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语文 > 作业

求写一篇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书写美丽平凉”的书信作文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语文作业 时间:2024/05/11 12:19:37
求写一篇关于“弘扬传统文化,书写美丽平凉”的书信作文
平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极为深厚.据考古发现,平凉拥有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仰韶、齐家文化遗址及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址465处,古幕葬55处,古城址12处,石窟8处,钟塔5处;国家、省、县级文件保护单位269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59处,县级208处;各类文物藏品31963件,其中三级以上文物5745件,国宝1件,国家一级文物198件,尤以灵台三级以上31件青铜器著名.平凉这块黄土地,地灵人杰,曾涌现出许多文韬武略、彪炳史册的俊彦志士.中国历史上十大名医之一,中华针灸学鼻祖,世界文化名人,东晋著名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医学家皇甫谧;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曾三任节度、两度出任宰相的牛僧儒,南宋时期与岳飞齐名的抗金名将吴王介 、吴磷、刘琦;明代“嘉靖八才之一”的赵时春;近代著名画家汪若南、张观云、曾鲁斋、刘芳铭等,都诞生、成长于平凉.平凉“当陇山之口,踞六盘山之险”,历来就是陇东重镇、兵家相争之地.周文王伐密,秦、皇、汉武巡幸,大将蒙恬征途祭礼,马超据安定城,名将尉迟恭、郭子仪转战泾州,夏主赫连定称帝,北周太祖宇文泰兴起和著名的“唐蕃之盟”,唐肃宗亨平叛复国,都发生在平凉.林则徐、左宗棠、谭嗣同和冯玉祥等近代史上的爱国志士,也在平凉留下了赫赫业绩.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经平凉开赴延安根据地,更为平凉的历史增添了光辉的篇一章.在悠久的历史文化熏陶和渊源流长的泾河水的哺育下,平凉相继形成了本区域的特色文化,即阿阳文化、崆峒文化、西王母文化、商周文化、芮鞠文化、秦汉文化、紫荆文化.
平凉山川毓秀,风光奇特,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历史景观星罗棋布,相映生辉,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有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和ISO14001质量管理体系双认证景区1处,国家4A级和2A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和园林公园10余处.闻名海内外的名胜景区主要有:天下道教第一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崆峒山,天下王母第一宫——泾川回山王母宫,人类开元第一城——伏羲诞生地静宁古成纪,神州祭灵第一台——周文王伐密所筑古灵台,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华亭莲花台,陇东著名山水园林柳湖,“丝绸之路”“姊妹窟”、“双明珠”之一的南石窟寺,陇东“天然盆景”崇信龙泉寺,以及龙隐寺、紫荆山、明代宝塔、西周灵台和皇甫谧、牛僧儒墓等众多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庄浪梯田、泾川造林等人工生态建设更是闻名全国.
平凉矿藏资源富集,交通发达,通迅便捷.宝中铁路横跨东西,312线国道纵贯南北,银武高速公路罗长段已经开工.七县(区)已全部实现了电话程控化和移动通讯化,全市信息化产业发展迅速.
地级平凉市的成立,标志着平凉改革创新的生动实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已载入史册,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平凉已进入由农业、农村经济向工业、城市经济转变的新阶段.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平凉市的发展目标是加快推进小康建设,努力把平凉建成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东部经济强市.建成人文生态旅游基地,平凉——这颗“丝绸之路”黄金旅游线上的明珠,正在放射出日益璀璨的光彩.
“八五”以来,特别是“九五”时期全市旅游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产业定位明确,形象鲜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宣传促销力度加大,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旅游法制建设初见成效,入出境旅游有所增长,国内旅游迅速增加.“九五”期间,累计接待境外旅游者4350人(次),接待国内旅游者1149.5万人(次),比“八五”期间分别增长了2.95倍和1.82倍.合计接待人数1149.9万人(次),旅游总收入4.65亿元,比“八五”期间分别增长了1.82倍和2.25倍.“九五”末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2.38%,占全市第三产业生产总值的6.8%.进入“十五”,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抢抓机遇,确定把旅游业作为全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经过艰苦努力,当前全市旅游产业开发步伐进一步加快,旅游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迅速得以改善,旅游产品结构逐步优化,初步形成“行、游、住、食、购、娱”齐全的旅游服务体系,接待服务网络已具规模,一批新建宾馆饭店相断投入营运.全市现有国营、集体、个体宾馆、饭店、招待所110多家,其中三星级以上2家,二星级以上1家,一星级2家,从业人员5300多人,拥有床位13000多张,日接待能力达到万人以上.旅游综合接待能力明显提高,全市旅游产业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2002年,旅游接待总人数83.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26亿元,比“九五”末分别增长42.9%和35.8%,占当年全市GDP的3.11%,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2003年,全市旅游产业开发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是: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和开发建设西陇海兰新经济带甘肃段的有利时机,实施政府主导、品牌带动和可持续发展三大战略,以崆峒山景区为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