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我需要第一单元的复习材料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21 20:28:31
我需要第一单元的复习材料
包括《桃花园记》,《短文两篇》 别的不要 今晚要 明天考试要复习
《桃花源记》教案
教学目标:1.认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理想.2.学习本文以渔人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以简练、质朴的语言进行记叙的写作点.3.了解古今词义的变化.积累部分文言常用词语.
教学重点;以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 教学时数:用二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1.由成语“世外桃源”导入课文.引起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2.介绍作者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老师范读课文4.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老师提出具体要求,指导学生朗读.要求:一 句读分明;二 节奏合理;三 语速适中,四 语句流畅;五 注意音韵铿锵.老师也可以边提要求边做示范.)5.对照注释,理解课文.(注意重点词语的解释.)(如果程度好的班级,可以对照课文,直接笔译,然后站起来读,同学补充,老师作点拨)6.第一段翻译与评点:原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渔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重点词语:行:指船行.忽:说明是偶然的.之:指见到的景象.异之:为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穷:穷尽,走到头.
译文:东晋太元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捕鱼为职业.(有一天)他顺着小溪划船,忘了路的远近.忽然遇到一片桃花林,(桃林)夹着溪水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地上)芳草鲜艳美丽,落花纷纷.渔人非常诧异.再往前走,想走到这林子的尽头.
评点:写渔人捕鱼时偶然发现桃林经过.这是故事的开端.
7.读第2段课文,翻译并评点:
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重点词语:舍船,丢下船.才:只,仅仅.悉:都.属:即类,之属:即这一类事物.
译文: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紧接着)就有座山,山有个小洞口,里面好像有光似的.(渔人)便丢下船,从洞口进去.初进时,洞口很窄,仅容一人通过.只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舍很整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竹一类的树林.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狗的叫声不断传来.里边的人来来往往耕种操作的情形,男女的穿戴,都和外边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高高兴兴地自由自在地娱乐.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林,看到桃源人的生活环境,见到一片安宁和乐的世外天地.
朗读第3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重点词语:乃:竟然.妻子:妻子和儿女.焉:相当“于之”、即“从这里”.语:()告诉.足:值得.“问所从来”:即“问从何来”.“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乃”,即“竟然”,“无论”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跟现代汉语用的“无论”不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延”,邀请.
译文:桃花源里的人见了渔人,竟大吃了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们.他们便邀请渔人到家中,摆酒杀鸡招待他.村中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桃花源的人说自己的先辈们为了躲避秦朝的祸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亲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就不再出去了.于是就和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他们问起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汉朝,更不要说魏晋了.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情一一对他们说了,大家听了都感叹惋惜.其余的人各自又请渔人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住了几天,渔人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叮嘱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评点:这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花源人家里做客及辞去的经过.
2、3段为第二部分,是故事的发展.
朗读第4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重点词语:志:同“”,做标记.“便扶向路”:向:从前,“向路”:去桃花源时走的路.诣:到……去,这里指谒见.如此:象这样.
译文:(渔人)出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做了记号.他回到武陵郡城,去拜见太守,告诉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他前往,寻找先前所作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原来的那条路.
读第5段,翻译并评点
原文: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重点词:刘子骥,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人,把他写进去,表示真实可靠.
译文: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位高尚的名士,听了这件事.很高兴地前往,还没有实现,不久就病终了.以后就再没有问路探访的人了.
评点:写渔人离开桃源后,太守等人先后探讨桃源未果的情形.这是故事的结局和尾声.为故事的第三部分.
反复朗读课文,做到琅琅上口.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请同学复述课文.
2.分析课文:
提问:课文以什么为线索?怎样划分结构?
明确:课文以武陵渔人的行踪为线索,按照发现桃林,进入桃源,出而复寻的时间顺序.(完成目的一)
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1段)写渔人发现桃林的经过.(开端)
第二部分(2至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这是全文的重点部分,作者正是借此寄托社会理想.
2段写桃花源中宁静安乐的生活环境.
3段写桃花源中淳朴的社会风尚.
第三部分(4至5段)故事的结局和尾声.
提问:作者为什么开头结尾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
明确:文章的详略安排都是由文章所表达的中心来决定的.本文的作者主要是通过桃花源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他的社会理想.反映广大人民向往安定、幸福生活愿望的.所以中间部分要详写.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单.(完成目的一)
提问:根据课后练习四,谈谈我们该怎样认识作者的理想社会?
明确: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的.他生活的东晋末年是一个战乱不断、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他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这种现实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憧憬着一种没有剥削、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宁静和乐,风气淳朴、自由平等的理想社会.本文正是他这种理想的写照.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有一定进步意义的.但这样的社会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能是一种空想.桃源究在何处,无处找寻.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背诵课文.
5.作业:
(1)完成课后作业一、二、三、五.
(2)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的差别: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芳草鲜美.
《短文两篇》教案
学习目标:
①理解行道树——无私奉献者的形象
②感悟并珍视人生“第一次’’的经验.
③揣摩形象化的语言.
④了解以小见大和夹叙夹议的写法.
教学重点:
①理解两篇课文的深刻内涵.
②理解形象而又含蓄的语言.
课前准备:
①布置学生预习,就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列出思考题,准备讨论、发言材料.
②列举自己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自己的感受.
③教师设置精当的思考题备案,以供学生参考.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行道树》学习内容:
①理解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
②反复朗读课文,体会形象化的语言.
课文导入 :
同学们,汉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它最丰富、最准确、最鲜明、最生动.在汉语的宝典里,有许多“言在此而意彼”的妙词佳句,譬如,“牛,吃的是青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等.这些话表面好像在写动植物,其实是有象征意义的.毛泽东有一首词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你们知道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吗?你们知道它的深刻含义吗?今天,我们来学习张晓风的短文《行道树》,看看马路两旁的行道树有什么象征意义.
朗读课文
1)教师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的问题.
2)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预习情况,表演自编的朗读剧,加深学生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
3)识记字词
整体感知
①思考质疑
让同学们独立阅读,调动自己的学习经验,归纳学习本课应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提出疑难问题,做好记录.
②讨论探究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发现的问题.比较浅显的,组内讨论解决;集中疑难问题,准备课堂发言.
③交流研讨
小组代表发言,提出问题.教师进行组织、引导和调控,将思考题逐渐集中到以下几个方面:
a.行道树的形象体现了什么精神?
b.找出本文最富哲理性的句子,并理神圣的事业是什么事业?为什么说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行道树的“深沉”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
[有关提示]神圣的事业必须以自我牺牲为代价.从个人利益角度讲,这便是“痛苦”.痛苦的磨练使奉献者具备了以苦为乐的品质,这便是“深沉”.
c.怎样理解“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
研讨赏析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疑难问题和值得深究的问题,进行讨论.提出的问题尽量深刻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结合作者的写作目的,体会这篇课文的现实意义,进行人文教育.
①作者从哪些方面刻画了行道树的形象?
[提示]自我牺牲、奉献人类、心系社会……
②怎样理解“站在这双线道的马路边,这无疑是一种堕落”?
③“我们的存在只是一种悲凉的点缀.”表现了行道树怎样的思想感情?同时揭示了怎样的社会现状?
[有关提示]保护环境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④为突出行道树的形象,作者都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提示]采用了对比手法:
a.与同类的优越处境对比;
b.与人类的盲目和无知行为对比.
⑤你认为哪些语言描写最生动,最能突出行道树的形象?试分析说明?
让学生体会形象化的语言.学生的解答可能是多样的,芜杂的,教师要帮助学生突出重点,明确中心.
拓展延伸
鼓励学生结合现实和自己的经历,谈学习感受.
①现实生活中有像行道树一样具有奉献精神的人吗?怎样看待他们的价值?
②本文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③本文的中心是通过行道树的自白表现出来的.但有人说像在发牢骚,你怎么看?
提示:决非发牢骚,而是强烈的呼唤.呼唤更多的奉献者为社会造福,为人类造福呼唤人们尊重奉献者的辛劳,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
④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哪些启发?
教师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了很好的讨论和研究,对无私奉献者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应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从任何意义上讲,我们都应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关注自然.让我们像行道树一样,尽自己的微薄之力,点缀美好的社会,也使自己的人生在无私的奉献中大放光彩.
布置作业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相关作业
基础知识掌握不好的同学布置相关作业进行强化训练
②预习《第一次真好》.
第二课时
《第一次真好》学习目标:
①认识人生第一次经历的重大意义,珍视第一次经验.
②学习以小见大和详略得当的写法.
③了解选材的典型性.
教学设计:
课文导入
“第一次”是多么另人难忘的经历啊!你知道第一次吃西红柿的那个人吗?你知道“第一个吃螃蟹”的重大意义吗?第一次远行、第一次脱险、第一次施舍、第一次求助……自从我们有意识以来,数不清的第一次,无一例外地给我们带来莫大的新奇和刺激.但又有谁真正懂得“第一次”的奥妙呢?周素姗的《第一次真好》可以给我们一个很好的启示.
整体感知
①集体朗读
感悟课文内容.要求学生注意朗读时的情感和速度.
②默读课文
独立思考,出示问题组:
a.“第一次真好”,好在哪里?
b.课文的中心意思是什么?
c.作者为什么选取这两个“第一次”详写?
d.课文在安排材料上有什么特点?好处是什么?
e.有的“第一次”是有益的,有的是无益的.本文所说的“第一次”属于哪一种?为什么?
引导学生探究性阅读,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猜想印证,形成解释.
研讨探究
引导学生采用互动方式,合作交流,使问题逐渐明朗,最终明确;
a.“第一次真好”指感觉真好:新鲜而刺激,使人回味无穷.
b.“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c.作者从不同角度写了两件事:前者写的是植物;后者写的是动物.前者写的是静态;后者写的是动态.前者的感觉没有变化:只是喜悦和新奇;后者的感觉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先是惊喜,再是恶心,而后喜爱.这样写使人感到厚重,既表现作者的个性体验,也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有典型意义.
(学生谈不透,教师要予以引导、点拨.)
d.详略得当:详写的是看柚子树和看孵小鸟两件事.略写的有六件事,均一笔带过.详写是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略写部分是对详写部分的补充,旨在以小见大地表现“第一次真好”的普遍意义,同时,使文章内容更加充实.
e.本文写的是有益的“第一次”.因为所举的每一个事例,都有益于人生的健康发展,而且“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研读赏析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结合“研讨与练习”,引导学生重点研读与赏析作品的语言,以求达到对课文内容更深刻的理解.可让学生提出最感兴趣或有疑难的问题,供全体同学讨论.
出示问题组:
①为什么说是“一幅秋日的风情画”,而不说是“风景画”、“风光画”?
②“雏形”与“具体而微”有什么区别?
③“我喜爱他们又甚于那些老鸟”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表现作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力的赞叹.
④找出课文中带有议论性的句子,试分析它的作用.
本题的设计旨在让学生逐渐了解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体验反思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解释课文有关内容,并从多角度提出问题,深化理解.
①为什么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就不能尝试吗?
提示:感觉不愉快的第一次可能是更有益的,也应当积极尝试.如舍己为人等.
②为什么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
③回忆你难忘的第一次经历,谈谈它对你后来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④什么样的第一次不能尝试?为什么?
教师小结:
同学们,现在我要告诉你们,据说西红柿最早只是一种观赏植物,没人知道它可以吃,且营养丰富.我们应当感谢那个第一次吃西红柿的人,他当时的勇气决不亚于视死如归.我猜想,他尝试以后的感觉一定是新鲜而刺激的,是令人回味的.而他的那个第一次,竟使西红柿成了我们餐桌上的佳品.
同学们,我们要多多地尝试有益的第一次,让万紫千红的第一次,织成我们五彩斑斓的人生,给社会带来进步.
拓展巩固:
①完成“研讨与练习”剩余部分.
②习作:写一篇题为《第一次,我忘不了你》的作文,谈谈学习本文的感受
课后记:本课结合行道树的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比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