉的自尊、自爱,更是让读者感到黛玉的可怜、可敬。 黛玉的小心眼似乎人人皆知,然而还应看到,她的小心眼背后有坦诚、善良、率真的方面。 由于黛玉心慧,更由于她寄人篱下的处境,使她变得非常的敏感。她的确是个“小性儿“。但是,我们一想到她的身世处境,想到她极强的自尊心,不是觉得这是非常自然的吗?我认为一个兰心慧质的女孩儿的小心眼儿更可以为她增添些”灵慧与可爱“之处,从而使林黛玉这个角色的塑造变的生动、有血有肉,感人至深。 首先。我认为林黛玉不像薛宝钗那样世故,那样城府甚深,八面玲珑,取悦于人;她对人坦率纯真,见之以诚。她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她对待紫鹃,亲如姐妹,情同骨肉,诚挚的友情感人至深。她的真自然换来了紫鹃的真,紫鹃也因而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当面指责她:“太浮躁些”,又说她“小性儿”、“常耍歪派”、竟然还说:宝玉只有三分不是,姑娘倒有七分不是……如果黛玉是我们一般认为的气量小,目下无尘,她那孤傲的心能受得了这样的指责吗? 红楼女儿的天分都很高,不必说小姐,便是丫鬟侍妾也不甘埋没。香菱苦志学诗,师傅恰恰是黛玉而不是宝钗。香菱本是薛家人,跟随宝钗进园,朝夕共居一室。她向宝钗求教,岂不顺理成章!怎奈宝钗讥她“得陇望蜀”,极为厌烦;香菱向黛玉请教,黛玉却热诚相接,并说:“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为师”。纯真透明如一泓清泉。她给香菱讲解诗的作法和要求,还把自己的诗集珍本借给香菱,并圈定阅读篇目,批改她的习作,堪称“诲人不倦”。她待人很宽厚,与人不存介蒂。史湘云因把她比作戏子伤了她的自尊,她有点不忿,可一会儿便携了宝玉的“寄生草”回房,便又“与湘云同看”。 在大观园里,她似乎只有与薛宝钗结怨太深,那时因为她曾一度将宝钗当自己的情敌。在对待宝钗的态度上,但在薛宝钗对她略表关怀,予以“训导”之后,她便开诚布公,肝胆相照,向薛宝钗掏出心窝子的话,并引咎自责:“你素日待人,固然是极好的,然我最是个多心的,只当你心里藏奸。从前日你说看杂书不好,又劝我那些好话,竞大感激你。往日竟是我错了,实在误到如今。”此后她待宝钗如亲姐姐一般,连宝玉也感到惊奇。 其次,林黛玉也并非一味“孤标傲世,目无下尘”。其实她也很谦和。她对“下人”从来没有耍过威风,没有说过一句恶言恶语。宝玉说,她对晴雯是极好的;佳葱说,她去潇湘馆送茶叶,黛玉正给丫头们分钱,就抓了两把给了她。每次赛诗,她总是推崇别人写的好,从不计较高低;与湘云凹晶馆联句,每当湘云说出佳句,她总是“起身叫妙”,甚至说:“我竟要搁笔了!”林黛玉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赤子,一往情真。 第三 、黛玉之所以能撼人魂魄,我认为除了她毫不掩饰的“真”“善”“美”以外,最激动人心,催人泪下的,还是林黛玉的叛逆者的悲剧性格。在她的身上闪耀着追求个性解放、争取婚姻自由的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社会,她不仅才情横溢、学识渊博,而且又是那样如饥似渴地阅读“性灵之学”和描写爱情的角本杂剧,那样如醉如痴地沉浸在艺术的境界。在《五美吟》中,她言绿珠,说绿珠为石崇殉葬的不值;她咏红拂,赞扬红拂私奔的壮举;在酒筵上,她竞把《西厢记》、《牡丹亭》中的“淫词艳曲”引为酒令。对于贾府的“混世魔王”、“祸胎孽根”、贰臣逆子贾宝玉;竟引为知音,结为同心,从思想到行动都对他予以支持。在大观园里,不劝宝玉走“仕途经济”之道,从不说这些“混帐话”的,只有她一人而已,所以“宝玉深敬黛玉”。林黛玉身上闪烁着诗意和理想的光彩,充满了叛逆的精神。这是曹雪芹赋予这一形像的新的基因,使她从根本上有别于历代的所有才女。 三、 追求真爱,以身殉情 爱情,多么光辉耀眼的字眼!多少人为它魂牵梦绕,多少人为它欢乐,多少人为它流泪,多少人为它如痴如狂,多少人为它轻掷了生命。它就像一团烈火,燃烧着沉醉者。爱情,成了黛玉生活中的太阳,它给黛玉幽暗的内心带来了光和热。可是,又有什么比爱情给她带来更多的不幸和痛苦!黛玉是一个烈女,同时也是才女。在封建家长制的大家庭中这都是“大忌”。封建家庭崇尚的“女德”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而黛玉则反其道而行之。她,有才有貌,有胆有识,其智商远远高于红楼众姐妹,甚至高于那些盗貌岸然的“臭男人”。这,恰恰又严重触犯了封建家庭的“礼规”。 在这个贾府冷漠的环境中,黛玉遇着热心、真诚的贾宝玉,在他们第一次见面的瞬间就彼此达到了了解和默契,他们都在对方的身上发见了自己,在自己心灵上照见了对方。黛玉之所以能与宝玉为伍,正是由于宝玉也有这样的叛逆性格。他们由青梅竹马顺乎自然地发展成爱情。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经历了初恋、热恋和成熟三个阶段。初恋时的缠绵还带着孩童的幼稚和单纯。自林黛玉扬州奔丧回来,他们的恋爱进入热恋时期。他们爱情的思想原则逐渐明晰和自觉起来。林黛玉从她孤苦无依的身世与处境和高洁的思想品格出发,执著而强烈地向贾宝玉要求着彼此“知心”、“重人”、忠于自我并与“金玉之论”以及封建主义秩序截然划分界限的严肃专一的爱情。她或喜或怒、变尽法子反复试探贾宝玉的真心,一旦得到贾宝玉的肺腑之言以后,她的感情便趋于平静,由对贾宝玉的不放心转而对恶劣环境的深沉的忧虑。“诉肺腑”是他们恋爱转入成熟的标志。而尽管这对儿“金童玉女”的地位在贾府中无人可比,但黛玉的“出墙红杏”还是遭到众姐妹的嫉妒,成为“众矢之”的对象。她的反叛性格更是得不到贾府“大家长”们的认可。宝黛在这严酷的封建礼教的夹缝中产生的真挚爱情注定是一个悲剧。这个恋爱在两个层次上与封建主义发生矛盾: 首先,它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婚姻制度;进而由于恋爱的叛逆思想内核又与整个封建主义相冲突。林黛玉和贾宝玉不肯放弃自己的追求,他们代表着新兴的力量与封建家庭对峙着;而封建家庭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又决不可能允许这种恋爱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个冲突毫无调和余地。 其次,她违背了封建家长的择婚标准。作为外祖母的贾母并非不心疼林黛玉,但她选择孙儿媳妇终究要考虑整个家族的利益。林黛玉的羸弱的身体、孤傲的脾性以及自定终身的越轨行为,贾母是不能喜欢的,她要给贾宝玉说亲,曾托过清虚观的张道士,后来又留意打量过薛宝钗,这些迹象表明她就是没有选择林黛玉的意思。在八十四回中贾母就公开赞美宝钗:“我看见宝丫头性格儿温厚和平,虽然年轻,比大人还强几倍……都象宝丫头那样心胸儿脾气儿,真是百里挑一的……给人家作儿媳妇儿,怎么叫公婆不疼,家里上上下下不佩服。”还有一段话,贾母道:“林丫头那孩子倒罢了,只是心重些,所以身子就不大结实了。要赌灵性儿,也和宝丫头不差什么,要赌宽厚待人里头,都不济他宝姐姐有耽待、有尽让了”,封建老太君的意思一下子使黛玉的情感世界激起了排江倒海的巨浪。 我认为贾母之所以一时不能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恋爱断然干预,主要是怕伤害了贾宝玉。贾母是一个绝对利己的享乐主义者,她晚年生活需要的是甜、闹和团圆,尤其需要贾宝玉伴随在身边,贾宝玉的任何不虞都将破坏她晚年的安宁。随着贾家境况的恶化,随着家长要把贾宝玉引上封建正路以挽救家庭颓局的希望日益明确和强烈,家长便把他们的缔结“金玉良缘”的意愿一次又一次的暗示出来;同时,一次又一次的剿杀贾宝玉身边的反抗势力,并且把压迫的圈子越来越紧缩到贾宝玉和林黛玉身上。宝玉的心里本是要与黛玉长相厮守。两人之间也有海誓山盟,怎奈黛玉身世地位都不能与宝钗相较,自有贾府中一些势利的人从中作梗,纵是贾母早知道宝玉与黛玉的山盟海誓亦不顾:“别的事都好说。林丫头倒没什么,若宝玉真是这样,这可叫人作难了!”足可见黛玉在贾家的份量。 敏感多病的林黛玉挣扎着,一心想得到幸福自由的生活,她曾因自己终身无人依恃而频频想念自己的父母,她还曾幻想过薛宝钗母女的同情和庇护,但环境是那样的虚伪和险恶,她的幻想破灭了,眼泪流尽了, 王熙凤在贾母的态度明朗后,便使出了“偷梁换柱”之计,对宝玉说给他娶林妹妹而实际上给他娶的是薛宝钗。“风刀霜剑严相逼”,林黛玉在绝望中一病不起,终于怀抱纯洁的爱和对环境的怨愤永远地离开了尘世,实现了她的誓言:“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临终前在绝望悲愤之中,焚烧了象征着她与宝玉纯洁爱情的诗帕和记载着她心声的诗稿。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濒临仙归的黛玉,两眼一翻”散手西去,好一个“以身殉情”的烈女子。一边是人间至悲,一边是美景良辰,人世之至情,竟有“凄凉”而至于此者! 本是天外飞仙,何故凄凉如是?曹雪芹笔墨之神,亦在于此,一方面让黛玉“美丽”到极至,一方面又让她“凄凉”而至身死!于是乎,一个跨越无数时空的、恒久的悲剧性人物——“凄美的林黛玉”至此“雕塑”而成,“活生生”站在你的面前,让人为她尽情的感痛伤心,耿耿而不能忘怀。 正因为“至美”,愈显其“至悲”;正因为“至悲”,方得以“至久”。这是艺术永恒不变的真谛。这就是林黛玉动人心魄的“凄美”形象、也就是悲剧永恒的穿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