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帮 > 综合 > 作业

佛教与儒家的善恶之别"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偈中的 "善恶" 与儒家所论的,由良知所发的善恶之辨是相同的意思吗

来源:学生作业帮 编辑:作业帮 分类:综合作业 时间:2024/05/10 04:56:56
佛教与儒家的善恶之别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此偈中的 "善恶" 与儒家所论的,由良知所发的善恶之辨是相同的意思吗
佛家跟儒家不同.
用乡土白话一点的用语来讲,
儒家是很积极世俗的.个人活著要成功(儒家标准的成功),
小时候的良善是要达到孝顺.(对父母亲友)
读书时候的良善是达到尊师敬友有.(对长辈同侪等等)
就业时候的良善是达到敬业.(对老板好)
结婚时候的良善是达到传承.(对祖先好)
儒家很清楚有积极的目的性.
不是用"人性"来理解.这样太困难.要简化.
用"身份"来看待要做的事跟行为标准.
不是当"人"来看待.
用身份才能来定出标准一致行为来.
所以当小孩要孝顺,当学生要乖.当员工要尽力,当老公一定要生小孩.
他说的良善是依照身份而来的行为标准.直接给你结论,用"社会道德".
不问"为什麼要这样做?"
(在那个一般人民没有教育的年代,这种做法.很聪明的.
看身分年龄就知道你该,不该做啥.把复杂的事都简化了.)
这些良善的结果.是让你变成这辈子很成功.好孩子好同事好朋友好老公.名誉地位都有.
对社会形成成功典范.
孔子是政府的管理者规画者.
能把眼前的社会管好.他的责任就尽到了.(这点很不容易,现在世界政府,也没人做好.)
而佛家的良善标准,是来自这个行为做了之後的一连串反应(可能是现在也可能是未来)能不能"让心觉悟".
这个标准就很高了.也无法订出一致的行为.
白话就是说,某人这样敲头就能觉悟.你就算敲了一百万次也没用.
佛家常说用八万四千法门.因为每个人的生长背景不同,因缘不同.
要能"让心觉悟"的方式也不同.
所以常会看到一个行为在某个状况某个人身上做,是好的.
但放的另个人身上就不对了.
用很认真的修行理解来看(不论对一般大众演讲的那种),
佛家的标准其实很"个人".是很依"人"来思考的.相对儒家就复杂很多很多.
举例,杀人.
对儒家来说,是伤害社会道德风气.
用道德非难性.丢脸败家等等
(白话就是这种人不惩罚,要让政府怎样管下去呢)
对佛家来说.是伤害有情.
佛家讲不好的行为(恶业)造成的事业障
障什麼?
这个行为对你发菩提心成佛的路途产生很大的障碍.
千万不要做.
这是用在乎你"心的觉悟"的立场.来劝告你.是很个人关怀的.
两者良善的结果相比较.
儒家的道德行为会约束著社会.同时也压迫著个人.
像红楼梦里金钏跳井就是标准的道德杀人.(鲁迅也批评).其实她什麼都没做呀.
而佛家的善行.是希望你的生命越来越好.不只这辈子下辈子一直道成佛.
迷思一:用儒家的标准来看待佛家行为.这多多少少会形成不了解对方的批评等等.
迷思二:佛家为了在汉地被接受,讲法时的诠释.用了儒家的思维去解释.这会造成佛家越来越弱.
越走越偏.
迷思三:选择一个弃舍另一个.身在汉地.要发菩提心积善业等等.势必得做的是这个社会价值觉得好的让人会快乐的事(当然不能违反戒律的前提之下).
再问: 喝! 自相矛盾 !! 牛头不对马嘴, 你确定自己在说什麼 ?
再答: 请说.谢谢.
再问: 要说起来真是要跟你一样长篇大论, 我只说一点, 你的核心思想还没形成, 且与圣贤所教颇有出入, 虽然有自己见解, 但要达到 "圆善" 境界还有距离, 所谓" 牛头不对马嘴, 你确定自己在说什麼" 的话即是此义, 提供参考.
再答: 喔. 的确是无法跟月称论师比. 那要动用到因明辩论方式.这有点伤脑筋呢. 那版主觉得.这两者有差异吗?或者是怎样的关系? 这种事就像入中论一样. 透过讨论. 一个想法才能变得越来越立体明确. 像空性无法在论中像孔子一样直接讲仁那样.直接讲空性就是什麼.但是中观的方式是透过辩论.帮人一步步慢慢地裁切.剥除不需要的.读到最後才会有点感觉.喔 原来是什麼.总是要讨论.才能有完善的一天.哪有问题.总是可以讲的.
再问: 所以你与蘇格拉底有缘, 喜欢用助产术 ? 还是想要 "只破不立" ?
再答: 入中论讲空性.倒是真的是破除所有的.因为不需要立.他用对方所立来绊倒对方.(题外话) 不要用乡土讲法喔. 那就...试试看....让你见笑了.... 佛家此偈所谈之善恶.与儒家所谈良知所发的善恶之辨.不同.是相违的关系. (关系有四种.1.同义 2.相违 3.三句型(A包含B) 4.四句型(A和B部分交集)) 佛家十业道之善恶.来自於佛陀智慧讲述的.这是非二元论的智慧.为了让弟子能步上成佛之道.所依循的标准.善是让弟子在菩提道上累积功德的.恶则是会成为阻碍.但现实上要能仔细辨别.确实困难.所以才会说业果只有佛能全知. 儒家的良知所辨善恶.是世俗不离二元论的.只要是二元论.就永远会有一般善恶对立的概念.就会衍生出爱恨.喜欢讨厌等等的思考模式.进一步影响人对待人的方式. 明显地.如果用这种二元对立的善恶观念.此点就会违背发菩提心的内涵.同时这点对立延伸出来的痛苦.正是佛家要跳离的.