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赤壁之战缩写 不超过400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06 06:21:40
赤壁之战缩写 不超过400字
会有100的分数值!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作玄武池训练水兵,并对可能动乱的关中地区采取措施,随即于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十多万南征荆州(在今湖北),欲一统南北.便率领20多万人马(号称80万)南下.此时孙权已自江东统军攻克夏口(今武汉境内),打开了西入荆州的门户,正相机吞并荆、益州(治成都),再向北发展;而依附荆州牧刘表的刘备,“三顾茅庐”得诸葛亮为谋士,以其隆中对策,制定先占荆、益,联合孙权,进图中原的策略,并在樊城大练水陆军.曹操军劳师、水土不服、短于水战、战马无粮、北方后患等弱点,坚定了孙权抗曹决心.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命周瑜为大都督,程普为副都督,鲁肃为赞军校尉,率3万精锐水兵,与刘备合军共约5万,溯江水而上,进驻夏口.曹操乘胜取江陵后,又以刘表大将文聘为江夏太守,仍统本部兵,镇守汉川(今江汉平原).益州牧刘璋也遣兵给曹操补军,开始向朝廷交纳贡赋.曹操更加骄傲轻敌,不听谋臣贾诩暂缓东下的劝告,送信恐吓孙权,声称要决战吴地.冬,曹操亲统军顺长江水陆并进. 孙刘联军在夏口部署后,溯江迎击曹军,遇于赤壁.曹军步骑面对大江,失去威势,新改编及荆州新附水兵,战斗力差,又逢疾疫流行,以致初战失利,慌忙退向北岸,屯兵乌林(今湖北洪湖境),与联军隔江对峙. 曹操下令将战船相连,减弱了风浪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欲加紧演练,待机攻战.周瑜鉴于敌众己寡,久持不利,决意寻机速战.部将黄盖针对曹军“连环船”的弱点,建议火攻,得到赞许.黄盖立即遣人送伪降书给曹操,随后带船数十艘出发,前面10艘满载浸油的干柴草,以布遮掩,插上与曹操约定的旗号,并系轻快小艇于船后,顺东南风驶向乌林.接近对岸时,戒备松懈的曹军皆争相观看黄盖来降.此时,黄盖下令点燃柴草,各自换乘小艇退走.火船乘风闯入曹军船阵,顿时一片火海,迅速延及岸边营屯.联军乘势攻击,曹军伤亡惨重.曹操深知已不能挽回败局,下令烧余船,引军退走. 赤壁市赤壁山上的镌字联军水陆并进,追击曹军.曹操引军离开江岸,取捷径往江陵,经华容道(今潜江南)遇泥泞,垫草过骑,得以脱逃.曹操留曹仁守江陵,满宠屯当阳,自还北方. 周瑜等与曹仁隔江对峙,并遣甘宁攻夷陵(今宜昌境).曹仁分兵围甘宁.周瑜率军往救,大破曹军,后还军渡江屯北岸,继续与曹仁对峙.刘备自江陵回师夏口后,溯汉水欲迂回曹仁后方.曹仁自知再难相持,次年被迫撤退. 赤壁之战,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加之水军不强,且军中出现瘟疫,终致战败.孙权、刘备在强敌面前,冷静分析形势,结盟抗战,扬水战之长,巧用火攻,创造了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编辑本段]战争评论
赤壁战前曹操的优势是非常大的:第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反对曹操的人称之为“挟天子以令诸侯”),其它诸侯自然在政治正确性上难以争锋;第二,曹操以新胜之军南下,其气自盛;第三,曹操兵力数倍于孙、刘两家.不过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曹操没有乘胜把刘备彻底击溃,错过了战机. 为《三国志》作注的裴松之则不以为然,他认为:“曹操当时既新平江汉,威慑扬越;资刘表水战之具,藉荆楚楫棹之利,实震荡之良会,廓定之大机;不乘此取吴,将安俟哉?”裴松之又评论说:“至于赤壁之败,盖有运数.实由疾役大兴,以损凌厉之峰,凯风自南,用成焚如之势.天实为之,岂人事哉?”他的观点认为,曹操进行赤壁之战时机是正确的,孙刘联军的胜利有运气成分. 不过,既然曹操具有如此的优势,所以令孙刘联军的战绩更显辉煌.此战,孙刘军扬水战之长,巧施火攻,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 而传统的评论,一般忽略的一面是疫病流行因素.曹操把失败原因归于疾病,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陈寿亦多次提及曹军有疫病. 李友松的《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一文,指出曹操赤壁之战兵败的原因是“疾病”—急性血吸虫病.赤壁之战的战场恰恰是当时血吸虫病严重流行的地区,而且时间又是血吸虫病的感染季节.赤壁之战是在冬天开始的,但曹军在转徙、训练时间是在秋天.曹操水军在赤壁之战战前染上血吸虫病,经过一个月以上的时间就发病了,致使大战时疲病交加,不堪一击. 而刘、孙军队长期在血吸虫流行的疫区中从事生产、生活,士兵体内或多或少已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是这个观点也有缺陷,曹操水军主要来自荆州水军,这些士兵对血吸虫的免疫力应跟孙刘联军应该差别不大,所以该是其他疫病. 在远流出版,陈正德撰写的《曹操争霸经营史》一书中,分析了曹操战败的原因.他将主要的失败原因归咎于东南风. 曹操用兵如神,俗语说:“说曹操,曹操到”代表曹操用兵的疾如风与侵略如火,刘备在徐州就因准备不及而弃军逃亡,至荆州赤壁开战前,又遇到类似状况.曹操既然用兵谨慎,在赤壁兵败如山倒的原因除周瑜自身分析的以外,周瑜可能还隐瞒了一个气候学的事实.在洞庭湖一带,因为地形风的原因,当天气放晴时,可能会逆吹东南风.这一点是北方长大的曹操所始料未及,而长江水边长大者的地利.
[编辑本段]战争分析
大战前夕
长阪追击战 建安十三年秋七月,曹操开始南征,他向荀彧问计,荀彧说:“现在您一统华夏(黄河流域),南方已经震动,您应该趁势速出叶、宛,则荆襄恐惧,可以平定荆州.”(注二) 八月,刘表病死,果然刘备听说曹操到宛城弃新野,走襄阳,刘琮投降曹操.此时一切太过顺利,曹操已经基本达成此次南下战略. 只剩下一个夙敌刘备而已,此刻他正带着“十万百姓”逃到当阳,即将前往军事重镇江陵.于是,曹操派遣自己的精锐部队“虎豹骑”五千人,“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在长阪追上刘备,并击溃刘军主力,“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注三) 《三国志·刘备传》说:“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曹公大获其人众辎重.” 《三国志·张飞传》记载:“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 《三国志·赵云传》记载:“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 总之其形式与《三国演义》描写有很多相似之处,只是曹操没有八十三万大军而已.应该说这次追击战显示了曹军精锐骑兵强大的战斗力,也说明刘备此人戎马一生的经验,从实力对比来看,双方可以说不胜不败. 关羽率领的水军在汉津接应刘备,才使其没有遭受灭顶之灾,刘备逃到夏口.占据江陵对抗曹操的企图失败. 曹操率领部队占据江陵,取得大批战船的战略物资,使曹操决定进一步南下,彻底消灭刘备和孙权. 早在曹操南征时,孙权就把部队调往柴桑,并派遣鲁肃前往荆州探勘虚实(注四),结果刘表死了,却见到了刘备,双方决定结成同盟,刘备派诸葛亮为使前往东吴. 曹操继续南下和孙权决计破敌 曹操占据江陵后南下乌林,要渡江灭刘备,同时向江东送信叟兵三百人并杂御物於曹公,曹公拜肃为广汉太守. 这个时期刘备的兵力可以参考《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语:“今战士还者及关羽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 但这个说法明显是为了同盟提高自己的身份,获得同等的待遇提出的,所以其水分不小. A《三国志·鲁肃传》(应是周瑜、鲁肃、吕蒙等人的合传,下同)引《吴书》记载鲁肃语:始与豫州观于长阪,豫州之众不当一校. 连“一校”兵都不够,可见当时刘备确实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江表传》记载:刘备“将二千人与羽、飞俱,未是因为自建安十三年以来损失不小,使曹操不得不在十二月撤军,没能继续南下. 那么可见,虽然在赤壁的损失不小,但曹军的总体实力仍然远大于孙刘,只是暂时不足以继续渡江作战而已.要知道在两年后曹操还大败了西凉人马. 所以,尽管曹操烧了自己的的水军战舰,但曹操的陆军仍然保持了相当多的数量,其精锐部队基本没有损失,只是由于水军的失败导致曹操无法渡江登陆,再加上瘟疫,才使曹操不得不放弃从赤壁一线登陆的企图. 这些损失的战舰绝大多数原荆州留下的,其水军也都是原荆州籍士兵,赤壁之战曹操的直接损失来自此处,而由于瘟疫间接损失的兵力虽然也不小(注十),但与荆州水军比还不算多,可见什么时候都是“嫡系”好呀! B这一时期刘备军的兵力开始增加,《江表传》记载:周瑜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给备.备别立营於油江口,改名为公安.刘表吏士见从北军,多叛来投备. 可见刘备在荆州的数年肯定没闲着. 紧接着刘备收取荆南诸郡,进一步扩充实力.仅仅在两年后,刘备就可以两线作战. 《三国志·先主传》记载:“先主留诸葛亮、关羽等据荆州,将步卒数万人入益州.……先主并军三万馀人,车甲器械资货甚盛”. 刘备这个人的确不简单,只是得志晚了点.《三国志·鲁肃传》记载: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於地. C至于吴军起兵力变化不大,虽然收编了一些北方降兵,在攻击曹仁时又获得不少战马(注十一),但自己也有伤亡. 应该还是保持原实力.
战争形势
赤壁之战曹操的部署 曹操从建安十三年十月之前曹操取得江陵,拥众数十万.他一面命文聘为大将,“使典北兵”,镇守江夏边境.一面亲率大军继续南下乌林,准备登陆赤壁. 那么曹操是不是将绝对主力安排在了乌林一线呢?答案是肯定的. 《三国志·曹仁传》记载:从平荆州,以仁行征南将军,留屯江陵,拒吴将周瑜. 《三国志·曹纯传》记载: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进降江陵. 《三国志·乐进传》记载:后从平荆州,留屯襄阳. 《三国志·徐晃传》记载:从征荆州,别屯樊. 《三国志·满宠传》记载:建安十三年,从太祖征荆州.大军还,留宠行奋威将军,屯当阳. 《三国志·赵俨传》记载: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昭、冯楷七军. 可见曹操的大将几乎到齐,是不是这些大将没有到达乌林,留在荆州各地?答案是否定的. 所谓“留屯”,说明不是乌林之战前的部署,而是之后. 要知道《三国志》是以魏为正统,赤壁之战乃是曹军的污点,自然不会多写,也就没有他们的具体事迹了,比如曹军外姓第一将于禁,他的本传连“从平荆州”的字样都没有,如果不是《赵俨传》提到他,我们也就没有他到达荆州的证据了. 又比如张辽,在庾信的《哀江南赋》中提到:“张辽临于赤壁,王浚下于巴丘”. 可见,曹操的主力部队是悉数开赴赤壁了.他希望以荆州水军为主力,进而利用绝对的兵力优势渡江,只是他高估了荆州水军,低估了吴军和长江.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的失误 其实这个问题周瑜已经有很精辟的论述,他分析的五点应该说正是曹操的致命伤. (1)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 关西军一直是曹操的威胁. (2)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 曹操也明白这个道理,他希望的是用荆州水军对抗吴军,可惜他错了,赤壁之战前那场接触战证明了一切.所以曹操才会锁战船,只不过正是因为这样才被敌人火攻.说到底还是水军不济造成的. (3)又今盛寒,马无藁草; 《三国志·孙权传》记载:公烧其馀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可见战马没有草料,人也好不到哪去,饥饿与瘟疫是困扰曹军的两大难题.这样的部队即使数量多也很难取胜. (4)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三国志·曹操传》: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于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备遂有荆州、江南诸郡. 《江表传》记载:(曹操)后书与权曰:“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瘟疫成了左右战局的关键因素. (5)新收刘表之众,尚未归心. 曹操行军路线1.进攻路线: 《三国志·武帝纪》记载:秋七月,公南征刘表,八月,表卒,其子琮代,屯襄阳,刘备屯樊.九月公到新野,琮遂降,备走夏口.公进军江陵.……公自江陵征备,至巴丘……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 《三国志·徐晃传》记载:从征荆州,别屯樊. 《三国志·曹纯传》记载:从征荆州,追刘备於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进降江陵. 《三国志·赵俨传》记载:太祖征荆州,以俨领章陵太守,徙都督护军,护于禁、张辽、张郃、朱灵、李典、路招、冯楷七军. 可见,曹操是从许昌全线出击,基本是以压制性的态势进击荆州,也正是这个态势吓跑了刘备,唬降了刘琮. 而曹操的进攻路线基本如下: 许—新野(樊)—襄阳(另派文聘防御江夏)—当阳—江陵—巴丘—赤壁. 2.败退路线: 《资治通鉴》记载: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遇泥泞,道不通,天又大风,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汉末英雄记》记载:曹公赤壁之败,至云梦大泽,遇大雾,迷道. 如果两个记载吻合,那么“华容道”和“云梦大泽”应该是一个地方.三国时的华容道是在江汉平原上潜江以南,监利以北的地方.而云梦大泽应该理解为包括南到洞庭湖,被到江陵的大片沼泽地和零星湖泊. 但在《三国志·郭嘉传》中有:“太祖征荆州还,於巴丘遇疾疫,烧船”. 那么是不是《资治通鉴》和《英雄记》的记载根本就是错误? 我是这样看的,曹操从乌林途经华容,虽然中间路难行甚至迷路,但最终他们到达巴丘,并退到江陵. 《通典》记载:“洞庭湖中三江口有曹由州,曹公兵败之处.”《括地志》记载:“巴丘湖中有曹由州,曹公为孙权所败烧船处.” 值得注意的是,巴丘有两处:一个是今天的岳阳,另一个在今天的江西崇仁.曹操烧船的巴丘应该是岳阳巴丘;《三国志·周瑜传》记载的那个“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的巴丘应为江西崇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总结出曹操的全部行程:许—新野(樊)—襄阳—当阳(长阪追击战)—江陵—巴丘—赤壁(败)—华容道(云梦大泽)—巴丘(烧船)—南郡—谯. 孙刘联军行动路线 《三国志·刘备传》记载:“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及於当阳之长坂……先主斜趋汉津,适与羽船会,得济沔,遇表长子江夏太守琦众万馀人,与俱到夏口……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与吴军水陆并进,追到南郡”. 这个记载已经很详细了: 新野——襄阳——当阳(败)——汉津——夏口(汇合周瑜)——赤壁(胜)——华容道——南郡. 《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先主至於夏口.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也比较明了: 柴桑——夏口——赤壁——乌林——江陵. 两军的汇合应该是在夏口或江口附近.
赤壁鏖战
赤壁所在地
赤壁之战场所多年来,学术界对于“赤壁”地望问题讨论,诸说并起被近代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 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史学出版物和已发现文物证据更偏向于蒲圻说.
蒲圻说
阴法鲁主编的《古文观止译注》中写道:“那个赤壁,在今湖北省蒲圻县西北,长江南岸.”《元和郡县图志》亦称:“赤壁山在蒲圻县西一百二十里,北临大江,其北岸即乌林,即周瑜用黄盖策,焚曹公舟船败走处.”胡三省注的《资治通鉴》和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也采用了这一学说.1970年以后,蒲圻市赤壁山及长江对岸的乌林连续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文物,包括1973年出土的铜马镫、“建安八年”(203年)字样的瓦砚,1976年赤壁山下土层中的沉船遗址、赤壁山上的各式汉朝带钩,1987年开探的墓室中诸葛亮设计的铜弩机、东汉通行的五铢钱等等.1991年,湖北大学人文学院专门出版了《古战场蒲圻赤壁论文集》.1998年,蒲圻市正式改名为赤壁市.
嘉鱼说嘉鱼说
语言学家王力主编的《古代汉语》和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都持赤壁在今湖北嘉鱼县东北的观点.如上溯此说之源,有《大清一统志》引据《水经注》为证.《水经注》曰:“赤壁山在百人山南,应在嘉鱼县东北,与江夏接界处,上去乌林二百里.”此说后来为清末著名地理学家杨守敬所首肯.
[编辑本段]演义夸大
后代的文学家在以此次战争为题材而创作诗、文、小说时,又往往有意地渗入了夸张、附会的成分. 在《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是全书最重要、规模最大、人才最集中的战事.从第四十二回刘豫州败走汉津口,鲁肃来夏口吊刘表之丧开始,接下去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第四十七回“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锁战船北军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到第五十回“关云长义释曹操”都是描述赤壁的战事. 赤壁之战的参战人数也是夸大之一,《三国演义》说曹军一共83万,实际上曹军24万(青州兵16万,荆州水军8万),孙刘联军5万左右(孙权军为3万,刘备军为2万). 《三国演义》绘影绘声地描写了周瑜的营帐驻在今鄂州市之西山,孙、曹鏖兵之处在三江口. 直到现代,赤壁之战仍然是三国时期标志性的事件,最为人所知.2008年,其事迹被改编成电影《赤壁》.
[编辑本段]参考书目
陈寿,《三国志》,北京:中华书局,1982 de Crespigny, Rafe. Generals of the South: The Foundation and Early History of the Three Kingdoms State of Wu. Canberra: Faculty of Asian Studies,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1990. 蒋永星. 「周郎赤壁何处」,《历史教学》,1980.12,50 解放军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第二卷),解放军出版社,1986 李友松. 「曹操兵败赤壁与血吸虫病关系之探讨」,《中华医史杂志》, 1981年第11卷第2期 张作耀. 《曹操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易中天. 《品三国 上》(第二十四集),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
[编辑本段]相关诗词
咏赤壁 (唐 李白) 魏吴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赤壁 (唐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咏赤壁 (唐 胡曾)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赤壁怀古 (唐 王周) 帐前斫案决大计,赤壁火船烧战旗. 若使曹瞒忠汉室,周郎焉敢破王师.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赤壁 (宋 岳珂) 周郎二十四年少,盖世功名随一燎. 亲提三万走曹瞒,不以敌勍恨兵少. 豫州失匕已胆折,一日目明惊二妙. 最怜黄盖不知名,吏士相从倚营啸. 阿奴火攻本无策,破竹自繇人不料. 贪降纳侮理固宜,泥淖华容几尽剿. 西来行师有绝地,毋乃重诒千古笑. 镞湛纵是差可认,鼎峙讵关谋所召. 二乔春锁何足言,从此天光遂分耀. 我闻汉贼久染指,奋毒摇牙噬江表. 八荒囊括岂复遗,一蹙吴宫已为沼. 当时乘胜下部骑,考地当居楚南徼. 蒙冲逆斗须上流,揖寇那容越津要. 武昌霸基跬步耳,肯使国畿纷戟旐. 坡仙访古特寓意,横槊雄姿谁与吊. 故将异地眩疑辞,政恐因讹启讥诮. 沧浪六月卷晴雪,历历江山人物眇. 崩空乱石今几存,仿佛栖巢尚惊鸟. 夜深刁斗声四发,星斗满空群籁悄. 便须唤起紫绮裘,孤鹤南天楚江晓. 赤壁石刻 (明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天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旧还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