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关于古汉语反切注音法的几个问题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02 18:48:33
关于古汉语反切注音法的几个问题
列举《诗集传》中用的几个反切注音法,希望高手指点
一、参差荇菜,左右采(叶此履反)之.
这里的“叶”指的是什么意思?如果用“此履”读出来的音不是很囧?
二、为絺为綌(去逆反,叶去略反)
这里的注音什么意思?有什么办法明白?
三、害浣害否,归宁父母(莫后反)
这里“母”的音调应该是怎么样的?反切中的音调是不是看下字的音调?
“叶音”是宋人使用的一种临时改读某字,以保证诗韵和谐的办法.宋人不知道汉语从先秦至宋朝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现《诗经》或其他押韵的文体的韵脚字当时看起来已经不再谐韵了,就认为先秦时人在使用其中某些字的时候,是临时将它改读为别的音.“叶此履反”,就是说在朱熹所了解的语音里,“采”字不是念“取”的,但是为了谐和声韵,将它临时改读为“取”.“去逆反,叶去略反”,应该是说“綌”字在宋代读作“弃”,但是这里为了谐和声韵临时改读作“却”.
“母”在这里似乎应该读“某”,“后”字在《广韵》里有两切,一是上声,一是去声.这里要与否字谐音,应该取的是上声.
如果按古音嘛,可以说下字的音调取决于下字的声调.如果是用现代普通话的读音来读反切,则声调不完全取决于下字的声调,而还同上字声母的清浊有关系.常见的几条规则是:清平为阴平,浊平为阳平.(宋以前平声没有阴平和阳平.假定一字的反切下字为平声,如果上字声母为清音,则普通话里它是阴平,如果上字声母是浊音,则普通话里它是阳平.有个典型的例子:东,德红切——红字的声母是平声,德字的声母是端母,清声,因此“东”在现代普通话里不读阳平,而是读阴平)浊上变去,全浊入变阳平,次浊入变去.
反切的细处非常复杂,需要认真学进去才行.如果实在有兴趣,还是建议您买一些关于音韵学的书来读读,再找学过音韵学的中文系学生多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